一種燈籠單側出水微噴頭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1:02:47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林澆灌噴頭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燈籠單側出水微噴頭。
背景技術:
在農林澆灌中經常要用到噴頭,現有的噴頭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水泵要求高,水資源浪費嚴重,而且灑水近,同時還不能保證灑水均勻度,消耗水量大,無法滿足大棚邊緣植物吸水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燈籠單側出水微噴頭,採用獨特的流道,通過轉輪的高速轉動來提高灑水的距離,降低對水泵功率的要求,減少用戶使用的成本,降低了噴頭的出水流量,提升噴頭灑水均勻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燈籠單側出水微噴頭,包括外框、轉輪和噴嘴,所述的外框呈橢圓形,其下端居中布置有噴嘴座,所述的噴嘴從下至上穿過噴嘴座伸入到外框內部布置的轉輪下端,所述的轉輪包括主體和布置在主體上端插入到外框上端內的豎直轉軸,所述的主體的一側布置有延伸至下端的弧形噴水流道,所述的主體的另一側布置有配重凸起塊。
作為一種補充,所述的噴嘴包括管體和管體上端的上噴頭,所述的上噴頭向上伸入到弧形噴水流道的下端,所述的管體的前後兩側對稱布置有弧形突起條,所述的噴嘴座的前後側壁上開有與弧形突起條相對應的通槽,所述的弧形突起條嵌入到通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的管體的下端左右兩側對稱布置有擋塊。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籠單側出水微噴頭,採用獨特的流道,通過轉輪的高速轉動來提高灑水的距離,降低對水泵功率的要求,減少用戶使用的成本,降低了噴頭的出水流量,提升噴頭灑水均勻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的外框的主視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的噴嘴的主視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的噴嘴的立體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的轉輪的主視結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的轉輪的仰視結構圖;
圖7是圖6的A-A向半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如圖1-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燈籠單側出水微噴頭,包括外框1、轉輪2和噴嘴3,所述的外框1呈橢圓形,其下端居中布置有噴嘴座11,所述的噴嘴3從下至上穿過噴嘴座11伸入到外框1內部布置的轉輪2下端,所述的轉輪2包括主體21和布置在主體21上端插入到外框1上端內的豎直轉軸23,所述的主體21的一側布置有延伸至下端的弧形噴水流道24,所述的主體21的另一側布置有配重凸起塊22。
外框採用刀切原理,儘可能的減少噴頭灑水時阻力問題,減少噴灑盲區。
靠近噴嘴的採用蓮花狀,截面比較厚,是本產品更加結實,使用壽命更加長,整體外觀使用橢圓型設計結構,脫離了同類產品的外框造型,看上去有流線型的漂亮美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高壓水通過流道,形成了一個方向的衝力,迫使轉輪2進行高速旋轉,然後把水打成很細的水花往一側外部噴灑,轉輪出水口的另外一側有一個配重凸起塊22,使整個轉輪2的中心垂直線重合於外框1的中心線,保證水流噴出的時候始終垂直於地面,而且不會偏離,再加上出水口處的噴嘴略微上仰,整體上保證了原先設計的全部要求。
作為一種補充,所述的噴嘴3包括管體33和管體33上端的上噴頭31,所述的上噴頭31向上伸入到弧形噴水流道24的下端,所述的管體33的前後兩側對稱布置有弧形突起條32,所述的噴嘴座11的前後側壁上開有與弧形突起條32相對應的通槽12,所述的弧形突起條32嵌入到通槽12中。
噴嘴3的連接口徑有6.0MM和7.5MM,噴嘴出水口是1.8MM/2.0MM/2.2MM,這個尺寸的連接口基本滿足了目前國內市場的其他各種配件的連接,方便用戶隨意方便更換和使用.不同的噴嘴設計也滿足了國內不同灑水半徑的需求。
進一步的,所述的管體33的下端左右兩側對稱布置有擋塊34,方便安裝。
本專利所述的噴頭採用POM材質,全新料。這個材料的特性就是抗老化程度高和耐磨損,這樣也徹底保證了此產品的使用壽命比較長久。
本實用新型採用獨特的流道,通過轉輪的高速轉動來提高灑水的距離,降低對水泵功率的要求,減少用戶使用的成本,降低了噴頭的出水流量,提升噴頭灑水均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