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19 23:49:01 1
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及其製備方法,所述中藥貼包括有中草藥和輔料;所述中草藥組分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白馬骨12g、丁茄12g、敦盛草8g、海木6g、藍不正8g、天王七5g、小石松5g、韓信草10g、坡參6g、定草根14g、行夜8g、玉柏6g、葉上花4g、茜草6g、雉子筵6g;該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藥效顯著,使用方便,無致敏性,復發率低,無副作用,且對用藥部位的皮膚無汙染和損傷。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I發病率最高,約佔95%。
[0003]腰椎間盤突出症常規的治療方法有:(1)牽引治療:它無法將突出物吸收,同時使腰(頸)椎周圍韌帶及肌肉呈反覆性拉傷,致使病情加重;(2)理療和推拿、按摩: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3)髓核化學溶解法:利用膠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間盤內或硬脊膜與突出的髓核之間,選擇性溶解髓核和纖維環,而不損害神經根,以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或使突出的髓核變小從而緩解症狀,但該方法有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4)手術治療:具有危險大、易復發,創傷大等缺點;(5)口服西藥:毒副作用大;(6)貼膏藥:對用藥部位的皮膚存在汙染和損傷。上述方法存在易復發、療效差、容易導致其它疾病並發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 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方便,藥效顯著,無致敏性,復發率低,無副作用,且對用藥部位的皮膚無汙染和損傷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所述中藥貼包括有中草藥和輔料;
[0006]所述中草藥組分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白馬骨12g、丁茄12g、敦盛草8g、海木6g、藍不正8g、天王七5g、小石松5g、韓信草10g、坡參6g、定草根14g、行夜8g、玉柏6g、葉上花4g、茜草6g、雉子筵6g;
[0007]所述輔料組分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煉蜜100g、50%酒精500ml。
[0008]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的製備方法。
[000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0010]I)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白馬骨12g、丁茄12g、敦盛草Sg、海木6g、藍不正Sg、天王七5g、小石松5g、韓信草10g、坡參6g、定草根14g、行夜8g、玉柏6g、葉上花4g、菌草6g、雉子筵6g清洗乾淨後研磨成300目藥末;
[0011]2)取步驟I)中研磨的藥末浸泡在50%酒精500ml的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30min,浸泡消毒完成後,過濾烘乾;
[0012]3)取步驟2)中消毒後藥末放入砂鍋中,加入煉蜜100g,加入等比水量均勻攪拌後,用小火,進行炒制至呈糊狀後,冷凝至40°C,倒在醫用膠布上,即為本發明中藥貼。
[0013]上述中藥貼的使用方法是:敷在病患處即可,每十二小時更換一次,每月一療程。
[0014]本發明所述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其藥材的功效如下:
[0015]白馬骨:祛風,利溼,清熱,解毒;
[0016]丁茄:祛風,利溼,清熱,解毒;
[0017]敦盛草:利尿消腫,活血止痛;
[0018]海木:清熱利咽,祛風除溼; [0019]藍不正:鎮痛,降壓,調經,祛風除溼;
[0020]天王七:祛風除溼,行氣活血,消食;
[0021]小石松:祛風除溼,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0022]韓信草:祛風,活血,解毒,止痛;
[0023]坡參:潤肺益腎,強壯筋骨;
[0024]定草根:清熱除溼,活血化瘀,止咳化痰,利尿通乳;
[0025]行夜:活血化瘀,溫經止痛;
[0026]玉柏:祛風除溼,舒筋通絡,活血化瘀;
[0027]葉上花: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0028]茜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0029]雉子筵:活血化瘀,養陰清熱;
[0030]本發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的有益效果是: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藥效顯著,使用方便,無致敏性,復發率低,無副作用,且對用藥部位的皮膚無汙染和損傷。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徵、技術手段及所達到的具體功能,下面以【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32]實施例:
[0033]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所述中藥貼包括有中草藥和輔料;
[0034]所述中草藥組分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白馬骨12g、丁茄12g、敦盛草8g、海木6g、藍不正8g、天王七5g、小石松5g、韓信草10g、坡參6g、定草根14g、行夜8g、玉柏6g、葉上花4g、茜草6g、雉子筵6g;
[0035]所述輔料組分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煉蜜100g、50%酒精500ml。
[0036]所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的製備方法過程如下:
[0037]I)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白馬骨12g、丁茄12g、敦盛草Sg、海木6g、藍不正Sg、天王七5g、小石松5g、韓信草10g、坡參6g、定草根14g、行夜8g、玉柏6g、葉上花4g、菌草6g、雉子筵6g清洗乾淨後研磨成300目藥末;
[0038]2)取步驟I)中研磨的藥末浸泡在50%酒精500ml的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30min,浸泡消毒完成後,過濾烘乾;
[0039]3)取步驟2)中消毒後藥末放入砂鍋中,加入煉蜜100g,加入等比水量均勻攪拌後,用小火,進行炒制至呈糊狀後,冷凝至40°C,倒在醫用膠布上,即為本發明中藥貼。[0040]實驗例:
[0041]實驗對象:280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程度相等的患者,分為7組,每組40人。
[0042]實驗方法與時間:對照組I使用牽引治療,對照組2使用理療和推拿、按摩治療,對照組3使用髓核化學溶解法治療,對照組4使用手術治療,對照5使用口服西藥治療,對照組6使用貼膏藥治療,實驗組使用本發明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記錄時間為2個月,記錄次數為I次,痊癒後複查時間為I年,記錄次數為I次。
[0043]判斷標準:
[0044]顯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復原工作,能行走2公裡以上;
[0045]有效:腰腿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
[0046]無效:症狀、體徵無改善;
[0047]實驗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貼包括有中草藥和輔料; 所述中草藥組分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白馬骨12g、丁茄12g、敦盛草Sg、海木6g、藍不正8g、天王七5g、小石松5g、韓信草10g、坡參6g、定草根14g、行夜8g、玉柏6g、葉上花4g、菌草6g、雉子筵6g ; 所述輔料組分及重量份數配比為:煉蜜100g、50%酒精500ml。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貼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白馬骨12g、丁茄12g、敦盛草8g、海木6g、藍不正8g、天王七5g、小石松5g、韓信草10g、坡參6g、定草根14g、行夜8g、玉柏6g、葉上花4g、菌草6g、雉子筵6g清洗乾淨後研磨成300目藥末; 2)取步驟I)中研磨的藥末浸泡在50%酒精500ml的溶液中,浸泡時間為20_30min,浸泡消毒完成後,過濾烘乾; 3)取步驟2)中消毒後藥末放入砂鍋中,加入煉蜜100g,加入等比水量均勻攪拌後,用小火,進行炒制至呈糊狀後,冷凝至`40°C,倒在醫用膠布上,即為本發明中藥貼。
【文檔編號】A61P19/08GK103751541SQ20141000351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6日
【發明者】薛清佩, 陳洪瑜, 崔書豪, 王志剛, 潘進賢 申請人:薛清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