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火災智能疏散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4:00:41 1
建築火災智能疏散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災難逃生引導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築火災智能疏散系統;包括前端信息採集系統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所述前端信息採集系統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均連接設置有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所述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連接設置有防排煙系統模塊、自動滅火設備模塊,該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內設置有中心處理器,所述前端信息採集系統與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採用傳感器網絡通信連接,所述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連接設置有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所述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包括前端顯示裝置、電源模塊,所述前端顯示裝置包括語音播報模塊和顯示模塊;該專利可語音播報報警信號及燈光指示撤離路線且能動態實時調整指示疏散方向。
【專利說明】建築火災智能疏散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災難逃生引導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築火災智能疏散系統。【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的產品革新,建築的智能集成化及自動化要求不斷提高,人們安全意識進一步加強,考慮如何立足自防自救,做到智能建築自身能夠根據火災現場實時變化情況,在可得到的全方位火警狀態信息條件下,智能、動態、安全的自主判斷逃生方向,利用可靠的技術措施降低人們的恐慌心理,使人們能夠能動地避開煙、霧、火,使逃生者得到生存的機會,做到安全、快速地疏散人員,把人員傷亡降到最低,構建一個科學、合理、完整、準確、動態可調的智能疏散系統成為大勢所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建築火災智能疏散系統,其可動態調整逃生方向,給火災現場逃生帶來很大便利。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築火災智能疏散系統,包括前端信息採集系統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所述前端信息採集系統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均連接設置有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所述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連接設置有防排煙系統模塊、自動滅火設備模塊,該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內設置有中心處理器,所述前端信息採集系統與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採用傳感器網絡通信連接,所述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連接設置有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所述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包括前端顯示裝置、電源模塊,所述前端顯示裝置包括語音播報模塊和顯示模塊。
[0005]具體的,所述顯示模塊包括LED綠色頻閃燈、智能導向光流燈及雙向可調疏散標誌燈
[0006]進一步的,所述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連接有探測器。
[0007]進一步的,所述探測器包括煙霧探測器、熱能探測器和輻射探測器。
[0008]此外,所述電源模塊連接有可充電電池。
[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於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與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連接,使得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可接收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發出的聯動指令,實時調整指示疏散方向,使該系統可同時進行火災報警、疏散指示及照明。此外,本實用新型還設有語音播報模塊,使得該系統可語音播報報警信號及燈光指示撤離路線,並可通過防排煙系統模塊對火災現場進行防煙或排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建築火災智能疏散系統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3]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築火災智能疏散系統,包括前端信息採集系統I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6,所述前端信息採集系統I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6均連接設置有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5,所述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5連接設置有防排煙系統模塊
7、自動滅火設備模塊8,該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5內設置有中心處理器51,所述前端信息採集系統I與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5採用傳感器網絡2通信連接,所述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5連接設置有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4,所述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4包括前端顯示裝置41、電源模塊43,所述前端顯示裝置41包括語音播報模塊411和顯示模塊412。
[0014]以前端信息採集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獲取的內容作為數據源,該前端信息採集系統主要包括各種傳感器,如煙霧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人體紅外傳感器及毒性氣體傳感器等,前端信息採集系統採集到的數據通過傳感器網絡將數據傳輸至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所述火災自動報警主控模塊2連接有探測器3 ;所述探測器3包括煙霧探測器31、熱能探測器32和輻射探測器33。所述電源模塊43連接有可充電電池431。熱能探測器32採用Talisman K90C型熱能探測器32,煙霧傳感器31採用離子式煙霧傳感器,型號為ZWS1-HIS07。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接收到前端信息採集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傳輸的數據後經中心處理器運算生成指令後,輸出至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指導人流利用固定疏散設施作為載體進行人員疏散。傳感器網絡可採用有線或無線傳感器網絡,無線傳感器網絡通過各類集成化的微型傳感器協作地實時監測、感知和採集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溫度、毒性、人員定位與分布等),通過隨機自組織無線通信網絡以多跳中繼方式進行信息傳送;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突破性地對智能疏散過程進行數學建模(含物理距離、火災產物、人員容量等子模型,作為疏散路徑是否安全、快捷的判定依據),並利用前沿火災反演技術和複合人員疏散模型CFE進行火災評估和人員疏散預測,三者的綜合運算結果生成指令。最終實現以先進的技術手段影響逃生人群對出口及疏散的選擇模式,提高疏散效率。
[0015]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5與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4連接,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4可接收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5發出的聯動指令,實時調整指示疏散方向,使該系統可同時進行火災報警、疏散指示及照明。此外,本實用新型還設有語音播報模塊411,使得該系統可語音播報報警信號及撤離路線,並可通過防排煙系統模塊對火災現場進行防煙或排煙。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實施例,所述顯示模塊412包括LED綠色頻閃燈413、智能導向光流燈414及雙向可調疏散標誌燈415。顯示模塊412動態的指示了逃生的方向,但火災現場通常都會有煙霧,因此選用LED綠色頻閃燈413能穿透煙霧而讓逃生者能清楚的看到;顯示模塊412也可採用智能導向光流燈414,智能導向光流燈414可採用的型號為ARY-LC001,能根據火災發生的實際情況接收智能化監控系統的信息調整指示方向,指出一條能避開高溫煙氣危險區域的逃生通道。在各逃生出口處安裝雙向可調疏散標誌燈,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4根據火災的現場情況調整雙向可調疏散標誌燈的指示方向,讓逃生者沿正確的方向逃生。所述固定疏散設施包括核心筒、避難層、屋頂停機坪。核心筒是在建築的中央部分,由電梯井道、樓梯、通風井、電纜井、公共衛生間、部分設備間圍護形成中央核心筒。在核心筒設置探測器、語音播報模塊和顯示模塊,所述語音播報模塊採用語音晶片ISD1420,該晶片能夠高質量地完成聲音錄製與還原,最大錄音時間為20秒,具備分段錄音功能.其工作電壓在4.5V?5V。
[0017]當探測器3探測到火災信息後,將火災信息發送給火災自動報警主控模塊2,收到火災信息後,火災自動報警主控模塊2根據火災報警信號確認火災發生部位,由中心處理器51控制防排煙系統模塊21進行排煙處理,而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4主要是在發生火災時正常照明電源被切斷後,用來引導被困人員疏散及輔助照明,其主要包括固定設置在核心筒處的顯示模塊412,疏散通道入口、走廊處、安全出口處的事故應急照明燈、疏散出口標誌及指示燈。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建築物火災智能疏散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前端信息採集系統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所述前端信息採集系統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均連接設置有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所述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連接設置有防排煙系統模塊、自動滅火設備模塊,該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內設置有中心處理器,所述前端信息採集系統與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採用傳感器網絡通信連接,所述智能疏散系統主控模塊連接設置有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所述智能應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統包括前端顯示裝置、電源模塊,所述前端顯示裝置包括語音播報模塊和顯示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物火災智能疏散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模塊包括LED綠色頻閃燈、智能導向光流燈及雙向可調疏散標誌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物火災智能疏散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模塊連接有探測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築物火災智能疏散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探測器包括煙霧探測器、熱能探測器和輻射探測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物火災智能疏散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源模塊連接有可充電電池。
【文檔編號】A62B3/00GK203802972SQ201420027199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6日
【發明者】張茜 申請人:公安消防部隊昆明指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