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掛扒糧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6:54: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糧食倉儲機械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掛扒糧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扒糧機多存在扒糧範圍窄,設備移動不方便,且扒糧時必須停機才能行動裝置位置等問題,導致扒糧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並提供至少後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作業範圍大,扒糧效率高,適用性廣,省時,省力的拖掛扒糧裝置。
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拖掛扒糧裝置,其包括:伸縮輸送機和與所述伸縮輸送機的下端鉸接的拖掛扒糧機,其中,
所述拖掛扒糧機,其包括:
第一帶式輸送機,其傾斜設置;
扒糧機構,其設置在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的下端;
移動迴轉升降機構,其設置在第一帶式輸送機的中部下方,其包括:
旋轉支架,其豎直設置,其上部一端與第一帶式輸送機的機架鉸接;
升降裝置,其設置於旋轉支架的上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之間,所述升降裝置的一端與第一帶式輸送機的機架鉸接,所述升降裝置的另一端與升降支板鉸接,所述升降支板設置於旋轉支架的上部的另一端並與其固定連接;
迴轉支承,其水平設置於所述旋轉支架的下方,所述迴轉支承的上部與所述旋轉支架的下部固定連接;
第一減速電機,其設置在所述旋轉支架上,所述第一減速電機通過驅動齒輪帶動所述迴轉支承旋轉;
移動底座,其設置於地面,其頂部與所述迴轉支承的下部固定連接,所述移動底座由電機驅動移動,以使所述移動底座帶動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前後左右移動;拖掛迴轉機構,其設置在第一帶式輸送機上端的出料口處,其包括:
轉盤固定板,其水平設置並與所述出料口固定連接;
第一轉盤軸承,其水平設置於所述轉盤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轉盤軸承的內圈與所述轉盤固定板固定連接;
吊架固定板,其水平設置於所述第一轉盤軸承的下方,所述吊架固定板與所述第一轉盤軸承的外圈固定連接;
吊架,其設置於所述吊架固定板的下方並與其固定連接,所述吊架上設有銷軸孔,以使所述拖掛扒糧機通過銷軸與所述伸縮輸送機鉸接;其中,
所述轉盤固定板、第一轉盤軸承和吊架固定板均為中空環狀結構,且所述轉盤固定板、第一轉盤軸承和吊架固定板的中空部分上下貫通,以使糧食從第一帶式輸送機的出料口經中空環狀結構的中空部落入所述伸縮輸送機。
優選的是,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伸縮輸送機,其包括:
第二帶式輸送機,其置於地面,其下部設有對稱設置的萬向輪,第二帶式輸送機的上部的輸送帶兩側設有一對滑動導軌;
第三帶式輸送機,其設置於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的上方,第三帶式輸送機的下端設有吊耳,以使所述第三帶式輸送機通過銷軸與所述吊架鉸接;
移動迴轉機構,其設置於所述一對滑動導軌與第三帶式輸送機的出料口之間,其包括:
導輪固定架,其包括水平支撐板和四個支撐柱,所述四個支撐柱豎直設置並分別與水平支撐板的下部固定連接,所述四個支撐柱的下部均設有導輪,所述導輪位於所述一對滑動導軌的內部,以使所述導輪固定架在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上可滑動;
第二轉盤軸承,其設置於所述水平支撐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轉盤軸承的下部與水平支撐板的上方中部固定連接;
第二轉盤固定板,其設置於所述第二轉盤軸承的上方,所述第二轉盤固定板與所述第二轉盤軸承的上部固定連接;
轉盤支板,其豎直設置並與第二轉盤固定板的上部邊緣固定連接;
連接板,其固設於第三帶式輸送機的上端下部,所述連接板與所述轉盤支板通過銷軸鉸接,以使所述移動迴轉機構與所述第三帶式輸送機鉸接,其中,
所述水平支撐板、所述第二轉盤軸承和所述第二轉盤固定板均為中空環狀結構,且所述水平支撐板、所述第二轉盤軸承和所述第二轉盤固定板的中空部上下貫通,以使糧食從第三帶式輸送機的出料口經中空環狀結構的中空部落入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
優選的是,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的前部還設有升降支腿,所述升降支腿的下端還設有支腿墊。
優選的是,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移動底座,其包括:
機架;
轉向橋與驅動後橋,其平行對稱設置於所述機架的下方,所述轉向橋的兩端分別設有一轉向輪,所述驅動後橋的兩端分別設有一驅動輪;
方向盤,其通過管柱固設於所述機架上,所述方向盤與所述轉向橋連接;
第二減速電機,其固設於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二減速電機與離合器連接,所述第二減速電機通過傳動輪帶動傳動軸驅動與所述驅動後橋連接的驅動輪旋轉,以使所述移動底座前後左右移動。
優選的是,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與水平面呈10°-40°夾角。
優選的是,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旋轉支架的縱切面呈直角梯形結構,旋轉支架的上部傾斜設置,且傾斜方向與第一帶式輸送機的傾斜方向一致,旋轉支架的上部上端與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鉸接。
優選的是,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的中部還分別設有上支板和下支板,所述上支板通過銷軸與所述旋轉支架的上部上端鉸接,所述下支板通過銷軸與所述升降裝置的一端鉸接。
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過設置移動迴轉升降機構和拖掛迴轉機構,一方面可帶動拖掛扒糧機前後左右移動,使拖掛扒糧機相對於伸縮輸送機實現360°旋轉,大大擴大了扒糧機的作業範圍,另一方面,通過控制升降裝置即可輕鬆實現第一輸送機的高度調整,使扒糧機在移動過程中能通過高度調整有效避開障礙物,有效降低了扒糧機對使用場地的要求,適用性廣;
第二、通過設置移動迴轉機構,可使第三帶式輸送機相對於第二帶式輸送機移動和旋轉,進一步擴大了拖掛扒糧裝置的扒糧範圍;
第三、通過設置升降支腿,可對第一帶式輸送機的高度進行調整,輕鬆實現糧食落點定位;
第四、通過設置移動底座,只需一個工人控制離合器和方向盤即可使移動底座帶動第一輸送機前後左右移動,可有效降低勞動強度和人力成本;
第五、通過設置第一帶式輸送機的夾角為10°-40°,可有效提高糧食的輸送效率,降低能耗;
第六、本實用新型的拖掛扒糧裝置具有變位靈活、作業範圍大,可連續作業、扒糧效率高,對作業場地要求低、適用性廣,所需操作工人少、勞動強度低、省時省力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徵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拖掛扒糧機的主要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伸縮輸送機的主要結構示意圖;
圖3位本實用新型拖掛扒糧裝置的主要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方案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並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實施例1: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拖掛扒糧裝置,其包括:伸縮輸送機和與所述伸縮輸送機的下端鉸接的拖掛扒糧機,其中,
所述拖掛扒糧機,其包括:
第一帶式輸送機1,其傾斜設置;
扒糧機構2,其設置在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1的下端;
移動迴轉升降機構3,其設置在第一帶式輸送機1的中部下方,其包括:
旋轉支架301,其豎直設置,其上部一端與第一帶式輸送機1的機架鉸接;
升降裝置302,其設置於旋轉支架301的上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1之間,所述升降裝置302的一端與第一帶式輸送機1的機架鉸接,所述升降裝置302的另一端與升降支板303鉸接,所述升降支板303設置於旋轉支架301的上部的另一端並與其固定連接;
迴轉支承304,其水平設置於所述旋轉支架301的下方,所述迴轉支承304的上部與所述旋轉支架301的下部固定連接;
第一減速電機305,其設置在所述旋轉支架301上,所述第一減速電機305通過驅動齒輪306帶動所述迴轉支承304旋轉;
移動底座307,其設置於地面,其頂部與所述迴轉支承304的下部固定連接,所述移動底座307由電機驅動移動,以使所述移動底座307帶動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1前後左右移動;
拖掛迴轉機構4,其設置在第一帶式輸送機1上端的出料口處,其包括:
轉盤固定板401,其水平設置並與所述出料口固定連接;
第一轉盤軸承402,其水平設置於所述轉盤固定板401的下方,所述第一轉盤軸承402的內圈與所述轉盤固定板401固定連接;
吊架固定板403,其水平設置於所述第一轉盤軸承402的下方,所述吊架固定板403與所述第一轉盤軸承402的外圈固定連接;
吊架404,其設置於所述吊架固定板403的下方並與其固定連接,所述吊架404上設有銷軸孔441,以使所述拖掛扒糧機通過銷軸與所述伸縮輸送機鉸接;其中,
所述轉盤固定板401、第一轉盤軸承402和吊架固定板403均為中空環狀結構,以使糧食從第一帶式輸送機1的出料口經中空環狀結構落入所述伸縮輸送機。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伸縮輸送機,其包括:
第二帶式輸送機5,其置於地面,其下部設有對稱設置的萬向輪501,第二帶式輸送機的上部的輸送帶兩側設有一對滑動導軌;
第三帶式輸送機6,其設置於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5的上方,第三帶式輸送機6的下端設有吊耳601,以使所述第三帶式輸送機6通過銷軸與所述吊架404鉸接;
移動迴轉機構7,其設置於所述一對滑動導軌與第三輸送機6的出料口之間,其包括:
導輪固定架701,其包括水平支撐板和四個支撐柱,所述四個支撐柱豎直設置並分別與水平支撐板的下部固定連接,所述四個支撐柱的下部均設有導輪702,所述導輪702位於所述一對滑動導軌的內部,以使所述導輪固定架701在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5上可滑動;
第二轉盤軸承703,其設置於所述水平支撐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轉盤軸承703的下部與水平支撐板的上方中部固定連接;
第二轉盤固定板704,其設置於所述第二轉盤軸承703的上方,所述第二轉盤固定板704與所述第二轉盤軸承703的上部固定連接;
轉盤支板705,其豎直設置並與第二轉盤固定板704的上部邊緣固定連接;
連接板706,其固設於第三帶式輸送機6的上端下部,所述連接板706與所述轉盤支板705通過銷軸鉸接,以使所述移動迴轉機構7與所述第三帶式輸送機6鉸接,其中,
所述水平支撐板、所述第二轉盤軸承703和所述第二轉盤固定板704均為中空環狀結構,且所述水平支撐板、所述第二轉盤軸承703和所述第二轉盤固定板704的中空部上下貫通,以使糧食從第三帶式輸送機6的出料口經中空環狀結構的中空部落入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5。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的前部還設有升降支腿502,所述升降支腿502的下端還設有支腿墊503。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移動底座307,其包括:
機架371;
轉向橋372與驅動後橋373,其平行對稱設置於所述機架371的下方,所述轉向橋372的兩端分別設有一轉向輪374,所述驅動後橋373的兩端分別設有一驅動輪375;
方向盤376,其通過管柱固設於所述機架371上,所述方向盤376與所述轉向橋372連接;
第二減速電機377,其固設於所述機架371上,所述第二減速電機377與離合器378連接,所述第二減速電機377通過傳動輪帶動傳動軸379驅動與所述驅動後橋373連接的驅動輪375旋轉,以使所述移動底座307前後左右移動。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1與水平面呈10°-40°夾角。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旋轉支架301,其縱切面呈直角梯形結構,旋轉支架301的上部傾斜設置,且傾斜方向與第一帶式輸送機1的傾斜方向一致,旋轉支架301的上部上端與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1鉸接。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拖掛扒糧裝置,所述第一帶式輸送機1的中部還分別設有上支板101和下支板102,所述上支板101通過銷軸與所述旋轉支架301的上部上端鉸接,所述下支板102通過銷軸與所述升降裝置302的一端鉸接。
本實用新型拖掛扒糧裝置的工作流程為:糧食經扒糧機構進入第一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上,由第一帶式輸送機的出料口經中空環狀結構落入第三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上,再由第三帶式輸送機的出料口經中空環狀結構落入所述第二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上,最後由第二帶式輸送機的出料口落入集糧設備或後續輸送設備。本實用新型的拖掛扒糧裝置在糧食輸送的同時可根據散糧的位置,通過移動迴轉升降機構、拖掛迴轉機構和移動迴轉機構隨時調整拖掛扒糧機和伸縮輸送機的位置,扒糧範圍大,適用性廣,且變位靈活,省時省力。
儘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