燴麵坯成型刀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2:09:16
專利名稱:燴麵坯成型刀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麵條加工刀具,特別是一種燴麵坯成型刀具。
背景技術:
燴麵是一種傳統美食,在我國分布極廣,尤其西北地區和河南更是浸泡在 燴麵文化之中。燴麵作為一種美食其吃法多種多樣,其名稱更是誘人食慾。制
作燴麵的過程是先製作厚度6mm左右的燴麵胚,在將燴麵坯刷油拉製成0. 5-lmm 厚的寬度為10-15mm的燴麵,再下湯鍋煮熟,撈放入預先配好湯料的碗中,根 據湯料的不同,有羊肉燴麵、牛肉燴麵、海鮮燴麵、..等,但不管是哪種燴麵 都離不開燴麵胚,燴麵胚手工製作費時費力效率低下。如果想吃一碗香噴噴的 燴麵不到餐館很難吃上,這給燴麵推廣帶來了很大麻煩。因此老百姓有句無耐 俗語叫做燴麵味好調、燴麵胚難制、想吃上餐館去。即使在餐館,這種手工 製作條件下,很難滿足顧客需求,吃上一碗燴麵,往往要排隊等待l-2小時。
專利號ZL99122348. 9多功能燴麵機,提供了一種專用燴麵機,是在機架 的上部固定有用於揉面的揉面系統和用於切坯的切坯系統;在機架的中部固定 有用於抹油的抹油系統和用於截段的截段系統;在機架的底部固定有用於裝盤 的裝盤系統,製成多功能燴麵機。
將電源接通,電動機開始轉動,經傳動帶,使一級傳動被動輪轉動,通過 過橋軸,使另一端的二級傳動主動輪經二級傳動帶與二級傳動被動輪連接轉動, 二級傳動被動輪固定在中間軸上,因此,中間軸得到總動力,將麵團從前端面 板餵入軋面輥,軋出的麵團,落到後端面板上,再把麵團提到前端面板重複餵 入軋面輥,這樣反覆地把麵團揉制,直到均勾,透亮。操作手輪,將軋面輥間
隙調整到成品面坯厚度的間隙(約6腿左右),接著,將切坯系統抹油系統和裝 盤系統的工作動力連接上,使整個傳動系統開始工作。將揉好的麵團最後一 次.投入軋面輥,軋制的面坯直接餵入切坯系統進行寬度切割,接著進入抹油 系統抹油。塗油後的面坯經導正輪導正,再由截段系統進行截段,最後,依靠 往返傳動機構和步進移動機構的配合,使截段後的成品面坯依次整齊地疊放在 成品面盤裡,完成整個面坯製作工作。該實用新型速度快、效率高、大大降低
了製作的勞動強度;功能齊揉面,出坯(或出條).抹油.裝盤, 一機完成。
該燴麵機結構複雜、價格昂貴,所切出的面坯呈長方形,在拉製成燴麵時 四角無法拉薄,必須去掉。
市場上有一種結構較為簡單的燴麵機,如圖l所示,其中圖2a是主視圖, 圖^是側視圖。是在機架1上依序設有面槽2、壓面單元3、切坯單元4、傳 送單元5,所述切坯單元4設置於傳送單元5的上面。工作時,將麵團放入面 槽2並餵入壓面單元3,在壓面單元3中麵團經多次碾壓,進入切坯單元4切 成兩端為圓弧形的面坯6,經傳送單元5傳送、刷油、疊放於面坯盒內。該機 切坯單元4所用刀具為軸向成型滾刀7,其結構如圖2所示,於滾刀7的圓周 面上均布有4把軸向設置的兩端為圓弧的切刀8。
但是這種軸向設置的切刀所切出的面坯的長度方向,即拉皮方向與面坯軋 制過程的碾壓方向垂直,因此,在拉皮過程中容易拉斷;同時還存在面坯粘刀 不易脫落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 一種拉皮方向與面坯碾壓方向一致,不粘刀易脫落的燴麵坯成型刀具。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燴麵坯成型刀具,設置於燴麵機壓面單元輸出端,且輕壓於傳送單元 的上面,其特徵在於包括端部圓弧成型滾刀和兩側長條切斷滾刀,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位於兩側長條切斷滾刀的上遊側。
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包括刀軸、 多個刀盤和設於刀盤上的多個圓弧成型切刀;其中所述多個刀盤固定於所述 刀軸上,所述圓弧成型切刀兩兩相背固定成X型刀組,並固設於二相鄰刀盤之 間,圓弧成型切刀的刀刃位於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的虛擬圓周面上。
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固設於相鄰刀盤上的X型刀組 相錯配置。
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的虛擬圓的 周長為面坯長度的N倍,N-l、 2、 3、 4…;相應固設於虛擬圓周面上的X型刀 組的數量對應為N組;其中,N=l、 2、 3、 4…。
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側長條切斷滾刀包括刀軸 和多個圓盤切刀;所述多個圓盤切刀間隔地固定於所述刀軸上。
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側長條切斷滾刀上的圓盤切 刀的數量及相鄰圓盤切刀的間距與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上的刀盤數量及相鄰 刀盤的間距相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1、 所切出的面坯的長度方向,即拉皮方向與碾壓方向一致,在拉皮過程 中,不會發生拉斷的問題。
2、 將刀具分成端部圓弧成型滾刀和兩側長條切斷滾刀兩部分,且端部圓 弧成型滾刀位於兩側長條切斷滾刀的上遊側,不會發生粘刀現象。這是因為在 切面坯端部圓弧時面坯育面坯之間還是連成整體,不可能粘刀;進入兩側長條 切斷時,由於圓盤切刀與面片切割接觸面很小,不能將附著在面片傳送帶上的 面坯粘到圓盤切刀上。
為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其功效有進一步了解,茲列舉具體實施例並 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 圖l是一種現有燴麵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l燴麵機成型刀具示意圖,其中a是主視圖,b是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燴麵坯成型刀具使用狀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燴麵坯成型刀具中的端部圓弧成型滾刀主視圖。 圖5是圖4A-A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燴麵坯成型刀具中的兩側長條切斷滾刀主視圖。 圖7是圖6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燴麵坯成型刀具,圖3是其使用狀態圖,該燴麵坯 成型刀具設置於燴麵機壓面單元30的輸出端,且輕壓於傳送單元60的上面, 所述燴麵機是於機架10上依序設有面槽20、壓面單元30、燴麵坯成型刀具、 傳送單元60,本實用新型所述燴麵坯成型刀具包括端部圓孤成型滾刀40和兩 側長條切斷滾刀50,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40位於兩側長條切斷滾刀50的上 遊側。
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如圖4、 5所示),包括刀軸41、多個刀盤42 和設於刀盤42上的多個圓弧成型切刀43;其中所述多個刀盤42固定於所述 刀軸41上,所述圓弧成型切刀43兩兩相背固定成X型刀組,並固設於二相鄰 刀盤41之間,圓弧成型切刀43的刀刃位於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的虛擬圓周 面上。
所述固設於相鄰刀盤上的X型刀組相錯配置。以防止橫向切斷面片。 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40的虛擬圓的周長為面坯長度的N倍,N=l、 2、 3、 4…;相應固設於虛擬圓周面上的X型刀組的數量對應為N組;其中,N-l、 2、 3、 4…。在圖示具體實施例中,所述N-2,虛擬圓的周長為500mm,所切出的丈會 面坯的長度為250咖。 所述兩側長條切斷滾刀50包括刀軸51和多個圓盤切刀52;所述多個圓 盤切刀52間隔地固定於所述刀軸51上。
所述兩側長條切斷滾刀50上的圓盤切刀52的數量及相鄰圓盤切刀的間距 與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40上的刀盤42數量及相鄰刀盤42的間距相等。
工作時,壓製出的面片由傳送單元60向外傳送,在傳送過程中,設於傳 送單元60上的端部圓弧成型滾刀40和兩側長條切斷滾刀50輕壓於傳送單元 60上,並在馬達通過鏈條驅動下同步旋轉。面片先經端部圓弧成型滾刀40切 出交替分布的X型圓弧切口 ,再經兩側長條切斷滾刀50將連續二 X型圓弧切口 的兩側切斷形成燴麵坯70 (如圖3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燴麵坯成型刀具,設置於燴麵機壓面單元輸出端,且輕壓於傳送單元的上面,其特徵在於包括端部圓弧成型滾刀和兩側長條切斷滾刀,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位於兩側長條切斷滾刀的上遊側。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端部圓孤 成型滾刀包括刀軸、多個刀盤和設於刀盤上的多個圓弧成型切刀;其中所 述多個刀盤固定於所述刀軸上,所述圓弧成型切刀兩兩相背固定成X型刀組, 並固設於二相鄰刀盤之間,圓弧成型切刀的刀刃位於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的 虛擬圓周面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固設於相 鄰刀盤上的X型刀組相錯配置。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端部圓弧 成型滾刀的虛擬圓的周長為面坯長度的N倍,N=l、 2、 3、 4…;相應固設於虛 擬圓周面上的X型刀組的數量對應為N組;其中,N=l、 2、 3、 4…。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側長條 切斷滾刀包括刀軸和多個圓盤切刀;所述多個圓盤切刀間隔地固定於所述刀 軸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燴麵坯成型刀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側長條 切斷滾刀上的圃盤切刀的數量及相鄰圓盤切刀的間距與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 上的刀盤數量及相鄰刀盤的間距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麵條加工刀具,特別是一種燴麵坯成型刀具,該刀具設置於燴麵機壓面單元輸出端,且輕壓於傳送單元的上面,所述刀具包括端部圓弧成型滾刀和兩側長條切斷滾刀,所述端部圓弧成型滾刀位於兩側長條切斷滾刀的上遊側。優點在於1.所切出的面坯的長度方向與碾壓方向一致,在拉皮過程中,不會發生拉斷的問題。2.不會發生粘刀現象。
文檔編號A21C11/00GK201054952SQ2007201478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日
發明者宋建平 申請人: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