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卸車車廂前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0:30:01 3
一種自卸車車廂前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自卸車車廂前板,在前板的下部與車廂底板的連接段為防死角區,防死角區為從上到下向車廂內傾斜的斜板或者為弧形板,弧形板向車廂外凸。本實用新型有利於無聊傾倒乾淨。
【專利說明】一種自卸車車廂前板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運輸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自卸車車廂。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使用的自卸汽車,車廂前板和底板均為平板,其夾角為直角,前板和底板之間容易形成死角,在傾倒物料時不易倒乾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自卸車車廂前板,能保證物料傾倒乾淨。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自卸車車廂前板,所述前板的下部與車廂底板的連接段為防死角區,所述防死角區為從上到下向車廂內傾斜的斜板或者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車廂外凸。
[0006]進一步的,所述防死角區的上端連接豎直段,所述豎直段設置有橫向的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前板一體製造,加強筋為前板的相應部分向車廂內突起而成。
[0007]進一步的,所述豎直段上方連接頂板,所述頂板為前板向車廂外橫向折彎形成。
[0008]進一步的,所述頂板遠離車廂的一端向上折彎。
[0009]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自卸車車廂前板,將前板先不製作為斜板或者弧形板,有利於無聊傾倒乾淨;其次,不增加材料的情況下增強了前板的強度;再者,由於斜板或者弧形板外側與底板間形成敞開的空間,方便了車廂前方其他部件的拆卸和檢修,降低勞動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實施例一的橫截面示意圖;
[0011]圖2為實施例二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3]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自卸車車廂前板,前板的下部與車廂底板5的連接段為防死角區2,防死角區2為從上到下向車廂內傾斜的斜板,防死角區2的上端連接豎直段1,豎直段I設置有橫向的加強筋3,加強筋3與前板一體製造,加強筋3為前板的相應部分向車廂內突起而成;豎直段I上方連接頂板4,頂板4為前板向車廂外橫向折彎形成;頂板4遠離車廂的一端向上折彎。
[0014]防死角區2使得物料容易傾倒乾淨,加強筋3在不增加材料的情況下增強了前板的強度。
[0015]實施例二,如圖2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防死角區2為弧形板,弧形板向車廂外凸,其他部分相同,股部贅述。
[0016]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卸車車廂前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板的下部與車廂底板(5)的連接段為防死角區(2),所述防死角區(2)為從上到下向車廂內傾斜的斜板或者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車廂外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車車廂前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死角區(2)的上端連接豎直段(I ),所述豎直段(I)設置有橫向的加強筋(3),所述加強筋(3)與前板一體製造,加強筋(3)為前板的相應部分向車廂內突起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車車廂前板,其特徵在於:所述豎直段(I)上方連接頂板(4),所述頂板(4)為前板向車廂外橫向折彎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底自卸車車廂前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頂板(4)遠離車廂的一立而向上折彎。
【文檔編號】B60P1/28GK203511409SQ201320643242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8日
【發明者】樊高榮, 魏萬裡 申請人:成都樊哈兒車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