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斐氏試驗卡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8:13:21 2
專利名稱:外斐氏試驗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免疫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快速檢測斑疹傷寒外斐氏試驗卡。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檢測斑疹傷寒仍然採用經典的外斐氏試驗,該試驗將外斐氏試劑(包括變形桿菌0X19診斷菌液、變形桿菌0X2診斷菌液及變形桿菌OXK診斷菌液)中的三種診斷菌液(菌體抗原)分別與病人血清樣品進行試管凝集試驗檢測血清中的相應抗體,37°C放置 16-18小時後判定結果,觀察試管底部凝集沉澱情況,凝集效價> 1:80以上者為陽性,如大同地區533名健康人肥達氏及外斐氏凝集試驗結果初步調查報告(鮑季縛等,山西醫藥雜誌,1978年第I期,42-44)記載的即是上述方法。該方法存在的技術問題1、操作繁瑣先將外斐氏試劑的三種診斷菌液分別用生理鹽水10倍稀釋;病人樣品用生理鹽水按1:20、1:40、1:80、1:160、1:320、1:640、1: 1280倍比稀釋,平行稀釋3份;將平行稀釋好的每個稀釋度樣品與相應已稀釋的三種診斷菌液進行等量混合。2、耗時長混合好的樣品需在37°C放置16-18小時後才能判定結果。整個試驗需要耗時20小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臨床檢測斑疹傷寒仍然採用經典的外斐氏試驗存在的操作繁瑣、耗時長的缺陷,提供一種外斐氏試驗卡,它能快速檢測斑疹傷寒,檢測操作簡便,生產成本低。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外斐氏試驗卡,包括襯墊,所述襯墊上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具有吸水性能的樣品墊、玻璃纖維墊、層析膜和具有吸水性能的吸收墊,玻璃纖維墊上均勻噴塗有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樣品墊右端搭接在玻璃纖維墊上,玻璃纖維墊的右端搭接在層析膜左端上,吸收墊的左端搭接在層析膜右端上,層析膜上設有試驗線和對照線,對照線位於試驗線右側,所述試驗線是將變形桿菌0X19、變形桿菌0X2及變形桿菌OXK三種菌中的一種固定在層析膜上形成。變形桿菌0X19、變形桿菌0X2及變形桿菌OXK三種菌都是作為外斐氏反應的抗原。本發明中樣品墊、吸收墊均為市售的濾紙製成,優選吸水性能較強的定性濾紙,這樣利於檢測,增加檢測速度。層析膜採用市售硝酸纖維素膜,硝酸纖維素膜又稱為NC膜, 在膠體金試紙中用做C/T線的承載體,同時也是免疫反應的發生處。採用的硝酸纖維素膜型號135s、170s或180s (以秒為單位的定義每4cm膜,水的層析時間是多少S)。玻璃纖維墊是玻璃纖維製品的一種。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英文原名為 glassfiber。成分為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鈣、氧化硼、氧化鎂、氧化鈉等。它是以玻璃球或廢舊玻璃為原料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織布等工藝。最後形成各類產品,玻璃纖維單絲的直徑從幾個微米到二十幾米個微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1/20-1/5,每束纖維原絲都有
3數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通常作為復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 電路基板等,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玻璃纖維墊上均勻噴塗有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彩色膠乳顆粒一般採用紅色的膠乳顆粒,這樣顯色明顯;膠乳顆粒上進行標記的方法在本領域為常規技術手段,發明人在此不做贅述。彩色膠乳顆粒帶的標記可以與人血清中的IgG抗體結合,試驗線上是抗原,本發明的檢測是在層析作用的推動下完成的。當血清樣品被添加至樣品墊上後,通過層析作用到達玻璃纖維墊,血清樣品中的IgG抗體與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結合形成結合顆粒, 然後進一步至層析膜上,在層析膜的層析作用下,結合顆粒向前移動,如血清中含有抗變形桿菌0X19、變形桿菌0X2及變形桿菌OXK的抗體時(即病變時),與相應的試驗線的抗原結合,呈現顆粒的顏色線條,未結合的顆粒會繼續向前移動,與對照線結合呈現顆粒的顏色線條,即顯示試驗線和對照線兩條顏色線;如血清中不含有抗變形桿菌0X19、變形桿菌0X2及變形桿菌O (的抗體時,顆粒與相應的試驗線的抗原無法結合,試驗線不顯色,未結合的顆粒會繼續向前移動,與對照線結合呈現顆粒的顏色線條,即只顯示對照線一條顏色線。因膜層析速度較快,幾分鐘內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即可移動完整個層析膜條, 立刻可以判定結果,如試驗線和對照線均顯色,血清抗體為陽性;只有對照線一條線顯色, 血清抗體為陰性。變形桿菌屬的X19,X2,Xk菌株的菌體O抗原與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和恙蟲病立克次體有共同抗原,故可用0X19,0X2,OXk代替立克次體作為抗原與相應患者血清進行交叉凝集反應,此稱外斐試驗,輔助診斷立克次體病。本發明使用的變形桿菌0X19、變形桿菌0X2 及變形桿菌OXK均為菌體,而非菌液,這樣檢測的靈敏度高。作為優選,所述襯墊的主體為塑料墊,塑料墊的表面塗覆有不乾膠,樣品墊、玻璃纖維墊、層析膜和吸收墊均與襯墊粘接固定。作為優選,所述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為標記有SPA的彩色膠乳顆粒。金黃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al Protein A, SPA)是一種從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分離的蛋白質。早在1940年,Vevwey發現在某些金黃色葡萄球菌中,含有一種物質,在雙向擴散試驗中能與正常人血清形成沉澱。Jensen也發現類似現象,並將其命名為A抗原。直到1963 年Lofkvist等分離了該抗原,並證明它是一種蛋白質。為將A與糖相區別,Grov將其命名為金黃色葡萄球菌A蛋白,簡稱SPA或蛋白A。由於SPA的一些免疫特性,它已引起廣大免疫學者的興趣,並發展成為免疫學上一種極為有用的工具。作為優選,所述對照線是將SPA固定在層析膜上形成。對照線與標記物對應。作為優選,所述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為標記有鼠抗人IgG單克隆抗體的彩色膠乳顆粒。一種較好的標記物。作為優選,所述對照線是將羊抗鼠IgG抗體固定在層析膜上形成。羊抗鼠IgG抗體又稱羊抗鼠IgG多克隆抗體。羊抗鼠IgG(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抗體在膠體金法快速體外診斷產品中用來固定於硝酸纖維膜(固定相)上,與膠體金標記的單克隆抗體發生特異性免疫反應並顯示一定的顏色,形成控制線進行免疫診斷。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要將病人樣品做1:100稀釋,直接加到本發明上即可, 操作十分簡便;樣品加到本發明上,10分鐘肉眼即可觀測檢測結果,進行判定,整個檢測耗時約30分鐘,耗時短。
圖I是本發明的一種俯視圖2是本發明的一種剖視分解圖。圖中1、樣品墊,2、玻璃纖維墊,3、試驗線,4、對照線,5、層析膜,6、吸收墊,7、襯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說明。實施例I
一種外斐氏試驗卡,包括襯墊7,襯墊7的主體為塑料墊,塑料墊的表面塗覆有不乾膠,所述襯墊7上由左至右依次粘接固定有具有吸水性能的樣品墊I (濾紙,上海金標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玻璃纖維墊2 (Ahlstrom 8964玻纖,上海傑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型號 JY-J101)、層析膜5 (硝酸纖維素膜,Millipore公司,型號135s)和具有吸水性能的吸收墊 6 (濾紙,上海金標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玻璃纖維墊2上均勻噴塗有帶SPA標記的紅色膠乳顆粒(紅色聚苯乙烯膠乳顆粒,上海傑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型號PSR030N ),膠乳顆粒進行標記的方法為本領域公知技術,在此不做贅述,樣品墊I右端搭接在玻璃纖維墊2上,玻璃纖維墊2的右端搭接在層析膜5左端上,吸收墊6的左端搭接在層析膜5右端上,層析膜 5中部的左側有試驗線3,試驗線3是將變形桿菌0X19(市售,購買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下屬的中國醫學細菌保藏管理中心,購買的產品編號是49101)固定在層析膜5上形成, 層析膜5中部的右側有對照線4,對照線4是將SPA (市售,鄭州百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固定在層析膜5上形成,變形桿菌0X19、SPA的固定方法均為本領域公知技術,在此不做贅述。本實施例各組件規格樣品墊長寬20mmX4mm ;玻璃纖維墊長寬10mmX4mm ;層析膜長寬25臟X4mm ;吸收塾長寬2CtamX4臟;襯塾長寬厚30mmX4mmX 1mmη實施例2
一種外斐氏試驗卡,包括襯墊7,襯墊7的主體為塑料墊,塑料墊的表面塗覆有不乾膠,所述襯墊7上由左至右依次粘接固定有具有吸水性能的樣品墊I (濾紙,上海金標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玻璃纖維墊2 (Ahlstrom 8964玻纖,上海傑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型號 JY-J101)、層析膜5 (硝酸纖維素膜,Millipore有限公司,型號180s)和具有吸水性能的吸收墊6 (濾紙,上海金標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玻璃纖維墊2上均勻噴塗有帶SPA標記的紅色膠乳顆粒,樣品墊I右端搭接在玻璃纖維墊2上,玻璃纖維墊2的右端搭接在層析膜5左端上,吸收墊6的左端搭接在層析膜5右端上,層析膜5中部的左側有試驗線3,試驗線3是將變形桿菌0X2 (市售,購買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下屬的中國醫學細菌保藏管理中心, 購買的產品編號是49102)固定在層析膜5上形成,層析膜5中部的右側有對照線4,對照線 4是將SPA (市售,鄭州百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固定在層析膜5上形成,變形桿菌0X2、SPA 的固定方法均為本領域公知技術,在此不做贅述。本實施例各組件規格樣品墊長寬18mmX4mm ;玻璃纖維墊長寬10mmX4mm ;層析膜長寬25臟Χ4_ ;吸收塾長寬18mmX4mm ;襯塾長寬厚3CtamX4_X0· 8臟。實施例3一種外斐氏試驗卡,包括襯墊7,襯墊7的主體為塑料墊,塑料墊的表面塗覆有不乾膠,所述襯墊7上由左至右依次粘接固定有具有吸水性能的樣品墊I (濾紙,上海金標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玻璃纖維墊2 (Ahlstrom 8964玻纖,上海傑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型號 JY-J101)、層析膜5 (硝酸纖維素膜,美國Pall公司,型號Pall Vivid 170s)和具有吸水性能的吸收墊6 (濾紙,上海金標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玻璃纖維墊2上均勻噴塗有帶鼠抗人 IgG單克隆抗體(市售,上海博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標記的紅色膠乳顆粒,樣品墊I右端搭接在玻璃纖維墊2上,玻璃纖維墊2的右端搭接在層析膜5左端上,吸收墊6的左端搭接在層析膜5右端上,層析膜5中部的左側有試驗線3,試驗線3是將變形桿菌OXK (市售,購買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下屬的中國醫學細菌保藏管理中心,購買的產品編號是49103) 固定在層析膜5上形成,層析膜5中部的右側有對照線4,對照線4是將羊抗鼠IgG抗體(市售,上海川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固定在層析膜5上形成,變形桿菌0ΧΚ、羊抗鼠IgG抗體的固定方法均為本領域公知技術,在此不做贅述。本實施例各組件規格樣品墊長寬20mmX4mm ;玻璃纖維墊長寬10mmX4mm ;層析膜長寬25臟X 4mm ;吸收塾長寬2CtamX 4臟;襯塾長寬厚3CtamX 4_X I. 2臟。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各組件的規格可根據實際需求做出相應調整,發明人在此不做--列舉。本發明使用時,只需要將病人樣品做1:100稀釋,直接加到本發明上即可,操作十分簡便;樣品加到本發明上,10分鐘肉眼即可觀測檢測結果,進行判定,如試驗線3和對照線4均顯色,血清抗體為陽性;只有對照線4 一條線顯色,血清抗體為陰性,整個檢測耗時約30分鐘,耗時短。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種較佳的方案,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有其它的變體及改型。
權利要求
1.一種外斐氏試驗卡,其特徵在於包括襯墊(7),所述襯墊(7)上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具有吸水性能的樣品墊(I)、玻璃纖維墊(2)、層析膜(5)和具有吸水性能的吸收墊(6), 玻璃纖維墊(2)上均勻噴塗有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樣品墊(I)右端搭接在玻璃纖維墊 (2)上,玻璃纖維墊(2)的右端搭接在層析膜(5)左端上,吸收墊(6)的左端搭接在層析膜 (5)右端上,層析膜(5)上設有試驗線(3)和對照線(4),對照線(4)位於試驗線(3)右側, 所述試驗線(3)是將變形桿菌0X19、變形桿菌0X2及變形桿菌OXK三種菌中的一種固定在層析膜(5)上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斐氏試驗卡,其特徵在於所述襯墊(7)的主體為塑料墊, 塑料墊的表面塗覆有不乾膠,樣品墊(I)、玻璃纖維墊(2)、層析膜(5)和吸收墊(6)均與襯墊(7)粘接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外斐氏試驗卡,其特徵在於所述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為標記有SPA的彩色膠乳顆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外斐氏試驗卡,其特徵在於所述對照線(4)是將SPA固定在層析膜(5)上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外斐氏試驗卡,其特徵在於所述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為標記有鼠抗人IgG單克隆抗體的彩色膠乳顆粒。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外斐氏試驗卡,其特徵在於所述對照線(4)是將羊抗鼠IgG 抗體固定在層析膜(5)上形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快速檢測斑疹傷寒外斐氏試驗卡,其目的在於解決現有臨床檢測斑疹傷寒仍然採用經典的外斐氏試驗存在的操作繁瑣、耗時長的缺陷。本發明包括襯墊,所述襯墊上由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具有吸水性能的樣品墊、玻璃纖維條、層析膜和具有吸水性能的吸收墊,玻璃纖維條上均勻噴塗有帶標記的彩色膠乳顆粒,樣品墊右端搭接在玻璃纖維條上,玻璃纖維條的右端搭接在層析膜左端上,吸收墊的左端搭接在層析膜右端上,層析膜上設有試驗線和對照線,對照線位於試驗線右側,所述試驗線是將變形桿菌OX19、變形桿菌OX2及變形桿菌OXK三種菌中的一種固定在層析膜上形成。本發明能快速檢測斑疹傷寒,檢測操作簡便,生產成本低。
文檔編號G01N33/543GK102590500SQ2012100116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6日
發明者張捷, 李曉霞, 範亞民 申請人:寧波天潤生物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