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0:53:41 3
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包括模套、模芯、加熱元件和用於限制模芯軸向移動的擋片,所述模套的內部設有通孔,所述模芯設於所述通孔內,所述通孔的端部形成有用於限制模芯轉動或單方向軸向移動的扁孔結構,所述模芯形成與通孔的扁孔結構相配合的扁圓結構,所述模芯設有內孔,所述內孔的端部設置為喇叭口結構;該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是一種成本低、產出製品質量優良、生產效率高的模具。僅模芯部分採用模具鋼,模芯的內孔採用特殊表面處理,使得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的材料成本低、重量輕、加熱快。
【專利說明】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拉擠模具,尤其涉及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因其強度高、重量輕、抗腐蝕能力強等突出優點在電力、石油、化工等行業得以逐步推廣並廣泛應用。目前,在碳纖維製品生產中,模具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分體式模具,一類是整體式模具。分體式模具通過上模與下模合模安裝而成,在生產和安裝過程中會因加工精度和安裝偏差造成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分型線突出,同時安裝和拆卸過程中損傷模具內孔和倒角會導致複合材料製品表面質量瑕疵。整體式模具由整塊模具鋼加工而成,模具內壁不容易損傷、生產出來的產品表面光滑也無分型線,但是該模具加工困難,成本高、加熱慢、耗費電能,並且在生產其它規格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時需要將整塊模具更換,操作複雜,生產效率低。以此,上述問題是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的模具設計與生產使用過程中應當予以考慮並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解決現有技術中兩類模具存在的,或產出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的分型線突出,安裝拆卸時損傷模具內孔和倒角造成表面質量瑕疵,或模具加工困難、成本高、加熱慢、耗費電能、操作複雜,生產效率低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0005]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包括模套、模芯、加熱元件和用於限制模芯軸向移動的擋片,所述模套的內部設有通孔,所述模芯設於所述通孔內,所述通孔的端部設有用於限制模芯轉動或單方向軸向移動的扁孔結構,所述模芯形成與通孔的扁孔結構相配合的扁圓結構,所述模芯設有內孔,所述內孔的端部設置為喇叭口結構,所述加熱元件固定在模套上,所述擋片固定在模套上。
[0006]優選地,所述模套採用導熱的鋁製品製成。
[0007]優選地,所述模芯採用模具鋼製成。
[0008]優選地,所述擋片採用空心圓盤結構,所述擋片設有對稱分布的沉頭孔,所述擋片通過內六角沉頭螺釘固定在模套上,用以以限制模芯軸向移動。
[0009]優選地,所述加熱元件採用分段設置、分離可控式加熱元件。
[0010]優選地,所述模芯的內孔的截面為圓形、板形或方形。
[0011]優選地,所述內孔的端部設置為錐度5°?8。的喇叭口結構。
[0012]本實用新型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是一種成本低、產出製品質量優良、生產效率高的模具。模套採用導熱性能較好的鋁製品,模套水平放置於拉擠生產線上使用。在模套的通孔和模芯上設置相配合的扁孔結構和扁圓結構,用於限制模芯轉動或單方向軸向移動。僅模芯部分採用模具鋼,模芯的內孔採用特殊表面處理,使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的材料成本低、重量輕、加熱快。所述加熱元件分段安裝在模套上,各段加熱溫度分別可控。
[0013]該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模芯的內孔可以設置成圓形、板形、方形或其它形狀,以便於生產不同截面形狀複合材料製品。在生產其它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時只需更換模芯,模芯的內壁不易損傷、生產的製品表面質量好且無分型線。模芯的內孔採用特殊表面處理可以提高內孔表面光潔度和使用壽命。模芯的內孔設置的錐度較小的喇叭口結構,優選錐度為5°?8°的喇叭口結構,有利於外層纖維與樹脂的複合,並減少與模芯的摩擦擦傷,提高複合材料製品表面光潔度。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是一種成本低、產出製品質量優良、生產效率高的模具。僅模芯部分採用模具鋼,模芯的內孔採用特殊表面處理,使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的材料成本低、重量輕、加熱快。模芯的內孔設置的錐度較小的喇叭口結構有利於外層纖維與樹脂的複合,並減少與模芯的摩擦擦傷,提高複合材料製品表面光潔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模芯的結構示意圖;
[0017]其中:1_模套,2_模芯,3_擋片,4_內六角沉頭螺釘,5_加熱兀件,6_內孔。【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
[0019]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包括模套1、模芯2、加熱元件5和用於限制模芯2軸向移動的擋片3,所述模套I的內部設有通孔,所述模芯2設於所述通孔內,所述通孔的端部設有用於限制模芯2轉動或單方向軸向移動的扁孔結構,所述模芯2形成與通孔的扁孔結構相配合的扁圓結構,所述模芯2設有內孔6,所述內孔6的端部設置為喇叭口結構,所述加熱元件5固定在模套I上,所述擋片3固定在模套I上。所述模套I採用導熱的鋁製品製成。所述模芯2採用模具鋼製成,如模具鋼40Cr。所述擋片3採用空心圓盤結構,所述擋片3設有對稱分布的沉頭孔,所述擋片3通過內六角沉頭螺釘4固定在模套I上,用以以限制模芯2軸向移動。所述加熱元件5採用三段設置、分離可控式加熱元件5。所述模芯2的內孔6的截面為圓形。所述內孔6的端部設置為錐度5°?8°,優選為6°的喇叭口結構。
[0020]本實施例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是一種成本低、產出製品質量優良、生產效率高的模具。模套I採用導熱性能較好的鋁製品,模套I水平放置於拉擠生產線上使用。在模套I的通孔和模芯2上設置相配合的扁孔結構和扁圓結構,用於限制模芯2轉動或單方向軸向移動。僅模芯2部分採用模具鋼,模芯2的內孔6採用特殊表面處理,使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的材料成本低、重量輕、加熱快。所述加熱元件5分為三段安裝在模套I上,三段加熱溫度分別可控。
[0021]該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模芯2的內孔6可以設置成圓形、板形、方形或其它形狀,以便於生產不同截面形狀複合材料製品。在生產其它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時只需更換模芯2,模芯2的內壁不易損傷、生產的製品表面質量好且無分型線。模芯2的內孔6採用特殊表面處理可以提高內孔6表面光潔度和使用壽命。模芯2的內孔6設置的錐度較小的喇叭口結構有利於外層纖維與樹脂的複合,並減少與模芯2的摩擦擦傷,提高複合材料製品表面光潔度。
[0022]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施例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是一種成本低、產出製品質量優良、生產效率高的模具。僅模芯部分採用模具鋼,模芯的內孔採用特殊表面處理,使得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的材料成本低、重量輕、加熱快。模芯的內孔設置的錐度較小的喇叭口結構有利於外層纖維與樹脂的複合,並減少與模芯的摩擦擦傷,提高複合材料製品表面光潔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模套(I)、模芯(2)、加熱元件(5)和用於限制模芯(2)軸向移動的擋片(3),所述模套(I)的內部設有通孔,所述模芯(2)設於所述通孔內,所述通孔的端部設有用於限制模芯(2)轉動或單方向軸向移動的扁孔結構,所述模芯(2)形成與通孔的扁孔結構相配合的扁圓結構,所述模芯(2)設有內孔(6),所述內孔(6)的端部設置為喇叭口結構,所述加熱元件(5)固定在模套(I)上,所述擋片(3)固定在模套(I)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套(I)採用導熱的鋁製品製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2)採用模具鋼製成。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擋片(3)採用空心圓盤結構,所述擋片(3)設有對稱分布的沉頭孔,所述擋片(3)通過內六角沉頭螺釘(4 )固定在模套(I)上。
5.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元件(5 )採用分段設置、分離可控式加熱元件。
6.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2)的內孔(6)的截面為圓形或方形。
7.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拉擠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孔(6)的端部設置為錐度5°?8°的喇叭口結構。
【文檔編號】B29C33/76GK203381080SQ201320296028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8日
【發明者】徐志偉, 李常, 秦海波, 周青, 何張陳 申請人:中國能建集團裝備有限公司南京技術中心,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南京線路器材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