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脫膠一體的製造方法
2023-04-30 03:32:01 5
翻轉脫膠一體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翻轉脫膠一體機,它包括機架、上料導向架、機械手、吊裝工件夾具、矽片盒和用於將正反面粘有矽片的連接板翻轉的翻轉機構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上料導向架、翻轉機構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依次並列布置,機架的上部設置有機械手路軌裝置,機械手可滑動地安裝在機械手路軌裝置上,並且位於上料導向架、翻轉機構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的上方,吊裝工件夾具安裝在機械手上。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手動脫膠,提高矽片質量,避免產生燒片現象和傷害事故的發生,實現衝洗脫膠流程半自動化操作。
【專利說明】翻轉脫膠一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翻轉脫膠一體機,屬於光伏產業【技術領域】,主要用於光伏行業單多晶矽片手動脫膠取矽片使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在大部分矽片製造企業都是自動脫膠取片,尤其是矽片產能達到一定規模後,為減少人為脫膠損失會抵制手動脫膠的方式。而經過我們長時間認證後,手動脫膠比自動脫膠損失率少,產生髒片的機率基本消除,而自動脫膠需要經過高溫和乳酸等環節,不緊會產生燒片現象,而且化學品乳酸的管控非常嚴格,易產生傷害事故。矽錠經過研磨切割產生矽片,一般切割機理是鋼線帶動砂漿研磨,下料後,矽片表面都很髒,還是粘接在玻璃板上,需要通過脫膠方式取下矽片,因此矽片製造環節的清洗崗位是成品矽片分選的最後一道重要崗位,此崗位主要的工作步驟是:下料一衝琳一脫膠一取片一插片一清洗一成品。為提高切片產能,我們都採用一體式粘棒的方式,而一體式連接板非常笨重,人工不能翻動,需要藉助機器,而目前市場沒有標準式工裝,因此經過我們設備和工藝團隊的共同努力,對翻轉和起吊採用半自動方式,脫膠採用手動方式,通過該原理,研發出了一體機。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翻轉脫膠一體機,它能夠實現手動脫膠,提高矽片質量,避免產生燒片現象和傷害事故的發生,實現衝洗脫膠流程半自動化操作。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翻轉脫膠一體機,它包括機架、上料導向架、機械手、吊裝工件夾具、矽片盒和用於將正反面粘有矽片的連接板翻轉的翻轉機構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上料導向架、翻轉機構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依次並列布置,機架的上部設置有機械手路軌裝置,機械手可滑動地安裝在機械手路軌裝置上,並且位於上料導向架、翻轉機構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的上方,吊裝工件夾具安裝在機械手上。
[0005]進一步,所述的上料導向架由側板和兩塊導向擋板連接而成,並且上料導向架的一側開口。
[0006]進一步,所述的翻轉機構包括翻轉架、推拉手柄、兩個限位機構,兩個限位機構分別安裝在翻轉架的兩端,限位機構包括翻轉支塊、可分別插接連接板兩端的限位銷和限定相應的翻轉支塊相對於翻轉架位置的限位組件,限位組件安裝在翻轉架上,翻轉支塊也安裝在翻轉架上,限位銷可旋轉地支承在翻轉支塊上,推拉手柄與翻轉支塊固定連接。
[0007]進一步,所述的吊裝工件夾具包括掛鈎固定板、滑塊導軌副和可吊掛連接板的掛鈎,掛鈎固定連接在掛鈎固定板上,所述的機械手具有機械手吊臂,機械手吊臂的底部設置有吊臂固定板,所述的掛鈎固定板通過滑塊導軌副可滑動地安裝在吊臂固定板上。
[0008]更進一步,所述的機架上安裝有多個限定工位的工位限位機構,每個加熱脫膠槽體對應一個工位限位機構。[0009]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後,將衝琳完成的矽片小車放至到上料導向架內,然後手動機械手,將裝在機械手上的吊裝工件夾具起吊粘有矽片的連接板,然後將粘有矽片的連接板通過機械手移動至翻轉機構上,然後手動翻轉連接板,將矽片翻轉至正面,在通過機械手將粘有矽片的連接板移動至加熱脫膠槽體內進行溫水脫膠,脫完膠後將矽片放入矽片盒內,一根棒一個盒,脫膠完成,這樣就實現了衝洗脫膠流程半自動化操作,能夠實現手動脫膠,提高矽片質量,避免產生燒片現象和傷害事故的發生,同時也降低了矽片的損失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翻轉脫膠一體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12]圖3為圖1的左視放大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翻轉機構的示意圖;
[0014]圖5為圖4的右視圖;
[0015]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吊裝工件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7為圖6的左視圖;
[0017]圖8為上料導向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9為圖8的俯視圖;
[0019]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加熱脫膠槽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11為圖10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2]如圖f 11所示,一種翻轉脫膠一體機,它包括機架1、上料導向架2、機械手3、吊裝工件夾具4、矽片盒和用於將正反面粘有矽片的連接板5翻轉的翻轉機構6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7,上料導向架2、翻轉機構6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7依次並列布置,機架I的上部設置有機械手路軌裝置1-1,機械手3可滑動地安裝在機械手路軌裝置1-1上,並且位於上料導向架2、翻轉機構6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7的上方,吊裝工件夾具4安裝在機械手3上。機械手路軌裝置1-1用於運行機械手3。
[0023]如圖8、9所示,上料導向架2由側板2-1和兩塊導向擋板2-2連接而成,並且上料導向架2的一側開口。上料導向架2用於定位已經衝琳完畢的矽片小車。
[0024]如圖4、5所示,翻轉機構6包括翻轉架8、推拉手柄9和兩個限位機構,兩個限位機構分別安裝在翻轉架8的兩端,限位機構包括翻轉支塊10、可分別插接連接板5兩端的限位銷11和限定相應的翻轉支塊10相對於翻轉架8位置的限位組件12,限位組件12安裝在翻轉架8上,翻轉支塊10也安裝在翻轉架8上,限位銷11可旋轉地支承在翻轉支塊10上,推拉手柄9與翻轉支塊10固定連接。翻轉機構6上設置有接水盤13,吊裝的連接板通過機械手3移動至翻轉機構6上,將矽片翻轉成正面。
[0025]如圖6、7所示,吊裝工件夾具4包括掛鈎固定板4-1、滑塊導軌副4_2和可吊掛連接板5的掛鈎4-3,掛鈎4-3固定連接在掛鈎固定板4-1上,所述的機械手3具有機械手吊臂3-1,機械手吊臂3-1的底部設置有吊臂固定板3-1-1,掛鈎固定板4-1通過滑塊導軌副
4-2可滑動地安裝在吊臂固定板3-1-1上。吊裝工件夾具4用於起吊粘有矽片的連接板,通過機械手3運行工作。
[0026]如圖1、2所示,機架I上安裝有多個限定工位的工位限位機構1-2,每個加熱脫膠槽體7對應一個工位限位機構1-2。
[002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將衝琳完成的矽片小車放至到上料導向架2內,然後手動機械手3,將裝在機械手3上的吊裝工件夾具4起吊粘有矽片的連接板5,然後將粘有矽片的連接板5通過機械手3移動至翻轉機構6上,然後手動翻轉連接板5,將矽片翻轉至正面,在通過機械手3將粘有矽片的連接板5移動至加熱脫膠槽體7內進行溫水脫膠,脫完膠後將矽片放入矽片盒內,一根棒一個盒,脫膠完成,這樣就實現了衝洗脫膠流程半自動化操作,能夠實現手動脫膠,提高矽片質量,避免產生燒片現象和傷害事故的發生,同時也降低了矽片的損失率。
[0029]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翻轉脫膠一體機,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機架(I)、上料導向架(2)、機械手(3)、吊裝工件夾具(4)、矽片盒和用於將正反面粘有矽片的連接板(5)翻轉的翻轉機構(6)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7),上料導向架(2)、翻轉機構(6)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7)依次並列布置,機架(I)的上部設置有機械手路軌裝置(1-1 ),機械手(3 )可滑動地安裝在機械手路軌裝置(1-1)上,並且位於上料導向架(2)、翻轉機構(6)和多個加熱脫膠槽體(7)的上方,吊裝工件夾具(4 )安裝在機械手(3 )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轉脫膠一體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料導向架(2)由側板(2-1)和兩塊導向擋板(2-2)連接而成,並且上料導向架(2)的一側開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轉脫膠一體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翻轉機構(6)包括翻轉架(8)、推拉手柄(9)和兩個限位機構,兩個限位機構分別安裝在翻轉架(8)的兩端,限位機構包括翻轉支塊(10)、可分別插接連接板(5)兩端的限位銷(11)和限定相應的翻轉支塊(10)相對於翻轉架(8)位置的限位組件(12),限位組件(12)安裝在翻轉架(8)上,翻轉支塊(10)也安裝在翻轉架(8)上,限位銷(11)可旋轉地支承在翻轉支塊(10)上,推拉手柄(9)與翻轉支塊(10)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轉脫膠一體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吊裝工件夾具(4)包括掛鈎固定板(4-1)、滑塊導軌副(4-2)和可吊掛連接板(5)的掛鈎(4-3),掛鈎(4-3)固定連接在掛鈎固定板(4-1)上,所述的機械手(3)具有機械手吊臂(3-1),機械手吊臂(3-1)的底部設置有吊臂固定板(3-1-1),所述的掛鈎固定板(4-1)通過滑塊導軌副(4-2)可滑動地安裝在吊臂固定板(3-1-1)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轉脫膠一體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機架(I)上安裝有多個限定工位的工位限位機構(1-2),每個加熱脫膠槽體(7)對應一個工位限位機構(1-2)。
【文檔編號】H01L31/18GK203398147SQ201320481486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8日
【發明者】王永平, 林玉往, 常清 申請人:常州有則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