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及其製造和控制方法
2023-04-30 13:00:36 1
專利名稱: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及其製造和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及其製造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電致變色(eletrochromism,簡稱EC)是指某些材料在交替的高低或正負外電場 的作用下,通過注入或抽取電荷(離子或電子),從而在低透射率的致色狀態或高透色率的 消色狀態之間產生可逆變化的一種特殊現象,在外觀性能上則表現為顏色及透明度的可逆 變化。材料在電場作用下能夠發生電致變色現象的特性即為電致變色特性。目前,基於材料電致變色特性而製造的電致變色器件被廣泛應用於智能大廈的採 光控制、大面積室外數字及圖形顯示、汽車的反射率可調後視鏡、用於神經網絡傳導調控的 可編程電阻器件、光電化學能儲存和轉換等領域。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電致變色器件作為一種可過濾光線的 開關器件,具有節能、簡單實用等優點。如果將電致變色器件作為顯示屏器件,則由於使用 壽命、顏色等方面的限制而實現較為困難。因此,可將電致變色器件優點和其他成熟的顯示 技術結合起來,設計具有自由選擇畫面區域功能的顯示器件,從而豐富現有顯示器的顯示 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及其製造和控制方法,用以實現 可選擇顯示器顯示區域的技術效果,從而豐富現有顯示器的顯示功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包括封裝為一體的 顯示屏和電致變色屏,所述顯示屏包括多個顯示像素,所述電致變色屏包括多個電致變色 像素,所述電致變色像素與所述顯示像素一一對應,通過改變所述電致變色像素電壓以調 節從顯示屏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的控制方法,包 括步驟11、獲取顯示屏的顯示區域選擇信息;步驟12、分析所述顯示時序控制信號,得到與所述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匹配的顯示 像素地址信息;步驟13、尋址與所述顯示像素地址信息相應的電致變色像素,並對所述電致變色 像素進行電壓控制,以調節從顯示屏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的製造方法,包 括步驟21、製備包括多個顯示像素的顯示屏;步驟22、製備包括多個電致變色像素的電致變色屏;
4
步驟23、將所述顯示屏和所述電致變色屏封裝為一體,其中,將所述電致變色像素 與所述顯示像素一一對應設置,以通過改變所述電致變色像素的電壓來調節從顯示屏相應 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本發明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及其製造和控制方法,將電致變色器件優點 和其他成熟的顯示技術相結合,在保證顯示其畫面顯示品質的前提下,可選擇顯示屏的顯 示區域,因此豐富了現有顯示器的顯示功能,可滿足用戶的特殊應用需求。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 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結構框圖;圖2為本發明單位電致變色像素結構框圖;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結構框圖;圖4為本發明電致變色像素與CF基板上顯示像素的對應關係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結構框圖;圖6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的控制方法流程圖;圖7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的製造方法流程圖。附圖標記說明1-顯示屏;10-TFT-LCD 顯示屏; 101-CF 基板;102-液晶層;103-TFT陣列基板; 104-背光源;1010-顯示像素;2-電致變色屏;20-電致變色像素;201-透明基板;202-第一透明導電層;203-電致變色層;204-離子導電層;205-離子存儲層;206-第二透明導電層;2071-行掃描線;2072-列掃描線;208-開關器件;3-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31-獲取單元;32-分析單元;33-尋址控制單元; 4_控制模塊;5-時序控制單元;6-顯示驅動電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 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 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本實施例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包括顯示屏1和電致變色屏2 ;顯示屏1和電致變色屏2通 過封裝材料(如UV固化膠)進行粘接而封裝為一體。顯示屏1上形成有多個矩陣排列的 顯示像素,電致變色屏2上形成有多個矩陣排列的電致變色像素;為了對顯示屏1的每個顯示像素入射到電致變色屏2的光的透射率進行單獨控制,電致變色像素的數量與顯示像素 的數量相同,且電致變色像素與顯示像素一一對應設置;通過控制電致變色像素的電壓,可 調節與其相應的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使得從電致變色像素出射的光的強度發生變 化而得到不同的顯示灰度級別。顯示屏1可包括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簡 稱LCD)、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屏(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簡稱0LED)或其他類型的 平板顯示屏(Flat Panel Display,簡稱FPD)等。圖2為本發明單位電致變色像素結構框圖。本發明單位電致變色像素可為夾層式 電致變色器件,其典型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在透明基板201依次形成的第一透明導電層 202、電致變色層203、離子導電層204、離子存儲層205和第二透明導電層206,其中透明基板201可選用玻璃基板、藍寶石基板或透明的柔性基板等。第一透明導電層202和第二透明導電層206可包括氧化銦錫(簡稱ΙΤ0)等透明 導電材料薄膜。電致變色層203是器件核心,可選用具有電致變色特性的電致變色 材料,並通過 溶膠凝膠(Sol-gel)、磁控濺射技術(Sputter)、化學氣相沉積(CVD)或印刷等方式製備;電 致變色層203用於在第一透明導電層202和第二透明導電層206之間的電壓發生改變時, 利用電致變色材料的電致變色特性、並通過離子導電層204和離子存儲層205來調節從顯 示屏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離子導電層204用於提供離子在電致變色層203之間的傳輸通道,可採用高分子 聚合物固態電解質材料製備。離子儲存層205用於存儲離子,起到平衡器件中電荷總量的作用(亦可稱為離子 注入電極)。具有電致變色特性的材料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機電致變色材料,主要包括 過渡金屬氧化物或水合物,如Ce02-Ti02、NiOx, W03、MnO2等;另一類是有機電致變色材料, 主要包括有機雜環化合物,如聯吡啶鹽類、導電聚合物類、金屬有機聚合物類和金屬酞花 菁類。過渡金屬氧化物中金屬離子的電子層結構不穩定,在一定條件下離子價態發生轉變, 形成混合價態離子共存的狀態;隨著離子價態的變化,材料顯示的顏色隨之改變,對不同顏 色的光的透射率亦隨之改變。常用的無機變色材料中,陰極材料主要包括VI族金屬氧化 物,如=WO3> MoO3等;陽極材料主要包括第VIII族(Pt、Ir、Os、Pd、Ru、Rb等)金屬氧化物 和水合氧化物等。優選的,本實施例選用的電致變色材料包括W03、MoO3> NiOx或V2O5,或這 些材料的組合。例如本實施例可選用ITO作為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電致變色層 可選用WO3;離子導電層可選用LiC104+PC (碳酸丙烯酯);離子存儲層可選用Ti02。該情形 下形成的單位電致變色像素結構可表示為IT0/W03/LiC104+PC/Ti02/IT0。電致變色材料發生電致變色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電致變色材料在電場的作用下發 生電化學反應,從而使其光學性質發生改變。以WO3為例進行說明,當WO3被電化學還原時, W+6離子變為W+5離子,電荷傳遞導致薄膜的顏色發生改變;這種電致變色過程高度可逆且有 很高的穩定性。當在本發明單位電致變色像素結構中,通過第一透明導電層202和第二透 明導電層206向離子導電層204施加正向直流電壓後,離子儲存層205中的離子被抽出,抽 出的離子通過離子導電層204進入電致變色層203引起電致變色材料變色,從而使得透過電致變色層203的光的透射率發生變化。當在離子導電層204加上反向直流電壓後,電致 變色層203中的離子抽出進入離子儲存層205,電致變色層203恢復透明原狀。可見,對本發明電致變色像素進行電壓控制,通過改變電致變色像素上的電壓,使 得電致變色層相應發生顏色改變,由於電致變色像素與顯示屏的顯示像素一一對應設置, 電致變色層的顏色改變則使得從顯示屏相應顯示像素入射到該電致變色像素的光的透射 率隨之發生改變,在顯示器的整體上表現出某些區域的光的強度發生變化而得到不同的顯 示灰度級別。本實施例將電致變色器件具有的可過濾光線的開關特性、節能、簡單實用的等優 點,與採用其他成熟的顯示技術製備的顯示屏結合起來,從而在現有顯示器性能基礎上,增 加了可選擇畫面顯示區域的功能以形成新型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豐富了現有顯示器 的顯示功能;此外,基於本實施例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可選擇顯示畫面中用戶感興趣的 部分而不是顯示屏的完整顯示區域,因而可實現動態跟蹤用戶所需畫面,滿足用戶的特殊 應用需求。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結構框圖。本實施例以顯 示屏為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簡稱TFT)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屏(即TFT-LCD 顯示屏)為例,說明電致變色屏與TFT-LCD顯示屏之間的結合關係。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 顯示屏為TFT-LCD顯示屏10。TFT-LCD顯示屏10主要包括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簡 稱CF)基板(以下稱為CF基板101)、TFT陣列基板103和背光源104,CF基板101和TFT 陣列基板103對盒設置,並在CF基板101和TFT陣列基板103之間填充有液晶層102。在 TFT-IXD顯示屏10的CF基板10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電致變色屏2。在顯示器實際製造過程中,可分別製備好TFT-IXD顯示屏10和電致變色屏2,將電 致變色屏2與TFT-LCD顯示屏10的CF基板101的外表面,採用封裝材料通過紫外固化的 方法封裝為一體。圖4為本發明電致變色像素與CF基板上顯示像素的對應關係示意圖。如圖4所 示,電致變色屏2中的電致變色像素20與CF基板101的顯示像素1010 —一對應,其中,顯 示像素1010可具體為紅(R)顯示像素、綠(G)顯示像素或藍(B)顯示像素。為了實現對每 個電致變色像素的單獨控制,電致變色屏2上還可包括以矩陣方式排列的控制電路。該控 制電路可包括矩陣方式排列的至少一條行掃描線2071和至少一條列掃描線2072,行掃描 線2071和列掃描線2072的交叉處形成有開關器件208,開關器件208與電致變色像素20 的透明導電層連接,用於導通或關閉與開關器件208連接的電致變色像素20。開關器件208 可具體包括TFT開關器件。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可通過行掃描線2071和列掃描線2072進 行尋址,並對通過尋址確定的電致變色像素20對應的開關器件208進行電壓控制,以使電 致變色像素20中電致變色層對入射光的透射率發生改變。本實施例可將TFT-IXD顯示屏的良好顯示品質以及電致變色屏的濾光功能相接 合,使得在保證顯示其畫面顯示品質的前提下,可選擇顯示屏顯示區域,因而豐富了現有 TFT-IXD顯示器的顯示功能。圖5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結構框圖。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提供了用於進行顯示區域選擇控制的電致變色驅動電路。如 圖5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顯示屏1、電致變色屏2和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3。
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3與電致變色屏2連接,用於根據設定的顯示區域選擇信息 對電致變色屏2進行尋址,得到與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匹配的電致變色像素,並對通過尋址 確定的電致變色像素進行電壓控制,以調節從顯示屏1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為了便於實現顯示區域選擇信息的採集,本實施例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還可包 括控制模塊4。控制模塊4與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3連接,用於採集顯示區域選擇信息, 並向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3輸出,以供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3根據該顯示區域選擇信息進 行電致變色屏2相應電致變色像素進行電壓控制。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可為需要進行顯示或 遮蔽的顯示區域的位置信息,或者,需要顯示或遮蔽的色彩要求等。本實施例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還可包括時序控制單元5和顯示驅動電路6。時 序控制單元5用於輸出對顯示屏1進行驅動控制的顯示時序控制信號。顯示驅動電路6分 別與時序控制單元5和顯示屏1連接,用於根據時序控制單元5輸出的顯示時序控制信號, 顯示驅動顯示屏1相應的顯示像素。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為了便於針對顯示屏1中的每個顯示像素進行單獨控 制,電致變色驅動電路3可進一步包括獲取單元31、分析單元32和尋址控制單元33。獲 取單元31與控制模塊4連接,用於從控制模塊4獲取顯示屏1的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分析 單元32分別與獲取單元31和時序控制單元5連接,用於根據獲取單元31獲取的顯示區域 選擇信息,對時序控制單元5的顯示時序控制信號進行分析,得到與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匹 配的顯示像素地址信息。尋址控制單元33分別與分析單元32和電致變色屏2連接,用於 根據分析單元32獲取的顯示像素地址信息,尋址電致變色屏2的各電致變色像素,得到與 分析單元32獲取的顯示像素地址信息相應的電致變色像素,並對這些電致變色像素進行 電壓控制,以調節從顯示屏1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本實施例將電致變色屏的驅動控制信號與顯示屏的顯示時序控制信號關聯,可實 現對每個顯示像素入射到電致變色像素的光的透射率的針對性控制,從而改變顯示屏上顯 示像素的顯示灰度等級,實現顯示區域的可控性。下面舉例說明本實施例電致變色特性在圖像顯示區域選擇方面的應用。假設顯示 顯示區域選擇信息為過濾所有顯示紅色的區域。此時可通過對時序控制單元信號進行分 析,提取顯示屏所有顯示紅色區域信號地址,並對電致變色屏中的電致變色像素進行尋址, 改變尋址確定的電致變色象素上所施加的電壓,實現作為電致變色像素的電致變色像素的 濾光開關的功能,或者,可通過調整電致變色像素對不同光的透光率,如以一定灰度顯示 (如半透),可實現不同灰度等級顯示的控制。對於顯示屏為TFT-IXD顯示屏的情形,如果將電致變色屏的驅動控制信號與 TFT-LCD顯示屏的TFT基板的驅動信號關聯,可實現對每個顯示像素入射到電致變色像素 的光的透射率的針對性調節,從而改變TFT-IXD顯示屏上顯示像素的顯示灰度等級,以達 到預期的顯示效果。圖6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的控制方法流程圖。如圖 6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步驟11、獲取顯示屏的顯示區域選擇信息;步驟12、分析所述顯示時序控制信號,得到與所述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匹配的顯示 像素地址信息;
步驟13、尋址與所述顯示像素地址信息相應的電致變色像素,並對所述電致變色 像素進行電壓控制,以調節從顯示屏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下面結合圖5所示的顯示器結構框圖本實施例各步驟的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說 明,其中步驟11可具體包括控制模塊4採集顯示區域選擇信息,並將顯示區域選擇信息 輸出給獲取單元31 ;控制模塊4還將畫面信息輸出給時序控制單元5,時序控制單元5根據 畫面信息生成顯示時序控制信號。步驟12可具體包括分析單元32根據獲取單元31獲取的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對 時序控制單元5的顯示時序控制信號進行分析,得到與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匹配的顯示像素 地址信息。步驟13可具體包括時序控制單元5向顯示驅動電路6輸出的顯示 時序控制信 號,顯示驅動電路6根據顯示時序控制信號顯示驅動顯示屏1相應的顯示像素;同時,尋址 控制單元33根據分析單元32獲取的顯示像素地址信息, 尋址電致變色屏2的各電致變色 像素,得到與分析單元32獲取的顯示像素地址信息相應的電致變色像素,並對這些電致變 色像素進行電壓控制,從而調節從顯示屏1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以達到預期 的顯示效果。本實施例將電致變色屏的驅動控制信號與顯示屏的顯示時序控制信號關聯,可實 現對每個顯示像素入射到電致變色像素的光的透射率的針對性控制,從而改變顯示屏上顯 示像素的顯示灰度等級,實現顯示區域的可控性,可實現動態跟蹤用戶所需畫面,滿足用戶 的特殊應用需求。圖7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的製造方法流程圖。如圖 7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步驟21、製備包括多個顯示像素的顯示屏。步驟22、製備包括多個電致變色像素的電致變色屏。步驟23、將所述顯示屏和所述電致變色屏封裝為一體,其中,將所述電致變色像素 與所述顯示像素一一對應設置,以通過改變所述電致變色像素的電壓來調節從顯示屏相應 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上述技術方案步驟21中,可採用構圖工藝製備顯示屏,例如可採用構圖工藝制 備TFT-IXD顯示、OLED顯示屏等;顯示屏中的顯示像素以矩陣方式排列,在外部顯示驅動信 號的控制下,可實現對每個顯示像素的獨立控制。上述技術方案步驟22中,可採用構圖工藝製備電致變色屏,電致變色屏中的電致 變色像素以矩陣方式排列,在外部驅動信號的控制下,可實現對每個電致變色像素的電壓 調節控制。在製備電致變色屏中,可在透明基板上依次沉積第一透明導電層薄膜、電致變色 層薄膜、離子導電層薄膜、離子存儲層薄膜和第二透明導電層薄膜,通過構圖工藝分別形成 第一透明導電層圖形、電致變色層圖形、離子導電層圖形、離子存儲層圖形和第二透明導電 層圖形;每個電致變色像素可包括由第一透明導電層、電致變色層、離子導電層、離子存儲 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組成的電致變色器件。電致變色層可選用具有電致變色特性的電致變色材料,並通過溶膠凝膠 (Sol-gel)、磁控濺射技術(Sputter)、化學氣相沉積(CVD)或印刷等方式製備;可滿足電致變色層選材要求的材料可為具有電致變色特性的有機或無機材料;優選的,可選用的電致 變色材料包括W03、MoO3> NiOx或V2O5,或這些材料的組合。此外,電致變色屏上還可通過構圖工藝形成以矩陣方式排列的控制電路。該控制 電路可包括矩陣方式排列的至少一條行掃描線和至少一條列掃描線,行掃描線和列掃描線 的交叉處形成有開關器件;開關器件與電致變色像素的透明導電層連接,用於導通或關閉 與開關器件連接的電致變色像素。開關器件可具體包括TFT開關器件。電致變色屏驅動 電路可通過掃描線進行尋址,並對通過尋址確定的電致變色像素對應的開關器件進行電壓 控制,以使電致變色像素中電致變色層對入射光的透射率發生改變。上述技術方案步驟23中,在電致變色屏和顯示屏的封裝過程中,將電致變色屏中 的電致變色像素與顯示屏中的顯示像素一一對應設置,當電致變色像素因施加其上的電壓 發生變化改變入射光的透射率時,可對相應顯示像素出射的光起到完全或部分遮光的效 果,從而改變顯示屏的顯示區域,達到預期的顯示效果。本實施例在現有顯示器性能基礎上,增加了可選擇畫面顯示區域的功能以形成新 型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豐富了現有顯示器的顯示功能,可實現動態跟蹤用戶所需畫 面,滿足用戶的特殊應用需求。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 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 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一種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封裝為一體的顯示屏和電致變色屏,所述顯示屏包括多個顯示像素,所述電致變色屏包括多個電致變色像素,所述電致變色像素與所述顯示像素一一對應,通過改變所述電致變色像素電壓以調節從顯示屏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致變色像素包括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形成的第一透明導電層、電致變色層、離子導電層、離子存儲層和第 二透明導電層;所述電致變色層用於在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之間的電壓 發生改變時,通過所述離子導電層和所述離子存儲層來調節從顯示屏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 光的透射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致變色層包括 W03薄膜、Mo03薄膜、NiOx薄膜或V205薄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屏包括液晶 顯示屏或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屏。
5.根據權利要求1 4所述的任一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與所述電致變色屏連接,用於尋址與設定的顯示區域選擇信息 匹配的電致變色像素,並對通過尋址確定的電致變色像素進行電壓控制,以調節相應顯示 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控制模塊,與所述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連接,用於採集所述顯示區域選擇信息,並向所 述電致變色屏驅動電路輸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時序控制單元,用於輸出對所述顯示屏進行驅動控制的顯示時序控制信號;顯示驅動電路,與所述時序控制單元連接,用於根據所述顯示時序控制信號,顯示驅動 所述顯示屏的顯示像素。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致變色驅動電 路包括獲取單元,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用於從所述控制模塊獲取所述顯示屏的顯示區域選 擇信息;分析單元,分別與所述獲取單元和所述時序控制單元連接,用於分析所述顯示時序控 制信號,得到與所述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匹配的顯示像素地址信息;尋址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分析單元和所述電致變色屏連接,用於尋址與所述顯示像 素地址信息相應的電致變色像素,並對所述電致變色像素進行電壓控制,以調節從顯示屏 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
9.一種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步驟11、獲取顯示屏的顯示區域選擇信息;步驟12、分析所述顯示時序控制信號,得到與所述顯示區域選擇信息匹配的顯示像素 地址信息;步驟13、尋址與所述顯示像素地址信息相應的電致變色像素,並對所述電致變色像素進行電壓控制,以調節從顯示屏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
10. 一種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步驟21、製備包括多個顯示像素的顯示屏; 步驟22、製備包括多個電致變色像素的電致變色屏;步驟23、將所述顯示屏和所述電致變色屏封裝為一體,其中,將所述電致變色像素與所 述顯示像素一一對應設置,以通過改變所述電致變色像素的電壓來調節從顯示屏相應顯示 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及其製造和控制方法。顯示區域可控的顯示器包括封裝為一體的顯示屏和電致變色屏,所述顯示屏包括多個顯示像素,所述電致變色屏包括多個電致變色像素,所述電致變色像素與所述顯示像素一一對應,通過改變所述電致變色像素電壓以調節從顯示屏相應顯示像素入射的光的透射率。本發明將電致變色器件優點和其他成熟的顯示技術相結合,在保證顯示其畫面顯示品質的前提下,可選擇顯示屏的顯示區域,因此豐富了現有顯示器的顯示功能,可滿足用戶的特殊應用需求。
文檔編號G02F1/163GK101833932SQ200910079950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3日
發明者潘夢霄 申請人: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