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3:15:46 4
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它包括握柄、連杆、弧形槽和支撐段,所述連杆的上端連接握柄的下端,所述連杆的下端固接弧形槽的左端,所述弧形槽的右端固接支撐段,所述握柄和弧形槽位於連杆的同一側面,所述弧形槽的槽體背向握柄。整個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功能多樣,成本低廉,十分符合醫學發展的潮流。
【專利說明】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術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耳蝸植入術越來越普及,作為一個較為精細的手術,手術器械的便利將為手術的成功提供更為直接的幫助。市場上現有耳蝸手術用拉鉤在臨床使用時,存在著影響手術操作範圍及視野、長時間操作易疲勞等諸多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解決了操作效果不佳、容易疲勞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其特徵在於,包括握柄、連杆、弧形槽和支撐段,所述連杆的上端連接握柄的下端,所述連杆的下端固接弧形槽的左端,所述弧形槽的右端固接支撐段,所述握柄和弧形槽位於連杆的同一側面,所述弧形槽的槽體背向握柄。
[0005]優選的,所述弧形槽的弧面為橢圓形。
[0006]優選的,所述的握柄上設有防滑紋。
[0007]進一步的,所述握柄包括錐形把手和剝離子,所述剝離子的後端與錐形把手的右端固接,所述錐形把手的左端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通過螺紋方式與連杆上端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剝離子的後端通過螺紋固接在把手的右端。
[0009]進一步的,所述弧形槽的側面設有吸口,所述連杆上部的側面設有出口,所述的吸口和出口通過吸引管連通,所述的吸引管設置在連杆和弧形槽的內部。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弧形段的設計為磨鑽的使用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間,弧形面更貼覆於頭皮,減少了對頭皮的牽張力量。
[0012]2、握柄、連杆和弧形段之間形成一個類似U型的結構,更符合人體力學的原理,更加省力,更加高效。
[0013]3、握柄處設計成可拆卸式,把手處較膨大,符合人手握持形態,以減少疲勞感,配合與之連接的楔形連接端,可做為剝離子使用。
[0014]4、吸口、出口和吸引管的設置,可以連接吸引器負壓管,隨時清理手術過程中的積液。
[0015]5、整個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功能多樣,成本低廉,十分符合醫學發展的潮流。【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主視結構示意圖;[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握柄,11防滑紋,12把手,13剝離子,14螺杆,2連杆,21出口,3弧形槽,31槽體,32吸口,4支撐段,5吸引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所示一種實施方式的拉鉤,包括握柄1、連杆2、弧形槽3和支撐段4,所述連杆2的上端連接握柄I的下端,所述連杆2的下端固接弧形槽3的左端,所述弧形槽3的右端固接支撐段4,所述的握柄I設置為符合人體手掌的形狀,並且在握柄I上設有防滑紋11,所述弧形槽3的弧面為橢圓形,使得整個弧形槽3形似一個勺子,所述握柄I和弧形槽3位於連杆2的同一側,且所述弧形槽的槽體31背向握柄。
[0020]使用時,槽體I朝向磨鑽面,支撐段4的右端固點於顱骨面,利用弧面將頭皮撐起。
[0021]如圖2所示另一種實施方式的拉鉤,包括握柄1、連杆2、弧形槽3、支撐段4和吸引管5,所述握柄I包括錐形把手12和剝離子13,所述剝離子13的前端為圓滑的弧形結構,所述剝離子13的後端通過螺紋與錐形把手12的右端連接,所述錐形把手12的左端固接有螺杆14,所述的握柄I的把手12設置為符合人體手掌的形狀,並且在握柄I的把手12上設有防滑紋11 ;所述螺杆14通過螺紋方式與連杆2上端連接,所述連杆2的下端固接弧形槽3的左端,所述連杆2上部的側面設有出口 21 ;所述弧形槽3的弧面為橢圓形,使得整個弧形槽3形似一個勺子,所述弧形槽3的側面設有吸口 32,所述弧形槽3的右端固接支撐段4,所述的吸引管5設置在連杆2和弧形槽3的內部,用來連通吸口和出口,所述握柄I和弧形槽3位於連杆2的同一側,且所述弧形槽的槽體31背向握柄。
[0022]使用時,先將握柄I拆下,利用把手12和剝離子13,將乳突及頂、枕部皮下組織與骨膜鈍性分離以充分暴露骨性部分,然後單獨取下剝離子13,再重新將把手12裝上,並將吸引器與出口 21連接,然後,以支撐段4為支點固定於顱骨表面,以手向後上方向提拉握柄1,儘可能暴露要操作的頂、枕部骨面,磨鑽在弧形槽3的槽體31下顱骨區域工作,衝洗的鹽水流向吸口 32處,經吸引管5和出口 21進入吸引器,從而保持術野的乾淨、清晰。
[0023]在操作時,應當根據手術操作的位置及時調整本拉鉤的放置位置。
[0024]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結構外,其餘均為現有技術。
[0025]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被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其特徵在於,包括握柄、連杆、弧形槽和支撐段,所述連杆的上端連接握柄的下端,所述連杆的下端固接弧形槽的左端,所述弧形槽的右端固接支撐段,所述握柄和弧形槽位於連杆的同一側面,所述弧形槽的槽體背向握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槽的弧面為橢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握柄上設有防滑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其特徵在於,所述握柄包括錐形把手和剝離子,所述剝離子的後端與錐形把手的右端固接,所述錐形把手的左端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通過螺紋方式與連杆上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槽的側面設有吸口,所述連杆上部的側面設有出口,所述的吸口和出口通過吸引管連通,所述的吸引管設置在連杆和弧形槽的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於人工耳蝸手術的拉鉤,其特徵在於,所述剝離子的後端通過螺紋固接在把手的右端。
【文檔編號】A61F11/00GK203815712SQ201420215779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古林濤, 尹海英, 於淑東 申請人:山東省千佛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