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4:45:11 1
專利名稱: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配性高、通用性強、可與氧氣流量計一次連接到位的氧氣 加溼瓶蓋,屬於一種機械裝置。
背景技術:
氧氣瓶通過氧氣管輸給病人的氧氣通常是乾燥的,病人長時間輸氧會感到不適, 而氧氣加溼瓶是在輸氧過程中給氧氣起加溼作用的裝置,現有的氧氣加溼瓶通常由瓶體、 瓶體上部的氧氣流量計以及瓶蓋構成,氧氣流量計下方的導氣管延伸至瓶體內的水體中, 瓶體頂端設置與導氣管連通的進氧孔,瓶頸外壁設置有出氧孔。使用時,氧氣從氧氣瓶輸 出,經過輸氧管、進氧孔和導氣管進入瓶體內部的水體中,經由水體的加溼,再由出氧孔經 輸氧管供氧給病人。在上述傳統結構中,氧氣流量計與瓶體的連接是通過在瓶體瓶口上外設螺紋,利 用螺紋將氧氣流量計與瓶體螺接的,或另外通過一連接器將氧氣流量計與瓶體相接,此連 接方式導致以下缺陷1、利用螺紋將氧氣流量計與瓶體直接螺接的方式,由於醫院的氧氣 流量計種類非常繁雜,經常導致瓶體無法與氧氣流量計適配螺接,甚至還需為氧氣流量計 而專門設計瓶體接口,通用性差。2、氧氣流量計另外通過連接器與瓶體連接,由於連接器 與瓶子不是一體化設備,是作為獨立部件配套氧氣流量計使用的,因此不符合藥監局的有 關規定。而且氧氣加溼瓶多為一次性使用設備,連接器作為醫用器械,為防止交叉感染,同 樣也必須是一次性使用,但由於連接器只是配合使用的獨立部件,無法根本上避免操作者 重複使用,這就極易發生交叉感染的現象。此外,由於出氧孔是設在瓶體上,在模具製作上 需在瓶體吹瓶工藝完成後,另外在瓶頸外壁鑽孔形成出氧孔,既增加工序,又增加了製作成 本,難以大範圍普及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氧氣加溼瓶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合理、安裝容易、使 用方便、附帶有出氧孔的的氧氣加溼瓶蓋,通過該轉接瓶蓋可與氧氣流量計實現一次到位 的過渡轉接。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帶出氧孔的轉接 瓶蓋,它具有一內蓋以及一瓶體,所述內蓋與下部的瓶體相連接,所述內蓋具有進氧孔以及 出氧孔,內蓋的上頂部一體塑形設有與氧氣流量計相接的中空轉接頭,所述中空轉接頭的 上端開口形成為進氧孔,內蓋的內部設置有與中空轉接頭相承接的中空連接埠,該中空 連接埠下部連接有導氣管,所述導氣管下部連接有氣室,所述出氧孔設在內蓋的一側,所 述進氧孔、中空轉接頭、中空連接埠、導氣管、氣室與出氧孔相連通。所述的中空轉接頭設有螺紋,中空轉接頭通過螺紋與氧氣流量計螺接。所述中空轉接頭的螺紋為外螺紋或內螺紋,所述中空轉接頭的外螺紋與氧氣流量 計的內螺紋螺接,所述中空轉接頭的內螺紋與氧氣流量計的外螺紋螺接。
3[0008]所述內蓋上部還套接有一外蓋,外蓋與內蓋相接處設有密封進氧孔的密封墊片, 該密封墊片固定在外蓋的上頂面。所述中空連接埠與導氣管直接套接。所述導氣管下部與氣室直接套接,氣室延伸至瓶體底部並以瓶體底部為依託,氣 室的側邊開設有若干個出氣孔。所述出氧孔加設有孔塞,該孔塞為倒「T」形結構,出氧孔通過該倒「T」形孔塞成密 封構造。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實質性特點和進步1、通過內蓋上設置的中空轉接頭過渡連接,適配性高,通用性強,可與各種各樣的 氧氣流量計一次連接到位。2、造價低廉,推廣價值高,具有結構合理,構件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高的技術優
點ο3、將出氧孔設在內蓋上,並一次性注塑成型,無需後續開孔,減少工序及成本,化 繁為簡。
以下結合圖示說明以及最佳的實施案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更加清楚的闡述。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示意圖。圖中1、內蓋,2、瓶體,3、進氧孔,4、出氧孔,5、中空轉接頭,6、外螺紋,7、孔塞,8、 中空連接埠,9、導氣管,10、氣室,11、出氣孔,12、外蓋,13、密封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內蓋1和瓶體2,內蓋1與氧氣加溼瓶的瓶體2 螺接,內蓋1設有進氧孔3以及出氧孔4,內蓋1的上頂部一體塑形設有中空轉接頭5,中空 轉接頭5通過螺紋與氧氣流量計螺接,該螺紋可以設計為外螺紋6,或者內螺紋,中空轉接 頭5的外螺紋6與氧氣流量計的內螺紋配合螺接,內螺紋與氧氣流量計的外螺紋配合螺接, 這樣通過中空轉接頭5的內、外螺紋,用於轉接氧氣流量計,提高氧氣加溼瓶與各種各樣的 氧氣流量計的連接適配性以及通用性,而不需另外用連接器過渡連接,完全杜絕了交叉感 染的發生,等於將連接器與瓶蓋合二為一成一體構造,設計更為簡潔。中空轉接頭5的上端開口形成為進氧孔3,出氧孔4設在內蓋1的側邊,由於內蓋 1不需經過吹瓶工序,可將內蓋1與出氧孔4 一次性注塑成型,無需後續開孔,減少工序及成 本。孔塞7為倒「T」形構造,出氧孔4通過該倒「T」形孔塞7從內部實現密封,提高密封效 果,防止水體在運輸或搬運過程中通過出氧孔4外溢。內蓋1的內部設置有與中空轉接頭5相承接的中空連接埠 8,該中空連接埠 8 下部與導氣管9直接套接,避免了使用膠水等粘接工藝,減少製作工序,結構更簡便。導氣 管9下部與氣室10直接套接,省卻了使用膠水等粘接工藝,氣室10延伸至瓶體2底部並以 瓶體2的底部為依託,使氣室10即使不與導氣管9粘接也不至於脫落。氣室10的兩側開 設有共8個出氣孔11,出氣孔11選擇設在兩側而非底部,一是減少氧氣與水體接觸的噪音, 二是增加氧氣與水體接觸的行程以及時間,提高氧氣溼化效果。進氧孔3、中空轉接頭5、中空連接埠 8、導氣管9、氣室10與出氧孔4相連通。為阻止運輸或搬運過程中水體從瓶體2內外溢倒流而出,以及避免內蓋1受到汙 染,在內蓋1的上部還套設有一外蓋12,該外蓋12與內蓋1相接處設有密封進氧孔3的密 封墊片13,可防止水體通過進氧孔3外溢,密封墊片13固定在外蓋12的上頂面。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使用前打開外蓋12和孔塞7,通過中空 轉接頭5將氧氣流量計與內蓋1螺接,氧氣經由輸氧管、中空轉接頭5、中空連接埠 8進入 導氣管9的氣室10,經氣室10的多個出氣孔11的分流後進入水體,由水體加溼後變成溼 氧,然後從出氧孔4經輸氧管供氧給病人,用後丟棄,為一次性產品。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列舉,並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基於本 技術方案所變換的等同效果的結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它具有一內蓋以及一瓶體,所述內蓋與下部的瓶體相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蓋具有進氧孔以及出氧孔,內蓋的上頂部一體塑形有與氧氣流量計相接的中空轉接頭,所述中空轉接頭的上端開口形成為進氧孔,內蓋的內部設置有與中空轉接頭相承接的中空連接埠,該中空連接埠下部連接有導氣管,所述導氣管下部連接有氣室,所述出氧孔設在內蓋的一側,所述進氧孔、中空轉接頭、中空連接埠、導氣管、氣室與出氧孔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空轉接頭設有 螺紋,中空轉接頭通過螺紋與氧氣流量計螺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其特徵在於中空轉接頭的螺紋為外 螺紋或內螺紋,中空轉接頭的外螺紋與氧氣流量計的內螺紋螺接,中空轉接頭的內螺紋與 氧氣流量計的外螺紋螺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蓋上部還套接有 一外蓋,外蓋與內蓋相接處設有密封進氧孔的密封墊片,該密封墊片固定在外蓋的上頂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中空連接埠與導 氣管直接套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氣管的下部與氣 室直接套接,氣室延伸至瓶體底部並以瓶體底部為依託,氣室的側邊開設有若干個出氣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氧孔加設有孔塞, 該孔塞為倒「T」形結構,出氧孔通過該倒「T」形孔塞成密封構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出氧孔的轉接瓶蓋,具有內蓋及瓶體,內蓋與瓶體相接,內蓋上頂部一體塑形有中空轉接頭,中空轉接頭通過螺紋與氧氣流量計螺接,中空轉接頭上端開口形成進氧孔,內蓋的內部設有中空連接埠,該中空連接埠接有導氣管,導氣管接有氣室,出氧孔設在內蓋一側,進氧孔、中空轉接頭、中空連接埠、導氣管、氣室與出氧孔相互連通。該設備通過轉接瓶蓋與氧氣流量計實現一次到位的過渡轉接,提高氧氣加溼瓶與各種各樣的氧氣流量計的連接適配性以及通用性,實用性強,易於普及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61M16/16GK201692470SQ20102022318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0日
發明者林鈞 申請人:林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