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5:15:1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藥包裝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
背景技術:
在滴眼液實際生產過程中,吸盤將藥瓶牢牢吸住後,分切機對藥瓶廢料進行切割。隨後,吸盤將藥瓶放置於傳送帶洩氣分離,藥瓶通過傳送帶傳送至微孔檢漏機進行檢漏,然而吸盤洩氣後,由於藥瓶太輕容易傾倒,不能保持豎立狀態,需要人工扶正,以便進入下道工序。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人工扶正藥瓶,費時費力,且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需人工扶正藥瓶,費時費力,且生產效率較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位於藥瓶的分切機與微孔檢漏機之間,所述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包括:夾持限位結構與機架,所述夾持限位結構中間設置有限位縫隙,所述限位縫隙的寬度大於等於藥瓶的最大寬度,所述夾持限位結構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且所述夾持限位結構設置在傳送帶上方,將所述藥瓶放至所述限位縫隙中,所述限位縫隙使所述藥瓶豎立。
作為優選,所述夾持限位結構包括兩個擋板,兩個所述擋板之間設置有所述限位縫隙。
進一步地,所述夾持限位結構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設置在所述傳送帶上方,且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支架中部開設有通槽,兩個所述擋板平行的設置在所述通槽下部的兩側,且所述擋板與所述傳送帶傳送方向平行。
作為優選,所述擋板長度範圍為20-30cm,且所述擋板與所述傳送帶之間距離為2-4cm。
進一步地,所述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還包括多個隔板,所述擋板上沿所述傳送帶傳送方向依次設置有多個隔槽,多個隔槽將所述擋板分隔成多段,所述隔板對應插設在所述隔槽中。
作為優選,所述隔板對應插設在所述隔槽中時,所述隔板與所述擋板垂直。
作為優選,所述隔板長度範圍為2-4cm、高度範圍為4-6cm。
進一步地,所述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還包括驅動結構,所述驅動結構與所述隔板連接,所述驅動結構驅動所述隔板插入對應的所述隔槽中。
作為優選,所述驅動結構為氣缸,所述氣缸設置在所述傳送帶下方,所述氣缸與所述隔板連接,所述氣缸可驅動所述隔板插入對應的所述隔槽中。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縫隙的寬度大於等於2.4cm,且小於等於4cm。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夾持限位結構中間設置有限位縫隙,將藥瓶放至限位縫隙中,限位縫隙對藥瓶進行限制,從而防止其從兩側傾斜歪倒,使藥瓶豎立;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人工豎立藥瓶問題,減輕工人操作強度,同時保證了生產連續快速性,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傳送帶,
2夾持限位結構,
21擋板,22固定支架,23通槽,
3隔槽,
4隔板,
5驅動結構,
6限位縫隙。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位於藥瓶的分切機與微孔檢漏機之間,所述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包括:夾持限位結構2與機架,所述夾持限位結構2中間設置有限位縫隙6,所述限位縫隙6的寬度大於等於藥瓶的最大寬度,所述夾持限位結構2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且所述夾持限位結構2設置在傳送帶1上方,將所述藥瓶放至所述限位縫隙6中,所述限位縫隙6使所述藥瓶豎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可採用吸盤結構或機械手夾持結構等驅動藥瓶動作,將藥瓶放至所述限位縫隙6中,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夾持限位結構2中間設置有限位縫隙6,將藥瓶放至限位縫隙6中,限位縫隙6對藥瓶進行限制,從而防止其從兩側傾斜歪倒,使藥瓶豎立;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人工豎立藥瓶問題,減輕工人操作強度,同時保證了生產連續快速性,提高生產效率。
如圖1所示,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夾持限位結構2包括兩個擋板21,兩個所述擋板21之間設置有所述限位縫隙6。
如圖1所示,進一步地,所述夾持限位結構2還包括固定支架22,所述固定支架22設置在所述傳送帶1上方,且所述固定支架22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支架22中部開設有通槽23,兩個所述擋板21平行的設置在所述通槽23下部的兩側,且所述擋板21與所述傳送帶1傳送方向平行。
其中,夾持限位結構2的實現方式有多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夾持限位結構2包括兩個擋板21,兩個擋板21可以直接與機架固定連接,兩個擋板21之間設置有限位縫隙6,從而實現對藥瓶進行限制,從而防止其從兩側傾斜歪倒;在另一實施例中,夾持限位結構2還包括固定支架22,兩個擋板21平行的設置在固定支架22通槽23下部的兩側,而此時,限位縫隙6的長度方向與傳送帶1傳送方向一致,從而便於防止藥瓶從兩側傾斜歪倒。所述擋板21長度範圍為20-30cm,且所述擋板21與所述傳送帶1之間距離為2-4cm。
如圖2所示,所述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還包括多個隔板4,所述擋板21上沿所述傳送帶1傳送方向依次設置有多個隔槽3,多個隔槽3將所述擋板21分隔成多段,所述隔板4對應插設在所述隔槽3中。作為優選,所述隔板4對應插設在所述隔槽3中時,所述隔板4與所述擋板21垂直。所述隔板4長度範圍為2-4cm、高度範圍為4-6cm。
其中,在擋板21上,沿傳送帶1傳送方向設置多個隔槽3,從而使得擋板21分隔成多段,此時,可以將隔板4對應插設在隔槽3中,從而使得擋板21與不同的隔板4分別圍成多個框,限位縫隙6也被分割成多個框,每個框可以分別放入藥瓶,從而對不同框中的藥瓶進行扶正,實際使用較為方便且高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作為優選,隔板4與擋板21垂直設置,從而使得擋板21與隔板4圍成垂直的方框,便於對藥瓶進行扶正。
如圖2所示,所述滴眼液藥瓶豎立裝置還包括驅動結構5,所述驅動結構5與所述隔板4連接,所述驅動結構5驅動所述隔板4插入對應的所述隔槽3中。優選地,所述驅動結構5為氣缸,所述氣缸設置在所述傳送帶1下方,所述氣缸與所述隔板4連接,所述氣缸可驅動所述隔板4插入對應的所述隔槽3中。
其中,氣缸用於驅動隔板4運動,一般在將藥瓶放至限位縫隙6中時,氣缸驅動隔板4同時伸至隔槽3中,實現對藥瓶進行扶正,扶正完畢時,氣缸驅動隔板4抽離隔槽3即可。
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限位縫隙6的寬度大於等於2.4cm,且小於等於4cm。
其中,將藥瓶放於兩個擋板21之間的傳送帶1上,兩個擋板21分別從兩側對藥瓶進行限位,另外兩側則通過隔板4進行限位,從而防止其側倒,使藥瓶豎立;藥瓶瓶身直徑一般為2.4cm,側身直徑為1.7cm,每排一般設置共12個藥瓶,因此,兩個擋板21之間的限位縫隙6的寬度大於等於2.4cm,最好略大於2.4cm,如此便於對藥瓶進行限位,防止其側倒;當藥瓶放穩後,吸盤結構洩氣與瓶身分離時,隔板4亦抽出,藥瓶被傳送至微孔檢漏機處進行檢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