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銀花的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05-10 19:38:01 2
本發明涉及種植方法,特別指一種作中草藥用的金銀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金銀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由於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後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藥材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症,均效果顯著。
金銀花喜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氣候,主產於山東、河南、湖南等省。現有的金銀花一般採用扦插方式和採種方式種植。扦插方式是春季挖苗移植。使用這兩種方法種植,金銀花的產量也不低,但人工種植的金銀花,其品質遠遜於野生金銀花,單株的結花量和花的藥用價值都有較大差距。人們一直探索研究金銀花的生長規律,努力地嘗試找出原因,希望能找到一種可以人工種植出和野生金銀花一樣的品質的種植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加以改進和創新,提供一種金銀花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育苗:a、將金銀花果實採回放置7-15天進行陰乾後,去掉果皮、果肉和雜質,種子陰乾後採用河沙儲藏45-55天,期滿後取出用保鮮袋密封放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b、選擇土質疏鬆的沙質土壤,施基肥,深翻整平;每穴施腐熟有機肥10kg,複合化肥200g,肥料集中施在穴底四周,並覆一層混合土,避免植株根系與肥料直接接觸;c、將種子均勻撒入穴內,然後填土,緊土,再覆土,覆土後壓實,四周起壟,澆水,待水滲下後,蕩平四周,使植株根基周圍平整;栽種完成後在每塊地旁邊挖條排水溝;d、播種30左右開始施肥,每隔10天左右施肥一次,肥料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待金銀花苗長出地面5cm左右即可移栽。
2、移栽: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水源近的肥沃沙壤土;每年2-4月或10-12月進行金銀花移栽,移栽前每畝均勻施撒農家肥2000-3000kg,磷鉀複合肥100-150kg,然後深翻 整平;採用穴距為1.8m×1.5m進行穴栽,栽植深度為10cm左右,然後澆水、覆土壓實。
3、追肥:春、夏季施用腐熟的人畜糞水或硫酸銨、尿素等氮肥,於株旁開淺溝撤入,施後覆土蓋肥;冬季每墩施腐熟廄肥或堆肥5-10千克、硫酸銨100克、過磷酸鈣200克,在花墩周圍開環狀溝施入,施後用土蓋肥並進行培土,厚5釐米。
4、除草:移栽後第一、二、三年每年中耕除草三次,發新葉時第一次,7-8月第二次,秋末冬初霜凍前第三次;從第四年起只在早春、秋末冬初各進行一次,中耕時,近處淺鋤,遠處深鋤,以免傷根。
5、病蟲害防治:使用生物農藥對金銀花的病蟲害進行防治,在蚜蟲高發季節,在治殺蚜蟲的藥劑裡面添加預防白粉病、褐斑病、鑽心病的藥劑;白粉病高發期,使用預防白粉病的藥劑對金銀花植株進行整體噴灑;對於重病支葉對植株枝杆進行藥劑馬辛兌500倍水注射處理或者根部藥劑稀釋澆灌處理。
6、定型:立杆輔助定型是將莖蔓攀援在高1-1.5m的立杆上,插杆後將地上部分全部剪去,只從根部生長的分枝中選留1-3個生長旺盛的枝,將其纏繞在立杆上,讓其在輔助杆上向上生長,以形成直立的中心杆。
7、葉面施肥:在花蕾初現肉眼可見時,用400∶1的微生物試劑em原露和紅糖混合水溶液,選晴天傍晚時,噴施金銀花葉片正、反兩面,見露水即停止噴施,每畝用液量80一90公斤,間隔7天噴一次,連噴兩次,每株用微生物試劑em1-2kg灌根衝施。
8、採收加工:蕾期採收,一年採收4次,採收後烘乾房烘乾。
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發明主要由育苗、移栽、追肥、葉面施肥等步驟完成,進行了移栽前施加底肥,科學的種苗繁殖和施肥,其中葉面施肥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能大幅度提高金銀花品質和產量的有效措施。該種植方法通過優化金銀花的栽種條件和日常管理,尤其是針對金銀花對營養成分的需求,合理選擇肥料以及施肥方式,顯著提高了金銀花的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於理解本發明,下面給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 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
1、育苗:
a、將金銀花果實採回放置15天進行陰乾後,去掉果皮、果肉和雜質,種子陰乾後採用河沙儲藏50天,期滿後取出用保鮮袋密封放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
b、選擇土質疏鬆的沙質土壤,施基肥,深翻整平;每穴施腐熟有機肥10kg,複合化肥200g,肥料集中施在穴底四周,並覆一層混合土,避免植株根系與肥料直接接觸。
c、將種子均勻撒入穴內,然後填土,緊土,再覆土,覆土後壓實,四周起壟,澆水,待水滲下後,蕩平四周,使植株根基周圍平整;栽種完成後在每塊地旁邊挖條排水溝。
d、播種30開始施肥,每隔10天施肥一次,肥料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待金銀花苗長出地面5cm左右即可移栽。
2、移栽:
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水源近的肥沃沙壤土;選擇3月份進行金銀花移栽,移栽前每畝均勻施撒農家肥2000kg,磷鉀複合肥150kg,然後深翻整平;採用穴距為1.8m×1.5m進行穴栽,栽植深度為10cm左右,然後澆水、覆土壓實。
3、追肥:
春、夏季施用腐熟的人畜糞水,於株旁開淺溝撤入,施後覆土蓋肥;冬季每墩施腐熟廄肥10千克、硫酸銨100克、過磷酸鈣200克,在花墩周圍開環狀溝施入,施後用土蓋肥並進行培土,厚5釐米。
4、除草:
移栽後第一、二、三年每年中耕除草三次,發新葉時第一次,7-8月第二次,秋末冬初霜凍前第三次;從第四年起只在早春、秋末冬初各進行一次,中耕時,近處淺鋤,遠處深鋤,以免傷根。
5、病蟲害防治:
使用生物農藥對金銀花的病蟲害進行防治,在蚜蟲高發季節,在治殺蚜蟲的藥劑裡面添加預防白粉病、褐斑病、鑽心病的藥劑;白粉病高發期,使用預防白粉病的藥劑對金銀花植株進行整體噴灑;對於重病支葉對植株枝杆進行藥劑馬辛兌500倍水注射處理或者根部藥劑 稀釋澆灌處理。
6、定型:
立杆輔助定型是將莖蔓攀援在高1.2m的立杆上,插杆後將地上部分全部剪去,只從根部生長的分枝中選留3個生長旺盛的枝,將其纏繞在立杆上,讓其在輔助杆上向上生長,以形成直立的中心杆。
7、葉面施肥:在花蕾初現肉眼可見時,用400∶1的微生物試劑em原露和紅糖混合水溶液,選晴天傍晚時,噴施金銀花葉片正、反兩面,見露水即停止噴施,每畝用液量80公斤,間隔7天噴一次,連噴兩次,每株用微生物試劑em1kg灌根衝施。
8、採收加工:蕾期採收,一年採收4次,採收後烘乾房烘乾。
實施例2:
1、育苗:
a、將金銀花果實採回放置10天進行陰乾後,去掉果皮、果肉和雜質,種子陰乾後採用河沙儲藏55天,期滿後取出用保鮮袋密封放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
b、選擇土質疏鬆的沙質土壤,施基肥,深翻整平;每穴施腐熟有機10kg,複合化肥200g,肥料集中施在穴底四周,並覆一層混合土,避免植株根系與肥料直接接觸。
c、將種子均勻撒入穴內,然後填土,緊土,再覆土,覆土後壓實,四周起壟,澆水,待水滲下後,蕩平四周,使植株根基周圍平整;栽種完成後在每塊地旁邊挖條排水溝。
d、播種28開始施肥,每隔9天施肥一次,肥料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待金銀花苗長出地面5cm左右即可移栽。
2、移栽:
選擇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水源近的肥沃沙壤土;每年10月進行金銀花移栽,移栽前每畝均勻施撒農家肥3000kg,磷鉀複合肥150kg,然後深翻整平;採用穴距為1.8m×1.5m進行穴栽,栽植深度為10cm左右,然後澆水、覆土壓實。
3、追肥:
春、夏季施用硫酸銨、尿素等氮肥,於株旁開淺溝撤入,施後覆土蓋肥;冬季每墩施堆肥8千克、硫酸銨100克、過磷酸鈣200克,在花墩周圍開環狀溝施入,施後用土蓋肥並進行培土,厚5釐米。
4、除草:
移栽後第一、二、三年每年中耕除草三次,發新葉時第一次,7-8月第二次,秋末冬初霜凍前第三次;從第四年起只在早春、秋末冬初各進行一次,中耕時,近處淺鋤,遠處深鋤,以免傷根。
5、病蟲害防治:
使用生物農藥對金銀花的病蟲害進行防治,在蚜蟲高發季節,在治殺蚜蟲的藥劑裡面添加預防白粉病、褐斑病、鑽心病的藥劑;白粉病高發期,使用預防白粉病的藥劑對金銀花植株進行整體噴灑;對於重病支葉對植株枝杆進行藥劑馬辛兌500倍水注射處理或者根部藥劑稀釋澆灌處理。
6、定型:
立杆輔助定型是將莖蔓攀援在高1.5m的立杆上,插杆後將地上部分全部剪去,只從根部生長的分枝中選留3個生長旺盛的枝,將其纏繞在立杆上,讓其在輔助杆上向上生長,以形成直立的中心杆。
7、葉面施肥:
在花蕾初現肉眼可見時,用400∶1的微生物試劑em原露和紅糖混合水溶液,選晴天傍晚時,噴施金銀花葉片正、反兩面,見露水即停止噴施,每畝用液量90公斤,間隔7天噴一次,連噴兩次,每株用微生物試劑em2kg灌根衝施。
8、採收加工:蕾期採收,一年採收4次,採收後烘乾房烘乾。
本發明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並非對本發明構思和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