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電影巔峰第一人僅有李連杰(內地首部3D武俠片)
2023-07-06 05:44:29 2
《俠女十三妹》是一部1980年代罕見的中日合拍的商業片,也是內地第一部3D武俠片,是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日本公司聯合攝製的。
影片由中國導演楊啟天、日本導演村川透聯合執導,於1986年上映。本片前後歷時2年,投資幾百萬人民幣。
本片的女主角由1982年空前絕後的大熱武俠片《少林寺》中李連杰的CP,牧羊女的飾演者丁嵐主演。
丁嵐曾在李連杰出道早期與李連杰傳過緋聞,但後來李連杰與前妻黃秋燕結婚,沒了下文。
丁嵐學習過舞蹈和戲曲,是當時少有的集功夫和顏值於一身的女演員,在1980年代深受觀眾的喜愛。
片中兩位備胎師兄都是武術家,左邊是後來《無敵鴛鴦腿》男主,李連杰的大師兄王群。右邊是《南拳王》的男主,真正的南拳王邱建國。
飾演反派鐵羅漢的是《武林志》男主角,八卦掌宗師李俊峰,李連杰的師叔。
「廢柴」安公子是《西遊記》中白龍馬的扮演者王伯昭。
大反派則是在《神秘的大佛》等經典電影中多次出演大反派的葛存壯,是葛優的父親。
《俠女十三妹》的配角陣容是空前逆天的,全部都是在其他電影中擔任過男主角的武術界名流,無數綠葉襯紅花,撐起首部國產3D武俠巨製的排面。
2、內地首部3D巨製武俠電影事實上1980年代,內地、香港和臺灣省的3D片都處於騰飛階段,港臺3D電影的發展要早10年左右。臺灣省首部3D武俠電影是1977年的《千刀萬裡追》,同年還有一部《十三女尼》。而在香港,則是1978年羅維導演《飛渡捲雲山》,主演正是成龍大哥。
在1986年的內地,3D電影還叫作「立體電影」,是個新鮮事物。偏光立體技術可以降低拍攝成本,但存在重影問題。雖然我們現在在網絡上找到的資源自然只能看到2D版本,但也能感受到當時的3D效果是靠道具撲向鏡頭實現的。
影片中的名場面:反派和尚用禪杖戳破鏡頭,直朝觀眾腦門插來。演員朝鏡頭做動作這種簡單的手法,足以讓當時初見3D的觀眾們如痴如醉。
本片在當時名副其實地風靡全國。在電影《白日焰火》中,裡廖凡和桂綸鎂在電影院裡戴著最早期3D眼鏡,看的電影就是這部《俠女十三妹》。
影片中最經典的片段是十三妹去寺廟中救安公子,觸動了寺廟中的機關。劇組可謂渾身解數,機關中水火武器齊全,紅布佛像亂飛。雖然有些為了給3D電影安排視覺場景炫技,為了陷阱而陷阱的成分在。
十三妹一踏入能仁寺,就觸動機關,鐵籠子降下,被關在廟裡。
天花板隨即噴火,當時可沒有白菜價的橫店建築,租用真正的古建築,這樣拍攝令人汗顏。
十三妹觸動了機關,一把劍飛來插進柱子,也是3D電影的撲面效果。
導演的惡趣味在彌勒佛的肚子突然出現大洞,從裡面飛出小彌勒佛攻擊十三妹這一機關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觀眾看了無不惡寒。
地下突然出現刀槍向上刺來。本片中所有陷阱都是一次性的,無法復原的,不是「奇門遁甲」,是機械安排,當然彌勒佛肚子裡的小彌勒佛陷阱除外,一頓操作猛如虎,十三妹沒死,寺廟都快要被自己的機關拆了。
除去3D片帶來的特色外,本片從觀感和立意上仍然是較為典型的1980年代內地武俠電影,就是一個設定十分普通的報滅門之仇,見義勇為匡扶正義的故事。
十三妹從家中逃出,駕著馬車前往師父處學藝,又下山多次報仇,與1982年李連杰的成名作,張鑫炎導演的《少林寺》情節過於雷同,因為本片就是典型的「後少林寺時代」的內地武俠跟風之作。但本片仍然有不少作為商業氣息強烈的巨製的特徵。
安公子到能仁寺投宿時,來開門的是在當時大陸電影中少見,在同時期的香港電影中司空見慣的侏儒特型演員,演員不僅是走個過場,而是翻著白眼認真進行了表演,烘託詭異的電影氣氛。
十三妹被抓,被關在囚車中仍然不忘特寫顏值。師兄們劫囚車,也用的是當時雖然在香港電影中的鬧市跑馬製造混亂的爛梗,但在當時的大陸電影觀眾眼中可是不得了的新鮮設定。
還有最後十三妹扮作舞女,去大反派紀獻唐的宴會上刺殺,飾演師兄的王群為了配合她,男扮女裝混入紀獻唐的姨太太隊伍……大反派紀獻唐妻妾成群,居然也沒發覺。王群如此男性化的臉配上女裝,令人忍俊不禁,也是香港電影傳來的女裝惡搞風氣。
本片作為高投資的3D武俠巨製,在主題曲上也請來了大咖。許多觀眾會發現片尾曲和《難忘今宵》過於相似,沒錯就是同一位歌手演唱,當時紅極一時的歌手李谷一。
本片的劇本改編自清朝人文康創作的武俠小說《兒女英雄傳》。雖然本書從未被大部分觀眾熟知,盤點「名著」時也從不會提及,但此書在我國武俠小說史甚至整個長篇小說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部分也是因為書中成功塑造了一位女性俠客——俠女十三妹。
十三妹苦大仇深,智勇雙全,豪爽義氣,視金錢如糞土,是對女性壓迫極深的清朝時幾乎唯一的給人深刻印象的正面女俠乃至女性形象。1950年代《十三妹》的連環畫曾在內地流行,畫技高超。
但是看過本片的觀眾就會發現,十三妹初登場時是閨閣小姐,陡遭家庭變故逃出家門,穿著樸素藍衣戴著鬥笠趕馬車,躲過了城門的盤問,有勇有謀,雖是官員家小姐卻又一身江湖氣。
痛下決心拜師練武,一身狠勁。
下山復仇騎著漂亮小驢,自由自在。
然而遇到王伯昭飾演的安公子後,情況突然急轉直下。安公子優柔寡斷,不會武功且沒有謀略,十三妹僅僅因為給了自己的驢喝了水,就一見傾心。
為了救安公子的父親,她向兩個明顯也傾心於自己的師兄,也就是邱建國和王群籌了黃金千兩,直接送給素昧平生的安公子,人設開始崩塌。
那時的內地武俠片女主的服裝設計喜歡系頭巾,這與現在的古裝劇,以及當時的香港武俠片截然不同,《俠女十三妹》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而她一見傾心的王伯昭飾演的安公子,確確實實是個沒有任何主見和膽識的小白臉。
雖然無論是電影中,還是原著《兒女英雄傳》中的十三妹最後都瀟灑痛快地報了仇,但在前半部中她敢想敢做、無私無畏,而後半部卻突然戀愛腦上身,為了一個一無是處,只有顏值的男人不顧一切了,實在令人遺憾。
最讓人無語的設定則是影片中邱建國和王群飾演的兩位師兄。兩人實乃史上最慘備胎。最終目送陷入愛情的十三妹騎著馬向遠方飛奔去找安公子,也不知道是何心情。
雖然十三妹是俠女之鼻祖,但本片的改編並不是很成功,也影響了本片在武俠電影界的地位。但作為首部3D武俠巨製和許多同學的童年回憶,也不失為經典之作。(撰文:Mankei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