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打包鎖扣的製作方法
2023-07-13 09:36:46 1
專利名稱:一種打包鎖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一種綑紮器械的輔助器具,特別是涉及對捆包機的捆包帶加緊的一種鎖扣。
背景技術:
公知,一般在綑紮打包中均使用打包機,用打包帶將被綑紮物進行綑紮,不致在貯存和運輸中鬆散。為了確保對貨物綑紮結實,經對專利和非專利技術檢索,發明人均在綑紮機上作研究和改良,在綑紮機上增加緊固裝置和機構、動作。這樣的機構有其優越性,使得綑紮更加結實,不易鬆開。但是,其也有局限性,因為,在許多使用者使用的綑紮器具上尚沒有這樣的裝置,達不到綑紮更緊的要求,而且,設備的改進改良還需要增加成本費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避開在綑紮器具上做改良投入的途經,另闢蹊徑,在綑紮貨物的搭扣綑紮帶上,擬提供一種既能便於穿插打包帶進行綑紮,又能使打包帶產生收緊效果的鎖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如此來實現的。
本打包鎖扣由一根有彈性的金屬條彎繞成型。
該金屬條沿近似矩形的軌跡進行彎繞,共彎繞六個近似直角,產生七條近似直角邊,並形成上下兩個層面。其中頭、尾兩段直角邊在上部層面,互相對應平行;中間的三段直角邊呈「U」字形排布,排列在下部層面;另外兩條直角邊互相交叉,將下部的「U」字與上部的兩條直角邊相連接。
在俯視圖中,上、下層基本重疊呈一近似矩形,在主視圖中,上、下兩層間具有一定距離,中間,兩條邊呈斜十字交叉狀。
使用時,將打包帶的一個端部繞成環形圈,將此環形圈從下部「U」字的中心穿入,將環形圈疊成雙層的端部一側朝向「U」字的外側,將環形圈套入上層該側的一個直角邊上,再將該環形圈收緊往外側拉,將呈兩層的打包帶壓在下部該側「U」字的一個直角邊下面,也即壓在打包鎖扣與被綑紮的貨物之間。
打包帶的另一端也如上這般,相對應地操作。
此時,用手或打包機拽拉打包帶一端的端部,使打包帶均勻、服帖地包裹著整個貨物的外周,然後拽著打包帶一個端部不斷繼續使力,可以使打包帶不斷收緊,直到綑紮得牢固和滿意為止。
由於打包帶的端部是壓在打包鎖扣與貨物之間,而且打包鎖扣「U」字的受力方向是指向貨物的,因此夾在其間的打包帶端部是不會鬆散的。
同時打包帶又經過了下層直角邊與上層直角邊的環繞,在中間兩條斜十字金屬條的彈性作用下,使打包帶始終處於緊繃狀態,更不會產生自然鬆懈的情況。
本器具結構簡單,綑紮方便,預緊力強,不易鬆散。
由於被綑紮的貨物品種、形式多樣,其恢復的彈力也各異,例如綑紮金屬鋼瓶和綑紮服裝,用同樣的上述搭扣便不一定適宜。鋼瓶自身沒有彈性,需要搭扣有一定的彈性,而服裝物品,本身有彈性,並不需要搭扣有大的彈性,為此,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增加了彈性限位裝置。
本裝置由如下結構實現。在上層頭、尾兩段直角邊之間,在接近斜十字的一側處,設置一限位裝置,該限位裝置由一限位頂頭和限位螺杆組成,兩部件分別固定在頭、尾兩段直角邊上,位置相互對應。限位頂頭為空心管狀,套在限位螺杆的頭部,兩者可以軸向相互移動;在螺杆上有限位螺母,改變限位螺母在螺杆上的位置,可以限止限位頂頭和和限位螺杆相互移動的距離,也即限止了上層頭、尾兩段直角邊移動的距離。
使用中,當需要彈性較大時,將限位螺母旋入,即加大限位螺母與限位頂頭間的距離,使纏繞了打包帶的兩直角金屬條在受力情況下能產生較大的位移;相反,在綑紮本身彈性較大的貨物時,可將限位螺母旋出,即縮小限位螺母與限位頂頭間的距離,使纏繞了打包帶的兩直角金屬條在受力情況下容易讓限位螺母與限位頂頭接觸碰上,而不能再繼續產生位移,增加了打包鎖扣的剛性。
如此的結構,使得本技術方案的搭扣可以適用更大範圍的綑紮貨物範圍,而不致過緊勒壞貨物,或過松,綑紮不緊,鬆散導致損壞貨物。
本技術方案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不受打包機技術的限止,適應範圍廣,保護貨物能力強。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打包鎖扣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打包鎖扣在綑紮貨物狀態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打包鎖扣的主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打包鎖扣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打包鎖扣附帶彈性限位裝置的主視圖和俯視圖。
圖中,1、7分別為頭、尾段,3、5為「U」字直邊,4為「U」字的中間橫段,2、6是兩條斜十字交叉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
本技術方案的打包鎖扣由一根有彈性的金屬條彎繞形成。該金屬條沿近似矩形的軌跡進行彎繞,共彎繞六個近似直角,產生七條近似直角邊,並形成上下兩個層面。其中頭段1、尾段7在上部層面,互相對應平行;直邊3、5和橫段4組成「U」字形,在下部層面;剩下兩條邊十字交叉段2和3互相交叉,將下部的「U」字與上部的兩條直角邊相連接。
在俯視圖中,上、下層基本重疊呈一近似矩形,在主視圖中,在上、下兩層具有一定距離,兩條邊呈斜十字交叉狀。
本器具結構簡單,綑紮方便,預緊力強,不易鬆散。
為了適應被綑紮的貨物品種、形式多樣,其恢復的彈力各異的需要,增加了彈性限位裝置。
本裝置由如下結構實現。在上層頭段1、尾段7兩段直角邊之間,在接近十字交叉段2和3一側處,設置一限位裝置,該限位裝置由一限位頂頭和限位螺杆組成,兩部件分別固定在頭段1、尾段7直角邊上,位置相互對應。限位頂頭為空心管狀,套在限位螺杆的頭部,兩者可以軸向相互移動;在螺杆上有限位螺母,改變限位螺母在螺杆上的位置,可以限止限位頂頭和和限位螺杆相互移動的距離,也即限止了頭段1和尾段7之間相互的彈性距離。
權利要求1.一種打包鎖扣,其特徵在於,由一根有彈性的金屬條彎繞形成,該金屬條沿近似矩形的軌跡進行彎繞,共彎繞六個近似直角,產生七條近似直角邊,並形成上下兩個層面排布,其中頭段(1)、尾段(7)在上部層面,互相對應平行;直邊(3)、(5)和橫段(4)組成「U」字形,在下部層面;兩條十字交叉段(2)和(6)互相交叉,連接下部的「U」字與上部的兩條直角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打包鎖扣,其特徵在於,在上層頭段(1)、和尾段(7)之間,在近十字交叉段(2)和(6)處,設置一限位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打包鎖扣,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裝置由一限位頂頭和一限位螺杆組成,限位頂頭為空心管狀,套在限位螺杆的頭部,限位螺杆上旋有限位螺母,限位頂頭和和限位螺杆分別固定在頭段(1)、尾段(7)兩直角邊上,位置相互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打包鎖扣系一種綑紮器械的輔助器具。由一根有彈性的金屬條彎繞形成,該金屬條沿近似矩形的軌跡進行彎繞,共彎繞六個近似直角,產生七條近似直角邊,形成上下兩個層面排布。其中頭段(1)、尾段(7)在上部層面;直邊(3)、(5)和橫段(4)組成「U」字形,在下部層面;兩條十字交叉段(2)和(6)互相交叉,連接下部的「U」字與上部的兩條直角邊。為了適應被綑紮的貨物彈力各異的需要,在上層頭段(1)、尾段(7)兩段直角邊之間,在接近十字交叉段(2)和(3)一側處,設置一限位裝置,由一限位頂頭和限位螺杆組成,限位螺杆上旋有限位螺母。本技術方案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不受打包機技術的限止,適應範圍廣,保護貨物能力強。
文檔編號B65D63/10GK2934122SQ20062004428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27日
發明者陳順源 申請人:陳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