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消食和胃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19:21:51
一種消食和胃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消食和胃的中藥組合物,屬於中藥領域。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益智10、千金子8、烏梅8、石斛10、玉竹10、赤小豆8、石榴皮8、玫瑰花12、大棗12、土木香8、小茴香8、桑葚8、草烏葉6、龍眼肉10、降香6、黑芝麻10、山藥15、太子參10、青果6、上茯苓8、竹茹8、木瓜10、木蝴蝶8。本發明採用天然中藥為原料,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且價格低廉。對消化不良、胃痛、腹脹等症狀均有明顯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消食和胃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消食和胃的中藥組合物,屬於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消化不良是由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動不好的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質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的「脘痞」、「胃痛」、「嘈雜」等範疇,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臟器,宜辨證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等法治療。消化不良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斷斷續續地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飽脹、燒心(反酸)、噯氣等。常因胸悶、早飽感、腹脹等不適而不願進食或儘量少進食,夜裡也不易安睡,睡後常有惡夢。到醫院檢查,除胃鏡下能見到輕型胃炎外,其他檢查如B超、X光造影及血液生化檢查等,都不能檢查出不正常的表現,胃部不適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
[0003]目前,當患者胃部不適時,通常會服用治療消化不良或胃痛的西藥來治療,長期服用會對人體產生較大副作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消食和胃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對消化不良、胃痛、腹脹等症狀均有明顯效果。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消食和胃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益智10、千金子8、烏梅8、石斛10、玉竹10、赤小豆8、石榴皮8、玫瑰花12、大棗12、土木香8、小茴香8、桑葚8、草烏葉6、龍眼肉10、降香6、黑芝麻10、山藥15、太子參10、青果6、上茯苓8、竹茹8、木瓜
10、木蝴蝶8。
[0007]配製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
[0008]各中藥的藥理作用:
[0009]益智:辛,溫。歸脾、腎經。功效與主治:溫脾止瀉,攝唾涎,暖腎,因精縮尿。用於脾寒洩灣,腹中冷痛,□多唾涎,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遺精白濁。
[0010]千金子:辛,溫;有毒。歸肝、腎、大腸經。功效與主治:逐水消腫,破血消癥。用於水腫,痰飲,積滯脹滿,二便不通,血瘀經閉;外治頑癬,疣贅。
[0011]烏梅:酸、潘,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功效與主治: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
[0012]石斛:甘,微寒。歸胃、腎經。功效與主治: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乾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
[0013]玉竹:甘,微寒。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於口渴,內熱消渴。
[0014]赤小豆:甘、酸,平。歸心、小腸經。功效與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肢腫,黃疸尿赤,風溼熱痺,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0015]石榴皮:酸、澀,溫。歸大腸經。功效與主治: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用於久瀉、久痢。便血,脫肛,崩漏,白帶,蟲積腹痛。
[0016]玫瑰花:甘、微苦,溫。歸肝、脾經。功效與主治:行氣解鬱,和血,止痛。用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扑傷痛。
[0017]大棗:甘,溫。歸脾、胃經。功效與主治: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於牌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髒躁。
[0018]土木香:辛、苦,溫。歸肝、牌經。功效與主治:健脾和胃,調氣解鬱,止痛安胎。用於胸脅、既腹脹痛,嘔吐瀉痢,胸脅挫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
[0019]小茴香:辛,溫。歸肝、腎、脾、胃經。功效與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院腹脹痛,食少吐瀉,睪丸鞘膜積液。鹽小茴香暖腎散寒止痛。用於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經寒腹痛。
[0020]桑葚:甘、酸,寒。歸心、肝、腎經。功效與主治:補血滋陰,生津潤燥。用於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鬚髮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血虛便秘。
[0021]草烏葉:辛、澀,平;有小毒。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止痛。用於熱病發熱,洩瀉腹痛,頭痛,牙痛。
[0022]龍眼肉:甘,溫。歸心、脾經。功效與主治: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用於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
[0023]降香:辛,溫。歸肝、脾經。功效與主治: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用於脘腹疼痛,肝鬱脅痛,胸痺刺痛,跌扑損傷,外傷出血。
[0024]黑芝麻:甘,平。歸肝、腎、大腸經。功效與主治: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用於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病後脫髮.腸燥便秘。
[0025]山藥:甘,平。歸脾、肺、腎經。功效與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白帶過多。
[0026]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功效與主治: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於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乾咳。
[0027]青果:甘、酸,平。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利咽,生津,解毒。用於咽喉腫痛,咳嗽,煩渴,魚蟹中毒。
[0028]上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功效與主治:除溼,解毒,通利關節。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病,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0029]竹茹:甘,微寒。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於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0030]木瓜:酸,溫。歸肝、脾經。功能與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溼。用於溼痺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
[0031]木蝴蝶:苦、甘,涼。歸肺、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於肺熱咳嗽,喉痺,音啞,肝胃氣痛。
[003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採用天然中藥為原料,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且價格低廉,。對消化不良、胃痛、腹脹等症狀均有明顯效果。
[0033]以下結合臨床試驗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34]一、臨床試驗
[0035]1、臨床資料: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兩年間,共觀察16_60歲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其平均年齡為33.5歲。
[0036]2、診斷標準:⑴消化不良症狀持續4周以上;⑵內鏡檢查排除消化性潰瘍及食管和胃內腫瘤;(3)X線及B超排除肝、膽、胰病變;(4)追蹤2?5年,並二次以上胃鏡複查,未發現新的器質性病變;(5)無糖尿病、結締組織病、腹部手術史。
[0037]3、治療方法:其中治療組服用本發明中藥,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7天為I個療程。
[0038]3、療效判定標準:
[0039]痊癒:臨床症狀體徵消失,隨訪I年無復發;
[0040]有效:臨床症狀體徵明顯減輕或部分消失;
[0041]無效:臨床症狀體徵治療前後無變化。
[0042]4、治療結果:在臨床使用本發明藥物,服藥的100例患者,服藥I個療程後,症狀明顯緩解,繼續服藥2個療程後,痊癒84例,有效14例,總有效率為98%。
【具體實施方式】
[0043]實施例1
[0044]配比(單位:重量份):
[0045]益智10、千金子8、烏梅8、石斛10、玉竹10、赤小豆8、石榴皮8、玫瑰花12、大棗12、土木香8、小茴香8、桑葚8、草烏葉6、龍眼肉10、降香6、黑芝麻10、山藥15、太子參10、青果6、上茯苓8、竹茹8、木瓜10、木蝴蝶8。
[0046]配製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消食和胃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益智10、千金子8、烏梅8、石斛10、玉竹10、赤小豆8、石榴皮8、玫瑰花12、大棗12、土木香8、小茴香8、桑葚8、草烏葉6、龍眼肉10、降香6、黑芝麻10、山藥15、太子參10、青果6、上茯苓8、竹茹8、木瓜10、木蝴蝶8。
【文檔編號】A61K36/9062GK104352920SQ201410580142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4日
【發明者】萬鵬波 申請人:萬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