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旱獺:松鼠科中最大,群體聯繫緊密(洞穴間有跑道)
2024-04-04 16:48:07 3
關於草原旱獺,它有3種亞種分化,嗅覺和視覺發達。那麼它還有一些什麼特徵?它的生活習性又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草原旱獺
草原旱獺又被稱為土撥鼠,是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主要分布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等等地區。在繁殖期的時候,雌獸每胎大概會產4到6隻崽。草原旱獺會將洞穴建造在坡麓和丘間谷地,它們的每一個家族都有幾個到十幾個洞穴,這些洞穴之間都有跑道相連,並且還將洞穴按照功能分為冬眠洞、夏居洞以及臨時洞。
特徵
草原旱獺的體型較大,它的體長大約是40釐米,體重大約是3200到5500克。它的四肢又粗又短,前面的爪子很發達,很適合挖洞,頭部很短而且很寬,脖子很粗,耳朵很小。草原旱獺背部是黃褐色或者淡褐色,腹部是灰色和土黃色,尾部是黑褐色。
生活習性
草原旱獺喜歡在白天的時候活動,尤其是在晴朗沒有風的早晨和傍晚活動頻繁。它們的警覺性很高,在出洞的時候首先必須觀察周圍,沒有危險才會出來。一旦遇到危險,會通過發出叫聲來聯繫同類,並且跑到高的地方張望或者迅速鑽進洞內,如果是人為造成的驚嚇,它們進入洞內會待很長時間不出去。針茅、隱子草等植物性食物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同時也吃昆蟲等,狼、赤狐、沙狐、黃鼬、艾虎等是草原旱獺的天敵。
現狀與保護
草原旱獺的種群分布密集,種群數量也趨於穩定。之後,草原旱獺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