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讀書筆記【優秀】
2023-10-11 03:00:54 2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下面是相關的讀書筆記,快來看看吧。
工匠精神讀書筆記【篇一】
這本書是日本秋山木工的創始人秋山利輝先生關於如何培養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的作品。秋山利輝現身說法,講述自己從進入木工行業,努力自我培養,直到成長為一名行業領袖的人生歷程。通過列舉「秋山木工」的「匠人須知三十條」,闡釋了自己心目中一流人才培養的核心:即對一個人品格的重視遠高於對其技術的要求。
讀完全書,有三點體會:一、很喜歡這本書的名字,「匠人」舊指技術精湛的手工藝人,而「匠人精神」則是一種態度,或者可以說是工匠的靈魂。我喜歡並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這樣的人,窮盡一生,磨練一項技能。二、對照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我將「匠人須知三十條」進行了分類。「打招呼,聯絡、報告、協商,聽懂並回應別人的話,隨時準備好以及熟練使用工具,做好自我介紹,好好發表意見,勤寫書信,善於打電話,會打算盤,能夠撰寫工作報告」,這些歸於「能力」。天賦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必不可少。「匠人須知三十條」中能力部分又可以分為自身硬體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不斷的磨練和提高自己,才能在機會降臨的時候將牢牢抓住,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當今社會,再也不能「閉門造車」,只有具備良好溝通能力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開朗,不使他人焦躁,和藹可親、好相處,執著」,這些可以看做是方程式中的「熱情」。事業的成功離不開熱情,離不開執著。積極樂觀的形態以及對事情的「不拋棄」、「不放棄」都是將工作做到極致的必要條件。「明白自身立場,積極思考,擁有自豪」,這些相當於成功方程式中的「思維方式」。「匠人須知三十條」與「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異曲同工,都告誡我們:「先德行,後技能」,想把事做好,先把人做好,「己成,則物成」,「有成人而後有成事」。此外,三十條還涉及到了感恩和自我總結。三、「守破離」講得很好。「守」是學習,是傳承,別懷疑,不批判,因為你是初學者。「破」是吸收,在「守」的基礎上,將自身的經歷和體會融入到所學之中,不拘泥,有突破。「離」是實踐,將所學所思去運用,成也好,敗也罷,能修正,有提高。
《匠人精神》這本書的讀者群很廣,可以是工匠、商人,也可以是教師、學生。培養嚴謹而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對於每個人、每個國家,都十分必要。瑞士的鐘表、德國的汽車、日本的電器,雖不敢說是理想中「匠人精神」的現實體現,但至少那種追求卓越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
工匠精神讀書筆記【篇二】
這本朱成志所寫新書『工匠精神的瑞士概念股:尋找臺灣投資出路的挑戰之旅』,提出一個對瑞士企業的觀察報告,從瑞士的地理與歷史,推敲為何瑞士企業與瑞士這個中立國,能在現在的世界是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他得天獨厚的美麗景色與位於歐洲心臟地帶的條件,在法、德、義大利等國家的環伺之下,不但沒有成為強國的附庸,反而以他小小的國家之力,成就了許多其他大國也要刮目相看的企業,朱成志的主要結論是工匠精神與建立品牌行銷世界的世界觀。瑞士企業由其傭兵的歷史,原本就在歐洲各國擔任守衛皇族的工作,但在為保衛法國皇室而戰至最後一人的歷史中,現代的瑞士政府,了解到不能再為人作嫁,做傭兵為別人打仗,一時的薪水雖高是沒有前途的,一旦戰死殺場,再強的傭兵也只有一條命,而瑞士是個小國,怎麼經的起人力資源的無畏消耗。所以配合瑞士的工匠精神,願意用時間與經驗打造最高的品質與創新的精神,用工匠精密的產品加上瑞士政府的品牌發展策略,打出世界級的產品與市場,瑞士由於國家小人口少,他們很早就認清,不能倚靠便宜的人力做大量生產來賺微薄的利潤,也知道國內的小市場沒辦法支持企業生存,所以瑞士企業必須朝高品質高價位,必須朝世界上有錢人的高價歐美市場行銷,才能發展出瑞士的未來。
由這兩個精神來檢視臺灣個公司,雖然朱成志再本書瑞士概念股中舉出很多臺股的例子,但是我覺得若以較嚴格的條件來篩選,真正符合的屈指可數,我個人覺得只有消費者認識的品牌才算,而且品牌要讓消費者感覺到高品質的,才能算是。我認只有第五章的所介紹的第一個公司9921巨大機械公司,也就是「捷安特GIANT」能夠稱上是瑞士概念股,這個品牌如果不說破,有些人還可能會誤以為是荷蘭公司的正港臺灣公司。
這本書如果不是敲響喪鐘,也算是正式為臺灣的代工產業敲響一個醒鐘。代工就像擔任品牌公司的傭兵,即使戰死殺場(賠錢倒閉),你的客戶也不會可憐你一下,只是再找下一個傭兵。所有臺灣電子業科技業以代工為主要收入的人,該醒醒了,品質要加上品牌才是王。
工匠精神讀書筆記【篇三】
匠人精神,首先是一種對職業充滿了喜愛、追求,乃至於執著的精神。所以,秋山先生對一流工匠的自豪和執著,在書中處處可見。例如,「親手打造製造業的超級明星」,」成為一流的匠人「,」無論客人多麼有名,也不會感到畏懼「,」對一名工匠來說,學會自豪的本事是很重要的「。
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不準回家、不準用手機,剃光頭,禁止接受家裡的援助,禁止談戀愛,每天都要大量辛苦的勞動,而且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持續八年。乍聽起來不可思議,仔細想來,若是不能承受這樣的條件而堅持下來,秋山工房培養出來的就一定不是對木藝發自內心熱愛的工匠。
「不瘋魔,不成活」,唯有傾盡心血、情感、精力、時間,才有可能做到極致。程蝶衣把自己當成了虞姬,不光是戲內,就連戲外也時時以虞姬自居。惟其如此,程蝶衣才能被人讚嘆,惟其如此,張國榮才能憑藉《霸王別姬》奪得金棕櫚獎。
「一遍又一遍,堅持完成一件事的執著」,正是這份執著,成就一流。
Stayhungry,Stayfoolish
——賈伯斯於史丹福大學
關於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式上做為演講結尾的這句話,有不同的翻譯方式,但若以意譯的方式,或許「不忘初心」才是最合適的翻譯。
「平時不忘反覆練習基本功,不忘初心」。秋山先生在書的最後,特意告誡各行各業的匠人,「想要成為一流的人才,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一遍揮灑汗水、一邊鍛鍊積累自己的實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所以,我們才看到,秋山先生以44年的經驗沉澱下來的30條法則,卻無一不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全都是父母、祖父母、寺裡的和尚、鄰居的叔叔和阿姨教給小朋友的內容」。從打招呼到自我介紹,從感恩到有責任心,都是細小到不能再細小的細節,卻是為人做事的立足點。
不忘初心,之所以難得,是因為難以堅持,是因為人總會自作聰明的追尋捷徑,而不願意腳踏實地的從基礎做好。
德國管理專家赫爾曼·西蒙教授在《隱形冠軍》一書中,指出德國出口貿易的成功不能簡單地歸功於德國的大公司,而應該歸因於德國眾多的中小公司,特別是那些在國際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的中小企業。他稱之為隱形冠軍,而這些企業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在自己的行業中做到最好,隱形冠軍們認為:真正的競爭優勢就在於有些事情只有他們才做得好。比如:ChupaChups公司的機器大概80%由自己生產。為什麼一個做糖果的公司,要自己生產機器?他們認為:哪怕你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終端消費產品的製造商,也可以沿著自己的價值鏈往深走一兩步。雖然你付出了代價,但是它能在終端產品價值上給你帶來別人所不具備的獨一無二的價值。而想要做到最好,依靠的是對每一個基礎細節的反覆打磨和多年的沉澱積累。
上善若水
——道德經
《道德經》上講,上善若水。而秋山先生,庶幾可稱之為「上善」。
為什麼說上善若水?因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44年時間,秋山工房僅僅從3名員工發展到34人,而培養合格走出秋山工房的優秀匠人卻達到了50多名。秋山先生以培養一流人才為宗旨,而不論這些人才是否為自己服務,恰似水之善利萬物。秋山先生說:「只考慮公司利益,是無法培養出人才的。」我們經常看到的,很多老闆甚至還做不到只考慮公司利益,他們只會考慮個人利益,當公司利益與個人利益衝突的時候甚至可以毫不猶豫的損害公司利益甚至拋棄公司。根據多年來諮詢的經驗看,凡是缺乏大格局、寬心胸的企業家,企業一定做不大、做不強、做不好,大多數徘徊在一些發展中門檻的中小企業,所欠缺的往往就是秋山先生這種善利萬物的精神。
老子認為,善利萬物的表現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秋山先生在培養一流匠人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遵循著「善」:
在甄選時,會親自到家中和學員父母溝通,至少要三個小時;
在過程中,看到學員做的不對,會「厚著臉皮」不厭其煩的批評、指導、督促學員改進;
在學員成為一流匠人後,會即使承受著營業額的大幅波動和下滑,也放他們出去創業。
而在三十條守則中,更是充滿了善:
與善人——正確聽懂別人的話、為他人著想的人、愛管閒事的人、懂得感恩的人
言善信——有責任心的人、好好回應的人、明白自身立場的人
事善能——隨時準備好工具、打掃整理、清掃廁所、注重儀容、熟練使用工具
夫唯不爭,故無尤。正是因為秋山先生的善利萬物,才能得到廣泛的認可,不僅業務拓展到日本皇室、國會,每年招收學員,也都會有數十倍的應聘者來應徵。
秋山先生說,秋山木工要培養的是會好好做事的工匠,就是一心要讓客戶滿意,且能讓客戶滿意的工匠,而為了成為這樣的工匠,必須具備:客戶觀、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的溝通以及專業的能力。而想成為一流的諮詢顧問,這些其實也是必備的條件,謹以此與各位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