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01:46:31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醫藥與醫學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
背景技術:
在獸醫獸藥領域,雞病是制約養雞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雞傳染性鼻炎是雞群的一種常見的多發病,冬、春兩季尤甚,多呈散髮式流行,致使雛雞生長緩慢、成雞產蛋下降、甚至死亡而造成經濟損失。現有技術中公開的用於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有疫苗、西藥和中藥(或以中藥為主的中西藥合劑)三大類,如雞傳染性鼻炎疫苗;鼻炎淨(主要成份為磺胺類藥物)、土黴素等西藥;鼻炎康、鼻炎清等中藥或中西藥合劑藥物等。然而,該疫苗雖有一定的免疫保護作用,但該病原體——雞副嗜血桿菌具有3個血清型等因素,防疫效果不理想,若在該病潛伏期接種疫苗,極易誘發該病暴發,安全性差,至今該疫苗尚未大面積推廣應用;上述西藥和中藥雖然對防治雞傳染性鼻炎有一定效果,但從多年的臨床防治效果看都不理想,如西藥在停藥後極易復發,反覆用藥、反覆發作,不能根治,對於產蛋雞群可使產蛋率驟然下降且不易恢復,並具有產生耐藥性和藥物殘留的潛在遺患;其它市售中藥雖無上述西藥之弊端,但在藥物組方構成、炮製和應用方法上存在一些缺陷,或因配方不嚴謹,或因某些單味藥該炮製而不炮製而影響療效,或在使用方法上直接將散劑拌入飼料餵服,延緩了病雞對藥物有效成分吸收的速率,防治效果不盡人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療效確切,治癒率高,無毒副作用,無藥物殘留,不影響產蛋率,且雞服用後不易產生抗藥性的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
本發明提供的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是一種純中藥組合粉劑,配方組成按重量比表示為辛夷花6-18、魚腥草6-18、白芷5-12、薄荷5-12、鬱金5-15、沙參5-15、酒知母5-15、酒黃芩5-15、蒼耳子5-12、木香4-10、生白礬4-10、生甘草4-10、防風5-13、大黃3-8、梔子3-8。
上述藥物購自河北安國市東方藥城,黃酒購自河北滄州市中藥廠。方藥中的酒黃芩、酒知母炮製方法是先將黃芩、知母分別粉碎過60目篩,分別加入20%的黃酒,攪勻燜30分鐘,文火微炒,酒幹取出即可。其它藥物曬乾粉碎過60-80目篩,攪拌均勻即可。
本發明的藥物使用方法如下a、用法根據雞群數量,個體大小、病情確定一次用藥量,精確稱藥,將藥粉倒入瓷缸或瓷甕內(禁用鐵、鋁等金屬容器,以免發生反應、影響療效),再加入藥粉量的5-10倍沸水,迅速蓋口、浸燜30-60分鐘,這樣可使藥物的有效成份充分溶解並析出,待藥液溫度降至20-25℃時,再按沸水量或藥液量計,加入10%的糖類(葡萄糖或白糖)和0.02%的維生素C,目的是補充能量,還有一定的解毒作用。配好的藥液於傍晚給雞群一次投服,自由飲用,重者酌情灌服,藥渣拌料,連用3-5天。
b、用量成雞治療量1g/只·日,雛雞0.5g/只·日;預防量減半;連用3-5天。
方藥解析本發明的藥物組方是根據祖國中獸醫學理論及該病的病情特性而設計的。據中獸醫辨證,本病屬溫熱病範疇,雞體衛氣不固,風、寒之邪乘虛而入,又復感疫邪,漸入氣、營、血分,「風盛生燥,燥極化火」,風邪最易侵傷畜體頭、面部,故主證病變在鼻和眼,風邪入內,必擾肺犯肝,邪熱壅肺,清肅失常,熱煎津液成痰,熱盛肉腐化膿;風邪入肝生肝風、化肝火,火性上炎,水液升降不得通調,目為肝之竅,故患病雞群出現目紅腫,流淚、眼瞼及面部水腫等臨症。故應確立驅風散寒,消腫排膿,清熱瀉火,滋陰生津為治則。配方中選用散風寒、通鼻竅、消膿腫,解熱毒的名藥辛夷花、白芷、防風、魚腥草為君藥組成抗病菌的強大主力軍,保證了本發明的有效藥力。選用善清肺熱的黃芩、滋陰生津的知母、行氣解鬱的鬱金和潤肺補虛的沙參為臣藥,以助君藥清熱滋陰,消腫解毒;選用散風通竅的蒼耳子、行氣止痛的木香、清利頭目的薄荷、燥溼祛痰的白礬為佐,再助君臣一臂之力;選用甘草、大黃、梔子為使藥,意在甘草善調和諸藥,君臣佐使各司其職,協調聯動;梔子、大黃為體內水陸兩路的驅毒名藥,可將毒邪分別從泌尿道(水路)、消化道(陸路)排出體外,免除「閉門留寇」之患。故本發明以辨證為基礎,治則為大綱,選藥求精良,君、臣、佐、使各司其職,分工明確,配方嚴謹。另在使用方法上,增加了糖類和Vc兩種補能解毒的外援藥物,更強化了本發明祛邪扶正作用。因此,本發明比其它相關藥物具有較高的臨床治癒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配方組成按重量比表示為辛夷花10、魚腥草10、白芷8、薄荷8、鬱金7、沙參7、酒知母7、酒黃芩7、蒼耳子8、木香6、生白礬6、生甘草6、防風9、大黃5、梔子5。
將上述藥物曬乾,粉碎過80目篩,攪拌均勻即可。酒黃芩,酒知母,按上述方法炮製而得。
本發明人利用本組方藥物用於臨床治療,取得了較好結果,具體方法如下供試地點河北辛集市聰麗雞場。
供試雞種伊莎褐商品代蛋雞,230日齡,產蛋雞群。
雞群數量3840隻(患傳染性鼻炎,同群同舍)。
試驗組1920隻,用本發明的藥物治療。
對照組1920隻,用西藥磺胺二甲嘧啶(SM2)治療。
A、試驗組步驟如下①稱藥試驗組每隻雞用藥1.0g,共稱取1920g上述中藥粉劑倒入缸中。
②浸泡往缸中加沸水10kg,加蓋浸燜60分鐘,然後取蓋放涼。
③加藥待藥汁溫度降至20-25℃時,加入1.0kg葡萄糖粉和2.0gVc粉,攪勻即可。
④投服;在傍晚餵食前,給雞群一次投入該藥液(含藥渣),任雞群自由飲服。
⑤療程連續用藥3天。
B、對照組給1920隻雞飲服西藥磺胺二甲嘧啶,按說明取清水10kg,稱取市售磺胺二甲嘧啶粉20g,濃度為0.2%,任雞群自由飲服,連飲3天。
治療結果列於下表(單位只、%) 試驗組比對照組的治癒率高出5.73個百分點;產蛋下降率低21.19個百分點;且停藥後不復發。
實施例2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配方組成按重量比表示為辛夷花15、魚腥草15、白芷10、薄荷10、鬱金12、沙參12、酒知母12、酒黃芩12、蒼耳子10、木香8、生白礬8、生甘草8、防風12、大黃7、梔子7。
將上述藥物曬乾,粉碎過70目篩,攪拌均勻即可。酒黃苓,酒知母炮製同實施例1。
本發明人用本藥物對患有傳染性鼻炎的病雞群進行了臨床應用,詳細結果記錄如下供試地點河北隆堯縣江豔雞場。
供試雞種海蘭灰商品蛋雞,52日齡。
雞群數量5000隻(患傳染性鼻炎,同舍同群)試驗組2500隻,用本發明的藥物治療。
對照組2500隻,用市售中獸藥鼻炎康治療。
試驗組步驟如下(1)稱藥試驗組每隻雞0.5g,共稱取上述藥物1250g倒入缸內。
(2)浸泡往缸中加沸水12.5kg,加蓋浸燜30分鐘後取蓋放涼。
(3)加藥待藥液溫度降至20-25℃時,加入1.25kg綿白糖和2.5gVC粉,攪勻即可。
(4)投服在傍晚餵食前,給雞群一次投入該藥液(含藥渣),任雞群自由飲用。
(5)療程連餵5天。
對照組給2500隻病雞稱取鼻炎康中藥,用量為0.5g/只,共1250g該藥,拌入飼料於傍晚餵食前一次投服,每日一劑,連餵5天。
治療結果列於下表(單位只、%) 試驗組比對照組的治癒率高出5.12個百分點。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其特徵在於配方組成按重量比表示為辛夷花6-18、魚腥草6-18、白芷5-12、薄荷5-12、鬱金5-15、沙參5-15、酒知母5-15、酒黃芩5-15、蒼耳子5-12、木香4-10、生白礬4-10、生甘草4-10、防風5-13、大黃3-8、梔子3-8。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其特徵在於配方組成按重量比表示為辛夷花10、魚腥草10、白芷8、薄荷8、鬱金7、沙參7、酒知母7、酒黃芩7、蒼耳子8、木香6、生白礬6、生甘草6、防風9、大黃5、梔子5。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其特徵在於配方組成按重量比表示為辛夷花15、魚腥草15、白芷10、薄荷10、鬱金12、沙參12、酒知母12、酒黃芩12、蒼耳子10、木香8、生白礬8、生甘草8、防風12、大黃7、梔子7。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它是由以下中藥按一定比例組配而成的辛夷花、魚腥草、白芷、薄荷、鬱金、沙參、酒知母、酒黃芩、蒼耳子、木香、生白礬、生甘草、防風、大黃、梔子。將上述藥物粉碎、磨細混合拌勻即可。臨床應用時採用沸水浸泡30-60分鐘,使藥物有效成份充分溶解析出,有利於病雞的體內吸收,同時添加少量糖和Vc兩味輔助性治療藥物,可提高藥效。該藥物臨床治癒率較高,無不良反應,無藥物殘留和抗藥性隱患。本發明藥材易得,製法簡單,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可在養雞業中廣泛應用。
文檔編號A61P31/00GK1899566SQ200610012908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5日
發明者鹿瑞麟, 劉慕欣, 王宏力, 候英慧, 劉麗娟, 李鵬, 王海萍 申請人:河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