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形極板組合立式電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21:50:01 2
專利名稱:曲形極板組合立式電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環境保護領域的除塵設備,特別是一種曲面極板組合立式電除塵器。
立式電除塵器形式比較多,結構有圓筒式組合電除塵器、橢圓筒式組合電除塵器,陰極線設置在圓筒中間,或兩根陰極線對稱分布在橢圓筒內,含塵氣體從筒內通過,粉塵在靜電的作用下,聚集在陽極上。這種除塵方式電場分布比較均勻,但收塵所用的陽極圓筒或陽極橢圓筒僅能在內壁上聚集粉塵,外壁並沒有參加收塵,使比集塵面極有限。若要達到足夠的收塵面極,只有增加圓筒(或橢圓筒)數量或增高,這樣就增大了設備的鋼材投入量,造成鋼材的浪費。中國專利9123138 6.2公開了一種「高壓靜電除塵器」採用的也是立式,收塵陽極板橫截面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式,焊接成長筒式,這樣雖然解決了陽極板兩個面都收塵,但是電場分布不均勻。若正方式截面積小,筒身長,就不好焊接加工。另外,它沒有振打機構,清灰靠自重自行脫落,必然有脫落不完全的問題,那麼隨著使用的時間增長桶壁灰層影響電場分布,收塵效率就會降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陽極板為單片式,並做成一定曲面,組合成為近似的多邊形「陽極筒」,便於提高收塵效率,生產製造工藝性好的電除塵器。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曲形極板組合立式電除塵器,包括外殼(1),在外殼(1)的下部設有灰鬥(12),進氣管口(10),上部設有排氣管口(9),配電裝置,外殼(1)的中間設有陰極線(4),其特徵是每個陰極線(4)的四周與陰極線(4)平行懸掛有至少三塊陽極板(2,3)。
陽極板(2,3)的橫截面為曲面,這種曲面的具體形式是「C」字形或「S」字形。每個陰極線(4)的四周與陰極線(4)平行懸掛的陽極板(2,3)的邊角處相互不連接,留有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收塵面積大,陽極板利用率高,使整機佔有面積相對減小,為製造、安裝、調整、維修都帶來了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一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二是圖一的A-A剖視圖圖三是圖一的另一種形式的A-A剖視圖。
在殼體(1)的下端連接有灰鬥(12),上端連接有保溫箱(8),在灰鬥(12)與殼體(1)之間設有進氣管口(10),與進氣管口(10)相對應處的灰鬥(12)內的上部設有導流板(13),導流板(13)與殼體(1)的軸線是一個角度,既可引導氣流方向,又不影響灰片的下落,靠近進氣管口(10)處的導流板(13)較長。在殼體(1)與保溫箱(8)之間設有出氣管口(9),出氣管口(9)外連有引風機。在外殼(1)的上部設有陰極線(4)的固定框架(5),將陰極線(4)均勻地固定在其上,在每根陰極線(4)的四周都固定有單個的陽極板(2,3),這個陽極板(2,3)的橫截面作成曲面,曲面形式如圖2的「C」字形,如圖3的「S」字形。作成曲面一方面增加了陽極板(2,3)的剛性,增加了陽極板(2,3)的收塵面積,從而提高了效益,節約了佔地面積和空間。另一方面可使電場分布合理,提高了收塵效果。(6)是陰極線(4)的振打清灰機構,(11)是陽極板(2,3)的振打清灰機構,(7)是絕緣子。
工作時,通過電源給陰極線(4)和陽極板(2,3)通電,與出氣管口(9)連接的排風機運轉,含塵氣體從進氣管口(10)進入,通過導流板(13)將含塵氣體均勻地分配給各個靜電除塵單元,含塵氣體在風機的作用下向上運動,通過陰極線(4)與陽極板(2,3)之間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使粉塵荷電,並分別向陽極板(2,3)或陰極線(4)趨進並附著於上,達到除塵的目的,通過振打機構(11)或振打機構(6)的間歇振打,使陽極板(2,3)上的粉塵脫落至灰鬥(12)內,完成整個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也可以根據含塵氣體量和氣體介質的不同,設計成並聯或串聯。
權利要求1.一種曲形極板組合立式電除塵器,包括外殼(1),在外殼(1)的下部設有灰鬥(12),進氣管口(10),上部設有排氣管口(9),配電裝置,外殼(1)的中間設有陰極線(4),其特徵是每個陰極線(4)的四周與陰極線(4)平行懸掛有至少三塊陽極板(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電除塵器,其特徵是所說的陽極板(2,3)的橫截面為曲面。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說的電除塵器,其特徵是所說的陽極板(2,3)的橫截曲面是「C」字形或「S」字形。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說的電除塵器,其特徵是所說的陰極線(4)的四周平行懸掛固定的四塊陽極板(2,3)的邊角相互不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曲面極板組合立式電除塵器,屬於環境保護領域的除塵設備。本實用新型是在每個陰極線四周平行固定四塊陽極板,這個陽極板的橫截面為曲面。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除塵效果高,佔地面積相對減少,製造、安裝、調整、維修方便。
文檔編號B03C3/08GK2273223SQ9620097
公開日1998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4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4日
發明者朱北應, 蔣兆安 申請人:甘肅省電力工業局蘭州電力修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