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筋傷治療通針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3:35:51 5
專利名稱:一種筋傷治療通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筋傷治療通針。
背景技術:
現今軟組織損傷等引起的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關節炎、腱鞘炎等疾病,在中醫屬於「筋傷」等範疇,這些疾病非常普遍。針對上述病症,中醫主要有針刺、推拿等療法,西醫主要有封閉、理療、手術等療法。現代針刺針具和推拿治療等僅對機體產生刺激作用,卻無銳性和鈍性分離作用。根據周建斌筋傷理論,筋傷的根本致病機理是軟組織損傷引起軟組織粘連、瘢痕及攣縮,壓迫和刺激周圍的神經和血管等,引起疼痛、麻木等臨床症候群。軟組織的粘連、瘢痕及攣縮等根本病理因素需要軟組織松解,筋傷才能從根本上治癒。按照祖國醫學理論,如《皇帝內經》分析筋傷的治法為「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筋傷治療通針能通經活絡、促進血脈暢通。西醫的封閉、理療等能暫時緩解症狀,但其中激素等化學藥物會產生許多副作用;手術治療能從根本上松解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粘連、瘢痕及攣縮等病理因素,但是手術操作複雜、創傷大、費用高、風險大,可能給患者造成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現有針刺療法的針具在傳統的基礎上已經有一些改進,但就進一步適合各種複雜病症、提高療效以及方便操作方面,仍然存在有一些不十分完善之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 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中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筋傷治療通針,該筋傷治療通針能進行銳性分離針法和鈍性分離針法,從根本上松解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粘連、瘢痕及攣縮等病理因素,又能避開手術風險和激素等化學藥物的許多副作用,提高了療效和安全係數,還大幅度降低了醫療費用,且能進一步簡化治療程序,方便了醫療操作。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筋傷治療通針,包括芯針和管針;芯針包括依次連成一體的芯針針頭、芯針針梗和芯針針柄;芯針針頭設有針尖或/和刃口,且與芯針針梗邊緣形成光滑過渡;管針為管狀結構體,包括連為一體的管針針頭和管針針梗,且管針針頭與管針針梗外緣形成光滑過渡;芯針套入管針的管孔中,與管孔間隙配合;芯針針頭伸出管針針頭末端,且芯針針柄伸出管針針梗末端;芯針針柄上設有定位軸,管針針梗尾端設有導槽和扣槽,導槽的長度方向與管針針梗的軸向方向相同,扣槽的長度方向與管針針梗的軸向方向垂直,且導槽一端與扣槽連通,另一端在管針針梗端部形成開口 ;定位軸置於扣槽中。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芯針針柄上設有定位軸,定位軸為短柱體狀,管針針梗尾端設有導槽和扣槽,導槽一端與扣槽相連通,另一端在管針針梗端部形成開口 ;當將芯針插入管針後,定位軸也從管針尾端導槽的開口端插入至導槽與扣槽相連通的位置,然後再轉動芯針或管針,將定位軸扣入扣槽中,即能將芯針與管針在軸向方向固定鎖定,也能將它們在周向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固定鎖定。當需要將芯針從管針中取出時,只需要轉動芯針或管針,將定位軸從扣槽中滑動到導槽與扣槽相連通處,然後再從導槽中取出,故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定位軸和導槽以及扣槽就能將芯針和管針輕易鎖定,且能輕鬆地將芯針從管針中取出,操作方便。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柄末端設有外加熱頭,外力口熱頭內設有加熱孔,且在外加熱頭的前端設有託臺。當通針用作熱療針法時,可將點燃的艾球等塞在加熱孔內,因此這樣不僅可以為熱療針法提供熱量來源,並且還能避免加熱體掉落在病人身上,造成燙傷等後果,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另外,在外加熱頭的前端設有託臺,以便能夠對加熱體作託抵,也使得人手捏持通針更方便。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柄為竹節形柱體,其在基體的外周設有具有環繞基體外周的凸脊的凸節;芯針針柄主體各部位截面形狀為圓形,且凸節處截面圓的直徑大於基體部位截面圓的直徑;凸節沿芯針針柄的軸向間隔排列。芯針針柄為竹節形柱體,當進行針療操作時,手指可以與芯針針柄的各段基體部位吻合貼緊,從而捏緊芯針針柄,並可抵推凸節的凸脊,避免發生打滑,以便進針、出針及各種操作時準確穩當地給力,進一步方便了醫療操作。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柄為波浪狀柱體,其一側的波峰恰是對側的波谷;芯針針柄兩側均設有至少兩處波谷;芯針針柄的軸線所處的平面與芯針針頭的刃口線所處的平面平行或垂直。故在針療操作時,手指能夠貼合波浪形狀捏持針柄,以便在進針、出針、拔針及各種操作時,準備穩當地給力,使得針療時用針更加得心應手,恰到好處。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頭為扁楔形,芯針針頭頂端帶刃,且其刃口線與芯針的軸線垂直。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括該種芯針的通針定義為I型通針,該通針適用於各種筋傷的軟組織增生、粘連和瘢痕的銳性直切。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頭為斜楔形,芯針針頭頂端帶刃,且其刃口線與芯針針梗一側邊緣線之間的夾角為銳角。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括該種芯針的通針定義為II型通針,該通針適用於各種筋傷的軟組織增生、粘連和瘢痕的銳性劃割。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頭為楔形,芯針針頭頂端帶刃,其刃口向外凸出,且刃口線為左右對稱的一段圓弧線。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括該種芯針的通針定義為III型通針,該通針適用於筋傷的骨膜處的軟組織增生、粘連和瘢痕的銳性直切。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頭為楔形,芯針針頭頂端帶刃,其刃口向內凹入,刃口兩端的芯針針頭頂端呈對稱尖針狀,且刃口線為左右對稱的一段圓弧線。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括該種芯針的通針定義為IV型通針,該通針適用於腱鞘炎等表淺筋膜的增生、粘連和瘢痕的銳性直切。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頭的刃口向內凹入,且刃口左右兩端呈一長一短尖針狀。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括該種芯針的通針定義為V型通針,該通針適用於與筋膜相平行的軟 組織增生、粘連和瘢痕的銳性推切。[0017]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頭為匕首狀,且芯針針頭兩側的刃口在其頂端相交。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括該種芯針的通針定義為VI型通針,該通針適用於與筋膜相平行的軟組織增生、粘連和瘢痕的銳性劃割。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頭呈倒鉤狀,倒鉤內側帶弧形刃口,且刃口頂端呈鉤針狀。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括該種芯針的通針定義為Vn型通針,該通針適用於腱鞘炎等表淺筋膜的增生、粘連和瘢痕的銳性鉤切。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頭頂端呈圓鈍彈頭狀。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括該種芯針的通針定義為IX型通針,該通針適用於各種筋傷,特別是大面積和重度軟組織增生、粘連和瘢痕的鈍性推開和擺動。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的芯針針頭頂端呈尖利麥芒狀。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包括該種芯針的通針定義為珊型通針,該通針適用於各種疾病的穴位刺激、深部組織的探測以及藥液或氣體注射等。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上述每種類型的芯針和管針都能相互通用,例如,使用I型通針按常規方法進針後,可以從管針內拔出該類型通針的芯針,換IX型通針的芯針插入I型通針的管針中,即可進行鈍性推開和擺動等鈍性分離針法;如果需要局部麻醉,可從I型通針的管針內拔出芯針,換VDI型通針的芯針插入該管針,即可注入局麻藥。故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每種類型通針的芯針和管針都能相互通用,這樣簡化了治療程序,方便了醫療操作。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筋傷治療通針能進行銳性分離針法和鈍性分離針法,不僅能從根本上松解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粘連、瘢痕及攣縮等病理因素,還能避開手術風險和激素等化學藥物的許多副作用,提高了療效和安全係數,並且還大幅度降低了醫療費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還包括由塞針針梗和塞柄構成的塞針,且塞針針梗與塞柄連為一體;塞針針梗置於芯針的注射孔內,且塞針的針尖不超過芯針針頭的頂端;塞柄內設有塞柄空腔,且在塞柄空腔內壁上設有定位孔;芯針針柄末端設有與定位孔卡合的定位塊,且芯針針柄置於塞柄空腔內。芯針針頭頂端呈尖利麥芒狀的通針還包括塞針,即VDI型通針包括塞針,塞針針梗和塞柄固定為一體,塞針針梗置於芯針的注射孔中,這樣就能將塞針與芯針軸向單向鎖定;芯針針柄末端上的定位塊與塞柄內腔內壁上的定位孔卡合,且芯針針柄置於塞柄空腔內,這樣就能夠將塞針與芯針周向鎖定,使得塞針能夠從芯針的注射孔中抽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進針時身體組織倒流入注射孔。作為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芯針針柄尾端設有方向孔。一方面,該方向孔可用作電針治療時的導線連接孔,另一方面,該方向孔能與塞柄突出的部位互相鎖住,以免塞針在芯針內轉動。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芯針和塞針均採用銀合金材料製成。銀合金材料具有優良的導熱性能,故能保證在採用熱療針法時,能將加熱體產生的熱量儘量多地傳導到芯針針頭上,保證熱療的效果;管針採用醫用級彈簧鋼製成。彈簧鋼在承受重載荷時不會引起塑性變形,有高的疲勞強度,在載荷反覆作用下具有長的使用壽命,並有足夠的韌性和塑性,可以有效防止在進針時管針斷裂,提高醫療操作的安全性。另外,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各種類型通針的使用方法如下:( I )常規針法[0028]第一步,標記,在確定病變部位、重要的神經和血管及肌肉後,確定進針點,並用記號筆標記;第二步,消毒,常規皮膚消毒、鋪洞巾、戴手套;第三步,分離,左手拇指再次確定病變部位,並向兩旁擠壓分離重要的神經和血管及肌肉;第四步,進針,右手持針,刃口方向與重要的神經和血管走行一致,於進針點刺入皮膚,按規範解剖層次達到病變部位。根據不同疾病,採用不同型號的筋傷治療通針進行治療。(2)銳性分離針法可使用I型、II型、III型、IV型、V型、VI型和Vn型通針進行銳性分離針法;在利用常規方法進針後,根據通針的型號,分別進行銳性直切、推切、鉤切或劃割。如果需要局部麻醉,可從管針內拔出芯針,換VDI型通針的芯針插入該管針,即可注入局麻藥。(3)鈍性分離針法使用IX型通針可行鈍性分離針法。在使用I型通針按常規方法進針後,從管針內拔出芯針,換IX型通針的芯針插入該管針內,即可進行鈍性推開和擺動等鈍性分離針法。如果需要局部麻醉,可從管針內拔出芯針,換VDI型通針的芯針插入該管針內,即可注入局麻藥。(4)注射針法使用VDI型通針可行深部組織的探測及注射針法。用注射器將局麻藥於進藥點注射出一皮丘,使用珊型通針按常規方法進針後,針尖達到病變部位後把塞針從芯針內拔出,從芯針的注射孔內將藥液或氣體注射到病變部位,不要時,本操作可在X線導航下或超聲波導航下精確實施。(5)刺激針法
·[0036]使用珊型通針可進行針對各種疾病的穴位刺激。使用珊型通針按常規方法進針後,針尖達到腧穴部位後,按針灸學常規手法進行提插和捻轉等手法。留針結束後,需要時可從管針內拔出芯針,換其他型號的芯針插入該管針,繼續進行銳性分離針法或鈍性分離針法。(6)熱療針法使用不同型號筋傷治療通針可以單獨進行熱療針法,在以上五種針法之前,也可以複合進行熱療針法。使用不同型號筋傷治療通針按常規方法進針後,針尖達到病變部位後,將針柄末端的外加熱頭和內加熱孔與加熱體連接,加熱柄能夠把熱能傳導到針頭周圍的病變組織進行熱療。綜上所述,I型、II型、III型、IV型、V型、VI型和νπ型通針可用來進行銳性分離針法,IX型通針可用來進行鈍性分離針法。各種針法可單獨使用,也可以和其它針法配合使用。故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系列筋傷治療通針能進行銳性分離針法和鈍性分離針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簡化治療程序,方便了醫療操作。在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中,凡未作特別說明的,均可通過採用本技術領域中的常規技術來實現本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筋傷治療通針,該筋傷治療通針能進行銳性分離針法和鈍性分離針法,既能從根本上松解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粘連、瘢痕及攣縮等病理因素,又能避開手術風險和激素等化學藥物的許多副作用,提高了療效和安全係數,還大幅度降低了醫療費用,且能進一步簡化了治療程序、方便了醫療操作。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筋傷治療I型通針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圖1中E處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3的左視剖面圖;圖5為圖1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2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圖7為II型通針芯針針頭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III型通針芯針針頭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IV型通針芯針針頭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V型通針芯針針頭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VI型通針芯針針頭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VII型通針芯針針頭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VDI型通針芯 針針頭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IX型通針芯針針頭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設有外加熱頭的通針的結構示意圖;圖16為一種用於注射治療的通針的結構示意圖;圖17為設有塞針的VDI型通針的結構示意圖;圖18為圖17中F處的局部放大圖;圖19為圖17的A-A向剖視圖;圖20為橢圓柱體通針的截面示意圖;圖21為平橢圓柱體通針的截面示意圖;圖22為芯針針柄為竹節形柱體的通針的結構示意圖;圖23為芯針針柄為波浪狀柱體的通針的結構示意圖;圖24為圖23的左視圖;圖25為設有方向孔且芯針針柄為波浪狀柱體的通針的結構示意圖;現將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1為芯針,Ia為芯針針頭,Ib為芯針針梗,Ic為芯針針柄,Id為方向孔,Ie為刃口線,If為凸節,Ig為基體,Ih為定位軸,Ii為託臺,Ij為外加熱頭,Ik為加熱孔,11為注射孔,Im為波谷,In為波峰,1為軸線,2為管針,2a為管針針頭,2b為管針針梗,2c為導槽,2d為扣槽,2e為直線外廓線,3為塞針,3a為塞針針梗,3b為塞柄,3c為塞柄空腔,3d為定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0071]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筋傷治療通針包括芯針I和管針2 ;芯針I包括依次連成一體的芯針針頭la、芯針針梗Ib和芯針針柄lc,芯針針頭Ia設有針尖或/和刃口,且與芯針針梗Ib外緣形成光滑過渡;通針全長為10-25cm,其中,芯針針頭Ia長
0.5-2cm,芯針針梗Ib長3_20cm,芯針針梗Ib直徑為0.5_2mm。如圖5和圖6所示,I型通針的芯針針頭Ia為扁楔形,且芯針針頭Ia頂端帶刃,其刃口線Ie與芯針I的軸線垂直;如圖7所示,II型通針的芯針針頭Ia為斜楔形,其刃口線Ie與芯針針梗Ib —側邊緣線之間的夾角為銳角;如圖8所示,III型通針的芯針針頭Ia為楔形,其刃口向外凸出,且刃口線Ie為左右對稱的一段圓弧線;如圖9所示,IV型通針的芯針針頭Ia為楔形,其刃口向內凹入,刃口兩端的芯針針頭Ia頂端呈對稱尖針狀,且刃口線Ie為左右對稱的一段圓弧線;如圖10 所示,V型通針的芯針針頭Ia的刃口向內凹入,且刃口兩端的芯針針頭Ia頂端呈一長一短尖針狀;如圖11所示,VI型通針的芯針針頭Ia為匕首狀,且其針頭頂端由芯針針頭Ia兩側的刃口相交形成;如圖12所示,VII型通針的芯針針頭Ia呈倒鉤狀,倒鉤內側帶弧形刃口,且刃口頂端呈鉤針狀;如圖13所示,VDI型通針的芯針針頭Ia頂端呈尖利麥芒狀;如圖14所示,IX型通針的芯針針頭Ia頂端呈圓鈍彈頭狀。芯針針柄Ic為柱體針柄,本實施例採用圓柱體形狀針柄Ic,在其底部還設有方向孔Id。如圖1和圖2所示,芯針針柄Ic為扁柱體狀,其截面為橢矩形,或者如圖22所示,芯針針柄Ic可以為竹節形柱體,該竹節形柱體以圓柱體基體Ig為基礎,設有具有環繞基體Ig外圓周的凸脊的凸節lf,該芯針針柄Ic主體各部位截面形狀為圓形,凸節If沿芯針針柄Ic的軸向間隔排列,故芯針針柄Ic的母線似波浪線。芯針針柄Ic長度與人手掌寬度相近,在本實施例中,共設有5節凸節If,方便針療操作時手指分別吻合貼緊地握持芯針針柄Ic各段基體Ig部位,或捏緊芯針針柄lc,並可抵推凸節If的凸脊,避免發生打滑,以便進針、出針及各種操作時準確穩當地給力,使得針療用針能夠得心應手,恰到好處。管針2為管狀結構體,採用醫用級彈簧鋼製作,包括連為一體的管針針頭2a和管針針梗2b,且管針針頭2a與管針針梗2b外緣形成光滑過渡,並設有軸向貫通的正圓形管孔,管針針頭2a長0.5-2cm,管針針梗2b長2_20cm,且管針針梗2b外徑為l_3mm。芯針I套入管針2的管孔中,它們構成軸、孔公稱尺寸相同的間隙配合,芯針針頭Ia伸出管針針頭2a末端,且芯針針柄Ic伸出管針針梗2b末端。如圖1、圖3和圖4所示,芯針針柄Ic上設有短柱體定位軸lh,管針針梗2b尾端設有導槽2c和扣槽2d,導槽2c的長度方向與管針針梗2b的軸向方向相同,扣槽2d的長度方向與管針針梗2b的軸向方向垂直,導槽2c —端與扣槽2d連通,另一端在芯針針梗2b端部形成開口。當將芯針I插入管針2中,芯針I的定位軸Ih也從導槽2c的開口中插入至導槽2c與扣槽2d的連通處,然後單獨轉動芯針I或管針2就能將定位軸Ih扣入到扣槽2d中,既能將芯針I與管針2軸向鎖定,也能將芯針I與管針2周向鎖定;當需要將芯針I取出時,只需轉動芯針I或管針2,將定位軸Ih轉動到導槽2c與扣槽2d連通之處,再繼續轉動,將定位軸Ih從導槽2c中取出,這樣就能將芯針I從管針2中取出。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是一種可以用於熱療針法的通針,如圖15所示,所述芯針針柄Ic為加熱柄,芯針I採用銀合金材料製成;芯針針柄Ic設有外加熱頭Ij和加熱孔lk。通過加熱體連接加熱柄加熱,能夠把熱傳導到芯針針頭la。加熱體可採用點燃的艾球,或內熱式電烙鐵、外熱式電烙鐵,以及其他形式的加熱體。芯針針柄Ic外加熱頭Ij的前端設有託臺li,以便能夠對加熱體作託抵。實施例3: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似,如圖16、圖17及圖19、圖20所示,不同之處在於:芯針針柄Ic為針栓,其芯針I設有從針栓到芯針針梗Ib及芯針針頭Ia軸向貫通的注射孔11,注射孔11在芯針針頭Ia上的開口或開孔,在芯針針頭Ia側部距芯針針頭Ia頂端
0.2 Icm處。針栓連接到注射器乳頭,通過注射器能夠將藥物從注射孔11注射入人體內;為防止進針時身體組織倒流入射孔11,本實施例還進一步設有塞針3。塞針3的塞針針梗3a與塞柄3b固定為一體,塞針針梗3a穿入芯針I的注射孔11中,塞柄3b通過定位孔抵頂針栓端部,將塞針3與芯針I軸向單向鎖定(塞針3能夠從芯針I的注射孔11中抽出,不能再將塞針3推進),塞柄3b通過定位孔罩蓋在針栓外周,塞柄內腔3c與針栓外廓的截面為形狀吻合的近似四邊形,能夠將塞針3與芯針I周向鎖定。與芯針I鎖定的塞針3,塞針3的針尖與注射孔11在芯針針頭Ia開口處的外緣平齊,且它們的外緣之間平滑過渡;或者,在塞柄3b上設有定位塊3d,使之與定位孔相卡合,用於將塞針3與芯針I周向進一步定位鎖定。實施例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為橢圓柱體或平橢圓柱體通針,如圖20、圖21所示,即採用醫用級彈簧鋼製作的管針2,管針針梗2b的截面外廓和內廓為橢圓或平橢圓(扁圓或長圓)形,外廓和內廓平橢圓形分別具有直線外廓線2e和直線內廓線,及與其配套的橢圓柱體或平橢圓柱體的芯針1,芯針針梗Ib的截面為橢圓或平橢圓形。將芯針I穿套入管針2管孔中,它們構成軸、孔形狀及公稱尺寸相同的間隙配合。芯針針梗Ib的橢圓或平橢圓截面的長為2.2 3.6mm,寬為1.1 1.8mm,管針針梗2b的壁厚為0.4 0.6_。橢圓柱體或平橢圓柱體芯針1,芯針針頭Ia更適宜製作成各種扁而寬或楔形的形狀。本實施例除了採用前述各實施例的各種形式的芯針針柄lc,還採用橢圓柱體或平橢圓柱(扁圓柱或長圓柱)體芯針針柄lc。實施例5: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似,如圖24、圖25所示,不同之處在於,芯針針柄Ic為波浪狀柱體,或為波浪狀圓柱體,或為波浪狀橢圓柱體,或為波浪狀扁圓柱體,波浪狀芯針針柄Ic 一側的的波峰In恰是其對側的波谷lm,芯針針柄Ic 一側及其對側均至少呈現兩處波谷Im ;芯針針柄Ic的波浪狀軸線1處於一個平面之內,且波浪狀軸線1所處的平面與針頭Ia的刃口線Ie所處的平面相平行或垂直。本實施例設有波浪狀的芯針針柄lc,適合針療操作時,手指能夠貼合波浪狀,並捏持芯針針柄lc,以便在進針、出針、撥針及各種操作時,準確穩當地給力,使得針療用針能夠得心應手,恰到好處;又由於針尖頂端外廓線le,與芯針針柄Ic的波浪狀軸線1所處的平面相平行,當芯針針頭Ia刺入人體時,仍能辨別芯針針頭Ia的方向角度。除此之外,如圖25所示,芯針針柄Ic尾端部位還設有方向孔ld,方向孔Id還可用作電針治療時的導線連接孔。並且,本實施例外觀新穎、美觀,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心理壓力,使肌體處於放鬆狀態,有助於緩解針療時患者的痛疼感覺。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 變換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包括芯針(I)和管針(2);所述芯針(I)包括依次連成一體的芯針針頭(la)、芯針針梗(Ib)和芯針針柄(Ic);所述芯針針頭(Ia)設有針尖或/和刃口,且與芯針針梗(Ib)邊緣形成光滑過渡; 所述管針(2)為管狀結構體,包括連為一體的管針針頭(2a)和管針針梗(2b),且管針針頭(2a)與管針針梗(2b)外緣形成光滑過渡; 所述芯針(I)套入管針(2)的管孔中,與管孔間隙配合;所述芯針針頭(Ia)伸出管針針頭(2a)末端,且芯針針柄(Ic)伸出管針針梗(2b)末端; 所述芯針針柄(Ic)上設有定位軸(lh),管針針梗(2b)尾端設有導槽(2c)和扣槽(2d),所述導槽(2c)的長度方向與管針針梗(2b)的軸向方向相同,扣槽(2d)的長度方向與管針針梗(2b)的軸向方向垂直,且導槽(2c)—端與扣槽(2d)連通,另一端在管針針梗(2b)端部形成開口 ;所述定位軸(Ih)置於扣槽(2d)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柄(Ic)末端設有外加熱頭(Ij),所述外加熱頭(Ij)內設有加熱孔(lk),且在外加熱頭(Ij)的前端設有託臺(Ii)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柄(Ic)為竹節形柱體,其在基體(Ig)的外周設有具有環繞所述基體(Ig)外周的凸脊的凸節(If);所述芯針針柄(Ic)主體各部位截面形狀為圓形,且凸節(If)處截面圓的直徑大於基體(Ig)部位截面圓的直徑;所述凸節(If)沿芯針針柄(Ic)的軸向間隔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柄(Ic)為波浪狀柱體,其一側的波峰(In)恰是對側的波谷(Im);所述芯針針柄(Ic)兩側均設有至少兩處波谷(Im);所述芯針針柄(Ic)的軸線(1)所處的平面與芯針針頭(Ia)的刃口線(Ie)所處的平面平行或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頭(Ia)為扁楔形,芯針針頭(Ia)頂端帶刃,且其刃口線(Ie)與芯針(I)的軸線垂直。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頭(Ia)為斜楔形,芯針針頭(Ia)頂端帶刃,且其刃口線(Ie)與芯針針梗(Ib) 一側邊緣線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7.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頭(Ia)為楔形,芯針針頭(Ia)頂端帶刃,其刃口向外凸出,且刃口線(Ie)為左右對稱的一段圓弧線。
8.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頭(Ia)為楔形,芯針針頭(Ia)頂端帶刃,其刃口向內凹入,刃口兩端的芯針針頭(Ia)頂端呈對稱尖針狀,且刃口線(Ie)為左右對稱的一段圓弧線。
9.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頭(Ia)的刃口向內凹入,且刃口左右兩端呈一長一短尖針狀。
10.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頭(Ia)為匕首狀,且芯針針頭(Ia)兩側的刃口在其頂端相交。
11.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頭(Ia)呈倒鉤狀,所述倒鉤內側帶弧形刃口,且刃口頂端呈鉤針狀。
12.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頭(Ia)頂端呈圓鈍彈頭狀。
13.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I)的芯針針頭(Ia)頂端呈尖利麥芒狀。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由塞針針梗(3a)和塞柄(3b)構成的塞針(3),且塞針針梗(3a)與塞柄(3b)連為一體;所述塞針針梗(3a)置於芯針(I)的注射孔(11)內,且塞針(3 )的針尖不超過芯針針頭(Ia)的頂端;所述塞柄(3b )內設有塞柄空腔(3c),且在塞柄空腔(3c)內壁上設有定位孔;所述芯針針柄(Ic)末端設有與定位孔卡合的定位塊(3d),且芯針針柄(Ic)置於塞柄空腔(3c)內。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筋傷治療通針,其特徵在於,所述芯針針柄(Ic)尾端設有方向孔( Id)。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筋傷治療通針,包括芯針和管針;芯針套入管針的管孔中;芯針針頭伸出管針針頭末端,且芯針針柄伸出管針針梗末端;芯針針柄上設有定位軸,管針針梗尾端設有導槽和扣槽,導槽一端與扣槽連通,另一端在端部形成開口;定位軸置於扣槽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筋傷治療通針,它能進行銳性分離針法和鈍性分離針法,從根本上松解了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粘連、瘢痕及攣縮等病理因素,且避開了手術風險和激素等化學藥物的許多副作用,提高了療效和安全係數,還大幅度降低了醫療費用,且還能進一步簡化治療程序、方便了醫療操作。
文檔編號A61H39/08GK203122546SQ20132006422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周建斌, 劉萬裡, 施金土, 張明, 劉東太, 王旭, 林雲濤, 顏延鳳, 劉欣, 朱敏, 李鑫, 楊增敏, 張紹剛 申請人: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