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地板基層及其建造方法
2023-07-09 02:44:11 4
專利名稱:混凝土地板基層及其建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大型建築物,如木結構建築物的地板基層及其建造方法,特別涉及到一種混凝土地板基層及其建造方法。
近年來,地板供暖方法為人們所採用,將熱水管線分布在地板表面之下,從該地板表面加熱一個建築物。在這種情況下,將混凝土澆注在整個地面之上形成一個混凝土地板基層,並將每個加熱元件,如熱水管和電加熱器安裝到該地板基層之上或之內。
按照常規,混凝土地板基層由下述方法形成。首先,挖出該大建築物的外圍和主體部分。然後澆注基礎底座的混凝土,待該混凝土凝固後,在其表面上豎起一個臨時框架,將混凝土澆入該框架形成地基牆。移去該臨時框架後進行回填,將該基礎壁所圍部分堆土並夯實,此後澆注混凝土形成一個表面。
然而,用這種建築方法,填土和夯實工序非常麻煩,並有增加建造成本的超勢。特別是當對一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進行改造並鋪設一個混凝土地板基層時,所用的填土要通過該房子運入,這樣就弄髒了室內。為防止弄髒所作的準備布置工作非常麻煩,成為一個主要問題。
此外,雖然建築本身的負荷由基礎底座所支撐,而置於地板之上的重物的負荷則直接傳遞到混凝土地板基層上。因此,人們耽心在填土鬆軟的部分或類似的其他部分出現凹陷。作為補救措施,將混凝土地板基層與地基牆相聯,這樣地板的重量就被基礎底座所支撐。然而,採用這種結構,熱量通過地基牆從混凝土地板基層漏出並散失到室外,這造成了隔離性能弱削的問題。當使用地板供暖時這個問題尤其嚴重。
因此,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凝土地板基層,它去除了上述常見的缺陷,具有很好的強度,並且由於易於提供一種隔離結構而適用於一種地板供暖式的地板。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上述混凝土地板基層的混凝土地的地板建造方法。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由包括下列構造一種混凝土地板基層而完成(a)地下混凝土基礎底座支撐著位於其上的地基牆,該地基牆支撐著位於其上的一個建築物,(b)多個互相分開布置在由該地基牆所包圍的部分中的管狀體;和(c)一個與這些管狀體的外部表面澆注成一體的混凝土地板基層部分。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通過建造一個混凝土地板基層的方法獲得的,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所挖出的一個建築物的外圍和主體部分澆注混凝土,形成支撐該建築物負荷的基礎底座,在該基礎底座上形成地基牆,設置多個管狀體,將這些管狀體布置在被該地基牆所圍住的區域內,以平行布置在該區域的全部表面上為好,並且使各管狀體與相鄰的管狀體略微分開,圍繞這些管狀體的外表面澆注混凝土形成一個混凝土地板基層。
通過結合下面附圖對優先的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將更加明顯。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表示根據本發明的混凝土地板基層的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圖3表示根據本發明的混凝土地板基層的局部剖視圖。
現在參考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解釋。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如圖中所示,根據本發明的混凝土地板基層包括(a)地下混凝土基礎底座位11支撐著位於其上的地基牆13,該地基牆13支撐一個位於其上的建築物,(b)多個管狀體21在該地基牆13所包圍的區域裡彼此隔開布置;和(c)一個與這些管狀體21的外部表面澆注為一體的混凝土地板基層部分25。
在根據本發明的混凝土地板基層的建造中,首先挖出一個建築物的外圍和主要部分,然後澆注混凝土形成多個基礎底座11。在該底座11上豎起多個臨時框架(圖中省略),然後將混凝土澆入這些框架中形成多個地基牆13,為了起加強的作用,在其中預先放置多個加強鋼筋15。在地基牆內的混凝土凝固後撤去該臨時框架,並將土回填入圍繞該地基牆挖出的部分。下一步,設置多個園柱形管狀體21。這些管狀體21在被該地基牆所包圍的區域的整個表面上平行布置,使各管狀體21與相鄰的管狀體21略微隔開。如果需要,這些管狀體可以重疊布置,在其間留有間隙。這時要提供多個小墊塊(圖中略去),將這些小墊塊各自放在超過地平面GL的位置,以提高管狀體21,使其略高出地平面GL一段距離,從而使所澆注的混凝土能夠滲入到管狀21的下部。若使用常規方法,應對這部分填土,而使用本發明的方法這一步則沒有必要。
下一步,提供一隔離部分23,使其緊靠在地基牆15的內部,並圍繞管狀體21澆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地板基層25。在此步驟以後即可在該地板基層25之上形成所希望的任何形式的地板。圖1示出了採用地板供暖的情況。鋪放一隔離部分31,然後將用於地板供暖的多個熱水管33分布在該隔離部分31之上,並在這些管33上鋪敷蓄熱材料部分35,上面覆蓋地板表層部分37,如墊子或類似物。為了方便起見,圖中略去地板託梁和類似部分用一根管子可以很容易地將混凝土注入到地板下的空間,這樣就降低了建造成本。特別是在對一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進行改造,並形成混凝土地板基層的情況下,可以移去地板面板,將那些管狀體布置在該地板下的空間,並可通過一個管子將混凝土澆注在那些管狀體之上,使得這種作業非常簡單。此外,那些為使地板基層的建造只用很小量的混凝土而使用的管狀體21一個挨一個地布置,幾乎蓋住該地板下的空間的整個表面。使用大直徑管狀體減小了為保證強度所需空間布置的允許範圍。雖然管狀體21的直徑由下面地板需充填的空間決定,而實際上它的直徑接近於20-50釐米範圍內。管狀體不一定是園柱形的。例如一個方形橫截面的也可適用。
使用管狀體21使地板基層只用少量混凝土即可形成,並在該混凝土凝固前完好地保持其形狀。這些管狀體不需要具有結構元件的強度。因此,考慮到成本可以使用紙管。
如圖2所示,通過該混凝土地板基層25的頂部和底部,或一邊或另一邊埋入金屬編織的網片或類似物27,可提高該混凝土的聯結強度。因此提高了總強度,從而能夠減少那部分混凝土的厚度。
如圖3所示,分段觀察該混凝土地板基層25,可以看出它具有一個I形結構。整個地板基層25可以看作一個提供了高強度的連續的I形結構。而且由於不需要在地板基層25下填土,地平面是平齊的。結果,混凝土地板基層25本身非常緊實,不必耽心發生凹陷。因此,按照本發明方法建造的地板不僅能適用於普通住宅和庫房,也適用於支承重載荷的工廠、體育館或類似建築物的地板。由於不需耽心凹陷,則不必將混凝土地板基層25與地基牆13固定。因此,如圖1所示,可沿地基牆13整個高度鋪設隔離部分23,這樣該地板就完全與室外隔離了。因此,熱量不會通過混凝土地板基層25和地基牆13擴散出,還可防止潮氣從外部進入。所以,用本發明的方法建造的地板用於地板供暖是非常理想的。在本發明的方法,管狀體平行布置在一個建築物的地基牆所包圍的區域中,將混凝土圍繞這些管狀的外部表面澆注,提供了優越的施工性能,基中不必應用如填土、夯實和類似的複雜施工,並且使用很少混凝土即可形成一緊實的、牢固的混凝土地板基層。由於不需要管狀體的強度,既使是紙管也可適用,所以管子的使用不增加成本。
此外,克服了象凹陷那種與常規方法有關的問題,使一種隔熱建築成為可能,並得到了一種優越的隔離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地板基層,其特徵在於,包括(a)地下混凝土基礎底座支撐著位於其上的地基牆,該地基牆支撐一個位於其上的建築物,(b)在所述地基牆所包圍的區域內彼此分開排列的多個管狀體;和(c)一個與那些管狀體的外部表面澆注成一體的混凝土地板基層部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板基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狀體在所述地基牆所包圍的所述區域內平行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板基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狀體平行設置在被所述地基牆包圍的所述區域的整個表面上。
4.一種建造一個混凝土地板基層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在挖出的一個建築物的外圍和主體部分上澆注混凝土,形成支撐該建築物負荷的基礎底座;(2)在所述基礎底座上形成地基牆;(3)在被所述的地基牆包圍的區域內提供多個管狀體,並定位成使各個管狀體與相鄰的管狀體略為分開;和(4)圍繞所述管狀體的外部表面澆注混凝土,形成一個混凝土地板基層。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築一個混凝土地板基層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狀體平行排列在整個被所述地基牆所包圍的所述區域的表面上。
全文摘要
一種混凝土地板基層包括(a)地下混凝土基礎底座支撐著位於其上的地基牆,該地基牆支撐著位於其上的一個建築物,(b)多個在該地基牆包圍的區域內彼此分開平行設置的管狀體;和(c)一個與這些管狀體外部表面澆注為一體的混凝土地板基層部分。
文檔編號E04B5/43GK1049888SQ9010352
公開日1991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1990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1989年5月16日
發明者田中吉政 申請人:田中家庭建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