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錐螺旋式旋流選礦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16:37:06 1
專利名稱:多錐螺旋式旋流選礦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礦山選金設備,是將巖金選礦廠丟棄含金量約1g/t的尾礦,經分選獲得原尾礦含金量9倍的精礦,是一項回收巖金尾礦的新技術。
目前,我國大部分巖金選礦廠黃金的回收率,已達95%以上。但在尾礦中仍有含金的礦物存在,或有微粒金賦存於脈石中。由於這些尾礦的含金品位很低,如重複應用現有的工藝流程加工,雖然有可能提高其品位,但成本太高;用現有的搖床、淘金機和旋流器去分選,但回收率和處理量指標都不理想。因此,大量的含金尾礦資源不能回收利用,只好作為廢物拋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錐螺旋式旋流器」,在靜壓力、離心力、水動力等多種力場作用下,將巖金尾礦中的含金礦粒與輕礦粒分開;經過選別又與比重小的重礦分離,使重礦粒富集,得到精礦。而現在的重選設備採用力場簡單,因此針對性不強,不能滿足巖金尾礦回收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上下錐體二部分來實現的。
一、上錐體部分1.調整靜壓力的大小,並用上錐體與穩流體的圓柱構成增壓穩流腔,與穩流體的下錐體構成減壓穩流腔,用增、減穩流腔來控制輕重礦粒的初步分開;2.調整中心尾礦管在錐體內的深度來控制輕重礦的排礦比例。
二、下錐體部分1.用導流錐使重礦快速集中;2.底錐利用多頭阿基米德螺旋盤來實現重礦分層,將比重大的重礦顆粒沉入下層,流向精礦口排出;3.調整精礦口的孔徑,還可控制選礦的回收率。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針對自然金包裹在巖石礦物內,又與不同的粒度的輕重礦粒混合在一起,如讓含金礦物與其它輕重礦分離是比較複雜的,只有以離心力、靜壓力、水力、重力等多種力場的作用,在不同環節充分發揮其作用,逐步由分開到分離,完成選礦作用。
在附圖
中,旋流器進口(1)、上錐(2)、穩流體(3)、圓筒部分(4)、導流錐(5)、阿基米德螺旋盤(6)、精礦口(7)、中心尾礦管(8)、排礦口(9)。
I放大圖為阿基米德螺旋盤溝槽斷面。
本實用新型在結構上分上下錐體二部分,礦漿由上錐體射入,在腔內完成輕重礦粒的初步分開,並將輕礦由中心尾礦管排出;下半錐內完成重礦粒的分選與集中,由底部中心精礦口排出,得到含金精礦。工作原理如下。
礦漿在進口1處沿切向射入錐形增壓穩流腔2、3,由於腔體上部斷面減小,進入的礦漿受阻,相比之下,流速增加,礦漿中重礦顆粒因慣性大保持高速;輕礦顆粒則明顯受阻而減速,因此礦漿在腔內有一定的差異增壓作用。進入圓筒4,礦漿在內筒經D與增壓穩流腔外徑d之間做順時針方向旋轉,在重力與離心力的綜合作用下,重礦顆粒呈現由內層向外層移動,輕礦顆粒受內部壓力和減壓穩流腔下部變為漸縮錐體,使斷面加大,又受中心尾礦管8水流的引導,使輕礦在中心尾礦管8處集中,最後排出,完成輕重礦粒初步分開。
重礦粒和部分輕礦大粒沉入下半錐體,礦漿流的旋轉力逐漸減弱。在導流錐5內,錐面上有多個均勻分布的導流凸條。當重礦旋入導流錐後,在凸條受阻,迅速流入多頭阿基米德螺旋盤6,重礦物已不受旋轉水流的控制,重礦顆粒受筒內的壓力,在阿基米德螺旋盤上作由外向內沿溝槽移動,同時重礦顆粒還按比重分層,即比重較大的重礦顆粒沉入下層,最後匯集在盤的中心,由精礦口7排出。比重小的輕礦被擠出,浮在上層,進入尾礦水流經中心尾礦管8由出口9排出。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能是通過以下調整的1.給礦靜壓力——調整礦漿槽與礦漿進口1的相距高度H;2.控制輕重礦的排礦比例——調整中心尾礦管在錐體內的深度;3.提高回收率——調整精礦口的孔徑。
技術特徵給礦粒度0~6毫米礦漿濃度5-20%處 理 量2米3/時以上靜 壓 力0.014-0.022兆帕斯卡(1.4-2.2米水柱)回 收 率85%以上富 集 比>10倍本實用新型無轉動零部件,無動力傳動,礦漿在礦漿槽由水泵供水混合而成。
權利要求1.一種多錐螺旋式流選礦器,是由上錐體部分與穩流體(3)組裝而成,其特徵是由上錐(2)與穩流體(3)的圓柱構成增壓穩流腔,下端圓筒部分(4)與穩流體(3)的下錐構成減壓穩流腔。下錐體部分的導流錐(5)內表面有分布均勻的多個傾斜導流凸條,底錐面為多頭阿基米德螺旋盤,螺旋槽的寬度為B,槽高為h,精礦口設在底錐的中心處。
2.根據權利1所述的多錐螺旋式旋流選礦器,其特徵是下錐體的導流錐和多頭阿基米德螺旋盤為橡膠製品,用粘膠粘接在殼體內面上。
3.根據權利1所述的多錐螺旋式旋流選礦器,其特徵是上、下錐體由螺栓連接緊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礦山選金設備,可將巖金選礦廠丟棄含量約1g/t的尾礦,以較低的靜壓力使礦漿射入上部錐體,在增壓穩流腔和圓筒部分受重力及離心力的雙重作用,使輕重礦物顆粒初步分開。重礦進入下錐體後,先在導流錐受阻集中,此時,重礦已不受旋轉水流的控制,下沉到多頭阿基米德螺旋盤上移動,並在溝槽內按比重分層,比重大的礦物顆粒流向底錐中心精礦口排出;輕礦顆粒浮向上面與輕礦水流一起由中心尾礦管排出。富集的重礦含金品位是原尾礦的9倍。
文檔編號B04C5/00GK2356751SQ9820056
公開日2000年1月5日 申請日期1998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1998年1月19日
發明者孫之雲 申請人:孫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