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好孩子讀後感作文400字
2023-07-14 20:18:18 2
篇一:《我要做好孩子》讀後感 王媛媛
最近,我看了一本好書,它叫《我要做好孩子》。它是由作者黃蓓佳寫的。這本書的主人公叫「金鈴」。她身高1。55,體重50公斤,是一個活潑可愛的重量級六年級學生。她的臉蛋肥肥的,從小到大被人揪過上千回,用她的話說,都快被揪出老繭來了。雖然她成績永遠考不到100分,但她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自信地走進了考場,成了一個好孩子。
她和誰和誰都能「自來熟」,所以她有好多朋友。她還收留了一個小妹妹,叫「倖幸」,可見她很有同情心。別人扔掉的蠶寶寶她也撿回來;老師生病了,只有她送康乃馨給老師……她是一個好孩子吧!
我最喜歡的是《老師病了》這篇文章。那次金鈴的老師病了,全班同學都開心極了,想著不用上課了。只有金鈴去醫院看望老師,還送了一束康乃馨給老師,還知道病人不能生氣,把壞話說成好話。還寫了篇作文,讓老師眼角溼潤了,不禁讚嘆道:「 你是一個外表平凡而靈魂偉大的人!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平凡女孩想要變成好孩子的故事。雖然她成績不好,但她機敏、善良,是一個正直的女孩子。我要向金鈴學習,不管成績好壞,大家都要向她學習,做一個機敏、善良,正直,同情心的好孩子!
篇二:《我要做好孩子》讀後感 趙璐彤
我要怎樣子才能做一個好孩子呢?寒假裡周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好書《我要做好孩子》,作者是黃蓓佳阿姨。我很敬佩金玲,覺得她很善良。
看完這本書後,金玲是一個機智、善良、正直的女孩子。我特別喜歡她。她雖然成績不是特別優秀,但她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們喜愛的好孩子,她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和家長老師做了許多」 抗爭「 。最終她和同學們一起信心十足的走進了考場……
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老師病了》,那時金鈴的老師生病了,一些調皮的孩子快活的不得了,而只有金鈴一人買康乃馨送老師。當老師問班級的事時,金鈴很懂事,知道病人不能生氣,就把壞事說成了好事,充分的用上了她的語言能力和想像力。她還寫了篇作文,讓老師眼角溼潤了,不禁讚嘆道:」 你是一個外表平凡而靈魂偉大的人!「 讓金玲不好意思地笑了。
」 跑吧,孩子,衝刺吧!『' 這一句簡單的話,卻深深的感動著我。金鈴的媽媽的真正相信了金鈴,相信金鈴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的,金鈴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別人的信任。
我下定決心,我也要做一個好孩子,不讓父母操心的好孩子,努力追求上進的好孩子。
篇三:《我要做好孩子》讀後感 皇甫月
這兩個星期內,我讀完了《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黃蓓佳阿姨,她筆下的主人——金玲,原型就是他的女兒。金玲是一個12歲的六年級女生,她身材胖胖的,但從不為此自卑,他的學習成績是中等偏上,性格活潑開朗,富有同情心,她最大的特點就是跟誰都能自來熟,小吃攤、雜貨店的老闆都是他的好朋友,就連小吃店裡的小花貓都是她的好朋友。金玲在學校裡打抱不平,喜歡做弱小同學的「守護神」。這本書中有一個最令我感動的故事,修自行車的老爺爺突然去世了,金玲把老爺爺的孫女倖幸領回了家,當做親妹妹照顧,沒過幾天,倖幸回了外婆家,倖幸走了以後,金玲還專門攢了錢買了娃娃送給倖幸。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像金玲一樣做個好孩子,一個不用父母老師操心的好孩子,一個努力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孩子。我要向金玲學習,做一個樂觀開朗的好孩子,我以前總是自卑,總覺得自己不行,當我看到金玲是一個那麼活潑開朗,從不自卑的女孩,我就暗暗發誓,要改掉這些壞習慣,做一個好孩子!
讀了《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篇四:《我要做個好孩子》讀後感
黃倍佳阿姨的一本書讓我記憶猶新,——《我要做個好孩子》。
主人公金玲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女孩,胖嘟嘟的,和我們班的王語比較像。金玲有一個缺點和我非常相似,那就是丟三落四。記得有一次,我去劍橋補習班
學新概念,到了教室才發現沒有拿筆,就看了一下表,才九點三十五分,就和同學白文娟說了一聲:「我回家拿個筆,如果我遲到了,就和老師說一聲,謝了。」說過以後 ,就跑下樓,去騎自行車,回到家裡,拿起筆看了一下表,九點五十了,得抓緊時間了,媽媽看見了,就說:「像你這個速度,你肯定要遲到了 ,還是我送你吧。」媽媽說過以後,我就緊跟著媽媽下樓去推車,到了十字路口,我拿出媽媽的手機,一看就九點五十五了,就催媽媽快點,媽媽也加快了速度,路上狂奔,可還是遲到了,等我到教室的時候,老師已經開始講課了,我回到了座位上,老師也沒說什麼,可能白文娟已經和老師講明情況了,等到下課的時候我跑到白文娟的座位上,問她:「你和老師說過了?」白文娟光顧著看書了,可能沒有在意我,所以就沒理我,我就自覺的走開了。
金玲的性格活潑,和我們班的謝柯鍚、張涵、荊思琪······很像。而且金玲的寫作水平很高,如果她來到我們班,一定會和嶽樂天、陳玉瑋、張倩、何嘉儀······一比高下。
金玲的熱心腸更值得我們學習,把倖幸帶回家當自己的親妹妹一樣對待,我們何嘗又能這樣有愛心呢?
篇五:《我要做好孩子》讀後感 譚有為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名叫《我要做好孩子》的書。這本書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寫的。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六年級的小女生「金鈴」考重點中學所經歷的一些事情。金鈴是一個活潑、開朗、正直、善良、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學習成績一般,她很喜歡作文,但她的數學有一點差,考取重點中學是沒有太大希望的。但她沒有放棄,在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幫助下發憤努力,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好孩子,考上重點中學。雖然這本書最後沒有寫金鈴有沒有考上重點中學,但我相信她一定能考上。這期間金玲在學校和家裡,發生了很多的事情。例如:用自己僅有的一元二角錢買了一支康乃馨送給病中的邢老師;為挨餓的蠶寶寶翻牆越欄、東奔西跑地找桑葉;自作主張地把一個沒家的小女孩領回家;補習功課時因為「扔墊子」事件被冤枉,委曲和討回公道等,這些事情都讓我能感受到金鈴重感情、有愛心、機靈、誠實、是非分明的優良品質。
通過讀這本書,我覺得金鈴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她頑強學習的精神讓我很敬佩,我以後在學習上也要刻苦努力,不能遇到困難就放棄;在受到委屈被冤枉或遇到不公正對待的時候,我也要象金鈴一樣沉穩機智,冷靜地解決問題;在對待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時要虛心接受,改正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熱情、有愛心和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篇六:《我要做好孩子》讀後感 吳晨瑀
暑假裡,我看了一本書,叫《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然後媽媽給我買的,我一拿到這本書,心裡很高興:這個暑假我又有一個好朋友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黃蓓佳,主要講了一個叫金鈴的小女孩的成長故事。有發生在學校裡的,也有發生在家裡的。比如發生在學校裡的意外事件,金鈴爸爸大魚的故事,一次狼狽的模擬考試,金鈴養蠶的故事……這些故事表的很好笑,有的讓人難過,有的讓人快樂……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爸爸的大魚》。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金鈴在家裡做作業,聽見有門鈴聲。她去開門,站在門口驚呆了:門口躺著一條大魚,比金鈴還長。這時,一個陌生的聲音從大魚的身後傳來:「請問這是金老師家嗎?」金鈴媽媽說:「是。」然後走出來兩個小夥子,他們把大魚抬進浴缸裡,然後說:「這魚是過年給金老師吃的。」還說是從鄉下的水庫打的。倆人走後,媽媽和金鈴開始殺魚,可魚太硬了,根本割不動。最後還是請奶奶幫忙,拿了把斧頭砍成魚塊塞進冰箱。之後,金鈴家經常有燒魚的味道,都把她吃怕了。
以後,我也要做一個好孩子,要像金鈴一樣獲很多獎。
篇七:我要做好孩子讀後感
讀了《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我心中十分感動。
主人公金鈴是個六年級的學生,即將參加升學考試,在考試前三個月的緊張複習中,發生了許多令人難以想像的故事。
我最喜歡金鈴領倖幸小妹妹回家和金鈴為了蠶寶寶而找到孫奶奶家的事。倖幸是一個可憐的小女孩,父母離婚,都不要倖幸,倖幸只能靠她爺爺。但後來她爺爺因病去世,只留下倖幸一個人孤苦伶仃。幸好金鈴收養了她。
蠶寶寶事件講述了金鈴撿到了蠶寶寶,因沒有桑葉而四處尋找,意外碰到了孫老師,在交談中,孫老師發現金鈴是個乖巧聰明的小姑娘,但數學成績不理想,於是孫老師提出幫金鈴補課,但是不能被別人發現,金鈴答應了。在孫老師的幫助下,金鈴的成績蒸蒸日上,但最後被母親發現而終止。
通過這一件件生活瑣事,我體會到金鈴是一個善良、有愛心和上進心的女孩,這些都是做一個好孩子的優良品質。我們要向金鈴學習,學習她那種樂於助人,在學習中明確自己目標的精神,爭做一個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