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錦綸短纖維生產線上的曳引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04:56:11

本實用新型涉及纖維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錦綸短纖維生產線上的曳引機。
背景技術:
在錦綸短纖維生產過程中,錦綸短纖維在捲曲烘乾定型後需要拉直展平,曳引機的錦綸短纖維進行拉直展平後,需要進行最後的切斷打包。但是普通的曳引機只是通過上下壓輥對經過的纖維束進行壓平作業,並不能根據纖維束的鬆緊度進行調節,使纖維束始終保持在一定張緊狀態,使得錦綸短纖維會產生褶皺,嚴重影響產品的品質,由於需要的錦綸短纖維的厚度不同,需要對兩個壓輥之間的縫隙進行調節,以滿足生產的需要,同時傳統的曳引機無法對錦綸短纖維的毛邊進行初步的切割,這提高了後續工作的工作量,降低了生產效率。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錦綸短纖維生產線上的曳引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錦綸短纖維生產線上的曳引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錦綸短纖維生產線上的曳引機,包括兩端為開口的箱體,所述箱體的一側固定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遠離驅動電機的一端貫穿箱體並與箱體的內側壁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上套接有兩個卷線輪,所述第一轉軸的下方設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上固定套接有張緊輥,所述第二轉軸的兩端均轉動連接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與箱體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所述卷線輪和第一固定塊之間設有鋼絲,所述鋼絲的兩端分別與卷線輪和第一固定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轉軸的一側設有下壓輥,所述下壓輥的兩端通過第三轉軸與箱體的內側壁轉動連接,所述下壓輥的上方設有上壓輥,所述上壓輥的兩端均設有第四轉軸,所述箱體上設有與第四轉軸對應的開口,所述第四轉軸遠離上壓輥的一端貫穿開口並轉動連接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與箱體的外側壁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遠離箱體的一側設有齒條,所述箱體對稱設有安裝罩,所述安裝罩內設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固定套接有與齒條對應的齒輪,所述螺杆的一端貫穿安裝罩並連接有調節柄,所述螺杆與安裝罩螺紋連接。
優選地,所述上壓輥的外側設有抵押環,所述下壓輥的外側設有與抵押環對應的環形凹槽,所述抵押環的兩端等距設有收納槽,所述收納槽的底部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底部通過對稱設置的兩個彈簧連接有兩個控制杆,兩個所述控制杆之間通過固定軸轉動連接有從動板,所述固定軸上套接有扭力彈簧,所述扭力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控制杆和從動板固定連接,所述從動板遠離固定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切割刀片,所述控制杆遠離彈簧一端的上下兩側均為斜面。
優選地,所述安裝罩的外側壁上固定有與調節柄對應的限位塊。
本實用新型中,由於驅動電機的驅動作用,使得第一轉軸帶動兩個卷線輪轉動,進而使得鋼絲纏繞或脫離卷線輪,從而使得第一固定塊的豎直位置反正變化,由於第一固定塊與箱體的內側壁滑動連接,可以防止第一固定塊在移動工作中產生水平位置的變化,同時兩個第一固定塊之間轉動連接的第二轉軸,方便張緊輥對錦綸短纖維產生張緊作用,從而方便錦綸短纖維的拉直壓平,防止產生褶皺,通過轉動調節柄,可以方便使得螺杆上的齒輪轉動,由於齒輪和齒條的嚙合連接,從而使得第二固定塊發生豎直位置的改變,進而方便控制上壓輥的位置,繼而上壓輥和下壓輥之間的縫隙大小改變,從而方便控制對錦綸短纖維的壓平效果,當縫隙過小時,容易產生褶皺;縫隙過大時,拉直壓平的效果不佳,同時抵押環與環形凹槽不斷接觸,從而控制杆與環形凹槽的側壁不斷接觸,由於彈簧的彈力作用,使得控制杆的位置改變,由於從動板與控制杆通過固定軸轉動連接,控制杆位置的變化,使得從動板不斷的收縮進安裝槽,從而使得切割刀片不斷對錦綸短纖維進行切割,同時由於扭力彈簧的彈力,方便從動板的回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方便控制錦綸短纖維的張緊程度,從而方便拉直壓平,同時可以控制上壓輥和下壓輥之間的縫隙大小,從而可以防止縫隙過小產生褶皺或縫隙過大拉直壓平效果不佳,能夠在拉直壓平的過程中對毛邊進行切割,減輕了後續工作的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錦綸短纖維生產線上的曳引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錦綸短纖維生產線上的曳引機中卷線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錦綸短纖維生產線上的曳引機中上壓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驅動電機、3第一轉軸、4卷線輪、5第二轉軸、6第一固定塊、7鋼絲、8下壓輥、9第三轉軸、10上壓輥、11第四轉軸、12第二固定塊、13齒條、14安裝罩、15螺杆、16齒輪、17抵押環、18彈簧、19控制杆、20固定軸、21從動板、22切割刀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4,一種錦綸短纖維生產線上的曳引機,包括兩端為開口的箱體1,箱體1的一側固定有驅動電機2,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一轉軸3,第一轉軸3遠離驅動電機2的一端貫穿箱體1並與箱體1的內側壁轉動連接,第一轉軸3上套接有兩個卷線輪4,第一轉軸3的下方設有第二轉軸5,第二轉軸5上固定套接有張緊輥,第二轉軸5的兩端均轉動連接有第一固定塊6,第一固定塊6與箱體1的內側壁滑動連接,防止第一固定塊6水平晃動,影響張緊輥對錦綸短纖維的張緊作用,卷線輪4和第一固定塊6之間設有鋼絲7,鋼絲7的兩端分別與卷線輪4和第一固定塊6固定連接;
第二轉軸5的一側設有下壓輥8,下壓輥8的兩端通過第三轉軸9與箱體1的內側壁轉動連接,下壓輥8的上方設有上壓輥10,上壓輥10的兩端均設有第四轉軸11,箱體1上設有與第四轉軸11對應的開口,方便第四轉軸11的上下移動,第四轉軸11遠離上壓輥10的一端貫穿開口並轉動連接有第二固定塊12,第二固定塊12與箱體1的外側壁滑動連接,第二固定塊12遠離箱體1的一側設有齒條13,箱體1對稱設有安裝罩14,安裝罩14內設有螺杆15,螺杆15上固定套接有與齒條13對應的齒輪16,螺杆15的一端貫穿安裝罩14並連接有調節柄,螺杆15與安裝罩14螺紋連接,方便限制螺杆15的位置,同時可以減少晃動,安裝罩14的外側壁上固定有與調節柄對應的限位塊,方便固定調節柄的位置,進而固定上壓輥10的位置;
上壓輥10的外側設有抵押環17,下壓輥8的外側設有與抵押環17對應的環形凹槽,抵押環17的兩端等距設有收納槽,收納槽的底部設有安裝槽,安裝槽的底部通過對稱設置的兩個彈簧18連接有兩個控制杆19,兩個控制杆19之間通過固定軸20轉動連接有從動板21,由於彈簧的收縮,使得從動板21與安裝槽的側壁牴觸,使得從動板21轉動,固定軸20上套接有扭力彈簧,扭力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控制杆19和從動板21固定連接,方便從動板21的自動回彈,從動板21遠離固定軸2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切割刀片22,方便對毛邊進行切割,控制杆19遠離彈簧18一端的上下兩側均為斜面,方便控制杆19與環形凹槽的側壁接觸。
本實用新型中,由於驅動電機2的驅動作用,使得第一轉軸3帶動兩個卷線輪4轉動,進而使得鋼絲7纏繞或脫離卷線輪4,從而使得第一固定塊6的豎直位置反正變化,由於第一固定塊6與箱體1的內側壁滑動連接,可以防止第一固定塊6在移動工作中產生水平位置的變化,同時兩個第一固定塊6之間轉動連接的第二轉軸5,方便張緊輥對錦綸短纖維產生張緊作用,從而方便錦綸短纖維的拉直壓平,防止產生褶皺,通過轉動調節柄,可以方便使得螺杆15上的齒輪16轉動,由於齒輪16和齒條13的嚙合連接,從而使得第二固定塊12發生豎直位置的改變,進而方便控制上壓輥10的位置,繼而上壓輥10和下壓輥8之間的縫隙大小改變,從而方便控制對錦綸短纖維的壓平效果,當縫隙過小時,容易產生褶皺;縫隙過大時,拉直壓平的效果不佳,同時抵押環17與環形凹槽不斷接觸,從而控制杆19與環形凹槽的側壁不斷接觸,由於彈簧18的彈力作用,使得控制杆19的位置改變,由於從動板21與控制杆19通過固定軸20轉動連接,控制杆19位置的變化,使得從動板21不斷的收縮進安裝槽,從而使得切割刀片22不斷對錦綸短纖維進行切割,同時由於扭力彈簧的彈力,方便從動板21的回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