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通風窗的製作方法
2023-07-29 04:18:01
專利名稱:汽車通風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大中型客車的內飾件,尤其是關於客車通風窗。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客車上的通風窗大多數採用推拉式的, 一推就把通風窗打開, 一拉就把通風窗關上,這種通風窗用起來還是方便的,但是存在的問題比較多
1、 通風窗存在漏水現象幾乎全部採用的是後部直流排氣的方式,使用這種排氣方式,客車在高速行使中,由於氣流的影響很容易出現雨水從天窗後部的排氣口處倒流進入天窗內,造成天窗漏水,並嚴重影響汽車的質量和使用;
2、 天窗材料的選用不當通風窗的頂蓋部分主要使用的材料是冷扎鋼板,由於這種材料是熱的良導體這一特性,導致當客車內外溫差很大時,在通風窗內部將出現大量的冷凝水,這將大大降低通風窗的使用壽命;
3、 通風窗噪音大通風窗存在噪音大的問題,噪音〉68分貝(dB)。
造成這種現象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換氣扇風機本身產生的噪音;二是
通風窗內部排風系統設計的不合理產生的噪音;
4、 換氣量不足通風窗漏水會導致生產廠家減小排氣口面積;噪音大會導致降低換氣扇風機轉速;換氣扇風機轉速降低會導致風壓的減小。以上三種原因是導致換氣量不足的主要原因。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汽車通風 窗,是頂部採用離心換氣扇,擋雨罩採用二次曲線防漏水,以增強換 氣量和防漏水。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汽車通風窗,包 括頂蓋、主框部件、副框、導風圈、換氣扇內蓋和裝飾罩,推拉裝置 和開啟裝置分別固定於頂蓋的前後端,換氣扇固定於導風圈的中部, 副框、內蓋和裝飾罩置於頂蓋內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蓋兩側固 定有擋雨罩,主框部件設在副框和擋雨罩之間,導風圈一端與內蓋相 連,另一端與擋雨罩相連,並通過內蓋固定於頂蓋的中部,形成完整 的汽車用通風窗。
上述的擋雨罩的底部有擋水筋,形成第一層防水層,擋雨罩上的 弧形曲線形成第二層防水層。
上述的換氣扇為離心式風輪。
上述的導風圈的形狀為渦輪式。
上述的導風圈材料為PBT工程材料。
上述的主框部件豎直方向有一直邊,直邊上安裝有異形橡膠密封 圈,起密封防漏水作用。
上述的頂蓋和主框部件連接用不鏽鐵螺絲。
上述的頂蓋的材料為AES工程塑料。
本實用新型結構,由於換氣扇採用離心式風輪,頂蓋上增設一個 渦輪式的導風圈,增大換氣量,在出風口設計上,改後部直流排風為曲線排風,不但增加了天窗的排風面積,而且避免了在客車行駛中氣 流的回流對天窗造成從出氣口進水的影響,防水結構採用的是曲線防 漏水結構,雨水經過第一層防水結構阻擋後,還要經過第二層防水結 構的阻擋,水流滲透力幾乎為零,導風罩材料選擇的具有吸音性能的 PBT工程塑料,大大降低了通風窗的噪音。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後視圖。
圖3是圖1的A—A剖面圖。 圖4是本擋雨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內蓋;2裝飾罩;3副框;4頂蓋;5擋雨罩;6擋水筋; 7弧形曲線;8導風圈;9主框部件;IO橡膠密封圈;ll開啟裝置; 12換氣扇;13推拉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知,是本實施例的汽車通風窗的主視圖,包括內蓋1、副
框3和裝飾罩2、頂蓋4。
由圖2知,本實施例的後視圖,主框部件9設在副框3和擋雨罩 5之間,電機固定於導風圈8的中部,副框3,內蓋1和裝飾罩2置 於頂蓋4的內圈。
由圖3知,是本實施例的擋雨罩5結構示意圖,推拉裝置13和 開啟裝置11分別固定於頂蓋4的前後端,擋雨罩5固定於頂蓋4內 部,在副框3—端設有一主框部件9,並固定在頂蓋4上,主框部件9的豎直方向有一直邊,直邊上安裝有異形橡膠密封圈10,起密封防 漏水作用,所述的導風圈8—端與內蓋1相連,另一端與擋雨罩5相 連,並通過內蓋l固定於頂蓋4的中部,形成完整的汽車用通風窗。
由圖4知,是擋雨罩的結構示意圖,擋雨罩5固定於頂蓋4內部, 擋雨罩5的底部擋水筋6形成第一層防水層,擋雨罩5弧形曲線7形 成第二層防水層。
換氣扇10固定於採用注塑成型工藝生成的導風圈6的中部,採 用注塑成型工藝生成的導風圈6 —端與內蓋1相連,另一端與擋雨罩 5相連,並通過內蓋l固定於頂蓋4的中部,其形狀為渦輪式,供氣 流回流。副框3、內蓋1和裝飾罩2置於頂蓋4中部,推拉裝置11 和開啟裝置9分別固定於頂蓋4的兩端,將由採用注塑成型工藝生成 的擋雨罩5固定於頂蓋4的一端,擋雨罩的底部的擋水筋6形成第一 層防水層,擋雨罩弧形曲線7形成第二層防水層,進入頂蓋4的雨水 被擋雨罩5的曲線部分抵擋落入到擋雨罩5的底部擋水筋6,這樣形 成又一層防水結構。採用液壓成型的長方形主框部件9豎直方向有一 直邊,直邊上安裝有異形橡膠密封圈10,異形橡膠密封圈10實際上 是直線形橡膠密封條,因直邊是長方框狀的,安裝後就成了圈,主框 部件9組裝完成。用銅螺絲將頂蓋4和主框部件9連接於一體,通風 窗組裝完成。這種通風窗具有強制通風、自然通風、逃生的功能。優 點就是採用了不同的換風結構和防雨結構,有強換氣和密封嚴的特 點。
通風窗材料的重新選擇頂蓋材料選用易成型的、耐衝撞、高強度的AES工程塑料製造;在導風圈材料的選擇上,選擇的是具有吸 音性能的PBT工程材料,通過這種材料的選用大大降低了天窗的噪
音
設計換氣通道和出風口結構,增大換氣量通過換氣扇離心式葉 輪的旋轉產生的氣流通過渦輪式換氣通道的增壓,在電機運轉下形成 強大的風壓,風壓把汙濁的空氣從車內吸入,再由專門的設計擋雨風 道進入出氣口排除。在出風口設計上,改後側直接排風為後側曲線排 風,不但增加了通風窗的排風面積,而且避免了在客車行駛中氣流的 回流對通風窗造成從出氣口進水的影響,換氣結構和出風口位置的設 計符合流體力學,可以有效地增加天窗的換氣量。
本實用新型的通風窗的防水結構採用的是雙層交叉的設計。雨 水經過第一層防水結構阻擋後,還要經過第二層防水結構的阻擋,水 流滲透力幾乎為零。雨水通過它擋在主框上,雨水沿著主框的斜面流 向車體,從而使雨水避免進入車內。
權利要求id="icf0001" top= "28" left = "26"/>、一種汽車通風窗,包括頂蓋(4)、主框部件(9)、副框(3)、導風圈(8)、換氣扇(12)、內蓋(1)和裝飾罩(2),推拉裝置(13)和開啟裝置(11)分別固定於頂蓋(4)的前後端,換氣扇(12)固定於導風圈(8)的中部,副框(3)、內蓋(1)和裝飾罩(2)置於頂蓋(4)內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蓋(4)兩側固定有擋雨罩(5),主框部件(9)設在副框(3)和擋雨罩(5)之間,導風圈(8)一端與內蓋(1)相連,另一端與擋雨罩(5)相連,並通過內蓋(1)固定於頂蓋(4)的中部,形成完整的汽車用通風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通風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擋雨罩(5)的底部有擋水筋(5-1),形成第一層防水層,擋雨罩(5)上的弧形曲線(5-2)形成第二層防水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通風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換氣扇(12)為離心式風輪。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通風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風圈(8)的形狀為渦輪式。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通風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風圈(8)材料為PBT工程材料。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通風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框部件(9)豎直方向有一直邊,直邊上安裝有異形橡膠密封圈(10)。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通風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蓋(4)和主框部件(9)連接用不鏽鐵螺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通風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蓋(4)的材料為AES工程塑料。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通風窗,包括頂蓋(4)、主框部件(9)、副框(3)、導風圈(8)、換氣扇(12)、內蓋(1)和裝飾罩(2),推拉裝置(13)和開啟裝置(11)分別固定於頂蓋(4)的前後端,換氣扇(12)固定於導風圈(8)的中部,副框(3)、內蓋(1)和裝飾罩(2)置於頂蓋(4)內圈,所述的頂蓋(4)兩側固定有擋雨罩(5),主框部件(9)設在副框(3)和擋雨罩(5)之間,導風圈(8)一端與內蓋(1)相連,另一端與擋雨罩(5)相連,並通過內蓋(1)固定於頂蓋(4)的中部,形成完整的汽車用通風窗。本實用新型結構具有強制通風、自然通風、逃生的功能,具有強換氣和密封嚴的特點。
文檔編號B60J7/08GK201317251SQ20082021740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張文學 申請人:江蘇文光車輛附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