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比心舞歌名是什麼,歌詞歌手歌曲簡介
2023-04-09 20:42:01 2
抖音神曲都是什麼套路?
「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321,愛就像藍天白雲,晴空萬裡,突然暴風雨……」
「你說你喜歡森女系,而我多了一個G……」
就算你不玩抖音,這些魔音穿耳的BGM神曲想必你也一定聽過。這些歌不僅霸榜了抖音的各大熱門視頻,在抖音日活超1.5億、月活超3億的驚人的用戶滲透下,更入侵了所有網絡視頻領域,有BGM的地方就有抖音神曲,甚至連線下商場、實體店都未能倖免。
而在抖音的留言評論中,甚至還有一個留言的大門派:「這段音樂從未讓我失望」派,足見音樂對於抖音的重要性。
讓音樂先聲好奇的是,短視頻APP上的BGM,究竟是如何成了全民洗腦盛宴的?
1. 內容套路:病毒性的旋律與歌詞
讓我們先從歌曲本身看起,抖音上走紅的歌,種類繁雜,從情歌到搖滾再到新聞同期聲片段,似乎都有可能走紅。然而從旋律來看,必須具有病毒性,其無外乎兩種套路:一是「順耳」。
所謂「順耳」,在專業音樂領域常常被稱為「口水歌」,旋律簡單易上口,很多歌你甚至聽個兩遍就能唱出來了,而當滿大街的人都哼,那麼這歌距離走紅也就不遠了。甚至有人專門對抖音神曲的旋律進行了研究,只要按著「C-G-Am-Em-F-Em-Dm-G」的套路來寫歌,你會發現第二首《紙短情長》的誕生完全不是難事,甚至能夠批量化生產。
二是「魔性」。魔性主要是指不斷重複洗腦,在你即將聽煩的時刻戛然而止,當你滿腦子都迴響著「海草海草」的時候,怕已是中了抖音的毒。從專業學術角度來說,這種現象便是「耳朵蟲」,也就是「不自主的音樂想像」,讓你腦海中不斷迴旋這些旋律,反反覆覆,想不記住都不行。
當然,魔性還有可能是打破套路,達到洗腦效果。比如,原本唱得好好的《隔壁泰山》,突然插入一段扯著嗓子的「嗷嗷」嚎叫,強行創造記憶點,頗有追趕當年神曲《What does the fox say》的勢頭。這樣在十幾秒之內充滿戲劇性轉折的音樂,拍攝視頻的發揮空間很大,也難怪會受到抖音用戶的青睞。
而抖音神曲的歌詞則個性更鮮明。首先是場景化,為了在短短十幾秒內使抖音短視頻的特性得到更好發揮,歌曲常常截取三五句話的部分,歌詞非常場景化,運用大量動詞,以配合視頻拍攝的動作。比如讓比心貓走紅的《123我愛你》,「輕輕貼近你的耳朵,莎朗嘿喲」,讓貓照著歌詞一筆一畫地擺動作,簡單幾秒的「手勢舞」就獲粉無數,這其中背景音樂不無功勞。
其次,歌詞得通俗土味且押韻。土不要緊,重要的是越直白的表白越好;歌詞不科學不要緊,重要的是朗朗上口一聽不忘;內涵不清楚不要緊,重要的是一定要押韻。
如何炮製一首抖音神曲?洗腦旋律+復讀+畫面感+土味+押韻,此乃套路一。
2. 傳播套路:迎合用戶特性
據公開資料顯示,抖音的用戶以24歲以下女性為主,而且多以消遣為目的使用抖音,這就使得抖音上輕鬆、搞笑、描述年輕人戀愛情緒的歌佔據了多數,能夠傳播廣泛、互動深度的都是能夠與用戶產生這樣輕度共鳴的歌,而含義需深刻闡釋或情緒投入較慢的歌則普遍效果不佳。
圖片來自企鵝智酷
據了解,77.8%的抖音用戶因為看到了其他人發的有趣的視頻而激發了創作欲。對於抖音的用戶,很多時候拍攝、上傳視頻的衝動來自於「模仿」,這就使得某個視頻走紅之後,也有多人跟風拍攝,促進了背景音樂的進一步傳播。而迎合用戶心理的音樂,則能使得傳播效果成指數級增長。
因此,常見的抖音神曲是兩種,一種是適合展示「手勢舞」的甜系快節奏情歌,在抓耳音樂一遍遍的洗腦下,看著眾多抖友一個個創意十足的視頻,難免會心癢手癢。還有一種則是適合展現翻唱才藝的慢歌,成了抖友拼顏值拼唱功拼演技的舞臺,短短十幾秒的視頻,深情款款、眼波動人,一個比一個拍得更像苦情歌MV。
在抖音歌曲的傳播上,不得不提的還有小姐姐、小哥哥們的助力。自從網紅經濟興起,大波膚白貌美的美女和帥氣可愛的小鮮肉就成了網絡流量的代名詞,抖音上也不例外。在抖音幾大紅人中,只要發布新的視頻,就會引來大量點讚和轉發,動則叫嚷「我好像被甜出糖尿病了」,而背景歌曲隨之爆紅必然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同樣助力的還有萌寵們,貓次元經濟愈演愈烈,吸貓黨從微博、公眾號也轉移到了抖音之上抖音比心舞歌名是什麼,一個萌貓視頻甚至能帶來幾十萬的點讚,也為抖音神曲的傳播貢獻了重要的一塊力量。
如何捧紅一首抖音神曲?甜系快歌+才藝比拼+網紅帶動+萌寵經濟,此乃套路二。
3. 套路之外:抖音神曲的宣推效應
從套路中來,到套路中去,抖音神曲不僅為抖音平臺本身視頻的走紅推波助瀾,也為不少原本不溫不火甚至鮮有人知的歌曲做了嫁衣。
比如,郭採潔和楊坤的那首《答案》,已是距今4年之久的2014春晚上的歌了,本身並沒有什麼熱度,楊坤即使一年唱了32場演唱會,大家也不知道「321愛就像藍天白雲」就是他唱的。但在抖音上被小鮮肉方宇傑翻唱後,迅速飆升至榜單第一,甚至霸佔榜單數月,甚至能把免費的歌唱成了收費。再比如《心願便利貼》,更是距今10年之久抖音比心舞歌名是什麼,也是翻唱比原唱聽的人多得多。「等不到的雙子座流星雨」不僅「灑滿了天際」,更是爆紅了全網。
王欣宇
可以說,抖音的宣推能量已超傳統的音樂節目,勢頭兇猛,而這股力量甚至延伸到了海外。曾有人po出日本秋葉原一家免稅店的視頻,視頻裡熙熙攘攘,而背景音樂卻是「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這首《學貓叫》甚至因地制宜地開發出了日語版和韓文版,傳唱度甚廣。
當然,神曲走紅海外自然也與抖音的海外戰略有關。抖音海外版 Tik Tok主打東南亞和日韓市場,成績醒目,還曾登上日本 App Store 免費榜的第一名。而在海外版中,除了熟悉的手勢舞、C 哩 C 哩,還有熟悉的《佛系少女》、《老公要抱抱》、《離人愁》這些中文背景音樂,這些在國內已經相當火爆的視頻被作為成熟的視頻案例引出海外,外國人同樣玩得不亦樂乎,可以看成是成功的文化海外輸出案例。
而就近年抖音對音樂領域的動作來看,它對音樂的運作野心似乎還不止於此。不久前,抖音已先後與多家唱片及詞曲版權公司達成合作,包括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環球詞曲、太合音樂、華納盛世、大石版權等公司,抖音獲得其全曲庫音樂使用權。
另一方面,抖音也在積極扶持原創音樂。據統計,挖掘和扶持原創、獨立音樂人的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已經產生超過8萬首原創作品,吸引1.4萬名音樂人參加,而在抖音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版圖越來越廣闊的音樂計劃中,這些原創音樂也將藉由抖音通過新的途徑被包裝推廣。
雖然抖音一直在為自身平臺的音樂努力運作,但我們也不得不說,這種短平快快速爆火的歌曲走紅模式,也對歌曲創作及市場帶來了不良影響,甚至引起了「抖音正在毀掉音樂」的討論。
一本萬利的套路給走紅創造了捷徑,讓跟風的洗腦神曲越來越多,旋律似曾相識,歌詞不明所以,內涵淺顯粗俗,方方面面都受到了詬病,甚至助長了抄襲現象的出現。而市場也在對大眾一輪又一輪的大規模洗腦中,對所謂神曲產生了免疫力甚至反感,評論也從最初的「這是什麼神奇的歌」,到一聽抖音的歌就捂著耳朵躲著走。
總體來說,在抖音運營都已成了公司品牌戰略一部分的今天,各路品牌和各家廠商都瞄準了抖音作為新式營銷的手段。而音樂與抖音具有天然的緊密聯繫,利用抖音的良性套路為音樂營銷做套路,不失為一條新思路。
如何在保持現有營銷力的前提下,推進音樂品質的提升,讓套路與品質進行良性互動,產生更加長遠的價值,延長抖音神曲的生命力,這也是抖音在音樂布局之路上想要走得更遠所必須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