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

2023-04-01 19:59:52 1

2010年12月28日,位於隨州開發區淅河鎮蔣寨村葉家山的村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批青銅器。2011年1月上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員到現場調查,對兩座殘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初步確定:這是一處新發現的西周家族墓地,是江漢地區乃至長江流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西周古墓之一。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是自曾侯乙墓發掘後,又一和曾國或曾侯相關的考古發現,對研究西周早期的曾國歷史具有重大意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

位於

隨州開發區淅河鎮蔣寨村

時代

西周

墓葬

65座

目錄

1古墓簡介

2最新發現

3學術價值

4歷史意義

5重大發現

摺疊編輯本段古墓簡介

摺疊墓地介紹

隨州葉家山墓地是西周早期曾國的一處高等級貴族墓地,該墓地位於隨州市經濟開發區淅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河鎮蔣家村,隨州曾侯乙墓與之相隔20餘公裡,2011年1月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墓地的第一階段發掘工作,發現墓葬65座,車馬坑1個。出土陶、銅、瓷、玉石、漆木等各類質地器物739件,據湖北省考古所研究員黃鳳春介紹,在多座墓葬的青銅器上見有"曾侯"和"曾侯諫"的銘文,葉家山墓比已知曾侯乙墓要早500餘年,墓葬墓主應是曾侯乙的祖輩。

葉家山墓地位於隨州經濟開發區淅河鎮蔣寨村八組,南距西花園及廟臺子(新石器至商周時代)遺址約1.5公裡。從考古勘探和發掘了解,其整個墓地長150米、寬100米,面積達15000平方米。其中,大型墓葬(長4、寬3米)有10座,中型墓葬(長3、寬2.5米)5座,小型墓葬50座。其隨葬品全都是放在棺槨外的熟土二層臺上。部分大型墓葬的坑邊發現有下棺用的圓形或方形"碑"的遺蹟。本次發掘的墓葬最深的達到9.7米,其"深埋"特點為西周葬俗所特有。

摺疊發掘過程

葉家山墓地位於隨州淅河鎮蔣寨村八組,南距西花園及廟臺子(新石器至商周時代)遺址不足千米。

2010年12月底,當地村民在平整土地時挖出15件青銅器後,迅速報告警方和文物部門,申請保護。

墓地發掘

墓地發掘

2011年1月1日至1月17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2座殘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確定該地為一處新發現的西周家族墓地。

2011年2月18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得到國家文物局批覆後,成立了"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隊",全面發掘葉家山墓地,並使用三維掃描技術,記錄和復原古地貌及埋藏過程。

考古隊對出土的銅器、漆木器、竹器,應用了原位加固和整體揭取技術,對出土的器物上的附著物、腐蝕物以及土壤等,進行了現場採樣和化學分析。

本次發掘帶著系列學術課題。如,漢東西周封國與文化,曾(隨)楚、鄂、厲等的關係問題、青銅器的產地,西周原始瓷的來源問題等。

隨州葉家山墓地共發現清理墓葬65座和1座馬坑,發掘面積達3700平方米。

摺疊編輯本段最新發現

葉家山西周曾侯墓葬群中最大規模的M111號墓的二層臺上的文物,全部對媒體開放。除了與其他大墓中共有的青銅鼎、青銅簋、鬲、斛、爵,獨有的西周時期的編鐘外,最吸引人的要數分布四周的上百件冷兵器,金戈、銅盾、箭鏃、車馬等十分齊全,令在場的記者和參觀嘉賓大開眼界。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介紹說,在葉家山很多古墓發掘中,都能看到數量不等的古代冷兵器,比如M126號墓中的少量兵器,但從這些兵器的數量、種類表面看,有的墓主人很可能是兵器愛好者,不一定是領兵沙場的軍事將領。而作為曾國不同時期最高統帥的3座曾侯墓,他們3人極有可能也是軍事統領,他們不僅統領三軍,而且還有可能御駕親徵、血拼沙場。2011年發掘的M65號墓中,不僅有矛和戈,還出土了青銅面具和鉞,而M28、M111號墓中,如此多的兵器,足以佐證3個曾侯都是軍事統領。

摺疊編輯本段學術價值

首先,葉家山墓地是近30餘年來湖北省首次發現的高等級貴族墓地,規格和規模在江漢地區乃至長江流域都是首屈一指。所見墓葬保存之好,出土文物之豐,時代特徵之明確都為迄今湖北考古發現之僅有;

其次,本次科學發掘所獲的大量西周陶器、銅器和原始瓷器等,不僅保存完好,而且組合

發掘現場

發掘現場

和共存關係明確,是研究湖北漢水流域西周文化的重要標準性器物群,豐富了西周年代學研究的實物資料庫;

第三,對西周的曾國研究將是一個重大突破。自曾侯乙墓發現以來,有關曾國的來源和始封問題未成定論。本次發掘的65號墓是所見大墓之一,從銅器銘文與伴出的銅鉞、銅面具等重器可以推定墓主極有可能是曾侯諫,說明曾國早在西周早期就在漢東地區稱侯;

第四,大量成熟、品類齊全的原始瓷器屢現於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將有助於解開原始瓷器的產地問題;

第五,本次發現的青銅器大多有銘文,已知銘文總字量達400餘字,銘文內容除常見的一些西周早期的族氏文字和方國名外,也見有大量過去所未見之人名,對排定墓地世系及與其他方國的關係具有重大價值;

第六,為漢東方國的研究提供了最新材料。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器群的面世,說明西周早期,曾、鄂應是同時並存於隨州的兩個古國。從銅器出土範圍看,西周早期的曾國似應僅存於隨州的漂水流域,但隨著鄂被周的消滅,姬姓曾國迅速擴展至漢北及河南新野一帶,成為替代鄂國的漢東第一大國。

據專家介紹,葉家山墓地是江漢地區乃至長江流域,最為重要的一次西周考古發現。此次,是我國首次對一處完整的西周早期曾國墓地進行全面科學發掘,出土的文物數量多、保存好、價值高,尤其是青銅器銘文達400餘字,將為研究曾國歷史及相關學術問題,提供一批十分珍貴的新材料。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意義

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黃鳳春介紹,本次發掘出文物達700餘件套,以青銅器為主,年代為西周早期,同時出土了部分原始青瓷。更為重要的是,絕大多數青銅器上都有銘文,總字量達400字。多數青銅器上有銘文"曾侯"和"曾侯諫"銘文,這是自曾侯乙墓發掘後,又一和曾國或曾侯相關的考古發現,對研究西周早期的曾國歷史將是重大突破。

此次發掘有很多重大的發現,有很多具有轟動效應的文物,不少可填補國家、省文物空白,深感隨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當之無愧,這對隨州歷史文化的延續、傳承意義重大。

隨州葉家山墓葬群發掘取得階段性成果,初步判定為西周早期墓葬,距今約3100多年。8月20日,隨州市委書記王祥喜在發掘現場獲知這一結論後,提出要高起點規劃,把隨州周圍遺存納入進來,力爭國家大遺址保護。

湖北最早的青銅時代墓葬為黃陂盤龍城的商代二裡崗文化時期墓葬,屬於商代早期,比葉家山墓葬更早。但此次發掘的葉家山墓葬規模大,規格高,多屬於西周高級貴族墓,隨葬品非常豐富。

摺疊編輯本段重大發現

隨州葉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發掘工作逐漸進入尾聲,2013年7月18日中午,考古人員又有驚喜發現,一件青銅雙面神像首現於最大的111號墓中,這也是湖北省首次在西周墓葬中發現青銅雙面神像。

摺疊青銅雙面神像

由於神像的體積不大,記者站在距離棺底9.8米深的上方,一時無法看清。藉助攝影記者拍攝圖片,記者才目睹了神像的"真容":面部輪廓清晰,大眼睛。

武漢大學考古系教授,研究專長為商周考古、中國青銅器時代青銅器的張昌平18日也趕到葉家山考古發掘現場,仔細端詳鑑別了這件新發掘出的"寶貝"--青銅雙面神像。

張昌平告訴記者,這件青銅像有兩面,高約15釐米,整個體積相當於成年人頭的一半,上面沒有銘文。它既有人的面容,有眉毛,圓圓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也有像動物的一面,有角、獠牙,它鼻子上有紋飾,看上去像老虎的鼻子,凸起的角一邊看是月牙狀、另一邊看是螺旋狀。青銅像下方有4個孔,張昌平認為下面應該連接了一塊木頭,只是因為年代久遠,木頭腐蝕不見了,這些孔應該是和木頭連接時當作插孔用的。

18日,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李伯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形制上看,葉家山發掘的青銅人面像與早前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人面青銅面具",在面部特徵方面類似。但是三星堆人面像皆為單面,此次發現的雙面形制尚屬首次。從考古意義上說,這一發現更接近於1989年江西新幹大洋洲墓葬出土的商代"雙面神人青銅頭像",可能也為某種崇拜物,或者是保護神。

摺疊首次發現

由於保存不是很完整,111號墓室已經腐蝕得只剩下痕跡,棺室的四周是槨(音同"果")室,而這件青銅雙面神像則位於棺室東側,緊挨著墓主人,介於棺和槨之間。張昌平介紹,在陝西省寶雞市也曾出土類似神像,其雙面為動物形象,在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青銅時代遺址,也曾出土類似的青銅面具。但18日出土的這件青銅雙面神像擺放的位置極其特殊,顯示出墓主人對此物的重視程度,這也是湖北省西周墓葬中首次發現青銅雙面神像。

張昌平猜測,它放在墓中重要位置,不能說是鎮墓獸,但可能有相似的性質。

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總領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黃鳳春分析認為,這可能和當時的宗教、習俗有關,隨葬這樣貴重的物品,也顯示出墓主人身份的高貴。但為何這樣擺放,有何社會背景,則需要進一步研究。

摺疊文物運送

除了神像,棺底還發現了不少金箔和玉器。考古隊計劃在20日之前將它們悉數清理出來。

每逢降雨,考古隊都要用塑料布將墓坑蓋得嚴嚴實實,一來怕損毀文物,二來怕塌方。17日下午,葉家山就連續下了兩個半小時暴雨,考古隊工作人員全部上陣,在雨中用四臺水泵抽水,大雨過後還要將滲入墓坑的水用海綿吸乾淨。

葉家山西周墓葬群中最大的111號墓,18日發掘到了9.8米深,已經接近底部。墓的最下面是棺,棺外面有一層保護它的槨(音同"果")室,在接近槨室擺放隨葬器物的四周臺階,被考古界稱作"二層臺"。在二層臺上,200多件文物早已露頭,包括編鐘、鼎、簋、戈等青銅器,但一直沒有取出。18日趁著天氣晴好,考古人員用牛皮紙和海綿將每一件逐個包好,並登記編號。最後,在武警的押運下,安全轉移到了隨州城區。

摺疊出土編鐘

同樣是在曾侯墓中出現的編鐘,曾侯乙編鐘被譽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蹟",這套由65件青銅鐘組成的龐然大物,其音域跨5個半八度,12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111號墓中出土的編鐘,比曾侯乙編鐘早500多年,只有1個鎛鍾和4個甬鍾。

"我們認為這組編鐘可以發9個音,4個甬鍾每個能發出兩個音,鎛鍾可以發一個音。"黃鳳春說,從音階上來看,它們具備9個音,足以演奏優美動聽的樂曲。但不同的是,曾侯乙編鐘經過了調音,這套編鐘沒有,所以它的音階不一定精準。"曾侯乙那個年代對音階的控制已經相當成熟了。"

黃鳳春認為,這套編鐘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編鐘數量是目前西周早期墓葬中最多的。他說,編鐘是身份的象徵,早期是天子、諸侯才能享受,發展到後來也規定了什麼等級才能用多少編鐘,與其同一時期的陝西曾出土過一套編鐘,有3件。"目前來看,在西周早期,編鐘還是稀有之物。"

18日,編鐘已被發掘出來送到了隨州市區,黃鳳春說,下一步要對編鐘進行清洗、取樣、測音、鑄造研究、X射線拍攝等等一系列工作,"我們主要的研究在室內,室外主要進行發掘。"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