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及其製造方法
2023-06-06 01:35:01 2
專利名稱:一種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金領域,特別屬於超細晶粒結構鋼板及其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晶粒細化是提高鋼的強度的方法之一,與其他強化手段相比較,細化晶粒可以在提高鋼的強度的同時,提高鋼的韌性。鋼鐵材料領域普遍採用細晶強化作為改善材質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加強對鋼的細晶化控制、並使其達到超細晶化的技術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逐步生產出了系列超細晶鋼產品。
在鋼的加工過程中,晶粒細化包括對鋼的奧氏體組織進行控制,和對奧氏體—鐵素體轉變過程進行全面有效控制,以達到細化最終鐵素體或其他組織的目的。在生產過程中,就是充分利用了這一控制方法,使最終轉變產物—鐵素體或貝氏體達到超細化程度,從而生產出超細晶鋼。
目前,超細晶鋼板的主要製造方法是在較低溫度進行較大變形率的軋制,以形變誘導形變的原理獲得超細化的鐵素體晶粒。現有公開專利(或技術文獻)均是按照這一原理。
如公開號為CN1614067的專利—「厚規格超細晶粒熱軋鋼板及其製造方法」,涉及鋼種的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比)為C 0.13~0.18%,Si 0.12~0.30%,Mn 0.50~0.70%,P≤0.020%,S≤0.015%,其餘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其製造方法的要點為鋼坯加熱溫度1150~1200℃,中間坯厚度30~35mm,終軋溫度800~830℃,卷取溫度500~560℃。利用該專利提供的方法可生產6.5~8.0mm超細晶粒鋼板。
又如公開號為CN1537964的專利「一種低碳420MPa級複合強化超細晶粒帶鋼的製備方法」,涉及鋼種的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比)為C0.10~0.14%,Si 0.18~0.40%,Mn 0.85~1.10%,P≤0.010%,S≤0.010%,其餘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其製造方法的要點為鋼坯加熱溫度1190~1210℃,中間坯厚度38~50mm,終軋溫度770~790℃,軋制後冷卻速度20~30℃,卷取溫度430~470℃。利用該專利提供的方法可生產鐵素體晶粒為3~5μm、屈服強度為420~450MPa、抗拉強度530~550MPa的超細晶粒帶鋼。
上述兩項專利鋼的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其所涉及的產品,均為厚度不超過8.0mm的鋼板或鋼帶。
表1 (重量百分比,wt.%)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提供一種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及其製造方法,獲得一種具有超細化的鐵素體和貝氏體複合組織,焊接裂紋敏感性較低,屈服強度大於420MPa的高強高韌性鋼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包括如下重量百分配比的化學元素C0.06~0.09,Si0.30~0.60,Mn1.00~1.30,P≤0.015,S≤0.010,Ti0.01~0.02,其餘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CC在鋼中的作用是固溶強化,但是C對焊接性能不利。C越高焊接性能越差。本發明C上限為0.09%,而對照專利中C的含量分別為0.18%和0.14%。對於採用控制軋制和控制冷卻工藝生產、組織中包含有貝氏體的鋼來說,碳越低則韌性越好。正是因為如此,較低的碳含量可以生產更大厚度的高韌性鋼板。
SiSi在鋼中的作用主要是固溶強化,另外,較高的Si能夠提高鋼的淬透性,一般鋼中加入不超過0.60%的Si有利於鋼的強度和韌性。本發明比對照專利添加了較高的Si,由於加入較高的Si,起到更大的強化作用,可以相應降低碳的加入量,改善鋼的焊接性能。此外,相對於其他合金元素,Si是一種價格十分低廉的元素,因此,本發明添加了較高含量的Si,還可以降低製造成本。
Ti本發明加入0.01~0.02%的Ti,其目的是避免焊接熱影響區組織粗化,改善HAZ韌性。較少的合金元素含量使得本發明所得產品成本較低,同時具有優良的機械及焊接性能。
一種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冶煉鋼錠按照下述成分C0.06~0.09,Si0.30~0.60,Mn1.00~1.30,P≤0.015,S≤0.010,Ti0.01~0.02,其餘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在電爐或轉爐中冶煉,並澆鑄成連鑄坯或鋼錠。
2)加熱對連鑄坯或鋼錠加熱至970~1050℃,保溫;採用較低的鑄坯加熱溫度(970℃~1050℃)可以抑制奧氏體晶粒長大,細化軋制前的原始組織。
3)軋制鋼坯出爐後即在中、厚板軋機上進行軋制,軋後進入中間水冷裝置冷卻至780~820℃,在中間輥道上待溫至720~780℃開始第二階段軋制,終軋溫度為700~760℃;當粗軋結束時,採取中間水冷裝置快冷降溫,與空冷待溫方式相比,可以阻止奧氏體晶粒長大,進而細化最終相變組織,對鋼的強度與韌性起到有利作用。同時,強調精軋區軋制溫度並將終軋溫度控制在鋼的Ac3附近至Ar3以下50℃,是為了保證形變誘導鐵素體相變的效果,從而實現鐵素體晶粒超細化。在這個溫度範圍終軋,既為相變提供更高的能量累積,也不至於給軋機帶來過高的負荷,比較適合於厚板生產。
4)冷卻軋制結束後,鋼板快速冷卻至440~480℃,鋼板出水後空冷。由於鋼板在軋制過程中多個道次發生較大變形,鋼中積累了密度很高的位錯和應變能,導致應變誘導鐵素體相變現象,形成了超細晶粒鐵素體。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鑄坯或鋼錠的厚度≥成品鋼板厚度的10倍。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在鋼坯冷卻前,軋件厚度為成品鋼板厚度的3~5倍。將精軋厚度設計為板厚的3~5倍,可以加大在奧氏體未再結晶區的累積變形量,保證足夠的變形能,從而為鐵素體轉變提供更高的形核率。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第二階段軋制道次變形率為15~20%。強調道次變形率,可以保證形變誘導鐵素體相變的效果。
優選地,所述步驟4)中,軋後鋼板快速冷卻的速度為15~20℃/秒,可以加速冷卻裝置(ACC)中進行。採用較高的冷卻速度,可以為相變提供更高的過冷度,增加相變驅動力,獲得更高的形核率,進一步細化鐵素體晶粒;較高的冷卻速度和較低的停冷溫度,也為貝氏體轉變提供有利條件,從而得到更加細化的貝氏體組織。
優選地,所述步驟4)中,鋼板出水後空冷採用堆垛或在冷床冷卻。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鋼,在指定工藝下獲得以超細化的鐵素體和貝氏體複合組織,因此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良好的韌性,尤其是低溫韌性優良。
2.本發明鋼採用低碳Mn-Si-Ti系成分,焊接裂紋敏感性較低Pcm≤0.20%,焊前不需要預熱,因而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3.本發明鋼可以在厚鋼板產線上進行生產,屈服強度大於420MPa、抗拉強度大於530MPa、夏氏衝擊功Akv(—40℃)≥150J、板厚可達20mm,鐵素體晶粒尺寸3~5μm。
圖1為本發明鋼種實施例2的金相照片。
圖2為本發明鋼種實施例3的金相照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和對比例的化學成分重量百分配比見表2。
表2(單位質量百分比) 注Pcm—為焊接裂紋敏感性指數,Pcm≤0.20%為焊接無裂縫鋼。
本發明降低碳含量,提高了焊接性能,增加微合金元素Ti,配合適當的工藝,提高了屈服強度,並使超細晶鋼的板厚從對比例的8mm提高到20mm。
本發明實施例和對比例的生產工藝參數見表3,力學性能參見表4。表3和表4中的本發明1—6和對比例1—2分別對應表2中的本發明1—6和對比例1—2。
表3
表4 實施例力學性能
由表2、表3和表4中所列的實施例和對比例可以看出,本發明鋼的屈服強度大於420MPa、抗拉強度大於530MPa、夏氏衝擊功Akv(—40℃)≥150J、延伸率≥20%、板厚可達20mm,其與現有技術相比,在保證了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同時,焊接裂紋敏感性較低Pcm≤0.20%,且焊前不需要預熱,因而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權利要求
1.一種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重量百分配比的化學元素C0.06~0.09,Si0.30~0.60,Mn1.00~1.30,P≤0.015,S≤0.010,Ti0.01~0.02,其餘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2.一種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冶煉鋼錠按照下述重量百分配比冶煉C0.06~0.09,Si0.30~0.60,Mn1.00~1.30,P≤0.015,S≤0.010,Ti0.01~0.02,其餘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並澆鑄成連鑄坯或鋼錠;
2)加熱連鑄坯或鋼錠加熱至970~1050℃,保溫;
3)軋制鋼坯出爐後即軋制,軋後冷卻至780~820℃,在輥道上待溫至720~780℃開始第二階段軋制,終軋溫度為700~760℃;
4)冷卻軋後鋼板快速冷卻至440~480℃,鋼板出水後空冷。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中,鑄坯或鋼錠的厚度≥成品鋼板厚度的10倍。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在鋼坯冷卻前,軋件厚度為成品鋼板厚度的3~5倍。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第二階段軋制道次變形率為15~20%。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4)中,軋後鋼板快速冷卻的速度為15~20℃/秒。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4)中,鋼板出水後空冷採用堆垛或在冷床冷卻。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屈服強度420MPa級超細晶鋼板及其製造方法,其化學元素重量百分配比為C0.06~0.09,Si0.30~0.60,Mn1.00~1.30,P≤0.015,S≤0.010,Ti0.01~0.02,其餘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該超細晶鋼板製造方法的主要技術特徵為連鑄坯或鋼錠加熱至970~1050℃,鋼坯軋後冷卻至780~820℃,在輥道上待溫至720~780℃開始第二階段軋制,終軋溫度為700~760℃,軋後鋼板冷卻至440~480℃,鋼板出水後空冷。本發明鋼屈服強度大於420MPa、具有較高的強度、良好的韌性和焊接性。
文檔編號B21B37/00GK101397625SQ200710046298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4日
發明者姚連登, 趙小婷 申請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