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扭力膠芯中部空心軸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18:19:46 2

本發明是一種扭力膠芯中部空心軸,屬於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扭力膠芯即為雙後橋卡車推力杆上面的接頭。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cn201410078099.7的一種空心軸組件組合加工的方法,空心軸組件是由銅質的定位套、非金屬材質的空心軸和不鏽鋼材質的導液管依次同軸設置,該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加工空心軸;加工定位套;組合零件;加工組合零件;空心軸組件;加工空心軸組件。該方法可有效減小空心軸組合件加工過程中因重複裝夾帶來的精度誤差,提高該產品合格率。但是其不足之處在於扭力膠芯被水浸溼,不僅會造成內部零件生鏽,還會使空心軸中的潤滑液被水泡溼,導致扭力膠芯在運行時會造成卡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扭力膠芯中部空心軸,以解決扭力膠芯被水浸溼,不僅會造成內部零件生鏽,還會使空心軸中的潤滑液被水泡溼,導致扭力膠芯在運行時會造成卡頓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扭力膠芯中部空心軸,其結構包括手把、手把軸、搖臂、大齒輪、芯軸、主軸、防水圈、立柱、底板,所述立柱為長方體結構高度為3cm,立柱底部設有底板,所述手把內部中央設有手把軸,所述手把軸為圓柱體結構左右兩側為圓形直徑為0.5cm,所述手把軸左側與手把內部左側的距離為0.25cm,所述手把軸右側與手把內部右側的距離為0.25cm,所述搖臂為圓柱體結構右側設在手把軸左側,所述搖臂側面直徑與手把軸側面直徑相等為0.5cm,所述搖臂通過手把軸連接手把,所述大齒輪表面為圓形且直徑與立柱高度相等為3cm,所述大齒輪通過搖臂連接手把軸,所述芯軸為圓柱體結構直徑為0.5cm與手把軸直徑相等,所述搖臂通過大齒輪連接芯軸,所述防水圈為柔性圓形左側設在芯軸右側,所述主軸右側設在芯軸左側,所述立柱為長方體結構共有兩個之間相隔距離為1.5cm並相互平行,所述立柱通過芯軸連接主軸,所述立柱通過搖臂連接手把軸,所述底板頂部設在立柱底部。所述防水圈由連接內壁、橡膠圈、墊圈、鎖緊件、外圈、同軸層組成,所述連接內壁高度為0.5cm設在橡膠圈內部中央,所述橡膠圈的高度為0.7cm與連接內壁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橡膠圈與墊圈相互平行,所述墊圈設在橡膠圈表面中央,所述墊圈高度與連接內壁高度相等為0.5cm,所述墊圈通過同軸層連接橡膠圈,所述連接內壁通過橡膠圈連接墊圈,所述鎖緊件的高度度為0.6cm表面設有外圈,所述緊件通過外圈連接墊圈,所述同軸層與墊圈高度相等為0.5cm,所述同軸層通過鎖緊件連接橡膠圈。
進一步地,所述手把與手把軸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搖臂為圓柱體結構與大齒輪採用間隙配合方式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芯軸與主軸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內壁為圓形與芯軸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立柱焊接在底板頂部。
進一步地,所述同軸層設有絕緣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設有防水圈,通過連接內壁套在芯軸外部上,將橡膠圈固定在軸承的一個套圈上並與墊圈接觸形成窄密的迷宮間隙,防止潤滑油漏出,由鎖緊件把連接內壁與橡膠圈的位置進行加固,當水滴滲入至外圈上,通過同軸層外面的絕緣層進行保護,防止水滴進入內部致使軸心損毀而無法使用。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一種扭力膠芯中部空心軸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外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防水圈示意圖。
圖中:手把-1、手把軸-2、搖臂-3、大齒輪-4、芯軸-5、主軸-6、防水圈-7、連接內壁-701、橡膠圈-702、墊圈-703、鎖緊件-704、外圈-705、同軸層-706、立柱-8、底板-9。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請參閱圖1-圖3,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扭力膠芯中部空心軸,其結構包括手把1、手把軸2、搖臂3、大齒輪4、芯軸5、主軸6、防水圈7、立柱8、底板9,所述立柱8為長方體結構高度為3cm,立柱8底部設有底板9,所述手把1內部中央設有手把軸2,所述手把軸2為圓柱體結構左右兩側為圓形直徑為0.5cm,所述手把軸2左側與手把1內部左側的距離為0.25cm,所述手把軸2右側與手把1內部右側的距離為0.25cm,所述搖臂3為圓柱體結構右側設在手把軸2左側,所述搖臂3側面直徑與手把軸2側面直徑相等為0.5cm,所述搖臂3通過手把軸2連接手把1,所述大齒輪4表面為圓形且直徑與立柱8高度相等為3cm,所述大齒輪4通過搖臂3連接手把軸2,所述芯軸5為圓柱體結構直徑為0.5cm與手把軸2直徑相等,所述搖臂3通過大齒輪4連接芯軸5,所述防水圈7為柔性圓形左側設在芯軸5右側,所述主軸6右側設在芯軸5左側,所述立柱8為長方體結構共有兩個之間相隔距離為1.5cm並相互平行,所述立柱8通過芯軸5連接主軸6,所述立柱8通過搖臂3連接手把軸2,所述底板9頂部設在立柱8底部。所述防水圈7由連接內壁701、橡膠圈702、墊圈703、鎖緊件704、外圈705、同軸層706組成,所述連接內壁701高度為0.5cm設在橡膠圈702內部中央,所述橡膠圈702的高度為0.7cm與連接內壁701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橡膠圈702與墊圈703相互平行,所述墊圈703設在橡膠圈702表面中央,所述墊圈703高度與連接內壁701高度相等為0.5cm,所述墊圈703通過同軸層706連接橡膠圈702,所述連接內壁701通過橡膠圈702連接墊圈703,所述鎖緊件704的高度度為0.6cm表面設有外圈705,所述緊件704通過外圈705連接墊圈703,所述同軸層706與墊圈703高度相等為0.5cm,所述同軸層706通過鎖緊件704連接橡膠圈702。
本專利所說的墊圈703連接件與螺母之間的零件,芯軸5即為硬體內部中的軸承,結構不同,受力不同,齒輪的配合方式活動連接也不同。
當使用者想使用本專利的時候,通過手把軸2結合手把軸2,帶動搖臂3來轉動大齒輪4使芯軸5進行運作,由底板9加以穩固立柱8,通過連接內壁701套在芯軸5外部上,將橡膠圈702固定在軸承的一個套圈上並與墊圈703接觸形成窄密的迷宮間隙,防止潤滑油漏出,由鎖緊件704把連接內壁與橡膠圈702的位置進行加固,當水滴滲入至外圈705上,通過同軸層706外面的絕緣層進行保護,防止水滴進入內部致使軸心損毀而無法使用。
本發明的手把1、手把軸2、搖臂3、大齒輪4、芯軸5、主軸6、防水圈7、立柱8、底板9,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實驗方法獲知,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扭力膠芯被水浸溼,不僅會造成內部零件生鏽,還會使空心軸中的潤滑液被水泡溼,導致扭力膠芯在運行時會造成卡頓,本發明通過上述部件的互相組合,能夠設有防水圈,通過連接內壁套在芯軸外部上,將橡膠圈固定在軸承的一個套圈上並與墊圈接觸形成窄密的迷宮間隙,防止潤滑油漏出,由鎖緊件把連接內壁與橡膠圈的位置進行加固,當水滴滲入至外圈上,通過同軸層外面的絕緣層進行保護,防止水滴進入內部致使軸心損毀而無法使用,具體如下所述:
連接內壁701高度為0.5cm設在橡膠圈702內部中央,所述橡膠圈702的高度為0.7cm與連接內壁701採用過盈配合方式活動連接,所述橡膠圈702與墊圈703相互平行,所述墊圈703設在橡膠圈702表面中央,所述墊圈703高度與連接內壁701高度相等為0.5cm,所述墊圈703通過同軸層706連接橡膠圈702,所述連接內壁701通過橡膠圈702連接墊圈703,所述鎖緊件704的高度度為0.6cm表面設有外圈705,所述緊件704通過外圈705連接墊圈703,所述同軸層706與墊圈703高度相等為0.5cm,所述同軸層706通過鎖緊件704連接橡膠圈702。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