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結構設計的掃描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6:09:21 1
專利名稱:標準化結構設計的掃描模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標準化結構設計的掃描模組,更具體而言,是有關於一種以互相分離的模組構成的掃描模組。
一般掃描模組是將鏡頭(lens)、光源(lamp)、多組的反射鏡片、以及固定板等安置於單一空間中。然而,掃描模組常因使用者所需的掃描解析度不同,而需要不同的鏡頭及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不同的鏡頭又產生不同的光程(optical trace),而需要不同的反射鏡片。因此使得整個修改及開模動作相當麻煩。
請參閱
圖1,
圖1顯示已知的一掃描模組結構圖。已知的掃描模組包含一殼體(carriage)11、一上蓋(cover)12、一光源13、一鏡頭21、一鏡頭放置槽22、至少一反射鏡片(未繪出)、至少一固定板(未繪出)、一第一調整片27、一第二調整片31、一第三調整片32、以及一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
請參閱圖2,圖2顯示已知的一掃描模組示意圖。而如
圖1及圖2所示,該已知的掃描模組的內部結構被區分成兩部分第一區1、第二區2。其中,第一區1包含該殼體11、該上蓋12、該光源13、該鏡頭21、該鏡頭放置槽22、該反射鏡片(未繪出)、以及該固定板(未繪出)。第二區2包含該第一調整板27、該第二調整板31、該第三調整板32、以及該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此外,當欲進行掃描動作時,該待掃描文件10將置於該掃描模組之上。
當我們需要改變掃描模組的掃描解析度時,由於需要不同的鏡頭,且不同的鏡頭也會產生不同的光程,所以必須時常調整或置換該鏡頭21、該反射鏡片(未繪出)、以及該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以得到不同掃描解析度的掃描模組。而如
圖1及圖2所示,已知的掃描模組將該殼體11、該上蓋12、該光源13、該鏡頭21、該鏡頭放置槽22、該反射鏡片(未繪出)、以及該固定板(未繪出)等各構件組合併置放於該殼體11內部(第一區1),使得已知的掃描模組中的該殼體11內部結構相當複雜。
如上所述,已知的掃描模組將大部分構件安置於同一空間這種複雜的做法,不但造成掃描模組物件的設計及修改上執行不易。模具與模型不斷的製造及修改,對生產及採購而言也同樣相當不利。因此,市場上極需一種模組化設計的掃描模組。
鑑於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掃描模組,其特徵在於,包含一第一部份,該第一部分包含一用以提供一光信號的光源;以及至少一反射鏡片,是裝設於一殼體內;一第二部份,該第二部份包含一鏡頭;以及至少一供接收該第一影像的反射鏡片;以及一第三部份,該第三部份包含一供擷取第二影像的電荷耦合感測元件;其中,該第一部份、該第二部份及該第三部份皆互為分離的模組。
其中該第一部份還進一步包含一上蓋,是置於該殼體的一上方,且該上蓋中具有一凹孔;以及至少一供固定該反射鏡片的固定板。
其中該第二部份還進一步包含一供安置鏡頭的鏡頭支撐器;一供固定鏡頭於鏡頭支撐器中的固定夾;至少一供固定該反射鏡片的固定板;以及一第一調整板,是設置於該鏡頭與該第三部份之間。
其中該第三部份還進一步包含一第二調整板;以及一第三調整板,是設置於該電荷耦合感測元件該第二調整板之間;其中該第二調整板是裝設於該第一調整板與該第三調整板之間。
其中該第三調整板是供固定該電荷耦合感測元件。
請參閱圖3,圖3顯示本實用新型的一掃描模組結構圖。本實用新型的掃描模組的內部結構被區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3、第二部份4、以及第三部份5。其中,該第一部份3包含一光源13,是用以提供一光信號、以及至少一反射鏡片(未繪出),是裝設於一殼體16內,供接收該光信號,並反射出一第一影像。該第二部份4包含一鏡頭21、以及至少一反射鏡片24,供接收該第一影像,並將該第一影像投射至該鏡頭21,以產生該第二影像。該第三部份5包含一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供擷取該第二影像,以產生一電氣信號。其中,該第一部份3、該第二部份4、以及該第三部份5皆互為分離的模組。
如圖3所示,該第一部份3包含一上蓋17、以及至少一固定板14。
其中,該光源13是用以提供一光信號。該上蓋17,放置於該殼體16的一上方,供安置並固定該光源13,且該上蓋17中有一凹孔15,供使該光信號透過一玻璃介面(未繪出)照射至一待掃描文件(未繪出),並反射出該第一影像。該反射鏡片(未繪出)是以該固定板14固定於該殼體16內且為玻璃製成,供接收該第一影像,並反射至該第二部份4。
如圖3所示,該第二部份4還進一步包含一鏡頭支撐器23、一固定夾25、一固定板26、以及一第一調整板27。
其中,該鏡頭21是放置於該鏡頭支撐器23上,並以一固定夾25固定之。該反射鏡片24,是以固定板26固定於該鏡頭支撐器23內且為玻璃製成,供接收該第一影像,並將該第一影像投射至該鏡頭21,以產生該第二影像。該第一調整板27,是設置於該鏡頭21與該第三部份5之間且為塑膠製成,供前後調整該鏡頭21的焦距。
如圖3所示,該第三部份5還進一步包含一第二調整板31、以及一第三調整板32。
其中,該第二調整板31,是設置於該第一調整板27與一第三調整板32之間,供上下調整該鏡頭21的焦距。而該第三調整板32,是設置於該第二調整板31與該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之間,供左右調整該鏡頭21的焦距。此外,該第二調整板31及該第三調整板32皆為塑膠製成。
請參閱圖4,圖4顯示本實用新型的一掃描模組示意圖。而如圖3及圖4所示,第一部份3中的一上蓋17上有一玻璃介面(未繪出),當使用者欲進行掃描動作時,將一待掃描文件10放置於該玻璃介面(未繪出)之上,利用光源13提供一光信號,透過該玻璃介面(未繪出)照射至該待掃描文件10,並反射出該第一影像。殼體16內的反射鏡片(未繪出)會接收並反射該第一影像,並將該第一影像送至第二部份4。
接著,第二部份4中的反射鏡片24接收傳來的該第一影像,並反射至該鏡頭21中,且利用該鏡頭21前的一第一調整板27前後調整該鏡頭21的焦距之後,送出一第二影像至第三部份5中。
而當該第二影像送至第三部份5時,會經過一第二調整板31及一第三調整板32上下、左右調整該鏡頭21的焦距,而傳送並擷取至一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中,以產生一電氣信號,如此,即完成掃描的動作。其中,該第三調整板32的另一功能是為供固定該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並防止該第二影像散逸,使該第二影像無損耗地傳送至該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
由於掃描模組中的鏡頭與反射鏡片(未繪出)是改變掃描解析度及光程的最主要變數,因此,為達到簡化掃描模組的內部結構及方便變更掃描解析度的開模動作的目的,如圖3及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掃描模組是將這些最主要變數的構件抽離並安置於另一固定空間(第二部份4),其他空間(第一部份3及第三部份5)中的構件則標準化,並儘量使其可適用於所有不同的解析度。
因此,在不同的掃描解析度需求下,只要簡易地調整第一部份3及第三部份5的部分構件(如反射鏡片、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並同時改變第二部份4的元件(如鏡頭21、反射鏡片24),即可調整出滿足所需的掃描解析度。此外,第一部份3及第三部份5的構件亦可量化生產為標準化元件,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請參閱圖5,圖5顯示本實用新型的一掃描模組的第二部份4結構圖。當需使用不同解析度的掃描模組時,其主要必須變更該鏡頭21,並且調整反射鏡片24及第一調整板27,以校正其光程與焦距。如圖5所示,以該第二部份4中的簡單的結構,我們即可輕易地完成以上變更的動作。而如圖3及圖4所示,該第一部份3中的反射鏡片(未繪出)以及該第三部份5中的第二調整板31、第三調整板32、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33也同樣很容易調整。
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掃描模組可避免已知的掃描模組中結構複雜、開模困難的缺點,以標準化的零件重新整合掃描模組。尤其,該第一部份3、該第二部份4、以及該第三部份5皆互為分離的模組,如此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掃描模組的內部結構簡單,並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掃描模組內部物件的設計及修改上所須開模動作執行容易,且對於不同解析度所須的模具與模型可量化地製造及修改,大幅改善已知的掃描模組製造及生產上費時且無法多量化的缺點,使採購成本降低,贏得市場商機。
前述說明書中,本實用新型以特定具體實施例為參考來描述,然而顯然各種的修正與改變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寬廣的精神與範圍。而該對應的說明與圖示是用來加以說明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疇。因此,表示本實用新型應涵蓋所有出現在本實用新型的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與其相等項的修正與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標準化結構設計的掃描模組,其特徵在於,包含一第一部份,該第一部分包含一用以提供一光信號的光源;以及至少一反射鏡片,是裝設於一殼體內;一第二部份,該第二部份包含一鏡頭;以及至少一供接收該第一影像的反射鏡片;以及一第三部份,該第三部份包含一供擷取第二影像的電荷耦合感測元件;其中,該第一部份、該第二部份及該第三部份皆互為分離的模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標準化結構設計的掃描模組,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一部份還進一步包含一上蓋,是置於該殼體的一上方,且該上蓋中具有一凹孔;以及至少一供固定該反射鏡片的固定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標準化結構設計的掃描模組,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二部份還進一步包含一供安置鏡頭的鏡頭支撐器;一供固定鏡頭於鏡頭支撐器中的固定夾;至少一供固定該反射鏡片的固定板;以及一第一調整板,是設置於該鏡頭與該第三部份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標準化結構設計的掃描模組,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三部份還進一步包含一第二調整板;以及一第三調整板,是設置於該電荷耦合感測元件該第二調整板之間;其中該第二調整板是裝設於該第一調整板與該第三調整板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標準化結構設計的掃描模組,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三調整板是供固定該電荷耦合感測元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標準化結構設計的掃描模組,包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具有一光源,是用以提供一光信號、以及至少一反射鏡片,是裝設於一殼體內,供接收該光信號,並反射出一第一影像;該第二部分包含一鏡頭、以及至少一反射鏡片,供接收該第一影像,並將該第一影像投射至該鏡頭,以產生該第二影像;該第三部分包含一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CD),供擷取該第二影像,以產生一電氣信號。
文檔編號G02B26/10GK2518120SQ01266200
公開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13日
發明者卓進福 申請人:旭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