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脊椎活動器材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7:36:46

本發明涉及一種輔助運動器材,特別是關於一種主要用於輔助腰椎、頸椎活動,從而達到康復治療目的的脊椎活動器材。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脊椎治療儀器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問題:1、分部治療:市場上存在的治療儀器都是分部的,要麼作用於頸椎,要麼作用於腰椎,而對於脊椎整體的治療還不多見;2、脊椎被動治療:市場上存在的治療儀器都是儀器作用於操作人,採用物理的被動療法達到治療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主要用於輔助腰椎、頸椎活動,從而達到康復治療目的的脊椎活動器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脊椎活動器材,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底座支架以及緊固連接在所述底座支架上的前肢體活動器和後肢體活動器;其中,所述前肢體活動器用於支撐並活動操作人的上肢,所述後肢體活動器用於支撐並活動操作人的下肢;所述前肢體活動器和後肢體活動器使操作人的膝蓋不著地,將重力著力點作用於操作人的雙掌和和雙腳,並將操作人的脊椎懸空,利用自身重力矯正脊椎形狀,同時,操作人的上、下肢通過所述前肢體活動器和後肢體活動器完成同步運動,以活動腰椎、頸椎。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底座支架包括前肢底座支架和後肢底座支架,且所述前肢底座支架和後肢底座支架可伸縮地連接在一起,所述前肢體活動器和後肢體活動器分別緊固連接在所述前肢底座支架和後肢底座支架上。
在一個更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前肢底座支架和後肢底座支架均與一穩定板連接;在所述前肢底座支架和後肢底座支架連接處和/或所述前肢底座支架前部安裝一輔助裝置。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前肢活動器為固定扶手型,其包括水平地固定於所述前肢底座支架上方的扶手板,且所述扶手板的軸線垂直於所述前肢底座支架的軸線,使用時操作人左右手扶在所述扶手板上。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前肢活動器為滾動型,其包括緊固連接於所述前肢底座支架上的多根第一支杆,各所述第一支杆上端與第一軸承連接,所述第一軸承轉動連接兩側扶手板,使所述扶手板能夠相對所述第一軸承做圓周轉動,使用時操作人左右手扶在所述扶手板上並完成車輪運動。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前肢活動器為上下/前後運動型,其包括緊固連接於所述前肢底座支架上的多根第一支杆,各所述第一支杆上端形成第一槓桿支點,所述第一槓桿支點鉸接扶手板,使所述扶手板能夠繞所述槓桿支點上下/前後運動,使用時操作人左右手扶在所述扶手板上並完成上下/前後運動。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後肢活動器為滾動型,其包括緊固連接於所述後肢底座支架上的多根第二支杆,各所述第二支杆上端與第二軸承連接,所述第二軸承轉動連接兩側腳踏板,使所述腳踏板能夠相對所述第二軸承做圓周轉動,使用時操作人左右腳踩在所述腳踏板上並能完成車輪運動。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後肢活動器為前後運動型,其包括緊固連接於所述後肢底座支架上的多根第二支杆,各所述第二支杆上端形成第二槓桿支點,所述第二槓桿支點鉸接腳踏板,使所述腳踏板能夠繞所述第二槓桿支點前後運動,使用時操作人左右腳踩在所述腳踏板上並能完成前後運動。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後肢活動器為傳送帶式,其利用由動力裝置、滾動軸和傳送帶組成的傳送帶機構完成後肢行走目的。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軸承和/或第二軸承上安裝有增加阻力係數的阻力機構或聯動機構。
本發明由於採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與爬行的基本動作相仿,操作人在器材上,膝蓋不著地,重力著力點在手和腳,將脊椎懸空,利用自身重力矯正脊椎形狀,通過上、下肢的同步運動,活動腰椎、頸椎。在器材上,操作人身體懸空,由於自身重力作用於雙掌和雙腳,腰椎負荷基本為零,這時下肢運動能夠快速改善腰椎功能。同時,在運動時,操作人頭部抬起,相當於直立行走向後仰頭,而且頸椎要承擔頭的重量,使頸椎得到加強鍛鍊,是脊椎的自我矯正康復。2、本發明可以通過傳動杆、傳送帶、鉸鏈等方式設計,使前、後肢活動器完成同步運動,操作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前、後肢活動器的動力方式。3、本發明可以採用電動力設計,通過調節電阻功率等方式,來調節前肢活動器和後肢活動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前肢活動器為固定扶手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前肢活動器為滾動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前肢活動器為上下/前後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後肢活動器為滾動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後肢活動器前後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後肢活動器為傳送帶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然而應當理解,附圖的提供僅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它們不應該理解成對本發明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底座支架1、前肢體活動器2和後肢體活動器3三個部分。其中,底座支架1包括前肢底座支架11和後肢底座支架12,且前肢底座支架11和後肢底座支架12可伸縮地連接在一起,前肢體活動器2和後肢體活動器3分別通過焊接等方式緊固連接在前肢底座支架11和後肢底座支架12上。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優選通過可伸縮鉚釘13來調節前肢底座支架11和後肢底座支架12的伸縮長度,從而調節器材長短。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前肢底座支架11和後肢底座支架12均與一穩定板14連接,通過穩定板14來穩定器材。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可以在前肢底座支架11和後肢底座支架12連接處和/或前肢底座支架11前部安裝一輔助裝置15,用於輔助承擔操作者體重。
前肢活動器2可以分為以下形式:
1)固定扶手型:如圖2所示,其包括水平地固定於前肢底座支架11上方的扶手板21,且扶手板21的軸線垂直於前肢底座支架11的軸線,使用時操作者左右手扶在扶手板21上。
2)滾動型:如圖3所示,其包括緊固連接於前肢底座支架11上的多根支杆22,各支杆22上端與一軸承23連接,軸承23轉動連接兩側扶手板21,使扶手板21能夠相對軸承23做圓周轉動,使用時操作者左右手扶在扶手板21上並能完成車輪運動。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可以通過在軸承23上安裝阻力機構或聯動機構(圖中未示出)來增加阻力係數。
3)上下/前後運動型:如圖4所示,其亦包括緊固連接於前肢底座支架11上的多根支杆22,各支杆22上端形成槓桿支點,扶手板21鉸接於該槓桿支點,並使扶手板21能夠繞該槓桿支點上下/前後運動,使用時操作者左右手扶在扶手板21上並能完成上下/前後運動。
後肢活動器3有別於傳統的爬行器,後肢活動器3側重點在於膝蓋不著地的設計,重力作用在雙腳上,其亦可以分為以下形式:
1)滾動型:如圖5所示,其包括緊固連接於後肢底座支架12上的多根支杆31,各支杆31上端與一軸承32連接,軸承32轉動連接兩側腳踏板33,使腳踏板33能夠相對軸承32做圓周轉動,使用時操作者左右腳踩在腳踏板33上並能完成車輪運動。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可以通過在軸承32上安裝阻力機構或聯動機構(圖中未示出)來增加阻力係數。
2)前後運動型:如圖6所示,其亦包括緊固連接於後肢底座支架12上的多根支杆31,各支杆31上端形成槓桿支點,腳踏板33鉸接於該槓桿支點,並使腳踏板33能夠繞該槓桿支點前後運動,使用時操作者左右腳踩在腳踏板33上並能完成前後運動。
3)傳送帶式:如圖7所示,其利用由動力裝置41、滾動軸42和傳送帶43組成的傳送帶機構完成後肢行走目的。
上述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其中各部件的結構、連接方式和製作工藝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