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井定型模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07:23:11 1
專利名稱:管道井定型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用模板。
背景技術:
在現行市政公用工程中,各種管道井(包括給排水檢查井、轉彎井、交匯井、閘井、閥門井、煤氣井等)基本上都用粘土磚砌築,只有極少數特大型管道井採用鋼筋混凝土現場澆築。近年來又出現了預製井,它是將管道井的某些通用部件,如井頸和井筒,在工廠內製成鋼筋混凝土預製構件,再運到施工現場吊裝拼接的。磚砌井雖然具有造價經濟,易於施工,適應性強等優點,但存在工序多、工時長、用工量大等缺點,工程質量受工人技術狀況的影響較大,而且磚砌井的整體強度和抗滲性都低於混凝土井。另外,粘土磚是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建築材料,它在市政公用工程這個目前的死角行業中的使用肯定是為時不長的。而用於特大型管道的鋼筋混凝土井,其施工流程與其它混凝土構築物一樣,需要經過綁紮鋼筋、支設模板、澆築混凝土、養護、拆膜等一系列工序,且均在地下溝槽內作業,施工難度大、工期長、工程造價也高。目前的預製井,它開闢了裝配化施工的前景,但其井室部分還需砌磚建造,只能屬於半砌築半裝配施工,並未從根本上解決舊法施工的各種問題。必須指出的是,現有的預製井構件的重量大,體型大,必須使用運輸和吊裝機械,因而成本也高,而且固定盡寸的預製井構件,如果不與磚砌井室配套,則根本不能適應深度和寬度各異的管道井。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道井定型模,以簡化管道井施工作業,縮短工期,提高質量,節約土地資源和能源,降低工程造價。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道井定型模,其特徵在於它由各自獨立的並可疊接的井頸模、井身模、圓形井室模三部分組成;所述井頸模包括井頸內模和井頸外模,兩者具有相似的幾何外形,它們均由平截空心圓錐面殼體組成,該內模和外模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內模與外模之間設有起連接作用的若干個支撐連接件,內模的內壁和外模的外壁之間的間距與設計的管道井井頸厚度相當;井頸內模上端的直徑略小於井蓋直徑,井頸內模下端的直徑與下述井身內模的直徑相同,井頸外模下端的直徑與下述井身外模的直徑相同;所述井身模包括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兩者具有相似的幾何外形,它們均由圓筒形面殼體構成,該內模與外模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外模與內模之間設有起連接作用的若干個支撐連接件,內模的內壁和外模的外壁之間的間距與設計的管道井井壁厚度相當;井身內模的直徑與上述井頸內模下端的直徑相同,井身外模的直徑也與上述井頸外模下端的直徑相同,其與圓形井室模相接的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其下埠部壁面上開有兩個用來和管道外壁相觸接的半圓形缺口,且兩缺口的水平中心線的交角與兩管道的中心線交角相同;所述圓形井室模由一高度大於通入管道半徑而其外徑與井身外模的外徑相同的圓筒形外模和1至2個內半徑等於通入管道外半徑的半圓筒形流槽內模構成;所述圓筒形面殼外模的上部埠部壁面上開有兩個可與半圓筒形流槽內模相吻接的半圓形缺口,兩半圓形缺口的中心線的交角與兩管道中心線的交角相同;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以其兩個缺口壓接在兩個管道外壁上,並以其水平圓弧端面與下述圓形井座模的圓筒形外模的上頂部的水平圓弧端面相壓接。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管道井定型模,其特徵在於它由各自獨立的並可疊接的井頸模、井身模、矩形井室模三部分組成;所述井頸模包括井頸內模和井頸外模,兩者具有相似的幾何外形,它們均由平截空心圓錐面殼體組成,該內模和外模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內模與外模之間設有起連接作用的若干個支撐連接件,內模的內壁和外模的外壁之間的間距與設計的管道井井頸厚度相當;井頸內模上端的直徑略小於井蓋直徑,井頸內模下端的直徑與下述井身內模的直徑相同,井頸外模下端的直徑與下述井身外模的直徑相同;所述井身模包括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兩者具有相似的幾何外形,它們均由圓筒形面殼體構成,該內模與外模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外模與內模之間設有起連接作用的若干個支撐連接件,內模的內壁和外模的外壁之間的間距與設計的管道井井壁厚度相當;井身內模的直徑與上述井頸內模下端的直徑相同,井身外模的直徑也與上述井頸外模下端的直徑相同;所述與矩形井室模相接的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的埠是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平截埠;所述矩形井室模由井室下模和井室上模兩部分組成;所述井室下模由矩形加強側板和矩形加強封板連接而成的矩形筒外模和1至2個內徑等於管道外徑的半圓筒形流槽內模構成,在矩形筒內模的兩個封板的上邊沿處均開有半徑等於半圓筒形流槽內模外半徑的半圓形缺口,且兩個半圓形缺口的中心線的交角與兩管道的中心線的交角相同;所述矩形井室上模由井室上內模、井室上外模組成;所述井室上內模由矩形加強側板和加強封板連接而成的矩形筒內模和頂模組成;所述頂模由矩形加強板構成,該矩形加強板稍大於矩形筒內模水平截面,其四個邊緣均接有向下的條形邊肋,形成一個可蓋接在矩形筒模上的卡邊,而其中部開有一個直徑與井身內模直徑相同的圓孔,在該圓孔周邊上接有一個向上的高度為井頂厚度的圓環形肋,所述井室上外模是由矩形加強側板和封板圍接而成的矩形筒外模,它具有比內模高井頂厚度的高度;所述井室上模,其呈矩形筒的內、外模封板的下邊緣上分別開有兩個在同一中心線上的半徑等於管道外半徑的半圓形缺口,且兩半圓形缺口的中心線的交角與兩管道中心線交角相同;所述井室上模的內、外模之間的間距與井室設計厚度相當。
前述的管道井定型模,其中在井頸外模的上端接有一高出井頸內模上口的立圈,其高度等於井蓋厚度。
前述的管道井定型模,其中加強側板和加強封板是指厚的設有加強肋的玻璃纖維水泥板、用鋼筋支撐的玻璃纖維水泥板中的任何一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速度快工效可提高1至2倍,大大降低了人工費成本;2、質量高以混凝土取代了磚砌體,井的整體性、抗壓強度及抗滲性能均大大提高,表面平整度和光滑度均優於磚井的人工水泥砂漿抹面;3、一模多用由水泥薄板製成的井模,在澆築混凝土時起模板作用,在澆築時即與混凝土粘合成整體,不但省略了抹面工序,而且抹面質量高;4、節能降耗它完全取消了粘土磚,利於節約土地資源和降低能耗。
5、施工簡便管道井定型模採用玻璃纖維和水泥製做,單個部件重量最多不超過50kg,避免了使用汽車、吊車等大型設備,該井模還可在工地製作,可減少運輸費用並降低施工成本和整體造價。
其中,上述有圓形井室模的管道井定型模,特別適用於構建小徑管道井,而上述有矩形井室模的管道井定型模,則宜用於構建大直徑管道井。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圓形井室的管道井定型模的剖切分解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矩形井室的管道井定型模的剖切分解立體圖圖中標號說明10井蓋井圈11井頸內模 12井頸外模13立圈14支撐連接件21井身內模22井身外模 23支撐連接件31圓筒形井室外模 32半圓筒形流槽內模 4砼基面P1、P2管道60井蓋井圈61井頸內模 62井頸外模63支撐連接件 71井身內模 72井身外模73支撐連接件81井室上模內封板 82井室上模外封板83井室上模側板84井室上模頂板85圓環形肋86鋼筋網架91井室下模側板92井室下模封板93流槽內模100砼基面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圓形井室的管道井定型模,其各構件和裝配方式如
圖1所示,首先用玻璃纖維網和水泥作為基材,製成多種規格的厚度為5~15毫米的板材,直徑不同的筒形型材及平截空心圓錐面型材。施工時,先在井底部澆築砼基面4,將直徑與井身外模直徑相同的並在上口緣開有兩個半圓形缺口的井室模的圓筒形井室外模31安置在基面4上,再將半圓筒形流槽內模32接在半圓形缺口上,然後澆築砼至平齊上沿,即成井座。第二步,將兩個管道P1、P2放置在流槽內模32的口部並插入相當於井身厚度的一段,再將由井身內模21和井身外模22和支撐連接件23構成的井身模壓接在管道P1、P2外壁上部和井室模的圓筒形外模31的端部,再在上方澆入砼至平齊上沿,即成砼井身。第三步,將由井頸內模11、井頸外模12和支撐連接件13構成的井頸模壓接在井身模的上端部,再澆築砼形成井頸,從而完成整體的圓形井澆築。
實施例2;本矩形井室的管道井定型模,其各構件及裝配方式如圖2所示,首先用玻璃纖維網和水泥製成厚度為5~15毫米的板材、直徑不同的圓筒形型材及平截空心圓錐面型材。施工時,先在井底澆築砼基面10,在基面10上將矩形板材接成由井室下模側板91和井室下模封板92和流槽模板93連接成矩形井室下模,然後澆築砼製成井室下座。第二步將管道P3、P4分別置入兩流槽內模,再將由井室上模內封板81、井室上模外封板82、井室上模內、外側板83、井室上模頂板84、圓環形肋85、鋼筋網架86連接成的井室上模壓接在井室下座和管道P3、P4上,再澆築砼,完成整體矩形井室。第三步將由井身內模71、井身外模72、支撐連接件73構成的井身模接在井室頂部,在井身內模71與井室頂部圓孔對準並壓緊的情況下,定位澆築砼,即完成井身構築。第四步將由井頸內模61、井頸外模62、支撐連接件63構成的井頸模對接在井身模上,再澆注砼,完成井頸澆築,從而完成整體的矩形井澆築。
權利要求1.一種管道井定型模,其特徵在於它由各自獨立的並可疊接的井頸模、井身模、圓形井室模三部分組成;所述井頸模包括井頸內模和井頸外模,兩者具有相似的幾何外形,它們均由平截空心圓錐面殼體組成,該內模和外模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內模與外模之間設有起連接作用的若干個支撐連接件,內模的內壁和外模的外壁之間的間距與設計的管道井井頸厚度相當;井頸內模上端的直徑略小於井蓋直徑,井頸內模下端的直徑與下述井身內模的直徑相同,井頸外模下端的直徑與下述井身外模的直徑相同;所述井身模包括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兩者具有相似的幾何外形,它們均由圓筒形面殼體構成,該內模與外模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外模與內模之間設有起連接作用的若干個支撐連接件,內模的內壁和外模的外壁之間的間距與設計的管道井井壁厚度相當;井身內模的直徑與上述井頸內模下端的直徑相同,井身外模的直徑也與上述井頸外模下端的直徑相同,其與圓形井室模相接的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其下埠部壁面上開有兩個用來和管道外壁相觸接的半圓形缺口,且兩缺口的水平中心線的交角與兩管道的中心線交角相同;所述圓形井室模由一高度大於通入管道半徑而其外徑與井身外模的外徑相同的圓筒形外模和1至2個內半徑等於通入管道外半徑的半圓筒形流槽內模構成;所述圓筒形面殼外模的上部埠部壁面上開有兩個可與半圓筒形流槽內模相吻接的半圓形缺口,兩半圓形缺口的中心線的交角與兩管道中心線的交角相同;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以其兩個缺口壓接在兩個管道外壁上,並以其水平圓弧端面與下述圓形井座模的圓筒形外模的上頂部的水平圓弧端面相壓接。
2.一種管道井定型模,其特徵在於它由各自獨立的並可疊接的井頸模、井身模、矩形井室模三部分組成;所述井頸模包括井頸內模和井頸外模,兩者具有相似的幾何外形,它們均由平截空心圓錐面殼體組成,該內模和外模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內模與外模之間設有起連接作用的若干個支撐連接件,內模的內壁和外模的外壁之間的間距與設計的管道井井頸厚度相當;井頸內模上端的直徑略小於井蓋直徑,井頸內模下端的直徑與下述井身內模的直徑相同,井頸外模下端的直徑與下述井身外模的直徑相同;所述井身模包括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兩者具有相似的幾何外形,它們均由圓筒形面殼體構成,該內模與外模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外模與內模之間設有起連接作用的若干個支撐連接件,內模的內壁和外模的外壁之間的間距與設計的管道井井壁厚度相當;井身內模的直徑與上述井頸內模下端的直徑相同,井身外模的直徑也與上述井頸外模下端的直徑相同;所述與矩形井室模相接的井身內模和井身外模的埠是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平截埠;所述矩形井室模由井室下模和井室上模兩部分組成;所述井室下模由矩形加強側板和矩形加強封板連接而成的矩形筒外模和1至2個內徑等於管道外徑的半圓筒形流槽內模構成,在矩形筒內模的兩個封板的上邊沿處均開有半徑等於半圓筒形流槽內模外半徑的半圓形缺口,且兩個半圓形缺口的中心線的交角與兩管道的中心線的交角相同;所述矩形井室上模由井室上內模、井室上外模組成;所述井室上內模由矩形加強側板和加強封板連接而成的矩形筒內模和頂模組成;所述頂模由矩形加強板構成,該矩形加強板稍大於矩形筒內模水平截面,其四個邊緣均接有向下的條形邊肋,形成一個可蓋接在矩形筒模上的卡邊,而其中部開有一個直徑與井身內模直徑相同的圓孔,在該圓孔周邊上接有一個向上的高度為井頂厚度的圓環形肋,所述井室上外模是由矩形加強側板和封板圍接而成的矩形筒外模,它具有比內模高井頂厚度的高度;所述井室上模,其呈矩形筒的內、外模封板的下邊緣上分別開有兩個在同一中心線上的半徑等於管道外半徑的半圓形缺口,且兩半圓形缺口的中心線的交角與兩管道中心線交角相同;所述井室上模的內、外模之間的間距與井室設計厚度相當。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井定型模,其特徵在於在井頸外模的上端接有一高出井頸內模上口的立圈,其高度等於井蓋厚度。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井定型模,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強側板和加強封板是指厚的設有加強肋的玻璃纖維水泥板、用鋼筋支撐的玻璃纖維水泥板中的任何一種。
專利摘要一種管道井定型模,其特徵在於它由各自獨立的並可疊接的井頸模、井身模和圓形井室模三部分組成,井頸模由形狀相似的同中心線呈平截空心圓錐面形的間距的設置內模和外模組成,井身模由尺寸分別與井頸內模和井頸外模相當的形狀相似的同中心線的間距設置的圓筒形外模和外模組成,圓形井室模由一高度大於管道半徑的圓筒形外模和內半徑等於管道外半徑的一個半圓筒形流槽內模構成,該外槽上埠處開有兩個用於連接流槽內模的半圓形缺口。施工時,先作砼基面,再設置圓形井室模並澆入砼作成井室,然後將下埠設有半圓形缺口的井身模接置在井室和管道上並澆砼製成井身,最後接井頸模並澆砼,它不要拆模和抹面,構作既方便而且質量高。
文檔編號E02D29/12GK2635736SQ0325824
公開日2004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12日
發明者張東川 申請人:張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