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終端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3:16:31 1
專利名稱: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終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於RFID(fcidi0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技術、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終端。
背景技術: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技術,又稱電子標籤。其技術特點是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無需識別裝置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的接觸。目前,RFID技術的各項應用已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隨處都可見到各種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RFID卡片,例如圖書館管理卡、門禁控制卡、電子門票、道路自動收費卡、公交卡、銀行卡等。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縮寫,即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其具有的特點是能夠實現雙向識別和連接,作用距離為10釐米左右。隨著目前NFC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於消費的習慣也跟隨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利用基於NFC技術的移動終端進行非接觸式支付,其具有安全、便捷、快速和時尚的特點。通常,NFC終端具有以下三種功能模式作為識讀設備,即讀寫器,可讀寫標準的RFID卡;作為被讀設備,即終端卡模擬,終端可模擬成一張RFID卡;P2P模式,NFC終端之間可實現點對點通信。如圖1所示,其為NFC終端的基本原理圖,所述NFC終端包括天線、NFC晶片、手機基帶晶片,以及安全晶片,在手機基帶晶片的控制下,通過終端內置的天線,NFC晶片可進行三種功能模式的相互切換。在該圖1中,安全晶片用於存儲用戶的敏感數據和相關的NFC 應用,通過NFC晶片與外界讀寫設備進行通信,實現數據的安全存儲和傳輸。隨著RFID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用戶手中擁有的RFID卡片也變得越來越多,RFID卡片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例如用戶手中的RFID卡片可能就包括公交卡、銀行卡、房間鑰匙、車鑰匙等,但是,這麼多的RFID卡片同時又給用戶的攜帶以及管理造成了不便,用戶攜帶的任何一張RFID卡片的丟失、損壞,都會給用戶生活帶來困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終端,其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用戶對其所持有的多張RFID卡片難以管理或攜帶的問題,實現對多張RFID卡片的管理。為了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包括激活終端的NFC讀寫模式;終端讀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並更新至RFID信息資料庫。
優選地,終端在讀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之前,還包括終端向RFID卡片發送讀取RFID信息請求;RFID卡片響應請求,並向終端發送RFID信息。優選地,在執行完所有步驟之後,還包括如下步驟終端從RFID信息資料庫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激活終端的NFC模擬模式;終端發送相應的RFID信息至RFID服務設備。更為優選地,終端從RFID信息資料庫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之後,將其暫存於安全晶片模塊中。優選地,在執行所有步驟之後,還包括刪除暫存於安全晶片模塊中的RFID信息。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其包括控制器、NFC控制模塊,以及數據存儲模塊,其中,控制器,分別連接至數據存儲模塊以及NFC控制模塊,用於激活NFC控制模塊使其處於NFC讀寫模式或NFC模擬模式;將NFC控制模塊讀取的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發送至數據存儲模塊;NFC控制模塊,用於讀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並發送至控制器;數據存儲模塊,用於存儲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形成RFID信息資料庫。優選地,還包括安全晶片模塊,其連接至NFC控制模塊,用於暫存控制器從數據存儲模塊中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更為優選地,當NFC控制模塊與RFID服務設備建立連接時,控制器從數據存儲模塊中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並通過NFC控制模塊將該RFID信息發送至安全晶片模塊。優選地,所述NFC控制模塊包括天線模塊,其用於與RFID卡片以及RFID服務設備
進行信息交互。更為優選地,所述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還包括人機對話模塊,其連接至所述控制器,用於實現人機互動。根據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通過利用NFC技術在終端上建立RFID信息資料庫,在採用該終端替代相應的RFID卡片進行服務時,將保存於終端RFID信息資料庫中的RFID信息寫入到終端的安全晶片模塊中,同時使得終端的NFC控制模塊處於NFC模擬模式,從而使得終端實現相應的RFID卡片的功能。該方案解決了用戶管理其持有的多個RFID 卡片不便的問題,且避免了 RFID卡片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損耗,做到對RFID卡片的便攜、安全管理。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NFC終端的基本原理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的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讀取RFID卡片的RFID信息的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替代RFID卡片進行服務的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RFID信息資料庫的建立流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採用終端替代RFID卡片進行服務的服務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00、激活終端的NFC讀寫模式;S103、終端讀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並更新至RFID信息資料庫。其中,所述終端是指NFC終端,其集成了目前已經較為成熟的NFC技術,所述終端可以為手機、PDA、智慧型手機等可攜式終端。所述待管理的RFID卡片可以為多種,例如公交卡、銀行卡、房間鑰匙、車鑰匙等, 終端手機這些RFID卡片的RFID信息並最終形成RFID信息資料庫,以備後續在需要使用該終端替代相應的RFID卡片完成相應的服務時,例如採用該終端替代公交卡進行刷卡付費服務時,讀卡器(即下文所述的RFID服務設備)從終端中讀取相應的RFID信息,並完成付費服務。當用戶所持有的RFID卡片不斷增加之時,也可以通過上述方法,對存儲於終端中的RFID信息資料庫進行更新,從而使得該終端具備管理多種RFID卡片的功能。優選實施方式下,在執行步驟S103之前,即終端在讀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 信息之前,還包括S101、終端向RFID卡片發送讀取RFID信息請求;S102、RFID卡片響應請求,並向終端發送RFID信息。優選實施方式下,在執行完所有步驟之後,還包括如下步驟S104、終端從RFID信息資料庫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S105、激活終端的NFC模擬模式;S106、終端發送相應的RFID信息至RFID服務設備。對於步驟S104-S106,其為採用預存儲了 RFID信息資料庫的終端替代RFID卡片執行其相應的功能的方法步驟,在該方法中,更為優選地,終端從RFID信息資料庫調取與 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之後,將其暫存於安全晶片模塊中。當RFID服務設備(例如讀卡器)向終端請求RFID信息時,終端相應請求,並將暫存於安全晶片模塊中的RFID信息發送至RFID服務設備。優選實施方式下,在執行上述S100-S106步驟之後,還包括S107、刪除暫存於安全晶片模塊中的RFID信息。下面,將分別敘述RFID信息資料庫的建立流程以及採用本發明提供的終端替代RFID卡片進行服務的服務流程。如圖6所示,其為RFID信息資料庫的建立流程示意圖,同時結合圖3,其包括如下步驟;S401、激活終端的NFC讀寫模式;S402、終端向RFID卡片發送讀取RFID信息請求;S403、RFID卡片響應終端發送的請求,終端獲取RFID卡片內儲存的RFID信息;S404、終端將獲取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保存本地的RFID信息資料庫中;S405、對於其他的RFID卡片,可以採取重複S401-S404步驟進行操作,從而完成多張RFID卡片的RFID信息獲取,並且在本機建立起用戶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資料庫。如圖7所示,其為採用本發明提供的終端替代RFID卡片進行服務的服務流程示意圖,同時結合圖4,其包括如下步驟S501、RFID服務設備與本發明提供的終端建立連接,例如將所述終端靠近所述 RFID服務設備,基於該終端自身所具有的NFC技術,該終端與該RFID服務設備建立連接, 當連接關係建立之後,終端從自身的RFID信息資料庫中搜索到與該RFID服務設備對應的 RFID信息,通過NFC控制模塊將該RFID信息寫入安全晶片模塊中;S502、激活終端的NFC模擬模式;S503、RFID服務設備向終端發送服務請求;S504、終端對RFID服務設備的服務請求進行響應,從安全晶片模塊獲取相應的 RFID信息,並將該RFID信息發送至所述RFID服務設備,以供其進行相關的處理; S505、當終端傳輸所述RFID信息至RFID服務設備後,刪除安全晶片模塊中當前的 RFID信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如圖2所示,其包括控制器10、NFC控制模塊30,以及數據存儲模塊20,其中,控制器10,分別連接至數據存儲模塊20以及NFC控制模塊30,用於激活NFC控制模塊30使其處於NFC讀寫模式或NFC模擬模式;將NFC控制模塊30讀取的待管理的RFID 卡片的RFID信息發送至數據存儲模塊20 ;例如,當所述終端為手機時,所述控制器10可以為手機基帶晶片,其用於控制激活該手機包括的NFC控制模塊30使其處於NFC讀寫模式,從而通過該NFC控制模塊30完成從RFID卡片讀取RFID信息,或者將從數據存儲模塊20RFID信息資料庫中獲取的相關RFID 信息寫入安全晶片模塊;除此之外,其還用於控制激活該手機包括的NFC控制模塊30使其處於NFC模擬模式,當外部的RFID服務設備與該終端建立連接時,控制器10從數據存儲模塊20中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並通過NFC控制模塊30將該RFID信息發送至安全晶片模塊,使得NFC控制模塊30從所述安全晶片模塊中獲取相關的RFID信息與該RFID服務設備進行信息交互,完成該RFID服務設備相應的服務。NFC控制模塊30,用於讀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並發送至控制器10 ;數據存儲模塊20,用於存儲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形成RFID信息資料庫。優選實施方式下,所述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還包括安全晶片模塊40,其連接至 NFC控制模塊30,用於暫存控制器10從數據存儲模塊20中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其主要是基於利用該終端完成替代RFID卡片功能的服務過程而設置的功能模塊,當終端的控制器10控制激活該手機包括的NFC控制模塊30使其處於NFC模擬模式時, 當外部的RFID服務設備與該終端建立連接時,控制器10從數據存儲模塊20中調取與RFID 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並通過NFC控制模塊30將該RFID信息發送至安全晶片模塊 40,使得NFC控制模塊30從所述安全晶片模塊40中獲取相關的RFID信息與該RFID服務設備進行信息交互,完成該RFID服務設備相應的服務。當NFC控制模塊30與RFID服務設備的信息交互完成時,控制器10控制所述NFC控制模塊30刪除安全晶片模塊40上所存儲的RFID信息。優選實施方式下,所述NFC控制模塊30包括天線模塊301,其用於與RFID卡片以及RFID服務設備進行信息交互。更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下,所述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還包括人機對話模塊50,其連接至所述控制器10,用於實現人機互動。例如,通過該人機對話模塊,可以提示用戶該終端控制其NFC控制模塊30處於何種工作模式等。根據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通過利用NFC技術在終端上建立RFID信息資料庫,在採用該終端替代相應的RFID卡片進行服務時,將保存於終端RFID信息資料庫中的RFID信息寫入到終端的安全晶片模塊40中,同時使得終端的NFC控制模塊30處於NFC 模擬模式,從而使得終端實現相應的RFID卡片的功能。該方案解決了用戶管理其持有的多個RFID卡片不便的問題,且避免了 RFID卡片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損耗,做到對RFID 卡片的便攜、安全管理。上述說明示出並描述了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但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發明並非局限於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於各種其他組合、 修改和環境,並能夠在本文所述發明構想範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則都應在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激活終端的NFC讀寫模式;終端讀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並更新至RFID信息資料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終端在讀取待管理的RFID 卡片的RFID信息之前,還包括終端向RFID卡片發送讀取RFID信息請求;RFID卡片響應請求,並向終端發送RFID信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執行完所有步驟之後,還包括如下步驟終端從RFID信息資料庫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激活終端的NFC模擬模式;終端發送相應的RFID信息至RFID服務設備。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終端從RFID信息資料庫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之後,將其暫存於安全晶片模塊中。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執行所有步驟之後,還包括刪除暫存於安全晶片模塊中的RFID信息。
6.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其特徵在於,包括控制器、NFC控制模塊,以及數據存儲模塊,其中,控制器,分別連接至數據存儲模塊以及NFC控制模塊,用於激活NFC控制模塊使其處於 NFC讀寫模式或NFC模擬模式;將NFC控制模塊讀取的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發送至數據存儲模塊;NFC控制模塊,用於讀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並發送至控制器;數據存儲模塊,用於存儲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形成RFID信息資料庫。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安全晶片模塊,其連接至NFC控制模塊,用於暫存控制器從數據存儲模塊中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 fn息ο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其特徵在於,當NFC控制模塊與RFID服務設備建立連接時,控制器從數據存儲模塊中調取與RFID服務設備相對應的RFID信息並通過NFC控制模塊將該RFID信息發送至安全晶片模塊。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NFC控制模塊包括天線模塊,其用於與RFID卡片以及RFID服務設備進行信息交互。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RFID卡片的終端,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人機對話模塊,其連接至所述控制器,用於實現人機互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管理RFID卡片的方法及終端,所述方法包括激活終端的NFC讀寫模式;終端讀取待管理的RFID卡片的RFID信息並更新至RFID信息資料庫。本發明通過利用NFC技術在終端上建立RFID信息資料庫,在採用該終端替代相應的RFID卡片進行服務時,將保存於終端RFID信息資料庫中的RFID信息寫入到終端的安全晶片模塊中,同時使得終端的NFC控制模塊處於NFC模擬模式,從而使得終端實現相應的RFID卡片的功能。該方案解決了用戶管理其持有的多個RFID卡片不便的問題,且避免了RFID卡片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損耗,做到對RFID卡片的便攜、安全管理。
文檔編號G06K17/00GK102346861SQ20111027603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6日
發明者劉剛, 張振宇, 桂祖宏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