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及其製作方法
2023-06-03 06:12:31 2
一種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及其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及其製作方法,其組成原料為:玉米、棕櫚粕、辣椒粕、食用菌菌渣、西瓜、臺灣番薯葉、野艾、僵蠶、暴馬子花、紫花地丁花、稻芽、蜂蜜、漢防己、白頭翁、綠茶末、蒿本、雨韭、鴨血、葡萄乾、青礞石粉、楊樹花、羊骨粉、誘食劑、水適量。本發明飼料根據羅非魚的營養需求和飲食習性精心設計製作而成,搭配合理、營養健康、能量充足,能夠增強羅非魚的免疫力,減少細菌和寄生蟲對其感染,降低其生病率和死亡率,並且能促進其生長和增重,縮短生長周期,增加其產量,增加其養殖的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 一種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及其製作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及其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3]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為一種中小形魚,原產於非洲,屬於慈鯛科之熱帶魚類,它的外形、個體大小有點類似鯽魚,鰭條多荊似鱖魚,通常生活於淡水中,也能生活於不同鹽份含量的鹹水中,也可以存活於湖、河、以及池塘的淺水中。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我國主要養殖的羅非魚品種有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以及各種組合的雜交後代等。由於傳統的羅非魚飼料製作粗糙,成分簡單,營養匱乏,而且防病能力不強,致使羅非魚生長慢,生長周期長,易生病,產量低。在魚產品養殖業大規模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養殖者逐漸意識到必須開發出一種營養高、品質好、能夠防治疾病、增加產量的新型羅非魚飼料才能適應當前漁業發展的現狀。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及其製作方法,增強其免疫力,減少細菌和寄生蟲的感染,降低其生病率和死亡率,並且促進其生長和增重,縮短生長周期,增加其產量,增加其養殖的經濟效益。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玉米200-300、棕櫚柏150-200、辣椒柏50-60、食用菌菌渣35-40、西瓜25-30、臺灣番薯葉35-40、野艾15-25、僵蠶5_6、暴馬子花6-8、紫花地丁花8-9、稻芽18-20、蜂蜜12-15、漢防己3_4、白頭翁2_3、綠茶末4_5、高本2-3、雨韭3-4、鴨血30-40、甸萄幹6-8、青朦石粉3-4、楊樹花15-20、羊骨粉10-15、誘食劑10-15、水適量。
[0006]所述的誘食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低筋麵粉130-150、滷汁60-70、魚肉末15-20、狗肉末20-25、百裡香3-4、大蒜泥4-5、菜瓜8-9、蕹菜12-15、紫背菜14-18、火腿7-9、青蔥片2-3、核桃油3-4、麥片粥12-16、話梅幹2_3、小米7_8、麥芽糊精3_4、葡萄糖漿5-6、桃子粉9-10、海藻粉2-3、沙苑子粉3-4、刺梨子粉1_2、水適量;製作方法是:
(1)將斬十煮沸,加入魚肉末、狗肉末、百裡香、大蒜泥慢火燉熟;
(2)將菜瓜切絲,蕹菜、紫背菜切段,火腿切丁,與青蔥片一起加核桃油炒熟;
(3)將麥片粥、話梅幹、小米加水煮開,再將麥芽糊精加水稀釋,調製成糊狀,加入其中,與之充分攪勻,燉煮成粥;
(4)將葡萄糖漿與桃子粉、海藻粉、沙苑子粉、刺梨子粉混合,製成混合料; (5)上述四種物料與低筋麵粉混合,攪拌均勻,烘乾,即可。
[0007]所述的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暴馬子花、紫花地丁花、稻芽混合搗爛,加入蜂蜜拌勻,再將其與僵蠶混合拌勻,上鍋蒸15-20分鐘,取出,搗爛成泥,備用;
(2)將西瓜、臺灣番薯葉、野艾混合研磨成漿,再與步驟(I)混合,製成混合漿;
(3)將漢防己、白頭翁、綠茶末、蒿本、雨韭加水煎煮1-2小時,得提取液;
(4)將玉米粉碎、鴨血煮熟,再與青礞石粉、棕櫚柏、辣椒柏、楊樹花、食用菌菌渣以及餘下的原料混合,製成混合料;
(5)將步驟(4)所制的混合料與步驟(2)所制的混合漿以及步驟(3)所制的提取液均勻混合,用膨化機膨化制粒,包裝,得到成品。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飼料根據羅非魚的營養需求和飲食習性精心設計製作而成,搭配合理、營養健康、能量充足,能夠增強羅非魚的免疫力,減少細菌和寄生蟲對其感染,降低其生病率和死亡率,並且能促進其生長和增重,縮短生長周期,增加其產量,增加其養殖的經濟效益。本發明選用具有豐富營養的玉米、鴨血、葡萄乾、西瓜、臺灣番薯葉、野艾、僵蠶、暴馬子花、紫花地丁花、稻芽、蜂蜜、棕櫚柏、辣椒柏等原料,能夠促進羅非魚生長和增重,促使其快速長成,縮短生長周期;選用的辣椒柏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尼可酸及多種礦物質,具有很好的抗菌、防病、驅蟲和健胃效果;選用的漢防己、白頭翁、綠茶末、蒿本、雨韭這些成分,能夠增強羅非魚的免疫力,減少細菌和寄生蟲對其感染,降低其生病率和死亡率;此外,青礞石粉的使用,則能促進其對飼料的轉化率和利用率,能夠提高產量和收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凡是其他在不脫離本發明核心的情況下做出的簡單的變形或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0010]實施例:
一種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kg)為:玉米300、棕櫚柏200、辣椒柏60、食用菌菌渣40、西瓜30、臺灣番薯葉40、野艾25、僵蠶6、暴馬子花8、紫花地丁花9、稻芽20、蜂蜜15、漢防己4、白頭翁3、綠茶末5、蒿本3、雨韭4、鴨血40、葡萄乾8、青礞石粉
4、楊樹花20、羊骨粉15、誘食劑15、水適量。
[0011]所述的誘食劑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製成:低筋麵粉130、滷汁70、魚肉末20、狗肉末25、百裡香4、大蒜泥4、菜瓜8、蕹菜12、紫背菜14、火腿7、青蔥片3、核桃油4、麥片粥16、話梅幹2、小米8、麥芽糊精3、葡萄糖漿6、桃子粉10、海藻粉3、沙苑子粉3、刺梨子粉2、水適量;製作方法是:
(1)將斬十煮沸,加入魚肉末、狗肉末、百裡香、大蒜泥慢火燉熟;
(2)將菜瓜切絲,蕹菜、紫背菜切段,火腿切丁,與青蔥片一起加核桃油炒熟;
(3)將麥片粥、話梅幹、小米加水煮開,再將麥芽糊精加水稀釋,調製成糊狀,加入其中,與之充分攪勻,燉煮成粥;
(4)將葡萄糖漿與桃子粉、海藻粉、沙苑子粉、刺梨子粉混合,製成混合料;
(5)上述四種物料與低筋麵粉混合,攪拌均勻,烘乾,即可。
[0012]所述的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暴馬子花、紫花地丁花、稻芽混合搗爛,加入蜂蜜拌勻,再將其與僵蠶混合拌勻,上鍋蒸20分鐘,取出,搗爛成泥,備用;
(2)將西瓜、臺灣番薯葉、野艾混合研磨成漿,再與步驟(I)混合,製成混合漿;
(3)將漢防己、白頭翁、綠茶末、蒿本、雨韭加水煎煮2小時,得提取液;
(4)將玉米粉碎、鴨血煮熟,再與青礞石粉、棕櫚柏、辣椒柏、楊樹花、食用菌菌渣以及餘下的原料混合,製成混合料;
(5)將步驟(4)所制的混合料與步驟(2)所制的混合漿以及步驟(3)所制的提取液均勻混合,用膨化機膨化制粒,包裝,得到成品。
[0013]飼餵試驗: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應用價值,
【發明者】將1000尾羅非魚按照日齡、體重、健康狀況相同的原則平均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分開餵養,試驗組餵本發明羅非魚飼料,對照組餵傳統羅非魚飼料,飼養管理方式相同,試驗期為三個月,試驗結果如下:
(1)試驗組羅非魚的平均增重量是對照組的3.17倍,差異顯著;
(2)試驗組羅非魚平均飼料轉化率比對照組提高了30%,差異顯著;
(3)試驗組羅非魚的生病數量及生病程度比對照組有了明顯的降低。
【權利要求】
1.一種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其特徵在於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玉米200-300、棕櫚柏150-200、辣椒柏50-60、食用菌菌渣35-40、西瓜25-30、臺灣番薯葉35-40、野艾15-25、僵蠶5-6、暴馬子花6-8、紫花地丁花8_9、稻芽18-20、蜂蜜12-15、漢防己3_4、白頭翁2-3、綠茶末4-5、高本2-3、雨韭3-4、鴨血30-40、甸萄幹6-8、青朦石粉3-4、楊樹花15-20、羊骨粉10-15、誘食劑10-15、水適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誘食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低筋麵粉130-150、滷汁60-70、魚肉末15-20、狗肉末20-25、百裡香3-4、大蒜泥4-5、菜瓜8-9、蕹菜12-15、紫背菜14-18、火腿7_9、青蔥片2_3、核桃油3_4、麥片粥12-16、話梅幹2-3、小米7-8、麥芽糊精3_4、葡萄糖漿5_6、桃子粉9_10、海藻粉2_3、沙苑子粉3-4、刺梨子粉1-2、水適量;製作方法是: (1)將斬十煮沸,加入魚肉末、狗肉末、百裡香、大蒜泥慢火燉熟; (2)將菜瓜切絲,蕹菜、紫背菜切段,火腿切丁,與青蔥片一起加核桃油炒熟; (3)將麥片粥、話梅幹、小米加水煮開,再將麥芽糊精加水稀釋,調製成糊狀,加入其中,與之充分攪勻,燉煮成粥; (4)將葡萄糖漿與桃子粉、海藻粉、沙苑子粉、刺梨子粉混合,製成混合料; (5)上述四種物料與低筋麵粉混合,攪拌均勻,烘乾,即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增產的羅非魚飼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將暴馬子花、紫花地丁花、稻芽混合搗爛,加入蜂蜜拌勻,再將其與僵蠶混合拌勻,上鍋蒸15-20分鐘,取出,搗爛成泥,備用; (2)將西瓜、臺灣番薯葉、野艾混合研磨成漿,再與步驟(I)混合,製成混合漿; (3)將漢防己、白頭翁、綠茶末、蒿本、雨韭加水煎煮1-2小時,得提取液; (4)將玉米粉碎、鴨血煮熟,再與青礞石粉、棕櫚柏、辣椒柏、楊樹花、食用菌菌渣以及餘下的原料混合,製成混合料; (5)將步驟(4)所制的混合料與步驟(2)所制的混合漿以及步驟(3)所制的提取液均勻混合,用膨化機膨化制粒,包裝,得到成品。
【文檔編號】A23K1/14GK104286433SQ201410437947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日
【發明者】武為照 申請人:鳳陽縣興科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