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側架全整體芯製造方法
2023-09-24 00:47:50 2
專利名稱:一種側架全整體芯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貨車側架砂芯製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側架為鐵路貨車重要零部件,為薄壁殼形結構,材質為低合金鋼。在鐵路貨車轉向架設計中,側架和搖枕為主要組成零件,也是主要受力零件,鐵路貨車在不同狀況下運行中,側架須承受住各種各樣的考驗。隨著我國鐵路貨車向高速重載方向發展,對側架等重要零部件產品質量和綜合性能要求更高,因此,為滿足以後鐵路貨車發展需要,必須提高側架等重要零部件的產品質量、綜合性能,從而保證鐵路貨車高速重載運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目前我國鐵路貨車用側架均採用鑄造方法生產出來的,側架採用整體芯製造,各個製造企業鑄造工藝不一樣,整體芯分芯方式均不一樣,但各個企業整體芯與中央方框砂芯分成兩部分或三部分來做,這樣勢必有整體芯與中央方框砂芯組合起來形成側架內腔結構,側架內腔不能通過一個砂芯成型,砂芯與砂芯結合處易出現披縫、裂紋、砂眼等鑄造缺陷,增加後期整理工作量、降低生產效率、降低產品質量、帶來安全隱患。披縫、裂紋、砂眼等鑄造缺陷一直困擾側架生產企業,因此,有必要對側架鑄造技術進行改進,找出一套更合理的製造技術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一種側架鑄造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側架全整體芯製造方法,有效提高側架產品質量和綜合性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側架鑄造工藝要求製作包括側架的外彎鉤內腔結構、三角孔內腔結構、中央方框內腔結構一體化的整體芯芯盒,
然後,射芯機與整體芯芯盒配合,完成合模、加砂、射砂、硬化、開模、頂芯動作將整體芯一次性射制出來,
最後,人工來處理整體芯表面。為保證整體一致的冷卻效果,對應於整體芯較厚的局部,通過磁珠吸附外冷鐵、鉻鐵礦砂在整體芯芯盒的上模型上。本發明所涉及側架產品的內腔質量、綜合性能要求很高,為滿足產品安全運行的要求,鑄造工藝為一個砂芯形成側架所有內腔結構,即全整體芯工藝,全整體芯包含了外巴溝內腔結構、三角孔內腔結構和中央方框內腔結構。本發明製造技術靈活多變,能按產品工藝要求生產出符合要求的整體芯,製得的整體芯表面光滑,能有效的避免使用多元化組合砂芯帶來的鑄造飛邊、披縫、砂眼等鑄造缺陷,提高鑄件內在質量、綜合性能,減輕工作強度。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圖1為本發明涉及的整體芯結構芯盒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首先,根據側架鑄造工藝要求製作包括側架的外彎鉤內腔結構、三角孔內腔結構、 中央方框內腔結構一體化的整體芯芯盒。如圖1所示,左右外巴勾1、三角孔2和中央方框 3連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整體芯。然後,射芯機與整體芯芯盒配合,完成合模、加砂、射砂、硬化、開模、頂芯動作將整體芯一次性射制出來。整體芯的中央方框立柱面為磨耗板安裝面,安裝面的平面度須通過專用樣板檢查要求,因立柱面壁厚比較小且局部有小凹凸結構,採用一個立柱面活塊形成此面所有結構;整體芯大部分採用三乙胺硬化樹脂砂,大於平均厚度的較厚局部採用外冷鐵、鉻鐵礦砂,外冷鐵和鉻鐵礦砂芯通過磁珠吸附在模具的上模型上,射芯機與模具配合, 完成合模、加砂、射砂、硬化、開模、頂芯等動作將整體芯一次性射制出來,最後,人工來處理整體芯表面,進行整體檢查、局部打磨。避免了原來中央方框砂芯同三角孔和外巴鉤形成的整體芯組合,導致產品出現披縫、裂紋、砂眼等鑄造缺陷。在用於側架鑄造時,整體芯在指定位置存放,機器人自動掃描、識別、抓取、下芯, 從而保證下芯精度、產品質量。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限於上述的實施例,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形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內,則本發明的意圖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側架全整體芯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根據側架鑄造工藝要求製作包括側架的外彎鉤內腔結構、三角孔內腔結構、中央方框內腔結構一體化的整體芯芯盒;然後,射芯機與整體芯芯盒配合,完成合模、加砂、射砂、硬化、開模、頂芯動作將整體芯一次性射制出來;最後,人工來處理整體芯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架全整體芯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射芯機與整體芯芯盒配合時,對應於整體芯較厚的局部,通過磁珠吸附外冷鐵、鉻鐵礦砂在整體芯芯盒的上模型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所涉及一種側架全整體芯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根據側架鑄造工藝要求製作包括側架的外彎鉤內腔結構、三角孔內腔結構、中央方框內腔結構一體化的整體芯芯盒;然後,射芯機與整體芯芯盒配合,完成合模、加砂、射砂、硬化、開模、頂芯動作將整體芯一次性射制出來;最後,人工來處理整體芯表面。本發明制芯工藝製得的整體芯表面光滑,可有效的避免使用多元化組合砂芯帶來的鑄造飛邊、披縫,提高鑄件內在質量,減輕工作強度。
文檔編號B22C9/10GK102441647SQ20111040532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8日
發明者何氫玲, 劉濤, 吳文俊, 宋仲明, 張厚勝, 曠丹峰, 焦輝, 熊火順, 王連華, 苟春林, 董中友, 鄭志堅 申請人:南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