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增效農藥組合物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4:11:21 1
專利名稱::一種增效農藥組合物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農藥組合物,是以阿維菌素和噻嗪酮為有效成分,用於防治農業上的害蟲,尤其用於防治水稻飛蝨。
背景技術:
:稻飛蝨是我國水稻生產上的主要害蟲之一,稻飛蝨對水稻的主要為害期是圓稈拔節期至乳熟末期,成蟲和若蟲都能為害,在稻叢下部剌吸汁液,消耗稻株養分,並從唾液腺分泌有毒物質(酚類物質和多種水解酶),引起稻株中毒萎縮。稻飛蝨在產卵時,其產卵器能劃破水稻莖稈和葉片組織,使稻株喪失水分。另外由於剌吸取食,可在稻株上殘留很多不規則的傷痕,影響水分和養分的輸送,同化作用減弱,致使稻苗萎黃或枯死。稻飛蝨分泌物還常招致黴菌滋生,影響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水稻孕穗期受害,葉片發黃,生長低矮,甚至不能抽穗;乳熟期受害,稻穀千粒重減輕,癟谷增加,嚴重時引起稻株下部變黑,齊泥癱倒,冒穿倒伏。一般為害損失二到三成,嚴重為害損失三到五成,甚至絕收。但是,由於吡蟲啉等單一成分藥劑多年連續使用,對稻飛蝨防治實際防治效果不好,已經產生抗藥性。阿維菌素(abamectin),它是一種大環內酯雙糖類化合物。是從土壤微生物中分離的天然產物,對昆蟲和蟎類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並有微弱的燻蒸作用,無內吸作用。但它對葉片有很強的滲透作用,可殺死表皮下的害蟲,且殘效期長。其作用機制與一般殺蟲劑不同的是它幹擾神經生理活動,剌激釋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對節肢動物的神經傳導有抑制作用,若蟎和昆蟲與幼蟲與藥劑接觸後即出現麻痺症狀,不活動不取食,二至四天後死亡。但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雖有直接殺傷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殘留少,因此對益蟲的損傷小。噻嗪酮(buprofezin),一種抑制昆蟲生長發育的新型選擇性殺蟲劑,觸殺作用強,也有胃毒作用。作用機制為抑制昆蟲幾丁質合成和幹擾新陳代謝,致使若蟲蛻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緩慢死亡。一般施藥後三至七天才能看出效果,對成蟲沒有直接殺傷力,但可縮短其壽命,減少產卵量,並且產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蟲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對半翅目的飛蝨、葉蟬、粉蝨及介殼蟲類害蟲有良好防治效果,藥效期長達三十天以上。對天敵較安全,綜合效應好。農藥的增效混配,是提高防效和防治農業抗性害蟲的常見方法。通過室內毒力測定、田間試驗等,篩選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實際防治效果,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是害蟲綜合防治的重要手段。本發明人對阿維菌素和噻嗪酮的混配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阿維菌素和噻嗪酮的混配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經進一步研究,完成了本發明。阿維菌素和噻嗪酮的混配防治水稻飛蝨等害蟲目前尚無報導與應用。
發明內容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對害蟲產生抗藥性問題及實際防治效果較差,提供一種有效防治水稻飛蝨等農業害蟲的含有阿維菌素和噻嗪酮的增效農藥組合物。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上述農藥組合物的應用。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有阿維菌素和噻嗪酮的農藥組合物,它有效成份由阿維菌素與噻嗪酮組成。阿維菌素與噻嗪酮的重量份數比在l:10i:150之間。進一步,所述的增效農藥組合物,有效成份阿維菌素與噻嗪酮二者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總和在1%70%之間。所述的增效農藥組合物可按照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方法,配製成乳油、微乳劑、水乳劑、懸浮劑、可溼性粉劑、水分散粒劑適合農業使用的應用劑型。所述的增效農藥組合物還含有農藥製劑的輔助成分,輔助成分包括溶劑、乳化劑、潤溼劑、穩定劑、分散劑、增稠劑、K1調節劑、消泡劑、防凍劑、填料劑中的混合或一種或幾種混合。所述的農藥組合物,用於農業上殺蟲的用途,尤其用於防治水稻飛蝨。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物,通常採用噴霧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據需要採用農業上應用的其他使用技術。例如常用的農藥使用方法噴霧法、毒餌法、種子處理法、種子包衣法、土壤處理法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為(l)與單劑相比,該農藥組合物對害蟲有明顯的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且速效性和持效性明顯提升;(2)可以有效的降低田間農藥使用量,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汙染和農藥殘留,以及降低用藥成本;(3)農藥組合物中兩種有效成分的作用機理各不相同,有利於減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4)農藥組合物中兩種有效成分的殺蟲譜具有互補優勢,可以兼治水稻二、三化螟,解決水稻螟蟲和早期稻飛蝨同時發生危害的問題;(5)農藥組合物中兩種有效成分的協同效應,解決了單一稻飛蝨藥劑對發生區域和危害特點不同的三種稻飛蝨(褐飛蝨、灰飛蝨、白背飛蝨)不能兼治的問題。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實質,通過以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在這些實施例中,除另有說明外,所有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製劑實施例1(配製成乳油)阿維菌素2%,噻嗪酮20%,表面活性劑非離子型的聚氧乙烯醚5%,環氧化豆油0.5%,乳化劑1601#10%,乳化劑500#5%,餘量為乙醇和二甲苯。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加入反應釜中均勻攪拌,製得22%阿維菌素噻嗪酮乳油。除上述外,配製成乳油也可以是以阿維菌素、噻嗪酮為有效成分,其使用的輔助成分包括溶劑和助溶劑,溶劑和助溶劑為芳香烴類、醇類、酯類、酮類、醯胺類等,如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甲醇、乙二醇、異丙醇、丙酮、環己酮、吡咯烷酮等,溶劑和助溶劑可以是其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乳化劑,乳化劑可以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鹽系列、壬基酚聚氧丙基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蓖麻油環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甲縮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等,乳化劑可以是其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防凍劑,防凍劑可以是氯化鈉、尿素、甘油、乙二醇、丙二醇、異丙醇、山梨醇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穩定劑,穩定劑可以是黃原酸膠、矽酸鋁鎂、尿素、甲醇、石油醚、可溼性澱粉、甲苯基縮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消泡劑,消泡劑可以是甲醇、乙醇、有機矽油、環氧大豆油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PH值調節劑,PH值調節劑為醋酸、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胺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輔助成分溶劑和助溶齊U、乳化齊U、防凍齊IJ、穩定齊IJ、消泡劑、PH值調節劑可以是其混合或其中一種或幾種混合。其中代表實施例為有效成分阿維菌素與噻嗪酮二者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總和在50%70%,溶劑和助溶劑10%_30%,乳化劑5%_20%,防凍劑1%-5%,穩定劑0.5%-5%,消泡劑0.5%-5%,PH值調節劑0%-1%,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加入反應釜中均勻攪拌,製得阿維菌素噻嗪酮乳油。[OOSO]製劑實施例2(配製水乳劑)阿維菌素0.5%,噻嗪酮15%,N-甲基吡咯烷酮10%,十二烷基苯磺酸鈉8%,聚乙烯醇3%,乳化劑500恥%,有機矽0.5%,餘量為去離子水。將上述配方中原藥、溶劑、乳化劑溶解成均勻油相;將上述配方中水溶性組分和去離子水混合製得水相;在高速攪拌下,將油相和水相混合製得15.5%阿維菌素噻嗪酮水乳劑。除上述外,配製成水乳劑也可以是以阿維菌素、噻嗪酮為有效成分,其使用的輔助成分包括溶劑和助溶劑,溶劑和助溶劑可以是蓖麻油、二甲苯、豆油、機油、柴油、二甲基甲醯胺、甲醇、乙二醇、異丙醇、乙腈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乳化劑,乳化劑可以是烷基苯磺酸鹽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烯基酯、苄基酚聚氧乙烯基聚氧丙烯基醚,磷酸酯類等。乳化劑可以是其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分散劑,分散劑為萘或烷基萘甲醛縮合物及其鹽、脂肪醇環氧乙烷加成物磺酸鹽、木質素及其衍生物磺酸鹽、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鹽、羧甲基纖維素、聚乙烯醇、吡咯烷酮、聚乙二醇、阿拉伯樹膠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防凍劑,防凍劑可以是甘油、氯化鈉、尿素、山梨醇、硫酸銨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穩定劑,穩定劑可以是黃原酸膠、矽酸鋁鎂、尿素、甲醇、石油醚、可溼性澱粉、甲苯基縮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消泡劑,消泡劑可以是環氧大豆油、有機矽油、碘醯胺、Q。—2。飽和脂肪酸類、酯醚類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PH值調節劑,PH值調節劑為氫氧化鈉、氫氧化胺、醋酸、鹽酸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增稠劑,增稠劑為甲基纖維素、聚乙烯醇、阿拉伯膠、可溼性澱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輔助成分溶劑和助溶劑、乳化劑、分散劑、防凍劑、穩定劑、消泡劑、K1值調節劑、增稠劑可以是其混合或其中一種或幾種混合。其中代表實施例為有效成分阿維菌素與噻嗪酮二者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總和在40%60%,溶劑和助溶劑3%_20%,乳化劑1%_15%,分散劑O.5%_10%,防凍劑0.5%_5%,穩定劑0.5%_5%,消泡劑0.2%_5%,m值調節劑0%-1%,增稠劑0%_5%,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加入反應釜中均勻攪拌,製得阿維菌素《噻嗪酮水乳劑。製劑實施例3(配製懸浮劑)阿維菌素0.5%,噻嗪酮25%,乳化劑1601#12%,脂肪醯胺磺酸鈉5%,甲基萘磺酸甲醛縮合物4%,膨潤土2%,黃原酸膠0.5%,有機矽消泡劑0.4%,丙三醇5%,餘量為去離子水。將上述配方按比例進行預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機中研磨,經高剪切混合後調配製得25.5%阿維菌素噻嗪酮懸浮劑。除上述外,配製成懸浮劑也可以是以阿維菌素、噻嗪酮為有效成分,其使用的輔助成分包括溶劑和助溶劑,溶劑和助溶劑可以是蓖麻油、二甲苯、豆油、機油、柴油、二甲基甲醯胺、甲醇、乙二醇、異丙醇、乙腈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潤溼劑,潤溼劑可以是烷基苯磺酸鹽系列、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環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脂肪酸聚氧烯基酯、苄基酚聚氧乙烯基聚氧丙烯基醚等。潤溼劑可以是其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分散劑,分散劑為萘或烷基萘甲醛縮合物及其鹽、脂肪醇環氧乙烷加成物磺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鹽、木質素及其衍生物磺酸鹽、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防凍劑,防凍劑可以是甘油、乙二醇、丙二醇、氯化鈉、尿素、山梨醇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穩定劑,穩定劑可以是黃原酸膠、矽酸鋁鎂、尿素、甲醇、石油醚、可溼性澱粉、甲苯基縮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消泡劑,消泡劑可以是有機矽油、甲醇、乙醇、環氧大豆油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PH值調節劑,PH值調節劑為氫氧化鈉、氫氧化胺、醋酸、鹽酸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增稠劑,增稠劑為纖維素、聚乙烯醇、阿拉伯膠、可溼性澱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輔助成分溶劑和助溶齊U、潤溼齊U、分散齊IJ、防凍齊IJ、穩定齊IJ、消泡劑、PH值調節齊IJ、增稠劑可以是其混合或其中一種或幾種混合。其中代表實施例為有效成分阿維菌素與噻嗪酮二者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總和在55%70%,溶劑和助溶劑1%_10%,潤溼劑1%_15%,分散劑1%_10%,防凍劑0.5%_5%,穩定劑0.5%_5%,消泡劑0.2%-5%,m值調節劑0%-1%,增稠劑0%_5%,餘量為去離子水,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加入反應釜中均勻攪拌,製得阿維菌素噻嗪酮懸浮劑。製劑實例4(配製可溼性粉劑)阿維菌素O.1%,噻嗪酮14.9%,十二烷基苯磺酸鈉6%,木質素磺酸鈉12%,滑石粉5%,餘量為高嶺土。將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後進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再經氣流粉碎後即製得15%阿維菌素噻嗪酮可溼性粉劑。除上述外,配製成可溼性粉劑也可以是以阿維菌素、噻嗪酮為有效成分,其使用的輔助成分包括潤溼劑,潤溼劑可以是茶枯、皂角粉、月桂醇基硫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拉開粉、洗衣粉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分散劑,分散劑可以是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鹽、木質素及其衍生物磺酸鹽、烷基酚聚乙烯醚磺酸鹽、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萘或烷基萘甲醛縮合物及其鹽、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鹽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填料,填料可以是高嶺土、白炭黑、滑石粉、輕質碳酸鈣、蒙脫石、硅藻土、纖維素粉、尿素、樹皮粉、硝酸銨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輔助成分潤溼劑、分散劑、填料可以是其混合或其中一種。其中代表實施例為有效成分阿維菌素與噻嗪酮二者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總和在1%30%,潤溼劑1%-30%%、分散劑3%-30%、填料10%-5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後進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再經氣流粉碎後即製得阿維菌素噻嗪酮可溼性粉劑。製劑實施例5(配製水分散粒劑)阿維菌素0.3%,噻嗪酮29.7%,十二烷基硫酸鈉6%,聚羧酸鹽5%,氯化鈉2%,聚乙二醇2%,餘量為高嶺土。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幹法粉碎、造粒、乾燥、篩分製備製得30%阿維菌素噻嗪酮水分散性粒劑。除上述外,配製成水分散性粒劑也可以是以阿維菌素、噻嗪酮為有效成分,其使用的輔助成分包括潤溼劑,潤溼劑可以是烷基苯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鈉、脂肪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磺酸鈉和銨鹽、烷基硫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皂角粉、茶枯粉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分散劑,分散劑可以是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NN0)、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納、JFC、丙烯酸均聚物鈉鹽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載體,載體可以是高嶺土、白炭黑、輕質碳酸鈣、蒙脫石、滑石粉、硅藻土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崩解劑,崩解劑可以是膨潤土、尿素、硫酸銨、氯化鈉、氯化鎂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粘結劑,粘結劑可以是澱粉、明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澱粉、環糊精、大豆卵磷脂、松香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穩定劑,穩定劑可以是石油醚、可溼性澱粉、甲苯基縮水甘油醚、山梨醇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輔助成分潤溼劑、分散劑、載體、崩解劑、粘結劑、穩定劑可以是其混合或其中一種。其中代表實施例為有效成分阿維菌素與噻嗪酮二者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總和在20%60%,潤溼劑5%-20%,分散劑3%_15%,崩解劑1%_15%,粘結劑1%_8%,穩定劑1%_8%,載體5%-45%。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幹法粉碎、造粒、乾燥、篩分製備製得阿維菌素噻嗪酮水分散性粒劑。製劑實施例6(配製微乳劑)阿維菌素O.5%,噻嗪酮19.5%,N-甲基吡咯烷酮3%,異丙醇16%,乳化劑500#5%,乳化劑1601#3%,餘量為去離子水。將上述原藥、溶劑、乳化劑按比例混合,使其溶解為均勻油相;水溶性組分與去離子水混合製得水相;在攪拌下將油相與水相混合,即製得20%阿維菌素噻嗪酮微乳劑。除上述外,配製成微乳劑也可以是以阿維菌素、噻嗪酮為有效成分,其使用的輔助成分包括溶劑和助溶劑,溶劑和助溶劑為芳香烴類、醇類、酯類、酮類、醯胺類等,如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二甲基甲醯胺、甲醇、乙二醇、異丙醇、丙酮、環己酮等,可以是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乳化劑,乳化劑可以是烷基苯磺酸鹽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丙基聚氧乙烯醚、蓖麻油環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甲縮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等,乳化劑可以是其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防凍劑,防凍劑可以是甘油、乙二醇、丙二醇、氯化鈉、尿素、山梨醇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穩定劑,穩定劑可以是黃原酸膠、矽酸鋁鎂、尿素、甲醇、石油醚、可溼性澱粉、甲苯基縮水甘油醚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消泡劑,消泡劑可以是有機矽油、甲醇、乙醇、環氧大豆油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PH值調節劑,PH值調節劑為氫氧化鈉、氫氧化胺、醋酸、鹽酸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輔助成分溶劑和助溶齊U、乳化齊U、防凍齊IJ、穩定齊IJ、消泡劑、PH值調節劑可以是其混合或幾種混合或其中一種。其中代表實施例為有效成分阿維菌素與噻嗪酮二者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總和在60%70%,溶劑和助溶劑10-30%、乳化劑5-20%、防凍劑1%-5%、穩定劑O.5%_5%、消泡劑0.5%-5%、ra值調節劑0X-1%。將上述原藥、溶劑、乳化劑按比例混合,使其溶解為均勻油相;水溶性組分與去離子水混合製得水相;在攪拌下將油相與水相混合,即製得阿維菌素噻嗪酮微乳劑。生物測定實例1阿維菌素與噻嗪酮混配對水稻飛蝨的室內毒力測定本發明人對阿維菌素與噻嗪酮混配進行了防治水稻飛蝨的室內毒力測定研究。從田間採集稻飛蝨成蟲,室內飼養至第2代3齡若蟲。試驗藥劑採用95%阿維菌素原藥,90%噻嗪酮原藥,由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配製成所需的製劑。採用NY/T1154.1-2006推薦的點滴法進行測定。將微量點滴器用溶劑清洗,調節點滴器至備用狀態。用毛筆選取整齊一致的試蟲用(A輕度麻醉後置於9cm培養皿中,接著用微量點滴器將藥劑逐頭點滴於試蟲的前胸背板上,每頭點滴藥液1.0ul,以點滴1.0ul的不含藥劑但含相應有機溶劑的處理作對照。將點滴後的試蟲分別轉移至(26士2)t:、相對溼度為75%的培養室中正常培養。每處理4次重複,每重複試蟲20頭,每個處理試蟲為15頭。處理後48h調查試蟲死亡情況(判斷供試蟲死亡標準是以針輕剌無自主反應),記錄總蟲數和死蟲數。根據調查數據,計算各處理的校正死亡率。並參照NY/T1154.1-2006採用孫於沛法計算混劑的共毒係數(CTC值。)若對照死亡率20%,試驗需重做。以藥劑濃度(mg/L)的對數值為自變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機率值為因變量y,分別建立毒力回歸方程式,採用DPS軟體計算單劑及各配比混劑的LC5。、LC9。、95X置信限及其混劑共毒係數,比較增效情況。表1阿維菌素和噻嗪酮及不同配比對水稻飛蝨毒力測定結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按照NY/T11547.7-2006殺蟲劑聯合作用劃分標準共毒係數(CTC)>120表現為增效作用;共毒係數(CTC)《120表現為拮抗作用;120<共毒係數(CTC)<120表現為相加作用。從表i可以看出,阿維菌素和噻嗪酮混配,在i:ioi:150(按重量)的範圍內,對水稻飛蝨均表現為增效作用。阿維菌素和噻嗪酮混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生物測定實例2:阿維菌素與噻嗪酮混配製劑防治水稻飛蝨田間藥效試驗供試藥劑及施藥劑量(1)22%阿維菌素噻嗪酮乳油(2%阿維菌素20%噻嗪酮)(1#),畝用製劑25克;(2)15.5%阿維菌素噻嗪酮水乳劑(0.5%阿維菌素15%噻嗪酮)(2#),畝用製劑40克;(3)25.5%阿維菌素噻嗪酮懸浮劑(0.5%阿維菌素25%噻嗪酮)(3#),畝用製劑20克;(4)15%阿維菌素噻嗪酮可溼性粉劑(0.1%阿維菌素:14.9%噻嗪酮)(4#),畝用製劑50克;(5)30%阿維菌素噻嗪酮水分散性粒劑(0.3%阿維菌素29.7%噻嗪酮)(5#),畝用製劑25克;(6)20%阿維菌素噻嗪酮微乳劑(0.5%阿維菌素19.5%噻嗪酮)(6#),畝用製劑35克;對照藥劑及施藥劑量(1)2%阿維菌素乳油(7#),畝用製劑30克;(2)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8#),畝用製劑50克;施藥時間在水稻飛蝨卵孵盛期至低齡若蟲間施藥,兌水均勻噴霧,施藥時保持稻田5釐米左右水層,連續施藥2次,施藥間隔7-10天。試驗結果見表2,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施藥後3天,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對水稻飛蝨的防治效果都在86%以上,明顯好於單劑;施藥後7天和14天,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對水稻飛蝨的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也明顯好於單劑,說明本發明的殺蟲組合物在速效性和持效性方面均優於單劑。本發明農藥組合物中兩種農藥有效成分結合,在一定配比範圍內對害蟲具有明顯增效作用,提高了藥效,減少了農藥有效成分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同時,我們在試驗過程中發現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對水稻二化螟、三化螟也有很好的兼治效果。表2防治水稻飛蝨的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權利要求一種增效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有效成分由阿維菌素與噻嗪酮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阿維菌素與噻嗪酮的重量份數比在i:ioi:150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增效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有效成分阿維菌素與噻嗪酮二者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總和在1%70%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效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農藥組合物還含有農藥製劑的輔助成分,以便將農藥組合物製成適合農業使用的劑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增效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在實際應用時製成包括乳油、微乳劑、水乳劑、懸浮劑、可溼性粉劑、水分散粒劑的應用劑型。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增效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輔助成分包括溶劑、乳化劑、潤溼劑、穩定劑、分散劑、增稠劑、K1調節劑、消泡劑、防凍劑、填料劑中的混合或一種或幾種混合。7.按權利要求1、2、5或6所述的增效農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用於農業上殺蟲的用途。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增效農藥組合物及其應用,它是以阿維菌素和噻嗪酮為有效成分,阿維菌素與噻嗪酮的重量份數比在1∶10~1∶150之間,阿維菌素與噻嗪酮二者重量總和在農藥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總和在1%~70%之間。所述的農藥組合物在實際應用時製成包括乳油、微乳劑、水乳劑、懸浮劑、可溼性粉劑、水分散粒劑等適合農業使用的應用劑型。本發明用於農業上殺蟲的用途,尤其用於防治水稻飛蝨,對害蟲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利於減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文檔編號A01N43/88GK101708002SQ20091021374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1日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1日發明者於飛,劉鵬,謝石發,鄒勇申請人:湖南農大海特農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