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
2023-06-23 08:45:41 1
一種以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冶金焦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設及到一種W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我國大多數企業的配煤技術仍是採用W焦煤、肥煤為主,氣煤、肥煤、焦煤按一定 比例配合的配煤方式。面對我國的煉焦煤資源、目前市場來煤情況W及企業自身情況,各企 業所採用的配煤技術存在如下四方面的問題:
[0003] 1、在我國已發現的煉焦煤資源量中,氣煤佔46. 9 %,肥煤、焦煤不足40 %。而現實 的配煤方案中所配用的肥、焦煤種往往超過60 %,運與我國的煉焦煤資源狀況相矛盾。
[0004] 2、目前國內市場上出售的單種煤均是混煤。W焦煤為例:通過調整混煤中各煤種 的配比,可W使G值、Y值、揮發分等傳統煤質指標達到焦煤煤種的要求,而其中真正焦煤的 配比有的竟不足50%,故應用此煤種在配煤中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從而使得原有的配煤 技術失真。 陽0化]3、部分企業已經開展煤巖配煤應用,但是,各企業所採用的方法較複雜,且對來煤 的煤種種類要求較高,需要的配煤煤種較多,同時,由於對生產企業操作人員的專業性要求 較高,因此,很難得到現場應用。
[0006] 4、在目前W肥、焦煤為主焦煤的配煤結構中,焦煤煤種的配入比例常常超過40%, 因此,使得企業的配煤成本較高。
[0007] 煤是由多種有機化合物和礦物質組成的混合體,由多種煤巖成分組成。不同的顯 微組分性質不同,他們在配煤中的作用也不同。因此,可W說任何一種煤都是一種"天然配 煤"。同時,由於目前市場上的煉焦煤絕大部分為人為混煤,因此,仍依靠傳統的氣煤、肥煤、 焦煤、瘦煤各單種煤配比的方法,將使配煤比例失真,也不能滿足大型高爐對優質焦炭的需 求。
[0008] 面對有限的煤炭資源及鋼鐵行業高價格原材料的情況,急需開發出一種適合各企 業的低成本配煤技術,W保護我國日益減少的優質煤炭資源及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 企業的競爭力。
【發明內容】
[0009]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W煤巖配煤為基礎,W肥煤為主,可實現企業低成本 配煤的配煤方法。
[0010] 本發明採取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0011] 一種W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單種煤進行煤巖測定,並對煤巖測定 結果進行疊加,對疊加後的配合煤鏡質組反射率布圖進行各項指標鑑別,W確定是否為合 理有效的配煤方案,按所確定的配煤方案進行煉焦生產,對所得焦炭質量進行檢測,根據焦 炭熱態指標對配煤方案進行評價,W確定配煤方案的合理性;具體方法和步驟為:
[0012] (1)、利用煤巖分析軟體系統和偏光顯微鏡自動測量系統,按照GB6948-2008《煤鏡 質組反射率測定方法》,對煉焦用各單種煤進行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i?l、測定;
[0013] (2)、結合傳統多種牌號煤種配煤方案,提出各牌號煤種配比,並將上述測得的各 單種煤反射率圖根據配比進行疊加,若疊加後的鏡質組反射率分布圖呈正態分布狀、平坦 無凹口,且正態分布的標準偏差> 0. 2後即將此方案確定為理論配煤方案;
[0014] (3)、鏡質組反射率疊加後的分布數據中,如果配合煤的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 0. 9~1. 2之間的比例大於在1. 2~1. 5之間的比例,將此方案作為初步配煤方案;
[0015] (4)、按初步配煤方案確定的比例將各單種煤採用=維機械混煤裝置進行混煤,混 合後的煤樣在l〇5°C下烘乾比,製成配合煤,然後提取200~500g配合煤煤樣,進行試驗焦 爐試驗;
[0016] 巧)、將試驗焦爐生產的焦炭按GB/T 4000-2008進行熱態強度指標檢測,若熱態 強度達到CRI《30 %,CSR > 60 %,認為根據此配煤方案生產的焦炭質量滿足大型高爐用焦 的質量要求,即將此方案確定為最終的配煤方案;若未達到強度指標,則返回到步驟(2), 重新進行上述過程,直至達標。
[0017] 所述單種煤為煙煤,具體包括:氣煤、氣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焦煤、瘦煤、 貧瘦煤、貧煤。
[0018] 所述煉焦用各單種煤煤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則定結果的範圍在0. 5~2. 5 之間,並將此區間細分為8個小區間,各小區間對應的煤種為:
[0019]
[0020] 要求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0. 8~1. 9所包含的各區間內至少有一種單種煤。 [OOW 步驟似中所述各牌號煤種為氣煤、1/3焦煤、肥一、肥二焦一、焦二瘦焦煤、瘦 煤及貧煤。
[0022]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0023] 本發明W煤巖配煤為基礎,是一種W肥煤為主的低成本配煤方法。該方法具有操 作簡單,且易於實現等特點,採用該方法所生產的焦炭質量較好,完全能夠滿足大型高爐用 焦需求,並實現企業的低成本配煤。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本發明W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為:
[00巧](1)、利用煤巖分析軟體系統和偏光顯微鏡自動測量系統,按照GB6948-2008《煤鏡 質組反射率測定方法》,對煉焦用各單種煤進行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則定;
[0026] (2)、結合傳統多種牌號煤種配煤方案,提出各牌號煤種配比,並將上述測得的各 單種煤反射率圖根據配比進行疊加,若疊加後的鏡質組反射率分布圖呈正態分布狀、平坦 無凹口,且正態分布的標準偏差> 0. 2後即將此方案確定為理論配煤方案;
[0027] (3)、鏡質組反射率疊加後的分布數據中,如果配合煤的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 0. 9~1. 2之間的比例大於在1. 2~1. 5之間的比例,將此方案作為初步配煤方案;
[0028] (4)、按初步配煤方案確定的比例將各單種煤採用=維機械混煤裝置進行混煤,混 合後的煤樣在l〇5°C下烘乾比,製成配合煤,然後提取200~500g配合煤煤樣,進行試驗焦 爐試驗;
[0029] 巧)、將試驗焦爐生產的焦炭按GB/T 4000-2008進行熱態強度指標檢測,若熱態 強度達到CRI《30 %,CSR > 60 %,認為根據此配煤方案生產的焦炭質量滿足大型高爐用焦 的質量要求,即將此方案確定為最終的配煤方案;若未達到強度指標,則返回到步驟(2), 重新進行上述過程,直至達標。
[0030] 所述煉焦用各單種煤煤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況則定結果的範圍在0. 5~2. 5 之間,並將此區間細分為8個小區間,各小區間對應的煤種見表1 :
[0031] 表1煉焦用煤鏡質組反射率與煤種對應表
[0032]
[0033] 要求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0. 8~1. 9所包含的各區間內至少有一種單種煤。 陽〇34] 實施例1 :
[0035] 配合煤比例如下:1/3焦煤:16% ;肥一 :10% ;肥二:17% ;焦一 ;焦一 2#: 10% ;焦一 3#:12% ;焦二:16% ;瘦煤:9%。
[0036] 理論配煤鏡質組反射率結果:鏡質組平均反射率Re :1. 231 ;鏡質組最大反射率 Rmax :1. 311 ;鏡質組反射率分布圖正態分布的標準偏差:0. 252。各區間內,鏡質組反射率 分布見表2。
[0037] 表2理論配合煤鏡質組反射率分布表
[0038]
陽039] S維機械混煤煤樣質量300g。試驗焦爐裝煤量200kg,所得焦炭的反應性CRI為 28. 9 %,反應後強度CSR為53. 1 %
[0040] 在7m焦爐的工業生產中所得焦炭10天內的平均質量指標如表3所示:
[0041] 表3工業生產所得焦炭10天內的平均質量指標
[0042]
陽O創實施例2 : W44] 配合煤比例如下:1/3焦煤:16% ;肥一 :14% ;肥二:13% ;焦一 ;焦一 1 #: 10% ;焦二:10% ;瘦煤 1#:9% ;瘦煤 2#:13%。
[0045] 理論配煤鏡質組反射率結果:鏡質組平均反射率Re :1. 226 ;鏡質組最大反射率 Rmax :1. 305 ;鏡質組反射率分布圖正態分布的標準偏差:0. 272。各區間內,鏡質組反射率 分布見表4。
[0046] 表4理論配合煤鏡質組反射率分布表
[0047]
[0048] S維機械混煤煤樣質量500g。試驗焦爐裝煤量40kg,所得焦炭的反應性CRI為 28. 8 %,反應後強度CSR為53. 6 %。 陽049] 在7m焦爐的工業生產中所得焦炭10天內的平均質量指標如表5所示:
[0050] 表5工業生產所得焦炭10天內的平均質量指標
[0051]
陽05引 實施例3 : 陽化引配合煤比例如下:1/3焦煤:18% ;肥一 :14% ;肥二:13% ;焦一 ;焦一 1 #: 10% ;焦二:12% ;瘦煤 1#:8% ;瘦煤 2#:10%。
[0054] 理論配煤鏡質組反射率結果:鏡質組平均反射率Re :1. 270 ;鏡質組最大反射率 Rmax :1. 32 ;鏡質組反射率分布圖正態分布的標準偏差:0. 236。各區間內,鏡質組反射率分 布見表6。 陽化5] 表6理論配合煤鏡質組反射率分布表
[0056]
陽057] S維機械混煤煤樣質量200g。試驗焦爐裝煤量300kg,所得焦炭的反應性CRI為 24. 5 %,反應後強度CSR為55. 9 %。 陽058] 在7m焦爐的工業生產中所得焦炭10天內的平均質量指標如表7所示:
[0059] 表7工業生產所得焦炭10天內的平均質量指標
[0060]
[0061] 。
【主權項】
1. 一種以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單種煤進行煤巖測定,並對煤巖測定結 果進行疊加,對疊加後的配合煤鏡質組反射率布圖進行各項指標鑑別,以確定是否為合理 有效的配煤方案,按所確定的配煤方案進行煉焦生產,對所得焦炭質量進行檢測,根據焦炭 熱態指標對配煤方案進行評價,以確定配煤方案的合理性;具體方法和步驟為: (1) 、利用煤巖分析軟體系統和偏光顯微鏡自動測量系統,按照GB6948-2008《煤鏡質組 反射率測定方法》,對煉焦用各單種煤進行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測定; (2) 、結合傳統多種牌號煤種配煤方案,提出各牌號煤種配比,並將上述測得的各單種 煤反射率圖根據配比進行疊加,若疊加後的鏡質組反射率分布圖呈正態分布狀、平坦無凹 口,且正態分布的標準偏差> 0. 2後即將此方案確定為理論配煤方案; (3) 、鏡質組反射率疊加後的分布數據中,如果配合煤的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 0. 9~1. 2之間的比例大於在1. 2~1. 5之間的比例,將此方案作為初步配煤方案; (4) 、按初步配煤方案確定的比例將各單種煤採用三維機械混煤裝置進行混煤,混合後 的煤樣在l〇5°C下烘乾lh,製成配合煤,然後提取200~500g配合煤煤樣,進行試驗焦爐試 驗; (5) 、將試驗焦爐生產的焦炭按GB/T 4000-2008進行熱態強度指標檢測,若熱態強度 達到CRI < 30%,CSR彡60%,認為根據此配煤方案生產的焦炭質量滿足大型高爐用焦的 質量要求,即將此方案確定為最終的配煤方案;若未達到強度指標,則返回到步驟(2),重 新進行上述過程,直至達標。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單種煤為煙煤,具 體包括:氣煤、氣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焦煤、瘦煤、貧瘦煤、貧煤。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煉焦用各單種煤 煤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測定結果的範圍在0. 5~2. 5之間,並將此區間細分為8個 小區間,各小區間對應的煤種為:要求鏡質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0. 8~1. 9所包含的各區間內至少有一種單種煤。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⑵中所述各牌號 煤種為氣煤、1/3焦煤、肥一、肥二、焦一、焦二、瘦焦煤、瘦煤及貧煤。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以肥煤為主的配煤方法,將單種煤進行煤巖測定,並對煤巖測定結果進行疊加,對疊加後的配合煤鏡質組反射率布圖進行各項指標鑑別,以確定是否為合理有效的配煤方案,並按所確定的配煤方案進行煉焦生產,對所得焦炭質量進行檢測,根據焦炭熱態指標對配煤方案進行評價,以確定配煤方案的合理性。本發明以煤巖配煤為基礎,是一種以肥煤為主的低成本配煤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易於實現等特點,採用該方法所生產的焦炭質量較好,完全能夠滿足大型高爐用焦需求,並實現企業的低成本配煤。
【IPC分類】C10B57/04
【公開號】CN105713632
【申請號】CN201410712216
【發明人】龐克亮, 王明國, 趙恆波, 馬銀華, 劉冬傑, 慄紅, 王超, 夏偉, 伊鵬, 黨平
【申請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