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護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13:51:56 1
專利名稱:安全保護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保護器,特別是一種供配置在電信局交換機與外線間的安全保護器,這種安全保護器上可插接多個安全保護器的保護單元,以確保電話交換機免於受到雷擊或異常高壓的影響。
目前電信局交換機使用的安全保護器,為如圖3所示的安全保護器50形成一個可連接100組線路的架體,並將多個安全保護器50以適當間隔距離橫向及縱向排列形成一矩陣,各安全保護器50的正面形成有一靠右側的內部形成為數個迅卡端子的交換機接線區54及一靠左側的形成為數個圓形測試點的外線測試區55,保護裝置50的一側面位置為供外線送入而進行打線連接的打線區51,另一側設有可供插接保護單元的插接面,另外,在交換機接線區54的右側及安全保護器50的後端分別形成有纜線分線槽53,以供電纜線平行送入及送出,外線為通過後方的纜線分線槽52的底端矩形孔送入,而在打線區51位置,由打線槍的輔助,將線路卷繞於繞接端子上,並以一抽取式蓋板56封閉,而交換機的纜線則經由後方穿經分線槽52外側的框體及穿經前方的分線槽53而送入至交換機接線區54,使電纜線末端經以壓線工具(免電源)壓入此區域的迅卡端子上,即完成相關的配線步驟。
以前述配線方式可知,其外線的配線上需在側面進行,這樣即產生外線配線極為麻煩的缺點,首先如圖4所示,其為兩組安全保護器50相鄰配置的俯視圖,其供側面配線,兩安全保護器50間即需預留適當間隔距離,而要進行外線配線或測試時,即需如圖面的虛線所示,需將安全保護器50向兩側翻開,以提供人為操作的活動空間,然後,再以前述圖3的方式,將抽取式蓋板56取出,再將外線纜線伸入及經以打線槍將纜線結合在特定的繞接端子上或是伸入測試儀具進行測試,然後再將抽取式蓋板56插入,其次,為在外表位置進行交換機纜線的配線程序,故在前述外線的配線方式下,存在如下缺點1·外線配線需將整個安全保護器翻開,操作麻煩;2·為預留人工的活動空間,兩相鄰安全保護器的間隔距離不可縮減,導致佔用空間大;3·需配合打線槍及壓線工具兩種工具才能分別進行外線纜線的打線作業及交換機纜線的壓接結合,施工麻煩;4·進行外線的配線或換線時,更需取出蓋板及撥開線路才可進行,步驟煩雜。
此外,對外線線路測試可直接由打線區51處進行,不必重複設置測試區55。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便於配線及測試的安全保護器,主要將傳統架體正面位置的外線測試區予以去除,而使整個正面整合為位於左、右兩側的交換機接線區及外線接線區,這樣外線的配線或測試,都無需將整個架體翻轉,可直接在正面的外線接線區進行配線及測試。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作業方便的安全保護器,利用正面的外線接線區,特別是利用便於接線的迅卡端子或繞接端子,接線時僅需插入或繞接即可,僅須單一種工具即可進行作業。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安全保護器為一架體,在架體側面及前面分別形成打線區及插接區,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架體前面形成一正面板,正面板表面均勻分布有數個接線端子,區隔成左、右兩接線區,其分別為插接交換機纜線的接線區及插接外線纜線的接線區。
所述端子可為便於接線的迅卡端子。
所述端子可為便於用打線器繞線的繞接端子。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本實用新型以其正面板兩側分別形成為連接交換機纜線及外線電纜的接線區,使外線配線作業不僅轉變為在正面位置,而且僅需一種工具即可迅速地完成,無需如傳統方式需兩種工具才能進行作業,作業上更為簡便,可提高相關的配線及測試的作業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特徵及目的。
附圖簡要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平面圖。
圖3是傳統安全保護器的立體圖。
圖4是傳統安全保護器的俯視配置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在結構上也是在安全保護器本體10的後段一側形成打線區11,打線區11前後位置形成供纜線平行穿伸的分線槽13、12,在打線區11以抽取式蓋板16插入封閉,而其與傳統的安全保護器不同處在於本體10的正面由以同寬而內部均勻分布有數個訊卡端子或繞接端子的正面板14構成,而正面板14兩側即區分為外線接線區141及交換機接線區142兩部份,即無論是外線或交換機纜線均由正面板14位置予以連接,因此,外線的連接方式與交換機纜線的配線方式相同,都是經後方的分線槽12、前方角落位置的分線槽13而延伸至外線接線區141,且外線端部可直接下壓進入相應的訊卡端子或經由打線器繞線在繞接端子上即可,僅須單一工具便可完成外線及交換機線路的配線工作,且欲進行外線線路的測試時,也是直接在外線接線區141的相應端子上進行。
本實用新型,在形成左、右兩組接線區而供分別連接外線及交換機電纜的設計上,故要進行外線的配線或外線的測試作業時,無需進行將整個架體翻開、抽出蓋板的步驟,且在外線配線的方式上,也因其端子可採用訊卡端子型式或繞接端子型式,僅需一種工具即可迅速地完成(無需如傳統方式需兩種工具才能進行),作業上更加簡便,而如圖2的俯視圖所示,以多組安全保護器本體10相鄰排列的情況下,無論對外線或交換機纜線的裝配及測試均可直接在正面位置實施,相比之下,便於維護,可提高配線及測試的作業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安全保護器,其為一架體,在架體側面及前面分別形成打線區及插接區,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架體前面形成一正面板,正面板表面均勻分布有數個接線端子,區隔成左、右兩接線區,其分別為插接交換機纜線的接線區及插接外線纜線的接線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端子為便於接線的迅卡端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端子為便於用打線器繞線的繞接端子。
專利摘要一種配置在電信局交換機與外線間的安全保護器,其為一架體,在架體側面及前面分別形成打線區及插接區,在架體前面形成一正面板,正面板表面均勻分布有數個接線端子,區隔成左、右兩接線區,其分別為插接交換機纜線的接線區及插接外線纜線的接線區;各接線端子均為便於接線的迅卡端子或繞接端子;進行外線配線或測試作業時,可直接插、繞外線或接觸相應的接線區即可;本實用新型解決了以往安全保護器不便於外線的配線及測試的問題。
文檔編號H04M1/00GK2243144SQ9521923
公開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25日
發明者謝金龍 申請人:謝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