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紙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供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10:49:06 2
專利名稱:供紙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供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供紙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供紙裝置,尤其涉及使用在複印機、印表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的供紙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供紙裝置,例如,通過供紙輥和分離輥的對輥一張張地分離紙進行供紙的、在各供紙段設有以摩擦分離輥方式組件化的供紙組件的由若干供紙段構成的供紙裝置。
在複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作為從供紙盒一張張供給紙的供紙裝置有摩擦分離輥方式(FRR方式)的供紙裝置,其設有供紙輥和分離輥,上述供紙輥朝紙的供紙方向迴轉,分離輥與上述供紙輥壓接形成對輥,同時通過扭矩限制器在供紙方向的逆方向被賦與驅動力。這種方式的供紙裝置中,收納載置在供紙盒等的紙通過搓紙輥從最上面紙順序被送向由供紙輥和分離輥所形成的分離供紙部的夾持部,在這裡當紙被疊合送來時,疊置紙被分離,一張張地供給圖像形成部。分離輥通常與供紙輥壓接,被施加有朝與供紙方向相反的方向的驅動力。為了通過扭矩限制器使分離輥逆轉驅動,一般需要1~1.5kgf·cm扭矩。
但是,近年來,隨著複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紙大小規格及紙種類多樣化,為了設置收納適合各種用途紙的紙盒,在一臺圖像形成裝置中設有若干供紙段(2~5段左右)的圖像形成裝置正在增加。在這種圖像形成裝置的各供紙段中,分別設有供紙盤及一張張取出供紙盤內紙進行供紙的供紙組件。
在這種結構中,作為若干供紙段的供紙組件驅動系,從成本方面考慮是採用共用一個馬達進行驅動的。這時,馬達上施加有相當大負載,所以,必須降低各供紙組件的扭矩負載。在FRR方式供紙裝置中,作為這種降低負載措施一般是解除沒有被選擇(供紙對象外)的全部供紙組件中的分離輥對供紙輥的壓接(參照例如特開平6-183600號公報等)。
按照這種降低負載措施,雖然能劇減扭矩負載,但是接離用於驅動供紙輥軸的供給離合器會發生連帶轉動,從而引起供紙輥迴轉。因此,在紙與供紙輥相接狀態下,儘管沒有選擇該供紙組件,但是還是發生供紙,在圖像形成部會發生再送阻塞。
針對這種情況,提出過在供紙離合器內增加球軸承或以低摩擦材對離合器內滑動面施以塗層等對策,但是成本很高。
本發明就是鑑於上述先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供紙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供紙裝置,在不增加成本的現狀結構狀態下能防止從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盒發生誤送紙。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供紙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供紙裝置,其利用作業之間的時間,避免浪費時間,躁音小,即使在所載置紙捲曲大場合也具有可靠機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供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往若干供紙段的各載置臺上載置紙;使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中的底板移動;第一檢測步驟,其檢測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載置臺上最上面紙處於預定的供紙位置;將上述最上面紙運向供紙輥與分離輥之間形成的夾持部,上述供紙輥按紙運送方向被驅動迴轉,上述分離輥與該供紙輥壓接,同時通過扭矩限制器被賦與朝供紙方向的逆方向的驅動力,當上述最上面紙被運送時,一壓接裝置使上述分離輥壓接到上述供紙輥上,當上述最上面紙沒有被運送時,一解除裝置解除上述壓接裝置所產生的分離輥壓接到供紙輥上的壓接狀態;其特徵在於根據上述第一次檢測輸出,控制與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對應的升降裝置下降,使得上述供紙組件中載置臺上的最上面紙比所設定的供紙位置低。
根據本發明的供紙方法,其特徵還在於,進一步包括第二檢測步驟,其檢測上述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供給最終紙是否已經結束,該第二檢測步驟在上述供紙輥和分離輥的下遊進行;停止步驟,當根據上述第二檢測步驟結果確定此次複印工作的最終紙從供紙組件供紙已經完成時,停止上述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驅動裝置動作,使該供紙組件供紙停止。
根據本發明的供紙方法,其特徵還在於,進一步包括復歸步驟,從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供給最終紙結束時到上述最終紙從圖像形成裝置排出期間,控制對應的升降裝置上升,使得其餘供紙組件中載置臺上的最上面紙成為所設定的供紙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供紙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復歸步驟中使上述其餘供紙組件中各載置臺的上升動作開始時間錯開。
根據本發明的供紙方法,其特徵還在於,進一步包括第三檢測步驟,檢測各供紙組件上載置臺下降下限位置,控制對應的升降裝置使得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中的載置臺下降到在上述第三檢測步驟中檢測的下降下限位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供紙裝置,設有若干供紙段,在各供紙段設有供紙組件,供紙組件包括載置紙的載置臺、使上述載置臺升降的升降裝置、上述載置臺上升時檢測最上面紙到達所設定的供紙位置的最上面紙位置檢測裝置、被驅動往供紙方向迴轉的供紙輥、與該供紙輥壓接、同時通過扭矩限制器被賦與朝供紙方向的逆方向驅動力的分離輥、朝上述供紙輥和分離輥的夾持部送入載置在上述載置臺上紙的搓紙輥、使上述分離輥壓接到上述供紙輥的壓接裝置、解除該壓接裝置所產生的壓接的解除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控制裝置,其根據上述最上面紙位置檢測裝置的檢測輸出控制上述升降裝置,控制與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對應的升降裝置下降,使得上述供紙組件中載置臺上的最上面紙比所設定的供紙位置低。
因此,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的載置臺上的最上面紙被控制下降到處於比所設定的供紙位置低的位置,即使發生該紙從載置位置稍稍跳出,也不會與供紙輥相接,所以,不會發生誤供紙等不良狀況,並且不帶來成本上升。
根據本發明的供紙裝置,其特徵還在於,設有供紙驅動控制裝置,在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供給最終紙結束時,該供紙驅動裝置停止驅動該供紙組件供紙。
根據本發明的供紙裝置,其特徵還在於,從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供給最終紙結束時到上述最終紙從圖像形成裝置排出期間,上述控制裝置控制對應的升降裝置上升,使得其餘供紙組件中載置臺上的最上面紙成為所設定的供紙位置。
因此,在下一次複印工作開始時,所有供紙組件復歸到可供紙狀態,不會發生工作間的時間浪費。
根據本發明的供紙裝置,其特徵還在於,控制裝置使上述其餘供紙組件中各載置臺的上升動作開始時間錯開。
為了驅動升降馬達和載置臺位置檢測傳感器,使用電磁控制,載置臺上升動作開始時,上述電磁器件等發出啟動音,若有若干供紙組件的話,將產生相當大音,通過使它們上升動作開始時間不一致,能使啟動音分散,實現裝置靜音化。
根據本發明的供紙裝置,其特徵還在於,在各供紙組件上設有檢測載置臺下降下限位置的下限檢測裝置,控制裝置控制對應的升降裝置使得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中的載置臺下降到由上述下限檢測裝置檢測的下降下限位置。
作為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的載置臺下降量,雖然設定為少的話,對於移動及復歸動作等方面是有利的,但當載置紙有捲曲時,最好下降量大。利用下限檢測裝置使其下降到下限位置,即使載置紙捲曲大場合也能防止從該供紙組件發生誤供紙。
下面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按照本發明的供紙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供紙裝置,設有控制裝置,控制與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對應的升降裝置下降,使載置臺的最上面紙處於比設定供紙位置低的位置,即使紙從載置位置稍有跳出也不會與供紙輥相接,能確實防止誤供紙那樣的不良狀況,而且不會帶來成本上升。
按照本發明供紙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供紙裝置,設有供紙驅動控制裝置,在來自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送出最終紙時,停止該供紙組件動作,從上述供給最終紙結束到上述最終紙從圖像形成裝置排出期間,控制裝置控制與其餘供紙組件的載置臺對應的升降裝置上升,使得上述載置臺的最上面紙成為所設定的供紙位置,因此,當下次工作開始時,全部供紙組件都已復歸成可供紙狀態,兩次工作之間時間不會浪費。
按照本發明供紙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供紙裝置,對各供紙組件設有檢測載置臺下降下限位置的下限檢測裝置,控制裝置控制升降裝置下降,使得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之外的所有供紙組件的載置臺下降到由上述下限檢測裝置檢測的下降下限位置,即使載置紙捲曲大場合,也能可靠防止從該供紙組件發生誤供紙。
附圖簡要說明如下
圖1是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子照相式複印機的縱截正面圖;圖2是表示底板升降裝置構成斜視圖;圖3是表示分離供紙部附近構成斜視圖;圖4是表示分離供紙動作的正面圖;圖5是僅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圖。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實施例。
先由圖1-圖4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適用於作為圖像形成裝置的電子照相式複印機的供紙裝置,例如設有四個供紙段的供紙裝置。
圖1是表示設有四段結構的供紙裝置的電子照相式複印機概略的縱截正面圖,在圖1中,感光體1沿順時針方向迴轉,通過帶電器2被賦與正或負的均一電荷。來自原稿的反射光由成像光學系統3導到感光體1上,在感光體1表面上形成與原稿圖像對應的靜電潛像。隨後,通過顯影器4使墨粉附著到感光體1上的靜電潛像上,使其成為可視像。另一方面,收納在四段供紙盒10、11、12、13內的紙P由第1-第4供紙組件100、200、300、400送向後述的分離供紙部。這時,如果若干張紙P疊合送出,在供紙輥101和分離輥122構成的分離供紙部被分離,僅一張紙被送向下遊。隨後,通過中間輥14的紙P由定位輥15調節送出時間,以便與感光體1的轉印時間同步,向轉印部5送出。在轉印部5感光體1上墨像轉印到紙P上,經運送帶6運送,在定影部7定影,此後,通過排紙輥16、17排向排紙盤18上。
圖2是構成第1供紙組件100一部分的底板升降裝置構成例的斜視圖,第2-第4供紙組件200、300、400中的底板升降裝置的構成也完全與第1供紙組件中相同,說明省略。
供紙盒10的底部設有底板21,該底板21以支點22為中心迴轉自如地被軸支著。即,上述底板21能繞連接支點22間沿與供紙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迴轉軸迴轉自如,供紙方向前端能在上下方向作升降。在該底板21下部設置升降部件23,該升降部件23包括軸24、固定在軸24一端附近的偏心迴轉片25以及在軸24另一端附近朝其半徑方向突出被安裝的兩系合突起26。若使升降部件23的軸24繞其軸心迴轉,那麼偏心迴轉片25也繞軸24的軸心迴轉,偏心迴轉片25與底板21下面相接,將底板21往上方提升。
如圖2所示,底板升降裝置驅動部27由升降馬達28、安裝在該升降馬達28輸出軸上的蝸杆29、與該蝸杆29嚙合的蝸輪30、與蝸輪30嚙合的齒輪31以及安裝在齒輪31迴轉軸上的聯軸器32構成。聯軸器32呈圓筒狀,設有四個切口,該四個切口從自由端沿與迴轉軸平行方向延伸,若升降部件23的軸24上的系合突起26嵌合在該聯軸器32的缺口中,驅動部27能驅動升降部件23的軸24迴轉。
下面說明該底板升降裝置作用。
將供紙盒10安裝在裝置本體上,傳感器(沒有圖示)檢測供紙盒10,向升降馬達28輸出正輸出電壓,驅動升降馬達28正轉。升降馬達28驅動升降部件23的軸24朝逆時針方向(從左側往右側看)迴轉,使偏心迴轉片25繞軸24迴轉。於是,偏心迴轉片25從下方上推底板21,底板21以支點22為中心迴轉,底板21上升。因此,若底板21上載置著紙P,該紙P就上升。在此,判斷作為最上面紙位置檢測裝置的、設於所定位置的底板位置檢測傳感器(沒有圖示)是否檢測到底板21,若沒有檢測到,則繼續向升降馬達28施加正輸出電壓使底板繼續上升,若到達被底板位置檢測傳感器檢測階段,則不向升降馬達28輸出電壓,停止升降馬達28。這樣,載置在底板21上的紙P中最上面紙處於送向供紙輥101和分離輥122的夾持部的最適供紙位置狀態。這種底板21升降動作控制是通過微型電子計算機進行的,該微型電子計算機作為控制裝置控制電子照相式複印機整體動作。若通過配設在供紙盒10中的紙端傳感器33(參照圖4)檢測到紙端,則驅動升降馬達28逆轉,底板21下降到初期位置。
圖3是第1供紙組件100的分離供紙部構成例的斜視圖,第2-第4供紙組件200、300、400的分離供紙部構成也完全與第1供紙組件中相同,說明省略。
在圖3所示供紙組件100中,通過沒有圖示的一個共用馬達使齒輪130朝箭頭方向迴轉,供紙輥軸102的驅動齒輪103與上述齒輪130嚙合,在供紙輥軸102上設有供紙輥101。該驅動齒輪103和供紙輥軸102之間設有電磁離合器104,通過接通該電磁離合器104,使供紙軸101沿箭頭R表示的供紙方向迴轉。在供紙輥軸102上通過逆迴轉時結合為一體的單向離合器105安裝軸迴轉規制臂106,該臂106在迴轉變位時在兩方向受迴轉規制部件107、108規制。另外,在供紙輥102上通過逆轉時成為自由的單向離合器109裝有齒輪110,該齒輪110通過惰輪111與搓紙輥軸113的齒輪112嚙合。在搓紙輥軸113上通過在其迴轉方向結合為一體的單方向離合器114裝有搓紙輥115。這樣,若電磁離合器104一接通,供紙輥101與搓紙輥115一起朝箭頭R指示的供紙方向迴轉。
另一方面,裝在扭矩限制驅動軸116上的齒輪117與齒輪103嚙合,沿箭頭S方向迴轉,另外,裝在扭矩限制驅動軸116上的另一個齒輪118與扭矩限制器120的驅動側齒輪119嚙合。在扭矩限制器120的從動軸121上固定著分離輥122,該扭矩限制器120的從動軸121被加壓部件123往上方加壓,分離輥122與供紙輥101壓接。這樣,當驅動齒輪130迴轉時,不管電磁離合器104接通還是斷開,一定的扭矩沿箭頭T所示方向(即與供紙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在分離輥122上。
作為壓接裝置的呈L字形的加壓部件由軸125迴轉自如地被支承著,其端部裝有彈簧124。彈簧124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26上,通過該彈簧124的作用,加壓部件123朝上方對從動軸121進行加壓。另外,在加壓部件123的裝有彈簧124側的端部形成外伸部分123a。
在加壓部件123的外伸部分123a附近通過軸142可迴轉地支承著作為解除裝置的加壓解除部件127,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29上的彈簧128安裝在呈L字形的加壓解除部件127的一邊。在加壓解除部件127的相反側端部通過輔助臂141與加壓解除電磁器件140的傳動件140a連接。該加壓解除電磁器件140接通時,傳動件140a被拉入內部,加壓解除部件127繞軸142按箭頭M方向迴轉,加壓解除部件127與加壓部件123分離。因此,當加壓解除電磁器件140接通時,加壓部件123往上方對從動軸121進行加壓。
如圖4所示,搓紙輥115通過彈簧151由電磁器件150支承著。當電磁器件150斷開時,搓紙輥115下降與載置在供紙盒10的底板21上的紙P的最上面紙彈性接觸,當接通電磁器件150時,搓紙輥115被提升到上方離開紙P。
尤其,當加壓接觸電磁器件140斷開時,傳動件140a被解除拉入狀態,加壓解除部件127在彈簧128作用下繞軸142按箭頭M的相反方向迴轉,其端部127a推壓加壓部件123的外伸部分123a,加壓部件123繞軸125按順時針方向迴轉,扭矩限制器120對從動軸121的加壓被解除,分離輥122離開供紙輥101。因此,分離輥122雖然朝順時針方向迴轉,但扭矩限制器120的扭矩不會產生。
下面說明這種供紙組件100的供紙動作。載置有紙P的供紙盒10設置在第1供紙段,其傳感器一檢測到該情況,就通過上述底板升降裝置作用使底板21上升,最上面紙成為所設定的供紙位置。並且,通過斷開電磁器件150,使搓紙輥115下降,與最上面紙壓接,成為可供紙狀態。這時,紙端傳感器33被接通,通過其輸出信號檢測有無紙。
這樣,供紙盒10、11、12、13設置在所定供紙段之後,操作者用設於複印機本體操作面板上的紙選擇鍵(沒有圖示)選擇收納著所希望紙的供紙盒,即設置著該供紙盒的供紙組件。對於選擇的供紙組件(在此設為選擇供紙組件100),按「複印開始」鍵(沒有圖示),圖3所示加壓解除電磁器件140為接通,通過加壓部件123加壓在從動軸121上,使分離輥122與供紙輥101壓接,起著紙分離機能。
此後,電磁離合器104成為接通狀態,即連接狀態,將驅動齒輪130的迴轉傳遞給供紙輥軸102,使供紙輥101按圖3中箭頭R方向迴轉。同時,驅動齒輪130的迴轉也傳遞到搓紙輥軸113,搓紙輥115也朝箭頭R方向迴轉。另一方面,驅動齒輪130的迴轉也傳遞到扭矩限制器驅動軸116,如上所述,將朝與供紙方向相反方向的扭矩賦與分離輥122。
如圖4所示,開始供給供紙盒10內紙P。這時,若兩張紙以重疊狀態進入分離供紙部139,則由於分離輥122的摩擦分離作用,第2張紙被阻止,僅僅最上面紙被分離供紙。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用設於操作面板上的紙選擇鍵選擇供紙段,按「複印開始」鍵,載置著收納所選擇紙的供紙盒10的供紙組件100的紙分離機構進行如上所述動作,沒有被選擇的其餘供紙組件200、300、400的紙分離機構不動作,即保持分離輥122的壓接解除狀態。這樣,能防止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200、300、400耗費電力,並降低負載,而且能減少扭矩限制器120的劣化。圖1中的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200、300、400的供紙輥101和分離輥122表示這種狀態,處於壓接被解除的分離狀態。
在這種基本動作基礎上,在本實施例中,當操作者用紙選擇鍵選擇紙時,或按「複印開始」鍵時,通過使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200、300、400用的底板升降裝置的升降馬達作一定時間的逆轉驅動,分別使供紙盒11、12、13內的底板21下降,通過控制裝置實行這種下降控制。這時的各底板21的下降雖然很少,但最上面紙離開所設定的供紙位置(與供紙輥101相接的位置)為5mm以上為好。圖1中表示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200、300、400的底板21如上所述稍稍下降的狀態。因此,隨著上次供紙動作,即使有稍稍跳出的最上面紙,但由於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200、300、400中沒有與供紙輥101相接,所以,不會發生誤供紙,在圖像形成部不會因誤供紙而引起阻塞。另外,基本結構是以特開平9-86680號公報和特開平6-183600號公報所示結構為基礎,不會引起成本上升。
下面對進行上述動作的復歸動作時間作說明。
如圖1所示例場合,在複印作業中當被選擇驅動的供紙組件100供給最終紙結束時,停止驅動該供紙組件100,同時,使其餘供紙組件200、300、400中底板升降裝置的升降馬達正轉,底板21上升,使得底板21上的最上面紙成為所設定的供紙位置。在此,停止驅動被選擇驅動的供紙組件100是用供紙傳感器34(參照圖4)檢測上述最終紙從供紙組件10送出或從運送時間計算而得,由供紙驅動控制裝置實行的。另外,與上述控制同時,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200、300、400中的底板21的上升復歸動作是通過控制升降馬達的迴轉速度或原來的底板21的下降量,使得上述上升復歸動作至少在來自供紙組件100的最終紙排出到電子照相式複印機的排紙盤18前的期間結束。這時,控制供紙組件200、300、400各升降馬達,使得被驅動正轉的時間(上升動作開始時間)相互有微小差異。正轉開始順序雖然是任意的,但時間差被設定為100ms以上。
因此,下一次複印作業開始時,全部供紙組件100、200、300、400的底板21都復歸到可供紙狀態,從下一次複印作業所選擇的供紙組件進行供紙時,不會發生作業間的時間浪費。另外,若使各供紙組件200、300、400的升降馬達和電磁器件等同時啟動,就會發生相當大噪音,但在本發明中採用使動作開始時間錯開的方法,能分散啟動音,實現靜音化。尤其,考慮人的聽感,將錯開時間設定為100ms以上,使靜音化更有效果。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參照圖5進行說明,與圖1-圖4中表示部分相同的部分用同樣標號表示,說明也省略。在本實施例中,關於各供紙組件中的底板21設有下限檢測裝置,通過使設於底板21的前端下部的測頭41遮住設在供紙段所定位置的成為光斷路器42的傳感器,檢測該底板21下降到下降下限位置。並且,如上所述,對於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當使其底板21下降時,在本實施例中進行控制,使其下降到通過光斷路器42檢測的下降下限位置,使底板21作最大限度下降。
根據本實施例,即使載置在底板21上的紙P有捲曲,由於使底板21下降到下降下限位置,不會發生與供紙輥101相接不小心進行供紙那種不良狀況。另外,用光斷路器42的檢測信號控制其下降到下降下限位置,所以,不會發生使升降馬達驅動到超過下降下限位置,能防止損壞供紙盤等。
在上述實施例中,是以選擇供紙組件100為例進行說明的,但是選擇其它供紙組件場合原理也完全相同。另外,不用說,本發明也不局限於四段供紙段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供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往若干供紙段的各載置臺上載置紙;使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中的底板移動;第一檢測步驟,其檢測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載置臺上最上面紙處於預定的供紙位置;將上述最上面紙運向供紙輥與分離輥之間形成的夾持部,上述供紙輥按紙運送方向被驅動迴轉,上述分離輥與該供紙輥壓接,同時通過扭矩限制器被賦與朝供紙方向的逆方向的驅動力,當上述最上面紙被運送時,一壓接裝置使上述分離輥壓接到上述供紙輥上,當上述最上面紙沒有被運送時,一解除裝置解除上述壓接裝置所產生的分離輥壓接到供紙輥上的壓接狀態;其特徵在於根據上述第一次檢測輸出,控制與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對應的升降裝置下降,使得上述供紙組件中載置臺上的最上面紙比所設定的供紙位置低。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供紙方法,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第二檢測步驟,其檢測上述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供給最終紙是否已經結束,該第二檢測步驟在上述供紙輥和分離輥的下遊進行;停止步驟,當根據上述第二檢測步驟結果確定此次複印工作的最終紙從供紙組件供紙已經完成時,停止上述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驅動裝置動作,使該供紙組件供紙停止。
3.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供紙方法,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復歸步驟,從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供給最終紙結束時到上述最終紙從圖像形成裝置排出期間,控制對應的升降裝置上升,使得其餘供紙組件中載置臺上的最上面紙成為所設定的供紙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供紙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復歸步驟中使上述其餘供紙組件中各載置臺的上升動作開始時間錯開。
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供紙方法,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第三檢測步驟,檢測各供紙組件上載置臺下降下限位置,控制對應的升降裝置使得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中的載置臺下降到在上述第三檢測步驟中檢測的下降下限位置。
6.一種供紙裝置,設有若干供紙段,在各供紙段設有供紙組件,供紙組件包括載置紙的載置臺、使上述載置臺升降的升降裝置、上述載置臺上升時檢測最上面紙到達所設定的供紙位置的最上面紙位置檢測裝置、被驅動往供紙方向迴轉的供紙輥、與該供紙輥壓接、同時通過扭矩限制器被賦與朝供紙方向的逆方向驅動力的分離輥、朝上述供紙輥和分離輥的夾持部送入載置在上述載置臺上紙的搓紙輥、使上述分離輥壓接到上述供紙輥的壓接裝置、解除該壓接裝置所產生的壓接的解除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控制裝置,其根據上述最上面紙位置檢測裝置的檢測輸出控制上述升降裝置,控制與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對應的升降裝置下降,使得上述供紙組件中載置臺上的最上面紙比所設定的供紙位置低。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供紙驅動控制裝置,在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供給最終紙結束時,該供紙驅動裝置停止驅動該供紙組件供紙。
8.根據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徵在於,從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供給最終紙結束時到上述最終紙從圖像形成裝置排出期間,上述控制裝置控制對應的升降裝置上升,使得其餘供紙組件中載置臺上的最上面紙成為所設定的供紙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徵在於,控制裝置使上述其餘供紙組件中各載置臺的上升動作開始時間錯開。
10.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各供紙組件上設有檢測載置臺下降下限位置的下限檢測裝置,控制裝置控制對應的升降裝置使得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中的載置臺下降到由上述下限檢測裝置檢測的下降下限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使用在複印機、印表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的供紙裝置,控制對應的升降裝置下降,使得被選擇驅動的供紙段的供紙組件100以外的所有供紙組件200、300、400中載置臺21上的最上面紙比所定供紙位置低。因此,上述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組件中紙即使從載置位置稍稍移出,也不會與供紙輥101相接,不會發生誤供紙。在不增加成本保持現有構成狀態下,能防止從沒有被選擇的供紙盒發生誤送紙。
文檔編號B65H3/52GK1226506SQ9910233
公開日1999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1999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1998年2月19日
發明者久住正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