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床試件定位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4:05:16 1
專利名稱:車床試件定位夾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位和固定工件並傳遞切削力的夾具,具體應用於對鋼板樣
坯的車削加工中的夾持定位。
背景技術:
鋼板進行物理性能檢驗,需對鋼板下料後車削加工成符合GBT228-2002標準《金屬材料常溫拉伸試驗》的圓形拉伸待加工試件。對軋鋼廠鋼材物理性能檢驗的試樣加工,對時間要求是要與軋鋼節奏相適應,不能影響其規定檢驗周期,分秒心爭,不能影響產品外發。按常規對鋼件試料進行車削加工時,採用車床自帶的通用三爪卡盤或四爪卡盤。[0003] 現有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缺陷 1.採用車床自帶的通用三爪卡盤或四爪卡盤均不能實現快速準確地進行中心定位和加工。 2.三爪卡盤一般只能快速夾持加工同心圓棒料,若裝夾不規則的矩型樣坯加工規定的圓形規格尺寸拉伸待加工試件最少需5-6分鐘。用四爪卡盤能夾持異形件,但準確定位慢,若用四爪卡盤裝夾不規則矩形樣坯車削加工規定圓形規格尺寸拉伸待加工試件需3-5分鐘,耗用時間長,影響加工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它具有使鋼板樣坯快速準確地進行中心定位,並固定於加工位置的特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包
括底座、夾持塊和中心頂針,所述底座中心安裝有一個中心頂針,用於頂住試件軸端表面中
心孔;所述夾持塊安裝在底座上,用於夾持試件。 對上述基礎結構的改進為,所述中心頂針能夠伸縮調節。 對上述結構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夾持塊通過可調方式連接於底座上,能夠通過在底座上位置的調節視被夾持試件的外表面結構與中心頂針配合將試件固定。[0010] 對上述結構更進一步的改進為,所述底座上開設有容納夾持塊的定位槽。[0011]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底座被夾持部分外表面成圓柱狀。 更加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夾持塊為V形塊,V形塊開口朝向與所述中心頂針的軸方向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1.通過底座上的夾持塊和底座中心頂針與車床尾坐頂尖的配合,能夠快速準確地
對被夾持試件即鋼板樣坯進行對中,採用V形塊作為夾持塊,能夠更加快速的對矩形樣坯
進行夾持對中,並傳遞切削力矩,採用常規刀具和方法進行棒形試件的加工。 2.將底座外表面加工成圓柱狀,能夠利用三爪卡盤對底座實現快速夾持,從而固
定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車床試件定位夾具,並利用本實用新型與車床尾座將待加工的試件固定於車床上。 3.採用在底座上開設用以容納夾持塊的定位槽,能夠更有效的防止夾持塊在車削加工過程中受力過大而發生移位情況的出現。 4.利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對樣坯進行裝夾僅需3至5秒,較現
有技術中的通用夾具三爪卡盤和四爪卡盤,能夠降低夾持所需時間3至6分鐘。 5.採用本實用新型,待加工樣坯僅需要兩刀一次裝夾加工即可成型;通用三爪卡
盤或四爪卡盤則需要兩次裝夾再打一次工藝中心孔,加工時間大大降低,提高工效2倍以上。 6.採用本實用新型,樣坯從打中心孔到加工成圓拉力待加工試件僅需3分鐘,而用通用三爪卡盤或四爪卡盤夾持加工最少需12分鐘,提高3倍以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使鋼板樣坯快速定位於加工位置,使樣坯安全高效加工成符合國家標準圓形拉伸待加工試件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作方便、易於安裝、成本低、操作簡單、使用效果好。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0022]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23]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0024]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0025] 圖4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示意圖。 圖5為進行鋼板物理性能檢驗時對鋼板下料車削加工前的樣坯結構示意圖。[0027] 圖6為進行鋼板物理性能檢驗時對鋼板下料車削加工後的圓形拉伸待加工試件結構示意圖。 其中,1-底座,2-夾持塊,3-中心頂針,4-緊固螺母,5-調節螺杆,6_夾持塊緊固螺絲,7-底座被夾持部分,8-三爪卡盤,9-被夾持試件,10-尾坐頂尖,11-尾坐軸緊固柄,12-尾坐頂尖調節手輪,13-圓形拉伸待加工試件。
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如圖5所示的進行鋼板物理性能檢驗時對鋼板下料車削加工前的樣坯結構示意圖,和圖6所示的加工後的圓形拉伸待加工試件結構示意圖,鋼板進行物理性能檢驗時,需要將鋼板下料後的樣坯即待車削的試件9,車削加工成符合GBT228-2002標準《金屬材料常溫拉伸試驗》的圓形拉伸待加工試件12。 參照
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和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製作出本實用新型 首先,加工一個具有圓柱形被夾持結構7的底座1,以便利用車床上自帶的通用三爪卡盤8對其進行快速夾持。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安裝一個中心頂針3,用於頂住被夾持試件9軸端表面中心。優選的加工方案為,將中心頂針3設計為能夠根據現場情況進行伸縮調節,並於合適處定位,具體實施辦法如下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開中心孔,採用與車床尾座頂尖10相同或相類似的頂尖作為中心頂針3,中心頂針3與能夠在中心孔中伸縮調節的調節螺杆5的前端相連接,將中心頂針3和與其相連接的調節螺杆5穿入底座1的中心孔, 此時,即可通過調節螺杆5來實現中心頂針3的伸縮,並於適當位置利用緊固螺母4對中心 頂針3進行定位。 接下來,在底座1以中心孔為中心,對稱開設兩個或兩個以上將夾持塊2定位的定 位孔,優選採用對稱開設兩對定位孔。 由圖3可知,為使得夾持塊2更好定位的更加優選的加工方式為,在底座1上以中 心孔為中心,對稱加工出可使夾持塊定位並在其中直線調節移動的定位槽,對於定位槽的 形狀,優選的採用矩形槽,該矩形槽能夠容納夾持塊2,在矩形槽的底部以中心孔為中心,對 稱開設兩個能夠將夾持塊2定位的定位孔。採用在底座1上開設矩形槽的方案,能夠不僅 僅依靠定位孔處的一個或多個受力點對夾持塊進行定位,通過矩形槽兩側壁對夾持塊2的 限制,能夠更好的防止出現夾持塊2在車削加工過程中因受力而發生移位、轉動的情況。 對於夾持塊2的加工形狀,優先採用兩個對稱的V形塊作為夾持塊2, V形塊上設 置有與底座1定位孔上相對應的定位開口槽,通過夾持塊緊固螺絲6固定在底座1的定位 孔上,兩個V形塊的開口朝向與中心頂針3的軸方向垂直,對稱設置於底座1上。 當採用在底座1上加開矩形槽的方案時,將兩個V形塊開口相對,插入底座1上所 開設的矩形槽,兩個V形塊之間的間距通過在底座上矩形槽內的徑向移動實現調節,於適 當位置處,通過緊固螺絲6固定位置,以便根據被夾持試件9的外表面結構做出相適應的變 動。採用兩個V形塊作為夾持塊2,能夠有效防止矩形試件轉動,並且夾持快速,結構簡單。 由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可知,夾持塊2也可以採用其他結構的設計,只 要能夠限制圖中虛線部分所示的被夾持件9旋轉,並且能夠與中心頂針配合實現對中,即
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能夠理解,故不一一列舉。 然後,參照圖4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工作示意圖,採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車床試
件定位夾具,對待車削的試件9進行夾持定位 利用車床上自帶的三爪卡盤8快速固定底座l,用以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車床上; 接下來,將鋼板樣坯即被夾持試件9的兩端鑽中心孔,即工藝孔;將夾持試件9的一端中心 孔插入底座1定位於底座的中心頂針3上,調整夾持塊2的間距,使其有效限制被夾持試件 9轉動;然後,通過調節尾坐頂尖調節手輪12,將被夾持試件9的另一端中心孔用車床尾坐 頂尖10頂緊,鎖緊尾坐軸緊固柄ll,此時,即可進行外圓及被夾持試件9平行部加工。 最後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 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 神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底座、夾持塊和中心頂針,所述底座中心安裝有一個中心頂針,用於頂住試件軸端表面中心孔;所述夾持塊與底座連接,用於夾持試件。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頂針能夠沿軸 向伸縮調節。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夾持塊通過可調 方式與底座進行連接,能夠通過在底座上位置的調節視被夾持試件的外表面結構與中心頂 針配合將試件固定。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上開設有容納 夾持塊的定位槽。
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被夾持部分 外表面成圓柱狀。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被夾持部分外表 面成圓柱狀。
7.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被夾持部分外 表面成圓柱狀。
8.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夾持塊為V形 塊,V形塊開口朝向被夾持試件,與所述中心頂針的軸線方向垂直。
9.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夾持塊為V形塊,V 形塊開口朝向被夾持試件,與所述中心頂針的軸線方向垂直。
10.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夾持塊為V形塊,V 形塊開口朝向被夾持試件,與所述中心頂針的軸線方向垂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位和固定工件並傳遞切削力的夾具,具體應用於對鋼板樣坯的車削加工中的夾持定位,公開了一種車床試件定位夾具,包括底座、夾持塊和中心頂針,中心頂針安裝於底座中心,用於頂住試件軸端表面中心;夾持塊安裝在底座上,用於夾持試件。本實用新型具有使鋼板樣坯快速定位於加工位置,使樣坯安全高效加工成符合國家標準圓形拉伸待磨削加工試件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作方便、易於安裝、成本低、操作簡單、使用效果好。
文檔編號B23Q3/00GK201455681SQ200920086050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6日
發明者任廣明, 劉善青, 古兵平, 唐因, 尹屈青, 毛傳軍, 董如泉, 虞正群, 趙明, 陳非 申請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