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洞卡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17:17:56 3
專利名稱:小鼠洞卡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鑽井井口工具,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小鼠洞卡鉗裝置。
在石油勘探和鑽井過程中,隨著鑽井深度的增加,需要不斷地在鑽具上接入新的鑽杆單根以增加鑽具長度。一般情況下,待接的鑽杆單杆存放在鑽臺上井口邊的小鼠洞內。當需將此鑽杆單根接至鑽具上時,必須將一方鑽杆的公接頭與此鑽杆單根的母接頭相連接,即所謂的「上扣」或「接扣」。在上扣時,必須用卡鉗之類的工具將待接的鑽杆單根固定住而不讓其隨著方鑽杆的轉動而旋轉。
目前鑽井小鼠洞接單根時,仍是由人工搬吊卡和打背鉗,操作極為費力且不方便,結構上也很複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穎的小鼠洞卡鉗裝置,用來在將方鑽杆對鑽杆單根進行上扣時,卡緊鑽杆單根,上扣完畢後可自動鬆開。這種卡鉗裝置結構簡單,使用輕鬆而方便迅速。
為實現此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來在小鼠洞內進行方鑽杆對鑽杆單根上扣時卡緊鑽杆單根的卡鉗裝置,包括具有垂向通孔以使鑽杆單根穿過其中的殼體,還包括卡鉗機構和壓板機構。其中卡鉗機構具有一對位於殼體內並關於所述通孔的軸線對稱設置的滑道,該對滑道從上而下相互逐漸靠攏而呈錐狀;一對卡鉗,分別位於所述滑道內並可沿滑道上下移動,從而相互離開或靠攏;一對分別使所述卡鉗向上移動而復位的卡鉗彈簧。壓板機構具有一壓板,置於所述這對卡鉗上面,可向下移動從而壓下卡鉗;一驅使壓板向下移動的驅動機構;一使壓板回復原位的壓板回復彈簧。
在使用時,驅動機構使壓板向下移動,從而將卡鉗往下壓而使它們沿著滑道向下移動,並相互靠攏而抱緊鑽杆單根,使鑽杆單根不會跟著方鑽杆轉動,以便上扣。上扣完成後,壓板回復彈簧使壓板向上移動,恢復原位;卡鉗彈簧也使卡鉗沿滑道上滑至原始位置,鬆開鑽杆單根,就可將上好扣的鑽杆單根提出小鼠洞了。整個過程輕便而迅速。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及優點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以下結合附圖對一較佳實施例作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卡鉗裝置的剖示正視圖,圖中,卡鉗已被壓板壓下。
圖2是與
圖1相似的剖視示意圖,但壓板已回復至原始位置。
圖3是側視圖,以顯示驅動機構。
請參看
圖1。本實用新型的卡鉗裝置包括由上支承板13、下支承板3、左側板8、右側板27以及前後側板21、22(示於圖3)構成的殼體,在上下支承板13、3上形成有垂向通孔24,鑽杆單根25可穿過通孔24。殼體用一卡箍2固定在小鼠洞管1上。
在左右側板8、27上分別成形有一傾斜的滑道9,這對滑道9相對於通孔24的軸線26對稱地設置,從上而下逐漸靠攏而呈錐狀。具有鉗頭7的一對卡鉗6放置在這對滑道9上,每隻卡鉗6的背部形狀與各滑道9的形狀相同,因此這對卡鉗可沿這一對滑道9上下移動。當卡鉗6從上往下滑動到
圖1所示位置時,這對卡鉗6相互靠攏,在左右側板8、27上還裝有卡鉗彈簧4,可使卡鉗6向上移動而回復至處於上的原始位置,(參見圖3)。
滑道9、卡鉗6和卡鉗彈簧4組成了卡緊鑽杆單根25的卡鉗機構。
一壓板12位於卡鉗6上面並可向下移動,從而迫使卡鉗克服卡鉗彈簧4的作用力而沿滑道9向下滑動至
圖1的位置。
參看圖3,它示出了驅使壓板12向下運動的驅動機構的一種實施例。驅動機構由手柄17、曲拐19、連杆20依次樞接而組成。連杆的20的自由端則樞接在壓板12上。當向上扳動手柄17時,壓板12就在此驅動機構的帶動下向下移動,從而向下壓迫卡鉗6使之向下滑動,相互靠攏。
圖3中還可看到,一使壓板12回復至原始位置的彈簧5一端用調節螺釘23連接於後側板22,另一端與曲拐19相連。一旦放開手柄17,壓板12則在此彈簧力的作用下回到位於殼體上部的初始位置,如圖2所示。
壓板12、由手柄17、曲拐19、連杆20構成的驅動機構以及壓板回復彈簧5組成了迫使卡鉗6向下滑動的壓板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較佳實施例中,卡鉗6被壓板12下壓至
圖1所示位置時,並未抱緊鑽杆單根25。請參看
圖1,此時壓板12已處於其最低的下限位置,而這對卡鉗6之間的距離略大於鑽杆單根25本體的直徑,但小於鑽杆單根上接頭臺階14的直徑。然後,如圖2所示,放下鑽杆單根25,其上接頭臺階14座在卡鉗6上,鑽杆單根25的自重使卡鉗6進一步下滑而更加靠攏,直至抱緊鑽杆單根25。此時,即可進行方鑽杆16的公接頭16a與鑽杆單根25的母接頭14a的上扣操作。同時,可放開手柄17,使壓板12在壓板回復彈簧5的作用下回到如圖2所示的初始位置。
壓板12的下限位置是由如圖3所示的一限位裝置來限定的,此限位裝置由一限位塊18構成,限位塊18通過限定手柄17的擺動範圍來限定壓板12的下移距離,即限定了壓板12的下限位置。
之所以不完全依靠壓板12來壓迫卡鉗6,使卡鉗6卡緊鑽杆單25,是因為利用鑽杆單根25的自重來完成卡鉗6的最後卡緊動作,一方面保證了卡鉗6在受到鑽杆單根25的壓力下總是能夠保持卡緊狀態,因而可靠性好,另一方面不必靠人工通過操作手柄17而施加卡緊力,減輕了勞動強度,方便了操作。當鑽杆單根25的上接頭臺階14座在卡鉗6上後,即可放開手柄17,讓壓板12回復原位。
手柄17也可用液壓缸或氣缸來代替,以減小所需人力。
在
圖1和圖2中還可看到,在上支承板13通孔24的開口處,安裝有一圓筒狀的引扣筒15,其上端部為向上擴口的喇叭口。在放入方鑽杆16時,在引扣筒15的導向作用下就容易多了,同時也避免了以往在放入方鑽杆16時,因方鑽杆16不易與鑽杆單根25對準而損壞鑽杆單根25母接頭14a之端面。因此,引扣筒15的設置,使引入方鑽杆16的操作省時省力。
權利要求1.一種用來在小鼠洞內方鑽杆對鑽杆單根進行上扣時卡緊鑽杆單根的卡鉗裝置,包括a.具有垂向通孔的殼體,所述鑽杆單根可穿過此通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b.卡鉗機構,它具有一對位於殼體內並相對於所述通孔的軸線對稱設置的滑道,該對滑道從上而下相互逐漸靠攏而呈錐狀;一對卡鉗,分別位於所述滑道內並可沿滑道上下移動,從而相互離開或靠攏;一對分別使所述卡鉗向上移動而復位的卡鉗彈簧;一壓板,置於所述殼體內並位於這對卡鉗上面,可向下移動以壓下卡鉗;一驅使壓板向下移動的驅動機構;一使壓板回復原位的壓板回復彈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鉗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殼體之通孔上安裝有一引扣筒,所述引扣筒為圓筒狀,其上端部呈向上擴口的喇叭口形狀。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板機構還包括一限定了壓板下移的下限位置的限位裝置,當壓板處於下限位置時,所述兩卡鉗之間的距離略小於鑽杆單根本體直徑,但小於鑽杆單根上接頭臺階直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板驅動裝置由手柄、曲拐、連杆依次樞接而成,連杆自由端與所述壓板樞接;所述壓板回復彈簧連接於曲拐和殼體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卡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由上下支承板、左右側板、前後側板組成,所述通孔成形於上下支承板上,所述滑道分別成形於左右側板上。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板驅動裝置由曲拐和連杆樞接而成,連杆自由端與所述壓板樞接;所述壓板回復彈簧連接於曲拐和殼體之間;還包括一推動曲拐的液壓缸或氣缸。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由一卡箍安裝於小鼠洞口上。
專利摘要一種小鼠洞卡鉗裝置,在由上下支承板、左右側板及前後側板組成的殼體內成型有一對向下逐漸靠攏的錐形滑道,一對卡鉗在滑道內可上下滑動從而相互分開或靠攏,還有使卡鉗回復的卡鉗彈簧。一壓板,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向下移動,從而迫使卡鉗沿滑道向下滑動,並在鑽杆單根的自重作用下繼續下滑而卡緊鑽杆單根。壓板在一壓板回復彈簧的作用下回復到初始位置。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省力、方便、迅速。
文檔編號E21B19/00GK2213836SQ9424482
公開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1994年12月20日
發明者丁建林, 張宗林 申請人:江蘇石油勘探局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