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交通工具的儲物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8:21:3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車輛的儲物系統,所述儲物系統具有至少部分地包圍儲物箱的殼體和至少一個至少部分地設置在儲物箱中儲物盒。
背景技術:
用於車輛的儲物系統已知具有多種結構形式。
因此GB2255061A示出內部構件。該內部構件嵌入車輛的中控臺中。所述內部件具有罩蓋,杯架位於其下。所述杯架和罩蓋可分別圍繞自身的軸線可轉動地被支承。
EP1120314A2示出一種用於車輛的容器。該容器用於容納物品,例如智慧卡或磁條卡。在用戶將物品放入容器中之前,罩蓋被滑開。該罩蓋在容器的殼體旁邊向側向滑開。這種滑開使得一機構移動,該機構將可移動的保持元件移出。
DE10139867A1公開了一種在車輛中的儲物箱。儲物殼能夠圍繞鉸鏈軸摺疊到儲物箱中。該儲物箱能夠藉助罩蓋封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更好地使用在儲物箱中可支配的空間。
所述技術問題用於車輛的儲物系統中被這樣解決,所述儲物系統具有至少部分地包圍儲物箱的殼體和至少一個至少部分地設置在儲物箱中儲物盒,使得儲物盒相對殼體可以滑動。由此產生的優點在於,儲物箱的空間可以更好地被利用。
在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規定,設置用於相對殼體鎖定和解鎖儲物盒的解鎖裝置。解鎖裝置用於相對殼體或相對儲物箱鎖定和解鎖儲物盒。解鎖裝置的優點在於,儲物盒相對殼體或相對儲物箱能夠保持在至少一個鎖定形態中。在該鎖定形態中,物品可以舒適安全地放入儲物盒或從中取出。
在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規定,設置用於將儲物盒從儲物箱或包圍的殼體中至少部分地移出的伸縮元件。伸縮元件用於儲物盒從儲物箱或殼體移出或移入。當儲物系統的儲物盒低摩擦地在儲物箱中滑動時,則儲物盒可以通過手舒適地、機械地或電動地至少部分地從儲物箱或至少部分包圍儲物箱的殼體移出。伸縮元件因此支持用戶。因此伸縮元件也可以將較重的物品從殼體中提出。優點在於,在儲物箱中也可以存放較重的物品,因為其無需費力就能從儲物箱的深處提出。
在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規定,伸縮元件包含杆引導裝置。儲物盒也必須能夠承受更大的力,因為在汽車行駛中可能會出現至少部分從儲物箱移出的儲物盒快速和平穩地再次被壓回到儲物箱或殼體中。杆引導裝置的優點是其在低摩擦滑動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當杆引導裝置由滑座(兩個杆在其中引導)和拉力彈簧構成時,伸縮元件特別廉價、耐用和簡單地構成。這種構造使得用戶可以必要時在需要的情況下將儲物盒自行拆除。優點在於,儲物盒必要時為了清洗可以簡單地拆下。
所述拉力彈簧的優點在於,在合適的布置和布局中儲物盒通過拉力彈簧逆向於重力從儲物盒或殼體移出。拉力彈簧相應地在儲物盒壓入到儲物箱中時被張緊。由此儲物盒可以自動地從儲物盒或圍繞的殼體中移出。優點在於,儲物盒可以簡單地機械地操作。在這種機構中,優選也可以安裝多個拉力彈簧。優點在於,藉助多個拉力彈簧可以可變地調節整體彈簧力。
在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規定,設置用於制動伸縮元件的速度的矽酮制動器。由此伸縮元件能夠舒適地克服拉力彈簧的力地引入殼體中。該矽酮在伸縮元件移動時對其減速。矽酮制動器的優點在於,儲物盒舒適地、輕鬆地和緩慢地從儲物箱或殼體中移出。用戶不會不舒適地被從儲物箱中快速移出的儲物盒嚇到。
在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規定,儲物盒具有至少兩個儲物格。通過多個儲物格對於使用者有利的是,根據他的想法能夠將物品區別地存放。特別優選的是,上下相疊地安置兩個儲物格。
在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規定,儲物格具有一個或多個優選可取出的儲物殼。當在儲物格中置入可取出的儲物殼,則其優點在於儲物格可以更簡單地清潔,因為儲物殼能夠從儲物盒中取出用於簡單地清潔。儲物殼可以按照期望具有不同的構造和目的。因此儲物盒和儲物格可以多功能地使用。
在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規定,設置用於打開和關閉殼體的扶手。其優點是在扶手的使用位置中用戶可以舒適地將胳膊放置在扶手上。因此物品不會無意地從儲物盒移出。
在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規定,扶手是上述解鎖裝置的組件。扶手在許多情況中藉助鎖定設備固定。若不打開鎖定設備扶手不會旋轉或翻開。當扶手是儲物盒的解鎖裝置的組件時,儲物盒優選自動地隨著扶手打開而移出。因此可以快速地放置和查找物品。
扶手可以有利地從其使用位置向外移動,其中在該移動過程中至少一個儲物格、尤其上部儲物格滑動地從儲物箱中移出。多個儲物格可以在按照本發明的儲物系統中相繼地在連續的傳送系統中被傳送。儲物盒的多個儲物格分隔儲物箱的被儲物格經過的空間。當車輛的儲物箱通過具有多個儲物格的儲物盒劃分時,物品可以被存放在不同的儲物格中。由此它們可以相互分開。分開放置的優點在於,可以避免「從上方往後翻而找不到東西」的原理,即所謂的手提包效應(Handtascheneffekt)。較深的看不清楚的儲物箱在殼體中通過所述儲物系統能夠有效地利用。因此取消了在儲物箱或至少部分環繞的殼體的深處找尋的情況。
在本發明的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規定,設置用於傳遞扶手重量和壓力的滾輪。該滾輪將扶手的重量和必要時由用戶施加在扶手上的壓力繼續傳遞給儲物格。
本發明其他優選的技術方案由其餘在從屬權利要求中描述的特徵得出。
附圖說明
以下在實施例中藉助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在附圖中:
圖1示出按照本發明的儲物系統的實施例在殼體和儲物箱的打開狀態中的側視圖,該系統具有處於開放形態的儲物盒;
圖2示出按照本發明的儲物系統的實施例在殼體和儲物箱的封閉狀態中的側視圖,該系統具有處於儲物形態的儲物盒。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按照本發明的儲物系統10的實施例的側視圖。
儲物系統10也可以被稱為升降機系統或垂直式迴轉系統或升降儲物盒。其用於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儲物箱空間。儲物系統10按照鏈鬥式升降機的原理構成。鏈鬥式升降機具有多個電梯艙,它們相繼地、也就是成列地被運動裝置移動。這種系統的特別的特徵在於,通過運動裝置移動到取出開口或移動至取出位置。
按照本發明的儲物系統10包含構成殼體21的支架20、被殼體21包圍的儲物箱25、封閉儲物箱25的扶手70、在儲物箱25中滑動布置的儲物盒30、解鎖裝置40以及伸縮元件50和滾輪60。支架20是車輛的中控臺(未示出)。這種中控臺通常設置在車輛的兩個前排座椅之間,用於另外提供儲物箱25。
在另外的實施形式中,構成殼體21的支架20也可以是汽車內襯的其他組件,例如門襯板、側部襯板、底板襯板、儀錶盤、車頂板或座椅排的中央扶手。
在殼體21中,儲物盒30在儲物箱25中相對殼體21滑動。儲物盒30是升降儲物盒。該儲物盒30設計為框架,在該框架中構成以兩個儲物格32a、32b形式的凹口,因此儲物盒30的儲物空間被劃分成兩個儲物格32a、32b。
在另外的實施形式中,作為備選所述凹口可以是開口、孔、下沉腔或壓槽,它們提供了儲物盒特定的形狀。根據這種形狀在此可以定製特定的物品或用作通用的儲物盒。
在圖1的儲物盒30的下方的儲物格32b中可取出地置入儲物殼34。因此產生這種可行性,即物品36要麼直接放置在儲物格32a、32b中要麼支承在儲物殼34中。支承殼34可以具有不同的區域,其輪廓、形狀和觸感簡化了日常物品36的存放。
在一種實施形式中,儲物殼34例如劃分成筆架(未示出)、錢幣盒(未示出)和用於行動電話的格子(未示出)。
解鎖裝置40包含卡鉤42、按鈕44和機構46,。在優選的實施形式中,卡鉤42是儲物盒30的組件。為此,該卡鉤嵌入儲物盒30的背側並且要藉助機構46與按鈕44相連。該機構46在該優選的實施形式中包含壓力彈簧(未示出)和機械件(未示出),它們將按鈕44的壓入運動轉換成卡鉤42向儲物盒30的框架中的回引。通過卡鉤42的回引可以釋放伸縮元件50。
伸縮元件50包含杆引導裝置52。杆引導裝置52由兩個杆54構成,它們並排地或前後地在滑座56中自由地移動。這種移動由至少一個拉力彈簧57的彈簧力產生。該移動由矽酮制動器58制動,因此儲物盒30可以平穩和柔和地在儲物箱25中從殼體21中導出。
備選地,伸縮元件50也可是較小的液壓裝置或氣壓裝置,其例如通過車輛的中控臺中的控制器和操控單元(未示出)控制。
在伸縮元件50的上端部上,頂飾59與兩個杆34中的每一個螺栓連接。在頂飾59中銑削出槽(未示出)。其中藉助軸支承有滾輪60。在一種優選的實施形式中,滾輪60由軟橡膠構成,因此其可以很好地沿著設置在其上方的扶手70的下側滾動。扶手70可圍繞軸線72轉動地支承在殼體21上或在殼體的支架20上。
在使用中,儲物盒30可以由用戶舒適地使用以放置物品36。兩個儲物格32a、32b和儲物盒30可由用戶使用,即上部儲物格32a和下部儲物格32b。
在第一實施形式中(未圖示),上部儲物格32a可以被直接觸及,因為儲物系統10不具有封閉儲物箱25的扶手70。該儲物系統10在該實施形式中能夠順利地通過按下按鈕44解鎖。用戶在按鈕44上的按壓力藉助機構46轉換成解鎖裝置50的解鎖。
在圖1示出的優選的實施形式中,機構46由彈簧(未示出)構成,該彈簧將卡鉤42從儲物盒30的框架中壓出。因此卡鉤42卡在滑座56下方,因此杆引導裝置52的自由運行被卡住。因為杆引導裝置52的杆54與儲物盒30在其下端部上粘接、壓緊或其他形式地固定,因此儲物盒30在移入時鎖止在儲物盒25或周圍的殼體21中。通過按壓按鈕44可以將卡鉤42拉回儲物盒30的框架中,因此杆引導裝置52可以自由移動。
通過卡鉤42可以將拉力彈簧57的力導入滑座56中。卡鉤42(其作用在滑座56上)的優點在於,解鎖裝置40通過卡鉤42鎖止在這樣的位置上,在該位置上力被導入。由此不會形成這樣的力矩,其使得儲物盒30在儲物盒移入的儲物形態39中傾斜並且幹擾和阻止其移出。
在圖1的實施形式中,扶手70可轉動地支承在殼體21上。扶手70可以向上封閉儲物箱25和上部的儲物格32a。在圖1中,然而扶手70處於掀起的位置74中,在該位置中其釋放了對殼體21中儲物箱25的入口。扶手70藉助鎖定裝置(未示出)緊固在殼體21的支架20上,因此其在用戶沒有打開鎖定裝置時不能上翻。在扶手70關閉時,扶手70以其重量80壓在滾輪60上。滾輪60將其重力80通過儲物盒30引向拉力彈簧57。因為扶手70的重力80連同用戶施加的壓力大於拉力彈簧57的拉力,儲物盒30然後朝向殼體21中儲物箱25移入到儲物形態39。
儲物系統10具有兩種最終形態。圖1示出用於物品36的開放形態38。在該開放形態38中,儲物盒30部分地、也即關於上部儲物格32a、從儲物箱25移出。下部儲物格32b在儲物箱25的開口區域中被提起,因此在圖1的開放形態38中在兩個儲物格32a、32b上形成簡單的和相互獨立的入口。
圖2示出第二最終形態,即儲物形態39。圖2示出處於儲物形態39中的按照本發明的儲物系統10的相似實施的第二實施例。在儲物形態39中,儲物盒30位於殼體21中的儲物箱25中,卡鉤42卡在滑座56下方,因此儲物盒30保持移入狀態。
在圖2所示的實施形式中,儲物系統10具有扶手70。其向下翻折到扶手使用位置76,因此其重量通過滾輪60加載儲物盒30。扶手70的鎖定裝置位於其前側,該前側具有用於用戶的手的圓形的把手。物品36被放入兩個儲物殼34的兩個儲物格32a、32b中。杆引導裝置52被隱藏在護板82後方。拉力彈簧57被張緊。
附圖標記清單
10 儲物系統
20 支架
21 殼體
25 儲物箱
30 儲物盒
32a 上部儲物格
32b 下部儲物格
34 儲物殼
36 物品
38 開放形態
39 儲物形態
40 解鎖裝置
42 卡鉤
44 按鈕
46 機構
50 伸縮元件
52 杆引導裝置
54 杆
56 滑座
57 拉力彈簧
58 矽酮制動器
59 頂飾
60 滾輪
70 扶手
72 軸線
74 提升的位置
76 使用位置
80 重力
82 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