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00:52:51 2
專利名稱:一種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電化鋁膜印刷包裝產品的燙金設備領域,更具體的說,改進涉 及的是一種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
背景技術:
電化鋁膜,又稱電化鋁箔,是一種在薄膜片基上經塗料和真空蒸鍍復加一層金屬 箔而製成的燙印材料;對於包裝產品而言,所述電化鋁箔多為紙品類燙金紙,可提供燙在不 同紙張及復膜上的各種燙金箔(金、銀、紅、藍、綠、黑、白)、鐳射箔、五彩箔、七彩箔,廣泛應 用於煙盒、酒盒、賀卡、掛曆、彩票(刮刮樂)等紙製品。但是,電化鋁箔的基膜層或者底材多為PET (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聚對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BOPP(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雙向拉伸聚丙烯薄 膜),都屬於高聚合物,在自然界中極難降解,容易給土壤造成環境汙染,所以,為了保護環 境,應想辦法儘量減少電化鋁箔的用量。因此,現有技術尚有待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可節省燙金設備上電化 鋁膜的用量,既能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又能降低包裝產品的印刷成本。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種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用於印刷品的燙金工序,包括電化鋁膜的張緊機構和 驅動機構,和設置在加熱版兩側的第一過渡輥和第二過渡輥;其中在所述第一過渡輥上 至少設置一對可引導所述電化鋁膜走向的前導向夾,以及在所述第二過渡輥上至少設置一 對可引導所述電化鋁膜走向的後導向夾;所述前導向夾之間的間距,以及所述後導向夾之 間的間距,均超過所述電化鋁膜的寬度;所述前導向夾與所述後導向夾的位置錯開設置,用 於斜向引導所述電化鋁膜的走向。所述的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其中所述前導向夾在所述第一過渡輥上的位置可
調整設置。所述的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其中所述前導向夾之間的間距可調整設置。所述的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其中所述後導向夾在所述第二過渡輥上的位置可
調整設置。所述的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其中所述後導向夾之間的間距可調整設置。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由於採用了改變現有的燙金設備 上的前、後導向夾位置,使得電化鋁膜的走向與燙印版之間形成非正交的斜角關係,從而提 高了電化鋁膜的有效使用面積,以更少的用量完成更多的印刷量,降低了包裝產品的印刷 成本,也減少了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圖1是現有技術中燙金設備的直拉裝置實施方式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燙金設備的斜拉裝置實施方式示意圖;圖3是現有技術中燙金設備的直拉裝置具體實施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燙金設備的斜拉裝置具體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和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同現有技術中電化鋁膜的直拉裝置一 樣,用於印刷品的燙金工序,如包裝產品煙標等;現有技術中電化鋁膜的直拉裝置包括電 化鋁膜100的張緊機構和驅動機構,和設置在加熱版130或燙印版(或燙金版)140兩側的 第一過渡輥110和第二過渡輥120,如附圖1所示,所述第一過渡輥110的軸心線和所述第 二過渡輥120的軸心線相平行,且與所述電化鋁膜100的走向相垂直或形成正交關係;本實 用新型電化鋁膜100的斜拉裝置,其具體實施方式
之一,除了包括電化鋁膜100的張緊機 構和驅動機構,和設置在加熱版130或燙印版140兩側的第一過渡輥110和第二過渡輥120 之外,如附圖2所示,在所述第一過渡輥110上還至少設置一對可引導所述電化鋁膜100走 向的前導向夾111,以及在所述第二過渡輥120上還至少設置一對可引導所述電化鋁膜100 走向的後導向夾121 ;所述前導向夾111之間的間距,以及所述後導向夾121之間的間距, 均超過所述電化鋁膜100的寬度;所述前導向夾111與所述後導向夾121的位置錯開設置, 用於斜向引導所述電化鋁膜100的走向;使得電化鋁膜100的走向與燙印版140之間形成 非正交的斜角0關係,從而提高了電化鋁膜100的有效使用面積,以更少的用量完成更多 的印刷量,降低了包裝產品的印刷成本,也減少了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具體的,以現有技術中電化鋁膜的直拉裝置的具體實施例為例,如附圖3所示,電 化鋁膜200水平走向;假設包裝產品的印刷要求加熱版230上方的燙印版240垂直設置,所 述燙印版240的寬度為B、長度為H,所述燙印版240之間的間距為0. 5B ;假定所述電化鋁膜 200的寬度為W = 2H,也就是說,在垂直方向上,該電化鋁膜200的寬度W無法滿足印刷兩 個燙印版240的高度H ;由作圖法可知,該電化鋁膜200在單位長度L ( = 13 XB+12 X 0. 5B) 內可印刷的燙印版240數量為13個;以此特例為比對,通過同樣的作圖法可知,在本實用新 型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中,該電化鋁膜200在同樣的單位長度L內能印刷的燙印版240數 量,由此可得出本實用新型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節省電化鋁膜200用量的結論。如附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中,在所述第一過渡輥210上 的一對前導向夾211以及所述第二過渡輥220上的一對後導向夾221的共同引導下,所述 電化鋁膜200斜向走向,與所述第一過渡輥210的軸心線或所述第二過渡輥220的軸心線 形成夾角9 ;仍然假設包裝產品的印刷要求所述燙印版240垂直設置,所述燙印版240的 寬度為B、長度為H,所述燙印版240之間的間距為0. 5B,以及所述電化鋁膜200的寬度為W =2H ;由作圖法可知,在該電化鋁膜200的寬度W內可排列兩排燙印版240的面積,從而增 加了電化鋁膜200的有效使用面積;假設垂直方向上兩燙印版240之間的安全印刷間距為 6,該電化鋁膜200在單位長度L( = 11X2 = 22)內可印刷的燙印版240數量為22個,同 樣條件下比現有技術中電化鋁膜的直拉裝置多印刷了(22-13 = )9個燙印版240,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確實具有節省電化鋁膜200用量的有益效果。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所述電化鋁膜200的寬度W都是按標準規格供貨的,如按非標 訂貨勢必提高供貨的價格成本;加上燙印版240的寬度B和長度H是因印刷產品而異;所 以,導致所述電化鋁膜200在本實用新型的斜拉裝置中,與所述第一過渡輥的軸心線或所 述第二過渡輥的軸心線形成夾角e不同,從而要求所述前導向夾在所述第一過渡輥上的 位置和所述後導向夾在所述第二過渡輥上的位置可調整設置,以及,所述前導向夾之間的 間距和所述後導向夾之間的間距可調整設置,調整所述電化鋁膜200的斜拉角度e,以適 配所述電化鋁膜200的標準寬度和實際的燙印版240的形狀,達到充分利用該電化鋁膜200 的有效印刷面積,印刷出更多的燙印版240數量的目的。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 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用於印刷品的燙金工序,包括電化鋁膜的張緊機構和驅動機構,和設置在加熱版兩側的第一過渡輥和第二過渡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過渡輥上至少設置一對可引導所述電化鋁膜走向的前導向夾,以及在所述第二過渡輥上至少設置一對可引導所述電化鋁膜走向的後導向夾;所述前導向夾之間的間距,以及所述後導向夾之間的間距,均超過所述電化鋁膜的寬度;所述前導向夾與所述後導向夾的位置錯開設置,用於斜向引導所述電化鋁膜的走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導向夾在所述第 一過渡輥上的位置可調整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導向夾之間的間 距可調整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導向夾在所述第 二過渡輥上的位置可調整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導向夾之間的間距可調整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化鋁膜的斜拉裝置,用於印刷品的燙金工序,包括電化鋁膜的張緊機構和驅動機構,和設置在加熱版兩側的第一過渡輥和第二過渡輥;在第一過渡輥上至少設置一對可引導電化鋁膜走向的前導向夾,在第二過渡輥上至少設置一對可引導電化鋁膜走向的後導向夾;前導向夾之間的間距和後導向夾之間的間距,均超過電化鋁膜的寬度;前導向夾與後導向夾的位置錯開設置,用於斜向引導電化鋁膜的走向。由於採用了改變現有的燙金設備上的前、後導向夾位置,使得電化鋁膜的走向與燙印版之間形成非正交的斜角關係,從而提高了電化鋁膜的有效使用面積,以更少的用量完成更多的印刷量,降低了包裝產品的印刷成本,也減少了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文檔編號B65H23/032GK201755935SQ20102028760
公開日2011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5日
發明者李樹軍, 武善金, 潘民強, 陳訓保 申請人:深圳揚豐印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