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掛式降落傘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5:34:11 1
專利名稱:先掛式降落傘的製作方法
先掛式降落傘 本發明涉及高層建築逃生和遊樂時使用的降落傘。當高層建築起火時或發生其意外,市民要逃生時,其房門不能行走,而消防隊員對百米以上的高層建築起火又無能為力,這樣,大火會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發生。最近,2010年 11月15日上海高層大火就造成42人死亡,近百人受傷。針對該問題原來也有採用充入氫氣式降落傘,由於氫氣易爆,本身就為危險品。本發明目的提供一種安全的、高層建築逃生的先掛式降落傘。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的先掛式降落傘工作原理為在使用降落傘前將掛體部分安裝在固定位置,掛體部分和降落傘之間安有自動鬆開部分,當人體穿著降落傘離開物體支承時,其重力帶動自動鬆開部分工作,即將降落傘與掛體部分分開;由於人體只有在低於降落傘傘葉位置,自動鬆開部分才會受力,在降落傘傘葉與掛體部分分開時,降落傘傘葉位置高於人體位置,它隨人體一起降落;因為傘葉上安有彈絲,在受到拉力作用後,傘葉從袋子中拉出,彈絲自動彈開,傘葉被張開。這樣,使用者在離開支承物很短一段距離後,就會受到傘葉的拉力,從而達到安全落地的目的。根據以上工作原理,其技術方案為本發明的先掛式降落傘由降落傘、自動鬆開部分、掛體部分和彈絲組成;降落傘中的傘葉與自動鬆開部分相聯,自動鬆開部分另一端與掛體部分安全扣相聯;降落傘的捆繩捆在人體身上,繩子將捆繩與傘葉相聯。掛體部分安在建築物上。當人體要逃生時,將捆繩捆在逃生人身上, 在人體離開支承物向下跳後,自動鬆開部分在掛體部分和降落傘的繩子,以及傘葉被拉直後,自動鬆開部分在人體重力作用下,自動與傘葉分開;傘葉在彈絲彈開後,傘葉已被自動打開,人體在降落傘的作用下向下降落。採用以上方法後,人們當災難來臨時,可以安全離開房屋,起到保護生命的作用。下面用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先掛式降落傘作進一步說明。附
圖1為本發明先掛式降落傘第1實施例局部外形圖。附圖2為本發明先掛式降落傘第1實施例局部外形圖。附圖3為本發明先掛式降落傘第2實施例局部外形圖。附圖4為本發明先掛式降落傘第3實施例局部外形圖。附圖5為本發明先掛式降落傘第3實施例附圖4剖示圖。附圖6為本發明先掛式降落傘第4實施例局部外形圖。在附圖1至附圖3所示的第1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先掛式降落傘由降落傘⑴、自動鬆開部分(2)、掛體部分(3)和彈絲(4)組成;降落傘(1)由捆繩(1-1),繩子(1-2)、傘葉 (1-3)和袋子(1-4)組成;自動鬆開部分(2)由尼龍扣(2-1)、布繩(2-2)、拉繩(2_3)和圓環(2-4)組成;掛體部分(3)由滑輪總成(3-1)、掛體繩(3-2)和安全扣(3-3)組成;捆繩 (1-1)和繩子(1-2)安在袋子(1-5)上,繩子(1-2)另一端與傘葉(1-3)相聯;彈絲(4)為彈性較強的鋼絲做成,它被縫在傘葉(1-3)的周邊內;尼龍扣(2-1) —面膠接在傘葉(1-3) 上,另一面膠接在布繩(2-2)上,拉繩(2-3) —端與布繩(2-2)相聯,另一端與圓環(2-4) 相聯;滑輪總成(3-1)由座子(3-1-1)、滑輪(3-1-2)、螺栓(3-1-3)、螺母(3+4)和鋼釘 (3-1-5)組成;滑輪(3-1-2)由螺栓(3-1-3)和螺母(3_1_4)安裝在座子(3_1_1)上,座子
3(3-1-1)由鋼釘(3-1-5)釘在壁上,掛體繩(3-2) —端與安全扣(3-3)相聯,另一端捆在建築物上。在沒有使用時,繩子(1-2)和傘葉(1-3)摺疊在一起放入袋子(1-4)內;當要使用時,將捆繩(1-1)捆在人體上,把安全扣(3-3)與圓環(2-4)相聯,人體直接跳離建築物(向下),在人體下降過程中,圓環(2-4)在安全扣(3-3)和掛體繩(3-2)被拉住後,傘葉(1-3) 和繩子(1-2)被拉出,傘葉(1-3)在彈絲(4)的彈力作用下被自動張開,人體再降落一段距離,二片尼龍扣(2-1)被拉開,人體和降落傘(1)繼續下降,其它零部件被掛住。由於傘葉 (1-3)在張開前,人體自由落體時間非常短,其下降速度不會很快。同時,傘葉(1-3)為自動張開,尼龍扣(2-1)也為自動鬆開,無需人體去操作,安全可靠。在附圖1至附件4所示的第2實施例中,它與第1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自動鬆開部分(2)由金屬鈕扣(2-1)、布繩(2-2)和圓環(2-3)組成,金屬鈕扣(2-1)為二部分,一部分為凸形,另一部分為凹形(衣服上常用的)。一部分安在傘葉(1-3)上,另一部分安在布繩(2-2)上,布繩(2-2)另一端捆在圓環(2-3)上,金屬鈕扣(2-1)功能與上一實施例的尼龍扣(2-1)相同。在附圖1至附圖2以及附圖4至附圖5所示的第3實施例中,它與第1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自動鬆開部分(2)由斜塊(2-1)、夾子(2-2)、布塊(2-3)、繩子(2-4)和圓環 (2-5)組成,布塊(2-3)將斜塊(2-1)縫在傘葉(1-3)上,夾子(2_2)由繩子(2_4)與圓環 (2-5)相聯,使用時,夾子(2-2)夾住斜塊(2-1),當人體下降時,由於圓環(2-5)被掛體部分(3)拉住,傘葉(1-3)被從袋子(1-4)中拉出,彈絲(4)將傘葉(1-3)彈開;人體再下降後,夾子(2-2)在人體重量作用下,從斜塊(2-1)中滑出,降落傘和人體開始降落。在附圖1至附圖2和附圖6所示的第4實施例中,它與第1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 掛體部分(3)由支承架(3-1)、掛體繩(3-2)和安全扣(3-3)組成;掛體繩(3-2)和安全扣 (3-3)與第1實施例相同,支承架(3-1)由支架(3-1-1)、圓環(3-1-2)和鋼釘(3+3)組成,支架(3-1-1)由鋼釘(3-1-3)釘在建築上;圓環(3-1-2)焊接在支架(3_1_1)上,掛體繩(3-2) —端捆在圓環(3-1-2)上,另一端捆在安全扣(3-3)上。這樣同樣可以達到以上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先掛式降落傘,由降落傘組成;降落傘由捆繩、繩子、傘葉和袋子組成,捆繩和繩子安在袋子上,繩子另一端與傘葉相聯,繩子、傘葉在沒有使用時放在袋子內,其特徵在於先掛式降落傘的降落傘(1)中的傘葉(1-1)上安有彈絲(4);傘葉(1-1)在摺疊過程中, 彈絲(4) 一起被摺疊放入袋子(1-5)內,當傘葉(1-1)在從袋子(1-5)拉出後,彈絲(4)會自動彈開,從而使傘葉(1-1)被打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掛式降落傘,其特徵在於先掛式降落傘由降落傘(1)、自動鬆開部分(2)、掛體部分(3)和彈絲(4)組成,自動鬆開部分(2)將降落傘(1)和掛體部分(3)相聯,掛體部分(3)安在建築物上。
3.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先掛式降落傘,其特徵在於自動鬆開部分(2)由尼龍扣(2-1)、布繩(2-2)、拉繩(2-3)和圓形(2-4)組成;尼龍扣(2_1) —面膠接在傘葉(1_3) 上,另一面膠接在布繩(2-2)上,拉繩(2-3) —端與布繩(2-2)相聯,另一端與圓環(2-4)相聯;二面尼龍扣(2-1)相互扣在一起,當拉繩(2-3)和傘葉(1-3)給它的拉力比較小時,二張尼龍扣(2-1)不會被拉開,當拉力較大時,它被拉開;即,傘葉(1-3)和繩子(1-2)從袋子 (1-4)內拉出時,二面尼龍扣(2-1)不會被拉開;當人體的重量作用在尼龍扣(2-1)上時, 二面尼龍扣(2-1)被拉開。
4.根據權利要求1、2和3所述的先掛式降落傘,其特徵在於掛體部分(3)由滑輪總成 (3-1)、掛體繩(3-2)和安全扣(3-3)組成;滑輪總成(3-1)由座子(3+1)、滑輪(3+2)、 螺栓(3-1-3)、螺母(3-1-4)和鋼釘(3-1-5)組成;滑輪(3_1_2)由螺栓(3_1_3)和螺母 (3-1-4)安裝在座子(3-1-1)上,座子(3-1-1)由鋼釘(3-1-5)釘在壁上,掛體繩(3_2) — 端與安全扣(3-3)相聯,另一端捆在建築物上。
5.根據權利要求1、2和4所述的先掛式降落傘,其特徵在於自動鬆開部分(2)由金屬鈕扣(2-1)、布繩(2-2)和圓環(2-3)組成,金屬鈕扣(2-1)為二部分,一部分為凸形,另一部分為凹形(衣服上常用的),一部分安在傘葉(1-3)上,另一部分安在布繩(2-2)上,布繩(2-2)另一端捆在圓環(2-3)上。
6.根據權利要求1、2和4所述的先掛式降落傘,其特徵在於自動鬆開部分(2)由由斜塊(2-1)、夾子(2-2)、布塊(2-3)、繩子(2-4)和圓環(2_5)組成,布塊(2_3)將斜塊(2_1) 縫在傘葉(1-3)上,夾子(2-2)由繩子(2-4)與圓環(2-5)相聯,使用時,夾子(2_2)夾住斜塊(2-1),當人體下降時,由於圓環(2-5)被掛體部分(3)拉住,傘葉(1-3)被從袋子(1-4) 中拉出,彈絲(4)將傘葉(1-3)彈開;人體再下降後,夾子(2-2)在人體重量作用下,從斜塊 (2-1)中滑出,降落傘和人體開始降落。
7.根據權利要求1、2、3、5和6所述的先掛式降落傘,其特徵在於掛體部分(3)由支承架(3-1)、掛體繩(3-2)和安全扣(3-3)組成;掛體繩(3-2)和安全扣(3_3)與第1實施例相同,支承架(3-1)由支架(3-1-1)、圓環(3-1-2)和鋼釘(3-1-3)組成,支架(3_1_1)由鋼釘(3-1-3)釘在建築上;圓環(3-1-2)焊接在支架(3-1-1)上,掛體繩(3_2) —端捆在圓環(3-1-2)上,另一端捆在安全扣(3-3)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由降落傘(1)、自動鬆開部分(2)、掛體部分(3)和彈絲(4)組成的先掛式降落傘,捆繩(1-1)捆在人體身上,傘葉(1-3)與自動鬆開部分(2)相聯,自動鬆開部分(2)另一端與掛體部分(3)相聯,掛體部分(3)安在建築物上;彈絲(4)安在傘葉(1-3)上。使用時,傘葉(1-3)被拉出後,彈絲(4)將傘葉(1-3)彈開。從而達到發生火災和地震等意外事件時,可以安全逃生的目的。
文檔編號A63G31/00GK102485290SQ201010568160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日
發明者李曉亮 申請人:李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