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9:39:31 1
專利名稱: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棟溫室通風系統的裝置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連棟溫室通風系統是採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方式,在實際生產使用中只選擇配置其中一種的通風方式,這兩種通風方式在溫室系統並不同時兼備。
採用自然通風,是利用風壓與熱壓的原理,在許多氣候條件下,如外界多風或氣溫不太高時,可達到較好的通風換氣效果,其平時運行成本低,維護方便。但使用中易受外界的自然氣候條件影響和有效的通風距離等條件的限制,特別在炎熱氣候下,通風性能達不到生產要求。
機械通風依靠風機產生的壓力強迫空氣在溫室內流動。機械通風其運行效果好,通風量有保證,基本不受外界的氣候條件影響,能滿足大型溫室長距離的通風要求。但機械通風為防止抽風時因漏風造成短路,要求溫室密閉性較好,這樣易在溫室內部形成積熱,增加通風運行負荷,且日常運行對電力依賴性很大,總體運行成本相對較高。
常規的自然通風採用卷膜開窗或齒輪齒條傳動的翻窗,卷膜開窗通常用於薄膜溫室,其開窗開度較大,但密封性不易保證,很難與機械通風系統配套使用。翻窗式通風窗通過機構傳動的齒條推緊窗體達到密封關閉的目的,其密封性有保證,但開度較小,開啟角度通常不超過45度,且機構成本相對較高,總體通風效率較差。
自然通風運行成本低,但不易長時間保證通風性能;機械通風性能能滿足生產使用要求,但長時間的運行,其運行成本較高。如何集合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的功能,達到優勢互補的溫室兼用通風系統在國內至今還是空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單純一種通風方式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它包括風機、溼簾,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自然通風窗體的滑窗機構,自然通風窗體的密封裝置。在溫室的一端面或側面的底部裝有數個風機,在風機的上部導軌固定杆上裝有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在溫室的另一對應的端面或側面底部裝有溼簾,在溼簾上部的導軌固定杆上裝有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與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分別裝有自然通風窗體的滑窗機構與密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實現兩種不同通風系統的兼用,在不同季節和氣候環境條件下,選擇獨立運行的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取兩者通風方式的優點,運行中能既兼顧通風性能,又能保證整體運行的經濟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滑窗機構的側視圖;圖4是滑窗的水平密封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滑窗的垂直密封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風機,2.溼簾,3.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4.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5.滑窗下限位橫梁,6.滑窗上限位橫梁,7.導軌固定杆,8.傳動軸,9.柔性密封條,10.驅動鋼纜,11.軸承座,12.減速電機,13.自然通風窗下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4.自然通風窗上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5.壓緊橡膠條,16.滑輪,17.導軌固定杆的隔板,18.導軌,19.自然通風窗的垂直邊框,20.自然通風窗的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它包括風機1、溼簾2,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3,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4,自然通風窗體的滑窗機構,自然通風窗體的密封裝置。在溫室的一端面或側面的底部裝有數個風機1,在風機1的上部導軌固定杆7上裝有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3,在溫室的另一對應的端面或側面底部裝有溼簾2,在溼簾2上部的導軌固定杆7上裝有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4;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3與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4分別裝有自然通風窗體的滑窗機構與密封裝置。
如圖1、圖3所示,自然通風窗的滑窗機構它包括導軌固定杆7、自然通風窗、滑窗上限位橫梁6、滑窗下限位橫梁5、自然通風窗的上部提升系統;導軌固定杆7內附有隔板17與導軌18,在導軌固定杆7上連接固定滑窗上限位橫梁6與滑窗下限位橫梁5,兩側的滑窗下限位橫梁5分別位於風機1與溼簾2頂部的高度處,滑窗上限位橫梁6與滑窗下限位橫梁5之間的距離為自然通風窗的高度;在自然通風窗的上邊框與下邊框上附有水平密封板,自然通風窗的底部插入滑窗下限位橫梁5,自然通風窗下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3位於滑窗下限位橫梁5下部,自然通風窗上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4位於滑窗上限位橫梁6的底部,但高於滑窗下限位橫梁5,提升系統中的驅動鋼纜10穿過滑窗上限位橫梁6與自然通風窗固定。
如圖3所示,自然通風窗的上部提升系統它包括減速電機12、傳動軸8、驅動鋼纜10、軸承座11;溫室端面骨架上固定雙軸輸出的減速電機12,減速電機12通過聯軸器連接傳動軸8,傳動軸固定在軸承座11上,在傳動軸8上等間距固定驅動鋼纜10,在驅動鋼纜10底部未端連接自然通風窗;在自然通風窗邊框附著的滑輪16與導軌杆內的導軌18為滑動配合。
如圖4、圖5所示,自然通風窗體的密封裝置它包括滑窗上限位橫梁6、滑窗下限位橫梁5、柔性密封條9、自然通風窗下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3,自然通風窗上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4,壓緊橡膠條15,滑輪16,導軌固定杆的隔板17,導軌18,自然通風窗的隔板20;滑窗上限位橫梁底部6附著凹形的柔性密封條9,滑窗在下限位橫梁5底部附著柔性密封條9,柔性密封條9在滑窗下限位橫梁5的中空部分翻折向上;自然通風窗的隔板20與導軌固定杆的隔板17為對向錯列布置,在順著導軌杆長度方向上固定壓力橡膠條15,壓力橡膠條15蓋在自然通風窗的垂直邊框19上。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在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的系統由以溼簾風機為主的機構通風系統、自然通風窗、自然通風窗體的滑窗機構及密封裝置組成。在溫室的尺寸選擇上滿足兩種通風方式的距離要求,主要根據建造地的風速風向氣象資料確定自然通風的最大通風距離,由確定的自然通風距離確定溫室布置的尺寸。通風距離一般不超過40米。在此基礎上,在溫室端面同時配置溼簾2、風機1、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3,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4,通過對自然通風窗邊框接縫處加設水平與垂直密封裝置,保證在機械通風過程中不發生氣流短路現象;風機配置的數量是根據溫室的通風空間與降溫幅度的要求確定。對自然通風窗採用上下式滑窗機構,自然通風窗沿導軌作豎向滑動,提高窗體的開度,改善自然通風系統的效率。關閉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3後,可開啟風機,實現機械通風;在關閉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3與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4後,可啟動溼簾風機系統,實現溼簾降溫。在停止運行機械通風後,可向下滑動兩側的自然風窗,進行自然通風,實現兩種通風系統的獨立運行。
在通風系統的組合配置中,著重考慮系統布置在結構承重、溫室採光、開窗的連續性等因素的影響,選擇自然通風窗布置在機械通風系統上部,這樣對結構的承重、溫室的採光都有利,並採用連續式的開窗,不僅提高開窗的面積,並減少了窗體縫縫長度,為後面的密封保障創造便利。
如圖3所示,對自然通風窗採用上下移動式滑窗機構,自然通風窗可沿豎嚮導軌固定杆7作上下的運動,當水平密封板13,14與上限位橫梁6與下限位橫梁5頂緊時,為關閉通風窗。在自然通風窗上部設有提升系統,提升系統採用驅動鋼纜10驅動,通過減速電機12,驅動傳動軸8,在傳動軸8每隔一定距離布置有驅動鋼纜10,在傳動軸8傳動過程中帶動驅動鋼纜10捲動,從而帶動自然通風窗的上下移動。
如圖4所示,對自然通風窗的水平窗縫上的密封,採用上、下限位橫梁上附著柔性密封條9,當自然通風窗體關閉時其上下邊框的水平密封板與上、下限位橫梁頂緊,從而壓緊密封條達到密封的目的,柔性密封條採用90°直角布置,與自然通風窗窗框緊密貼合,保證密封性。
如圖5所示,對自然通風窗的豎向窗縫上的密封,採用通風窗的豎向邊框與導軌採用對向錯縫的隔板連接,增加氣流通過縫隙的阻力,並在導軌外部加蓋壓力密封條15,作進一步密封,防止在機械抽風時的從機械風扇的上部漏風而產生短路。在豎向邊框的外側加設滑輪17,在沿滑軌作上下移動時,不會產生較大阻力。
權利要求1.一種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系統,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風機(1)、溼簾(2),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3),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4),自然通風窗體的滑窗機構,自然通風窗體的密封裝置;在溫室的一端面或側面的底部裝有數個風機(1),在風機(1)的上部導軌固定杆(7)上裝有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3),在溫室的另一對應的端面或側面底部裝有溼簾(2),在溼簾(2)上部的導軌固定杆(7)上裝有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4);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3)與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4)分別裝有自然通風窗體的滑窗機構與密封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自然通風窗的滑窗機構,它包括導軌固定杆(7)、自然通風窗、滑窗上限位橫梁(6)、滑窗下限位橫梁(5)、自然通風窗的上部提升系統;導軌固定杆(7)內附有隔板(17)與導軌(18),在導軌固定杆(7)上連接固定滑窗上限位橫梁(6)與滑窗下限位橫梁(5),兩側的滑窗下限位橫梁(5)分別位於風機(1)與溼簾(2)頂部的高度處,滑窗上限位橫梁(6)與滑窗下限位橫梁(5)之間的距離為自然通風窗的高度;在自然通風窗的上邊框與下邊框上附有水平密封板,自然通風窗的底部插入滑窗下限位橫梁(5),自然通風窗下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3)位於滑窗下限位橫梁(5)下部,自然通風窗上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4)位於滑窗上限位橫梁(6)的底部,但高於滑窗下限位橫梁(5),提升系統中的驅動鋼纜(10)穿過滑窗上限位橫梁(6)與自然通風窗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自然通風窗的上部提升系統,它包括減速電機(12)、傳動軸(8)、驅動鋼纜(10)、軸承座(11);溫室端面骨架上固定雙軸輸出的減速電機(12),減速電機(12)通過聯軸器連接傳動軸(8),傳動軸固定在軸承座(11)上,在傳動軸(8)上等間距固定驅動鋼纜(10),在驅動鋼纜(10)底部未端連接自然通風窗;在自然通風窗邊框附著的滑輪(16)與導軌杆內的導軌(18)為滑動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自然通風窗體的密封裝置,它包括滑窗上限位橫梁(6)、滑窗下限位橫梁(5)、柔性密封條(9)、自然通風窗下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3),自然通風窗上邊框處的水平密封板(14),壓緊橡膠條(15),滑輪(16),導軌固定杆的隔板(17),導軌(18),自然通風窗的隔板(20);滑窗上限位橫梁底部(6)附著凹形的柔性密封條(9),滑窗在下限位橫梁(5)底部附著柔性密封條(9),柔性密封條(9)在滑窗下限位橫梁(5)的中空部分翻折向上;自然通風窗的隔板(20)與導軌固定杆的隔板(17)為對向錯列布置,在順著導軌杆長度方向上固定壓力橡膠條(15),壓力橡膠條(15)蓋在自然通風窗的垂直邊框(19)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棟溫室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兼用系統。它包括在溫室的一端面或側面的底部裝有數個風機,在風機的上部導軌固定杆上裝有自然通風窗,在溫室的另一對應的端面或側面底部裝有溼簾,在溼簾上部的導軌固定杆上裝有自然通風窗;風機側與溼簾側的自然通風窗分別裝有窗體的滑窗機構與密封裝置。關閉風機側的自然通風窗後,可進行機械通風;關閉全部自然通風窗後,可進行溼簾降溫。實現兩種不同通風系統的兼用,在不同季節和氣候環境條件下,選擇獨立運行的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取兩者通風方式的優點,運行中能既兼顧通風性能,又能保證整體運行的經濟性。
文檔編號A01G9/24GK2653867SQ200320109
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0日
發明者應義斌, 王劍平, 俞永華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