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前維護背投投影機箱體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02:30:1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大屏幕背投顯示領域,具體是一種電動前維護背投投影機箱體。
背景技術:
目前大屏幕背投顯示領域的顯示單元牆體一般有前維護和後維護兩種方式。前維護的優勢是可從前面對背投屏幕進行維護,相比於後維護,前維護可節省佔地空間,提高顯示單元牆體的空間利用率。安裝使用後,需要維修前維護背投屏幕時,通常要從顯示單元牆體的前面將屏幕框翻轉打開。
現有的前維護背投投影機箱體,其屏幕框的向前翻轉打開和下旋復位通常由液壓控制,配合手動推拉屏幕框進行操作。但顯示單元牆體屬高精產品,對裝配、安裝和維修的精度要求均較高,而屏幕框重量較大,尤其是面對多個顯示屏的維護時,手動操作費時費力,且操作力的大小難以控制,在維修時稍不小心,即有可能造成屏幕的碰撞、晃動和受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控性好、動作精度高、安全可靠、便於前維護快速進行的電動前維護背投投影機箱體。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電動前維護背投投影機箱體,包括箱體骨架和用於裝配屏幕組件的面框,所述的箱體骨架與所述的面框之間通過左右對稱的兩組電動推出單元可動連接,每組所述的電動推出單元包括第一電推桿、直線導軌、滑塊和推板,所述的箱體骨架上固定有固定座,所述的滑塊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座上,所述的直線導軌橫向裝配在所述的滑塊上,所述的第一電推桿由第一電機驅動,所述的第一電機安裝在所述的箱體骨架上,所述的第一電推桿的後端與所述的第一電機的輸出端相連,所述的第一電推桿的前端與所述的直線導軌鉸鏈連接,所述的推板豎直固定在所述的直線導軌的前端,所述的推板的上部通過左右對稱的兩組電動翻轉單元與所述的面框可動連接,所述的推板的下部安裝有用於連接鎖緊所述的面框的左右對稱的兩組電動鎖緊單元。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前維護背投投影機箱體安裝使用後,面框處於關閉且回位狀態時,兩組電動鎖緊單元將面框鎖緊定位,需要進行前維護時,鎖緊單元解除對面框的鎖定,兩組電動推出單元上的第一電機工作,驅動第一電推桿前移並推出面框,滑塊和直線導軌配合,對第一電推桿的前移起導向作用;第一電推桿前移的同時,兩組電動翻轉單元工作,使面框向上翻轉打開至所需角度。前維護結束後,與上述過程相反,面框下旋收回並復位。以上面框的推出、翻轉打開和下旋復位收回的整個動作均通過電動實現,可控性好,動作精度高、安全可靠,便於前維護的快速進行。
作為優選,每組所述的電動翻轉單元包括掛板、第二電機、蝸輪、蝸杆、面框壓板和第二電推桿,所述的面框壓板固定在所述的面框的內側面上,所述的蝸輪安裝在所述的面框壓板上,所述的掛板軸接在所述的蝸輪的前端,所述的面框上固定有橫向設置的導向銷軸,所述的導向銷軸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掛板上,所述的導向銷軸上套設有導向銷,所述的面框壓板上開設有與所述的導向銷相適配的第一弧形孔,所述的導向銷穿設在所述的第一弧形孔內,所述的掛板固定在所述的推板的上部,所述的第二電推桿的上端與所述的掛板軸接,所述的第二電推桿的下端與所述的面框壓板軸接,所述的第二電機直立安裝在所述的掛板上,所述的蝸杆固定在所述的第二電機的電機軸上,所述的蝸輪與所述的蝸杆相嚙合。當第二電機上電驅時,蝸輪蝸杆工作,面框繞蝸輪的軸轉動,同時導向銷軸在第一弧形孔內滑動,由於第二電推桿和第二電機並聯同步動作,第二電推桿逐漸伸長,面框逐漸上翻打開;當第二電機和第二電推桿反向運動時,面框逐漸下旋收回並復位。
進一步地,所述的掛板上安裝有第一限位開關和第二限位開關,所述的面框上安裝有分別與所述的第一限位開關和所述的第二限位開關相適配的第一感應塊和第二感應塊,當面框上翻至90°位置或下旋至0°位置時,即觸發第一限位開關或第二限位開關。第一限位開關和第二限位開關可提高面框上翻打開和下旋復位的精度,避免面框轉動過度或不及,防止面框受損變形,確保前維護的順利進行。
作為優選,每組所述的電動鎖緊單元包括第三電機和卡扣,所述的第三電機安裝在所述的推板的下部,所述的卡扣固定在所述的第三電機的輸出端上,所述的卡扣的前側一體設置有鉤掛部,所述的面框上固定有與所述的鉤掛部相適配的鎖扣杆。
進一步地,所述的推板的下部安裝有用於調節所述的第三電機的安裝位置的前後調節機構,所述的前後調節機構包括安裝板、定位板和前後調節螺絲,所述的推板的下部開設有橫向設置的條形孔,所述的定位板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的第三電機的輸出端穿過所述的條形孔和所述的安裝孔固定在所述的卡扣上,所述的安裝板固定在所述的推板的下部,所述的前後調節螺絲與所述的安裝板螺紋連接,所述的前後調節螺絲的前端設置有內凹部,所述的定位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的內凹部相適配的定位片,所述的定位片的邊部伸入所述的內凹部內。通過轉動調節前後調節螺絲,可實現對第三電機安裝位置的前後直線調節,實現鉤掛部與鎖扣杆的最佳配合,提高面框安裝精度。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三電機的殼體上固定有兩個定位銷,所述的卡扣上開設有與所述的兩個定位銷分別相適配的前後對稱的兩個第二弧形孔,所述的兩個定位銷分別插入所述的兩個第二弧形孔內,所述的定位板上安裝有第三限位開關和第四限位開關,所述的卡扣上安裝分別有與所述的第三限位開關和所述的第四限位開關相適配的第三感應塊和第四感應塊,當卡扣轉動至鎖扣杆被鎖扣或脫扣時,即觸發第三限位開關或第四限位開關。第三電機工作時,卡扣隨第三電機的電機軸一起轉動,且卡扣與定位板相對轉動。兩個第二弧形孔及兩個定位銷的配合,對卡扣的轉動起導向和限位作用,提高卡扣的轉動精度。第三限位開關和第四限位開關可提高面框打開動作的安全性,確保只有在卡扣脫扣狀態下,電推桿才能進行推出面框的動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電動前維護背投投影機箱體,其面框的推出、翻轉打開和下旋復位收回的整個動作均通過電動實現,可控性好,動作精度高、安全可靠,便於前維護的快速進行。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箱體的外觀圖;
圖2為實施例中箱體的單側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對應於圖2的結構分解圖;
圖4為實施例中面框上翻90°打開時箱體的外觀圖;
圖5為實施例中面框上翻90°打開時箱體的後視圖;
圖6為圖5中A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的電動前維護背投投影機箱體,如圖所示,包括箱體骨架1和用於裝配屏幕組件(圖中未示出)的面框2,箱體骨架1與面框2之間通過左右對稱的兩組電動推出單元可動連接,每組電動推出單元包括第一電推桿31、直線導軌32、滑塊33和推板34,箱體骨架1上固定有固定座11,滑塊33固定在固定座11上,直線導軌32橫向裝配在滑塊33上,第一電推桿31由第一電機35驅動,第一電機35安裝在箱體骨架1上,第一電推桿31的後端與第一電機35的輸出端相連,第一電推桿31的前端與直線導軌32鉸鏈連接,推板34豎直固定在直線導軌32的前端,推板34的上部通過左右對稱的兩組電動翻轉單元與面框2可動連接,推板34的下部安裝有用於連接鎖緊面框2的左右對稱的兩組電動鎖緊單元。
以上具體實施例中,每組電動翻轉單元包括掛板41、第二電機42、蝸輪43、蝸杆44、面框壓板45和第二電推桿46,面框壓板45固定在面框2的內側面上,蝸輪43安裝在面框壓板45上,掛板41軸接在蝸輪43的前端,面框2上固定有橫向設置的導向銷軸21,導向銷軸21的另一端固定在掛板41上,導向銷軸21上套設有導向銷22,面框壓板45上開設有與導向銷22相適配的第一弧形孔49,導向銷22穿設在第一弧形孔49內,掛板41固定在推板34的上部,第二電推桿46的上端與掛板41軸接,第二電推桿46的下端與面框壓板45軸接,第二電機42直立安裝在掛板41上,蝸杆44固定在第二電機42的電機軸上,蝸輪43與蝸杆44相嚙合;掛板41上安裝有第一限位開關47和第二限位開關48,面框2上安裝有分別與第一限位開關47和第二限位開關48相適配的第一感應塊(圖中未示出)和第二感應塊(圖中未示出),當面框2上翻至90°位置或下旋至0°位置時,即觸發第一限位開關47或第二限位開關48。
以上具體實施例中,每組電動鎖緊單元包括第三電機51和卡扣52,第三電機51安裝在推板34的下部,卡扣52固定在第三電機51的輸出端上,卡扣52的前側一體設置有鉤掛部53,面框2上固定有與鉤掛部53相適配的鎖扣杆23;推板34的下部安裝有用於調節第三電機51的安裝位置的前後調節機構,前後調節機構包括安裝板61、定位板62和前後調節螺絲63,推板34的下部開設有橫向設置的條形孔36,定位板62上開設有安裝孔66,第三電機51的輸出端穿過條形孔36和安裝孔66固定在卡扣52上,安裝板61固定在推板34的下部,前後調節螺絲63與安裝板61螺紋連接,前後調節螺絲63的前端設置有內凹部64,定位板62上設置有與內凹部64相適配的定位片65,定位片65的邊部伸入內凹部64內。
以上具體實施例中,第三電機51的殼體上固定有兩個定位銷(圖中未示出),卡扣52上開設有與兩個定位銷分別相適配的前後對稱的兩個第二弧形孔54,兩個定位銷分別插入兩個第二弧形孔54內,定位板62上安裝有第三限位開關67和第四限位開關68,卡扣52上安裝分別有與第三限位開關67和第四限位開關68相適配的第三感應塊55和第四感應塊56,當卡扣52轉動至鎖扣杆23被鎖扣或脫扣時,即觸發第三限位開關67或第四限位開關68。
上述電動前維護背投投影機箱體安裝使用後,面框2處於關閉且回位狀態(如圖1所示的狀態)時,兩組電動鎖緊單元上的鉤掛部53分別鉤掛在鎖扣杆23上,將面框2鎖緊定位,需要進行前維護時,第三電機51工作,卡扣52隨第三電機51的電機軸一起轉動,鉤掛部53脫離鎖扣杆23,卡扣52脫扣,鎖緊單元解除對面框2的鎖定,兩組電動推出單元上的第一電機35工作,驅動第一電推桿31前移並推出面框2;第一電推桿31前移的同時,第二電機42上電,蝸輪43和蝸杆44工作,面框2繞蝸輪43的軸431轉動,同時導向銷軸21在第一弧形孔49內滑動,由於第二電推桿46和第二電機42並聯同步動作,第二電推桿46逐漸伸長,面框2逐漸上翻打開至所需角度;前維護結束後,與上述過程相反,面框2下旋收回並復位。以上面框2的推出、翻轉打開和下旋復位收回的整個動作均通過電動實現,可控性好,動作精度高、安全可靠,便於前維護的快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