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17:04:06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製劑,用於治療各型銀屑病,屬於中醫學製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祖國中醫學理論認為,銀屑病是因稟賦不足、肝腎精氣虧損、氣血偏虛、衛外不固、風寒溼邪的入侵、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使經脈阻塞、氣血瘀結、肌膚失養,出現皮損增厚,色紫暗或暗紅等症候。所謂先天稟賦不足,應包括遺傳因素對本病的影響;氣虛泛指機體功能低下,包括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外邪指風、溼、寒邪和感染因素(包括病毒感染)。中醫認為,痰濁瘀血是本病發展的結果。同時又是致病因素,這與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影響微循環導致血流障礙,繼而加重正常組織損害的病理變化的觀點相吻合。祖國醫學在治療銀屑病(牛皮癬)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與經驗。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發現,銀屑病的發病與遺傳和情緒有著密切的關係。用傳統醫學的方法往往能使臨床治癒率提高。其治療原則以養血祛風、活血化瘀為主進行治療,常用藥物有消銀丸、複方青黛丸等中成藥,但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單用某一種藥物的療效不確切,只能達到近期臨床效果,復發率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製劑,具有臨床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小的特點。
根據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理論,借鑑現代醫學對本病的認識,擬定出滋補先天、滋養後天、化瘀除溼、養血潤膚、清熱涼血解毒等治療法則,精選以下純中草藥材,經科學組方配伍,製成中藥製劑(按重量份數)生紫草250-300g,生槐米250-300g,大黃250-300g,金銀花250-300g、川芎160-200g,炙甘草250-300g,苦參250-300g,蛇蛻50-100g、當歸150-200;炮製工藝如下按比例稱取上藥共烘乾,粉成80~120目細末,過120目篩拌勻即得。
用法與用量早晚飯後溫開水衝服。每次2~6克,每日1~2次,30天為1療程。
中醫理論認為久病必瘀,瘀血不祛,新血不生,本發明在補虛的同時加用活血化瘀藥,每能奏效,故選用川芎、炙甘草等活血化瘀、養血潤膚之品。方中生紫草為本發明治療銀屑病的要藥,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消腫止痛、活血通絡等功效。生紫草與其他細胞毒性作用的抗癌藥一樣能抑制炎症介質前列腺炎素的合成,直接抑制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的生成及分裂,還能抵制TH細胞,為間接抑制體液的免疫抑制劑。其免疫抑制作用,不是外源性激素的替代,而是具有cRF及AcT樣作用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而促進皮質激素的合成增加。但生紫草為有毒中草藥材,有較強的細胞毒、生殖毒及其他特殊毒性作用,其毒性具有肯定的劑量效應關係。本發明選用生槐米、大黃、蛇蛻、金銀花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調節氣血平衡的作用,使副反應發生率大為減低。
根據多年對銀屑病的臨床觀察,以及國內各地經驗說明,對尋常型、膿庖型、關節病型和紅皮病型銀屑病共治療2806例,均有明顯的療效,而且經得起復發考驗。
1990年6月以來,統計銀屑病門診患者,並建立科研觀察病歷2806例,除孕產婦、12歲以下兒童及輕症病人外,其餘均採用該法治療。本組以治療1個月的2806例銀屑病患者作為分析資料。其中男1406例,女1400例.年齡13~68歲,病期最短20天,最長48年。由兩名以上專職醫師負責觀察治療效果及副作用,每例治療前後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
本組資料顯示用本發明藥物治療各型銀屑病有明顯的效果,2806例患者,治癒2528例,佔90.09‰,顯效2796例,佔99.64%,有效率為99.6%。平均5天見效,20天左右達到明顯效果。臨床表現為皮損由紅轉暗,鱗屑減少,瘙癢減輕。治癒平均時間約60-90天,最短20天,最長240天。
本組病例較為常見的副作用有上腹不適127例,佔20.95%;便稀105例,佔17.33%;腹痛26例,佔4.29%皮損部位色素沉著32例,佔5.28%.但停藥或減量後逐漸恢復正常。
典型病例1孫某,男,48歲,山東省冠縣斜店鄉人,1990年4月初診,診斷為尋常型銀屑病8年,頭部、四肢胸背佔體表面積的60%左右,背部單塊皮損最大面積為10~20cm。,紅斑丘疹鱗屑較厚,經服用本發明藥物3療程(共90天)後痊癒,患者在春秋季節加服預防鞏固藥,經隨訪(至2003年12月)未見復發。
典型病例2劉某.女,38歲,河北省秦皇島市高中教師。1993年8月診斷為膿皰型銀屑病,頭部、胸部、四肢佔體表面積的40%左右,經服用本發明藥物4個療程(120天)後痊癒,加服了預防鞏固藥,隨訪至今未見復發。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純中藥製劑,藥物作用迅速,毒副作用小,標本兼治,療效顯著,臨床症狀消失迅速,治癒後不易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將生紫草250g,生槐米250g,大黃250g,金銀花250g、川芎160g,炙甘草250g,苦參250g,蛇蛻50g、當歸150g分別稱取烘乾,粉成80~120目細末,過120目篩拌勻即得。
實施例2將生紫草300g,生槐米280g,大黃280g,金銀花300g、川芎180g,炙甘草300g,苦參250g,蛇蛻80g、當歸180g分別稱取烘乾,粉成80~120目細末,過120目篩拌勻裝成膠囊即得。
實施例3將生紫草300g,生槐米250g,大黃300g,金銀花250g、川芎200g,炙甘草250g,苦參280g,蛇蛻100g、當歸150分別稱取,按常規的中藥提取工藝提純後製成蜜丸或水丸製劑。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製劑,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數比製成的分別稱取生紫草250-300g,生槐米250-300g,大黃250-300g,金銀花250-300g,川芎160-200g,炙甘草250-300g,苦參250-300g,蛇蛻50-100g,當歸150-200g,烘乾、粉成80~120目細末,過120目篩拌勻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製劑,是由生紫草、生槐米、大黃、金銀花、川芎、炙甘草、苦參、蛇蛻、當歸按重量份數比製成的,純中藥製劑,藥物作用迅速,毒副作用小,標本兼治,療效顯著,臨床症狀消失迅速,治癒後不易復發。
文檔編號A61P17/06GK101049341SQ20071005563
公開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16日
發明者劉輝 申請人:長春同春堂皮膚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