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毛葉樹胡椒的人工繁育方法
2023-06-10 08:01:46 1
專利名稱:一種毛葉樹胡椒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植物栽培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香料植物的人工繁育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毛葉樹胡椒的插條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毛葉樹胡椒(Piper hispidenervum C.DC.)屬於胡椒科(Piperaceae)胡椒屬(Piper),又名毛脈樹胡椒,常稱樹胡椒,原產巴西亞馬遜河流域,為多年生常綠叢生狀直立灌木或小喬木,一般樹高4~6米,高的可達9米。枝葉、果序芳香。樹皮灰白色,枝圓柱形,綠黃色,光滑,多節,分枝節間長2~6cm,節間膨大,幼枝莖略偏,具皮孔;葉互生,全緣,紙質,橢圓形,長7~16cm,寬4~8cm,先端尾尖或漸尖,基部兩側不等,呈半心形;葉脈每邊5~7條,主脈及側脈在上面微凹,下面凸起,有柔毛;葉柄短,約0.2~0.5cm,具柔毛或無毛;穗狀花序,與葉對生,花序長7~16cm,直徑0.3~0.5cm;花兩性,極小,乳黃色,子房1室,有胚珠1顆;漿果,卵型或球型,組成稠密圓柱狀的穗狀體;果序彎曲,成熟時變為黑綠色,種子細小,褐色至深褐色,幹後略扁呈正方體,直徑約0.2~0.3mm。
由毛葉樹胡椒的葉、花序和嫩枝中提取的芳香精油,其主要成分為黃樟素。天然黃樟素是合成香蘭素、乙基香蘭素、濃馥香蘭素和異丁香酚等的原料,其製品常用於香料、日用化工、食品、醫藥、電鍍和陶瓷工業等。單離的黃樟素是合成胡椒醛的重要原料,廣泛用作多種香料的調配劑。黃樟素還是生產胡椒基丁醚不可缺少的原料,而胡椒基丁醚在以天然除蟲菊為基礎配製的殺蟲劑中作增效劑,沒有它,這種殺蟲劑將失去應有的作用。黃樟素用途廣、用量大。但現有的應用主要依靠採收野生樟科植物的根和莖,不僅環境破壞嚴重,而且隨著野生資源的減少,原料價格不斷上漲,不僅生產成本較高,而且原料供應也難以滿足工業化生產的需要。毛葉樹胡椒種植後可多年採收,是幾種樹胡椒中含油及黃樟素含量最高的品種。因此,如何實現毛葉樹胡椒的規模化生產,滿足企業的迫切需求,使這一寶貴的植物資源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就成為現有技術中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毛葉樹胡椒的人工繁育方法,通過對野生毛葉樹胡椒的引種馴化和栽培,滿足規模化生產的需要,實現植物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除非另有說明,本發明所採用的百分數均為重量百分數。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毛葉樹胡椒的人工繁育方法,該方法採用下述順序的步驟1、每年的3~4月份,選擇1~2年生的毛葉樹胡椒,採集其側枝或主幹置於陰涼處備用;將枝條剪成長20~25釐米的插穗;插穗的基部,剪成斜面,切面應光滑、不起毛;2、將插穗基部置於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並按常規方法扦插於砂床中,株距4~6釐米,行距6~8釐米,深度6~8釐米,用遮陽網控制蔭蔽度為70%~90%;3、扦插後立即澆足水一次,同時在扦插後的最初10天每天應噴霧澆水3~5次,以後按正常的水分管理進行澆水,待插穗大部分生根後,即可移植煉苗;4、將生根後的幼苗移植到苗圃內的營養袋中培育,苗圃內蔭蔽度控制在45%~55%,移苗後加強水肥管理,當苗長到30釐米以上時,即可進行大田定植。
所述的插穗為帶葉插穗或不帶葉插穗。
每個所述的帶葉插穗上端保留3~4片葉。
將插穗基部置於100PPM的ABT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1~2小時後扦插,或置於500PPM的ABT生根粉水溶液中浸10秒鐘並放置1小時後扦插,或置於500~1000PPM國光生跟水溶液中浸泡0.5~2小時後扦插。
插穗的浸泡深度為3~5釐米。
在步驟(5)所述的大田定植前10天應解除遮陽網,讓苗木適應自然環境。
本發明實現了毛葉樹胡椒的工業化生產,通過人工繁殖和栽培,為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應,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保護了生態環境,實現了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該方法操作簡便、成本低廉,試驗證明,人工繁育的毛葉樹胡椒其產量和含量均與原產地相當。種植兩年後,畝產枝葉可達2~3噸,葉油出油率在1.0%~1.5%,黃樟素含量超過80%,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但它們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於3月份的早、晚或陰天,選擇1~2年生的毛葉樹胡椒帶梢側枝,直徑0.3~0.5釐米,採集後在陰涼處用鋒利的枝剪將枝條剪成長20釐米、具有5~6個枝節的帶葉插穗。插穗上端帶葉3~4片,下端基部距枝節1~2釐米處剪成型如馬蹄的斜面,增加與基質的接觸面,以利於吸收水分,切面光滑,不起毛。剪好的插穗,按50枝一捆,用繩索捆好。然後,將插穗基部置於100PPM的ABT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1.5小時,浸泡深度3~4釐米。將浸泡好的插穗扦插在潔淨、溼潤的砂床中。砂床高20釐米,寬1.2米,砂床與砂床之間留有40釐米的人行道。砂床建於蔭棚內,蔭棚高2.3米,設置遮陽網,控制蔭蔽度在80~90%。扦插時,為了避免插穗基部受到損傷,先用粗細與插穗相當的樹枝插一個穴,再把插穗基部插入穴中,然後回填砂,株行距為4×6釐米,深度6~7釐米。扦插後立即澆足水一次,通過澆水使插穗周圍的砂與插穗基部緊密接觸,有利於插穗吸收水分。同時,在最初的10天,每天還應噴霧澆水3~5次,保持棚內相對溼度為80%~90%。
扦插後20~30天,插穗開始生根。待插穗大部分生根後,將幼苗移植到營養土內培育營養袋苗,苗圃內蔭蔽度控制為45%~55%。苗高達到30釐米時,解除遮陽網,讓苗接受鍛鍊,提高抗性,適應自然條件下生長,解網10天後,即可進行大田定植。
實施例2重複實施例1,有以下不同點插條採用側枝剪成長20釐米,3~6個枝節的不帶葉插穗,直徑0.4~1.0釐米。這種插穗的扦插成活率低於帶葉插穗,但插條材料較多,大量繁殖苗木時都要採用。
實施例3重複實施例1,有以下不同點插條採用植株主幹剪成長25釐米,3個枝節,直徑1.0~3.0釐米的不帶葉插穗,插穗基部距離枝節3~4釐米處剪成斜面,浸泡插穗基部的藥液深度為5釐米,扦插深度7~8釐米。這種插穗的扦插成活率很高,但材料有限,插條較粗,培育袋苗有一定的難度,適宜培育裸根苗。
實施例4重複實施例1,有以下不同點將插穗基部置於100PPM的ABT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1小時後扦插。
實施例5重複實施例1,有以下不同點將插穗基部置於100PPM的ABT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2小時後扦插。
實施例6重複實施例1,有以下不同點將插穗基部置於500PPM的ABT生根粉水溶液中浸10秒鐘後,放置1小時再扦插。
實施例7重複實施例1,有以下不同點將插穗基部置於1000PPM國光生跟水溶液中浸泡30分鐘後扦插。
實施例8重複實施例1,有以下不同點將插穗基部置於500PPM國光生跟水溶液中浸泡2小時後扦插。
實施例9重複實施例1,有以下不同點扦插後控制蔭蔽度為70~80%。
實施例10重複實施例3,有以下不同點扦插株行距為6×8釐米。
權利要求
1.一種毛葉樹胡椒的人工繁育方法,該方法採用下述順序的步驟(1)每年的3~4月份,選擇1~2年生的毛葉樹胡椒,採集其側枝或主幹置於陰涼處備用;將枝條剪成長20~25釐米的插穗;插穗的基部,剪成斜面,切面應光滑、不起毛;(2)將插穗基部置於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並按常規方法扦插於砂床中,株距4~6釐米,行距6~8釐米,深度6~8釐米,用遮陽網控制蔭蔽度為70%~90%;(3)扦插後立即澆足水一次,在扦插後的最初10天,每天應噴霧澆水3~5次,以後按正常的水分管理進行澆水,待插穗大部分生根後,即可移植煉苗;(4)將生根後的幼苗移植到苗圃內的營養袋中培育,苗圃內蔭蔽度控制在45%~55%,移苗後加強水肥管理,當苗長到30釐米以上時,即可進行大田定植。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毛葉樹胡椒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插穗為帶葉插穗或不帶葉插穗。
3.根據權利要求
2所述的毛葉樹胡椒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帶葉插穗上端保留3~4片葉。
4.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毛葉樹胡椒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插穗基部置於100PPM的ABT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1~2小時後扦插。
5.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毛葉樹胡椒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插穗基部置於500PPM的ABT生根粉水溶液中浸10秒鐘並放置1小時後扦插。
6.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毛葉樹胡椒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插穗基部置於500~1000PPM的國光生跟水溶液中浸泡0.5~2小時後扦插。
7.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毛葉樹胡椒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插穗的浸泡深度為3~5釐米。
8.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毛葉樹胡椒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5)所述的大田定植前10天應解除遮陽網,讓苗木適應自然環境。
專利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毛葉樹胡椒的人工繁育方法,採集毛葉樹胡椒的側枝或主幹,修剪成插穗,將插穗基部置於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後,按常規方法扦插於砂床中,待插穗大部分部生根後,將幼苗移植到營養袋中培育,當苗長到30釐米以上時,即可進行大田定植。本發明實現了毛葉樹胡椒的工業化生產,通過人工繁殖和栽培,為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應,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保護了生態環境,實現了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該方法操作簡便、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01G13/02GK1994070SQ200610163808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3日
發明者刀祥生, 唐壽賢, 許勇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